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慈光重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吮硐肿约呵诿悖热诺阌偷瓢就ㄏ旃⒑透鞯毓偈鸪磕昙父鲋卮蠼谌眨实厶笫ナ伲久挥行菹⑷铡

实际上,工作做得好不好,应以效率来计量,而非时间长短来评估。

又一个耿直的大臣出列:“臣有本奏!”

德光帝点头应允。

那老臣胡子一翘一翘,道:“纵观历史,历朝历代从没有……”

“你先停一下。”沐慈打断他,说,“我来之前特地查阅过资料,古周朝就有了休假制度,大汉朝作五休一,这些都是真的吧?我读书少,你别哄我。”

大臣:“……”好像是真的,而且古周朝,大汉朝都是延绵至少五六百年的大朝代,还不能用“懒惰亡国”来反驳。

苏砚这次抢到了发言权,他更务实一点:“在休息日,若遇到突发事件,该当如何?”

沐慈淡定应答:“能延后就延后,不能延后就特事特办,每个官署留下三至五人值班,值班人员择日补假。我想不可能每天都有突发事件,百姓们也会慢慢习惯,避开休息日来办事的。”

大理寺卿吕秉辰申请发言:“大理寺办案,各府衙衙役抓差,如何能休假?”难道抓贼抓到一半……哦,休息日,大家按个“暂停”,然后回家歇一天,明儿继续抓吗?

沐慈答:“规矩定了要遵守,但人是活的,还有一种制度叫‘轮休’,有不能闭衙休假的官署以及下属部门,全部轮休,也就是“人休衙不闭”,逢五逢十,由副官主持办公,少卿延后一日补休,值班人员都补休一日。”

这倒可行,看来楚王有备而来。

“若公务太多,无法在申正落衙,该当如何?”苏砚再问。

“一,可以简化办公程序,提高效率;二,可以将事务给副手分理。”沐慈道。

苏砚不再问。

他虽和楚王没打过几次交道,但知楚王做一件事,必然先有万全准备,且不达目的不罢休。最主要,根据他对楚王的了解,这少年所有行事作为,俱于国于民有利,倒不着急全盘否决。

他于是把反对的精力转向,思考改时间、休假的利弊,以及可行性。

毕竟有一点楚王是对的,不仅是皇帝长寿的少,身居高位的大臣长寿的也很少,太过劳累,张弛无度的确是短寿的主因。

王又伦很关心另一个实用的问题,举笏板问:“如何提高办公效率?”他想知道楚王有没有好主意。

“这个内容多了,我可以提一些建议,具体还得大家摸索,散朝后我们找机会继续谈。”沐慈回答。

楚王的“建议”都是极好的,王又伦对这个王爷外甥一肚子的好料十分欣赏信服,就觉得满意了。

他主持政事堂,是全国公务最多的地方,还繁琐,却半点差池不能出,毕竟牵一发动全身,要影响到全国人民的,每天他累得半死,真的是加班加点忙到半夜,还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时常有短寿十年的感觉。

如果能提高效率,缩短办公时间,倒是好事。

有个大臣接棒问:“请问殿下,若官署衙门休假,导致人员懈怠,或因办公时间不够而积累公务,日积月累,岂不……”

沐慈神色变冷,语调微凉:“我让大家休假,不过是张弛有度,休息好了能走更远的路,更有效率的办公,不是鼓励懒惰。若有懈怠,或无法提高效率导致公务堆积,要这样的官员何用?年绩考评通通差评,或降或贬……谁不愿意干,自然有能干的人来做!谁顶不起来,也自然有顶的起头上那顶官帽的人接替。”

毫不客气把提问的大臣噎得满脸通红。

这话太重,却也是实情,如果一放假就偷懒,还做什么官?如果每天忙啊忙啊,事情居然办不完,的确也太无能了一点。而且大幸立朝百年,每三年就一次科举试,文武进士若干,又有高官恩萌的子弟等着做官,冗官和候选官的数量日趋增多,获得一个职位和升职的竞争都十分激烈,的确不怕没人。

这就是昌和盛世的好处,人才储备足够,沐慈才有底气进行变革。

沐慈是领袖型人才,也不是一味重压,开始打感情牌:“我这也是考虑到大家的身体,每天处理政务到很晚,又要很早起来,勤勉是勤勉了,天天如此,哪里吃得消?年轻时还有能力扛,到年纪大了……再说,我也不希望三哥像先皇父一样,父皇还没有多老呢。”

而且沐惗正年轻,子嗣还不多,晚上有那么多后妃在等,更吃不消。当然,这个沐慈还不至于在朝堂上说。

沐惗被自家小九弟一口一个“三哥”说的心情飞扬,沉默严肃的“君恩难测”的表情都快挂不住了。

众臣不好接话,真不好接啊,再反对就是不知好歹了,也是要逼皇帝操劳早死的罪过啦。

虽然他们喜欢撅圣旨,但还敢担“逼死皇帝”的罪过,如果被外头的读书人知道了,还不定怎么骂他们无君无父嘞。

沐慈语气也缓和了些,指着在场年纪最大的:“各位大臣为国操劳,十分辛苦,你们看看太师……”

被躺枪的卢太师:“……”我装死也不行么楚王?再看我,我就死给你们看嘤嘤嘤……

大家没接收到他的心理活动,都看向卢太师。

沐慈说:“太师这么大的年纪,头发胡子全白了,还要每天早起,天不亮从二环赶到皇宫,除非病得爬不起来,没有一天能休息。真是不人道,难怪卢太师老得这么快。”

卢太师:“……”

我是年纪有这么大啊嘤嘤嘤……

我明天,哦,不,我今天就把怀里的告老奏章呈上去,我不玩了还不行么?嘤嘤嘤……

沐慈最后又指內宦:“再念!”

大臣:“……”还念,让我们死了吧,我要上班,我不要休假啊。

李海哆哆嗦嗦回复:“殿下,念……念完了。”

沐慈:“真的?就这么点?”他疑惑地喃喃自语,“我记得我写了好几张啊。”

沐慈认真看一眼绢布,果然少了,估摸是他家侍读官怕激怒臣工,故意少拿了一些给他。

不过改革也是要一步一步来的,沐慈估摸火候够了,也并不太过分引起反弹,才说:“算了,今天就暂时到这里,以后继续。”

以后还……继续?

沐慈扫视一圈众人,面无表情说冷笑话:“当然,如果你们今天想继续听的话,我可以叫人去我的寝宫拿我写的条陈来与大家同乐。”

大臣们第一次如此一致,摇头。

“那算了,今天就到这里吧。我会将详细的工作时刻与休息措施都发给政事堂参议,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制定成更详细,更符合实际情况的规定,称为《新办公制度试行方案》,刊载在邸报上。为方便大家阅看,以后这类消息单独制成副刊。大家回家拿到邸报副刊细细研究一下,有什么难处,在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尽管提没关系,大家集思广益,一起修改,慢慢完善新的工作时制与休假制度。”沐慈又问刚才那个內宦,“还有多久到巳时?”

李海看了看大殿外巨大的日晷钟。

大家也扭头看过去。

太阳不知什么时候,已经驱散了浓重的迷雾,照着长长的日晷指针的影子,斜斜指向了西北方。

李海说:“回殿下,还有三刻钟。”

沐慈点点头:“今天没有全国性的重大事件,你们还有三刻钟,快点议事。”说完,沐慈又揉揉肚子,“我早膳还没吃饱就赶着来了,大家按时散朝,免得让我饿肚子。”

德光帝立即纵容说:“九弟,一会儿散朝后,与三哥一块儿共进早膳啊?”然后殷切看着九弟……看他九弟多瘦弱啊,经常生病,每天天不亮早朝他一定吃不消,于是认真说:“爱卿们多多体谅,务以朕及楚王的身体为要,有事出列,到巳时准点退朝。”

得,皇帝都这么表态了,也打算按新的时间表来办,大家还有什么好说的?再看王又伦等重臣,也是忧心楚王身体的,于是没有人再反对。

王又伦是真心疼沐慈。

沐慈作为手握重兵的实权王爷,站班上朝是肯定的,但他的身体不太好这是事实,所以更改时间,定休息日,对楚王来说的确有必要。

天天迟到也不好看。

王又伦再看支持改时间的新帝……这位是真关心弟弟的,多少让王又伦松了口气,对皇家这两兄弟和睦,有了一点信心。

再说,时间改后,大家也不会那么辛苦。

的确,每天天不亮就赶来上朝,身体吃不消不说,黑灯瞎火在宫里走,因防火需要,是不能举灯的,还曾有官员因为下雨天黑路滑跌进御河淹死的例子。

什么?你不同意,你偏要早点来上班,晚点下班?行啊,你愿意天不亮就站在宫里,锻炼身体,那你一个人来好了。

不休假?也成,反正官署需要有人值班,你天天来好了。

众臣虽然觉得如此懈怠,也于礼不合,却心中感念楚王体谅皇帝和大家身体的那份情,并没有太过激烈的反对。

因为大家都有好处哇,而且还占着体谅楚王体弱,忧心皇帝寿数的大借口,历史评价,反正不会说大臣偷懒的……吧?

这推迟上班,按日休假,既有实际好处,又不用担倦怠骂名,谁不同意谁是傻子。

第211章 出宫·美食

因楚王定了个时间底线,谁也不敢拿他说出的话不当一回事。所以大家都有了紧迫感,一些不重要的事就不拿到朝堂上来说了。即使要说,也尽量在腹内打好腹稿,简短一点,一些引经据典,修辞的话就不说。

因为赶时间,平时为了鸡毛蒜皮都要争一争甚至打上一架的群臣,今天效率特别高,也特别和气,飞快衡量着,大家各退一步把事办妥。

沐惗登基之前是上过朝的。当年天授帝为避免“五王争位”巩固太子权威,其他儿子都只当闲散王养活,却也会让有一点才能的洛阳王参加日常朝会,也被先皇抓过几趟差。

沐惗有对比,就觉出味儿来了……

时间这么一规定,朝会上处理政务,比以往父皇在的时候更加顺手一些,也快多了,完全没有吵闹糟心的感觉。

大家紧赶慢赶,总算在快到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