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慈光重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简络以为六娘是真的变心了,也许之前杀他也有份,由爱生恨,竟然……竟然也拿了你,当时才五六岁的稚子相威胁,若六娘不在乎稚子死活,尽可以去享受荣华富贵。六娘不知道给天水山庄的孩子是假的,只能答应。后来……简络就被天授帝阴差阳错杀死了。”

“然后呢……”水莲心追问,握着姨母的手开始颤抖……

谢望叹气,拍拍他的手道:“后来,六娘就和先帝反目,住在冷宫,誓言不再见先帝,先帝若再见她,她便自尽。一个人真想死,是防不住的,先帝知道六娘性子,说到做到,便不敢见她。后来六娘发现有了孩子……先帝很高兴,问她孩子是不是自己的。可六娘不能说这个孩子是先帝的啊,否则先帝怎肯将妻儿留在冷宫?当时简络已死,简老庄主的性子更为决绝,若听闻儿子被杀,而她这个祸胎孽根好好做着宸妃,享受富贵荣华,还生下受宠的幼子……你想想,简老庄主会如何?六娘不敢拿你的性命冒险,只好对不起雁奴,一直让先帝误会……为此,雁奴背负了身世的冤屈,在冷宫……整整十六年……”

“我都想不出来,这个孩子是怎么活下来的……”说到这里,谢望再受不了痛苦和良心的谴责,恸哭失声。

水莲心也懵了,瘫坐在地上,一双桃花美目,怔怔痴痴,连眼泪都流不出来了……

王又伦忍不住,搭着水莲心的肩膀安抚道:“大宝,这不是你的错……”

“不……不……是我的错……我错了……”水莲心喃喃自语。

“这话……千万别让雁奴知道……他该多伤心啊……”谢望哭道。一个母亲,为了一个孩子,决定牺牲另一个孩子,说出去……被牺牲的那一个,该有多么伤心呢?

……

水莲心似乎有些承受不住,他的脑子乱了,看着王又伦,忽然用力抓住他的手,犹如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问:“所以,雁奴为了能从冷宫出来,勾引了暴太子……暴太子失势,他又亲手杀了暴太子,与当今这位……”

王又伦用力抽出手,甩了水莲心一巴掌:“你胡说八道什么,你疯魔了?”然后小心翼翼看一眼老妻,希望她哭得用心没有听见。

但祷告并没有被接收道,谢望惊呆了,忙追问:“什么勾……?什么暴太子……还牵扯了当今陛下……”

王又伦粉饰太平:“没有的事,你听错了。”

谢望厉声说:“王八斤,你最好把话说清楚了!”谢望一气之下,连王又伦的小名都抖了出来。

不过没人笑话他。王又伦一脸如丧考妣,狠狠瞪了水莲心一眼……叫你胡说八道。

谢望顺着目光就问水莲心:“大宝,你说说,你那话什么意思?”

水莲心还有底线,知道有些事不适合叫一个真心疼爱孩子的长辈知道,会心疼死的。便笑道:“都是坊间流言,说雁奴投靠过暴太子,可当时他在冷宫,哪有办法投靠?”

谢望将信将疑。

王又伦也笑道:“可不是,别人乱传,咱们可不能当真,你自己的小外甥你还不了解?他是多坦诚正直,至情至性的人呢,心里只装着家国大义,处事又公断,从不涉任何阴私魍魉,哪会为出冷宫对暴太子虚以为蛇。”

谢望这才信了。

王又伦道:“好了,你擦擦眼泪出去吧,一个女眷不好总呆在这里的。”

谢望便掩着眼睛,出去了。

王又伦等谢望走远,回头就又猛力拍了水莲心好几下:“我揍死你个糊涂蛋,坊间流言都不可信,耳听为虚,必须眼见为实,这道理你不懂?”

水莲心道:“可我在大殿上,亲眼见陛下抱着雁奴,对他千依百顺,娇哄不停,那行止……”

“陛下的皇位都是……都是雁奴守着大义名分,长者为先让陛下坐稳的。且殿下一心为民,为国做了多少实事好事,有眼睛的都看得到。陛下与殿下兄弟情深,姿态亲密且毫无狎昵,你怎么能看错?”

“我不知道……许是先入为主。那么姨父……暴太子又是怎么回事?”水莲心慌忙问。

王又伦一脸痛恨,喝道:“别提暴太子,他失德该死,又犯上作乱才被杀死的,和殿下没有什么相干?”

水莲心看着王又伦,一脸疑惑。

“真没有那种事。”王又伦一脸正气,恶心的事不能乱说。

“可雁奴身体这么弱,祖父说是他勾引的男人太多……”

王又伦又是一巴掌呼到水莲心的后脑勺:“我说没有就没有……殿下就是……就是在冷宫日子苦,出来时又和暴太子起了冲突,被伤到了险些不能活……”王又伦不想被水莲心灼灼的目光戳穿谎言,又呼了他一巴掌,“你到底听谁说的?竟然这样诋毁一个受苦受罪的好孩子?”

水莲心将信将疑,呐呐道:“祖父说的……他……他骗了我?”

“他当然骗了你……他巴不得你们兄弟反目成仇,好利用你伤害殿下……”王又伦随口一句话,道出了一个十分显而易见,却轻易将一个心存偏见的人蒙蔽,铸下大错的真相。

……

可是,得知真相,大错却已铸成,一切都无法挽回了!

春末夏初,多雨绵延,天边卷过来一大片黑云,瞬间笼罩了天京城的上空,拥挤在街上的人群纷纷被邀请进入最近的店铺躲雨,店铺还会上好茶点,给大家暖身。

紧闭的店铺门前,有一个身穿锦服的修长人影,在瓢泼的大雨和划破天际的惊雷中,缓缓穿行……

一个店小二去关上被风吹开的门板,见了人热情招呼:“客人,进来躲雨啊。”

那人影似无知无觉,并不理会,艳丽的眉目却是空洞的神色,无知无觉,茫茫然穿行在雨幕中,似不堪重负的旅人,佝偻着脊背,一步一步,艰难走远……

店小二关了窗,奇怪道:“怎么看着像探花郎……”又摇头,“探花郎怎么会如此狼狈,还没处躲雨?”就觉得自己想多了。

第391章 国祭日风波

五月初一,大幸国祭日。

在后世,成为大幸帝国最为神圣,最为荣耀,承载着所有大幸人荣誉和信仰的两座纪念馆——圣贤殿和英烈祠,主体建筑已经修建完成。

两座纪念馆坐落在沐家皇陵的龙脉汇集之地,此时只有两道大围墙,中间一座孤零零的主殿而已,但内里已经请入了第一批的文武英烈。

这个地方,在今天,大幸朝的第一个国祭日,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无数闻讯而来的百姓都赶了过来,其中以儒衫的读书人为多,许多白头老者在儿孙的搀扶下过来了。还有许多穿着各色军服,多少带些伤残的军人也过来了,神色肃穆立在道路两旁,等待皇帝过来祭祀。

到了钦天监选定的吉时,德光帝的御驾,在无数甲胄鲜明的御林军的护卫下,缓缓而来……百姓并没有跪拜,都是拱手弯腰为礼,待御驾经过,才直起腰,注目而送。

场面静肃,没有任何人在今天,在这样的时刻喧哗不敬。

文武功德碑前,皇帝下车。

文武功德碑,是多方商量,多方妥协,而后竖立的巨大白石碑,上面并没有单独记载哪个人的功绩,只是列明了能够请入文殿武祠的各种条例。分文武两面,内容不尽相同,但主旨都一样——所有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做出过卓越贡献者,都能进入国家纪念殿堂,享受皇帝,乃至全国民众的香火祭祀。

文武放在一碑,也是表示文人武人,同心协力,共同保卫、建设国家的美好愿望。

德光帝与梅皇后下车,随行的还有被护国公搀扶的,强撑病体的楚王殿下。同时,定王、清河王、特地从边境快马赶回的含山王、忠王、淮南王都到了场。头发发白的临安大长公主,也在白头宫人的搀扶下赶来了,梅皇后和朝阳郡主走出来,一左一右搀扶好了她。

后面是自发赶过来的宗室权贵,在京的文武各级官员,不论品级,浩浩荡荡有上千人。

国祭日,是真正的国祭了,对这些为国贡献的英杰,表示了十分的重视与敬仰。

……

祭祀一事,皇帝是常做的,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德光帝恭恭敬敬对文武功德碑行了礼,并在碑前念了由礼部起草,学士院润色的祭祀祈文。

这里没有扩音碑,德光帝的声音并没有传出太远,但近前的人都听到了,被这悲壮华丽的祈文影响,被这凝重沉肃的气氛感染,个个只觉心中激荡,涌起一种民族自豪感。

祈文内容,也会随着邸报,传遍天下。

……

之后,德光帝率领宗室入殿祭祀燃香,根据惯例,德光帝先进入了圣贤殿。殿堂内,是按照时间为准,依次摆放的圣贤者。

作为皇帝,除了天地祖先,他是无需跪拜其他人的,焚香行礼,默默进行了祷告。之后按照品级资历,大家推举楚王第二位祭祀。沐慈也没有推让,焚香行礼,默默献上敬意,其他人跟着祭祀。

英烈祠内也是一样。

皇帝祭祀后,很快回转皇宫,之后圣贤殿和英烈祠便会面对民众开放,想要祭祀的,都可以进入,但不能越过一些界线,不能对殿堂造成破坏。所有恶意破坏殿堂者,以冒犯国威,以谋逆罪论处。

国祭日,排队想要祭祀的官员百姓络绎不绝,甚至有许多是与殿内被请入的圣贤英烈毫无关系者,只是仰慕,敬重英烈的精神,献上敬意。

一时间,两座殿堂青烟袅袅,香火不绝,这让第一批被请入殿内的圣贤英烈的家属,感到十分欣慰与自豪。

沐慈看到这些反馈,同时利用他已经从邸报中独立出来,命名为《每日朝闻》的大幸第一张官方报纸,对整个国祭日进行了追踪报道,并刊载了许多大文豪激情洋溢书写的各种祭祀文章。

大幸朝的民心凝聚力,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

……

在这种氛围下,各国大使们都夹起尾巴做人,因为冒犯楚王被抓了人的北戎使节团,在这两日也十分有眼色,不敢再蹦跶了。

五月初一的国祭当天,开了一场国宴,请了王爷权贵,文武官员入宫饮宴。膳食标准档次很高,但因为所有人都心情沉肃,也没有歌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