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鸾凤和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当日的宴会上看,皇帝促成了大皇子和苏家的联姻,却驳掉了二皇子和司马家的结盟。这样看来,难道他属意的是大皇子?

在其他人看来,这似乎还不足以成为有说服力的理由。

然而,处在不同的位置,看问题就会有不同的角度。在中立人士看来,自然还看不出皇帝有什么偏向;在大皇子一党看来,这却是个利好的讯息,皇帝对大皇子,似乎是比较偏爱的;而在二皇子一党看来,这却是一个重大的威胁,如果皇帝属意大皇子,那么二皇子党的形势将变得非常严峻。

皇帝如今已是病重不起,真正能够传达他的意图,影响朝臣抉择的人,是靖王。

从这方面来推测,再考虑二皇子慕弘珏的性格为人,他将靖王视为大敌,就不足为奇了。

如今靖王一死,他的威胁尽去,跟大皇子的较量,又重新变得势均力敌。

慕容、慕弘武均是聪明绝顶之人,又是从小生长在皇室权势之地,对于权势斗争的诡谲残酷,都深有体会,这样层层推断下来,虽然还没有明确的证据,但这个可能性在他们心里却是已经越来越确定了。

靖王在大盛国内,素有贤明,上到百官,下到黎民,无不尊敬爱戴,若说这世上有非要置他于死地不可的仇人,以慕容和慕弘武的地位权势,却也从来没有听到过。

唯一被靖王挡了路了,算来算去,也就只有二皇子慕弘珏了。

此时,连扶摇也已经想到了这一层,既是惊心,又是感慨。

而她再向慕容和慕弘武脸上看去,却见两人都是若有所思,但神情却又不同。

慕容脸色难看,神经紧绷,自然是因为若这个猜测属实,那么不仅二皇子慕弘珏有可能是杀害父亲靖王的幕后策划者,作为他的亲信慕扬,也很有可能是帮凶。子弑父,这是他绝对不能容忍的罪孽。

而至于慕弘武,他想到的自然更多的是自身的局势。如果二弟慕弘珏对靖王的忌惮已经到了不得不除之后快的地步,那么是不是反过来也可以说明,靖王可能支持的,就是他大皇子?靖王的态度,自然也代表着皇帝的态度。

想到父皇属意的继承人可能是自己,慕弘武的心潮自然不可避免地涌起一丝波澜。

“如果……”慕容突然开了口,声音之沉重,令扶摇和慕弘武都一下肃容,“如果父亲的死,跟慕弘珏或者慕扬有一丝的联系,我绝不会放过他们”

他说话的同时,眼睛却盯着慕弘武。

慕弘武心头一凛,沉声道:“你放心。叔父是我最敬仰的人,我亦不会让他含冤而死。但是……”

他话锋一转:“但是这件事,必须彻底查明,不可仅凭猜测武断。”

慕容并未答话。

这种事情,自然不可能仅凭他们的推断就下结论,查,是一定要查的。

垂在身侧的拳头紧紧握起,慕容眼中划过一丝冷意。

如果真是慕扬做的……

他心中有决断,子弑父是大罪恶,他绝不会放过他。

扶摇看着他们两人对话,皱眉想了想,还是说道:“既然你们有这样的推测,为什么不告诉皇上呢?这世上能够为靖王做主的,不就只有皇上一人吗?”。

慕容和慕弘武对视一眼,露出一丝苦笑。

慕弘武道:“父皇如今病情愈发严重,昏迷多过清醒,根本就没法处理事务。”

“啊?”扶摇吃了一惊,皇上的病居然已经严重到了这个地步,“那,如今靖王去世,朝中政务谁在主持?”

慕弘武脸上露出一丝古怪,语含深意地道:“是啊,这不正是他们的目的么。”

慕容亦随之深思。

靖王去世,皇帝病重,朝中无主,谁来主持政务?大皇子,亦或是二皇子?如今已没有一个人能有像靖王那样的地位和权势,来钳制他们两位,只能由他们自己来争夺。

大盛朝堂的局面,已经到了失控的边缘。

“接下来的日子,岳京城内必定危机四伏。”慕容说道,“扶摇,你最好还是赶快出京,返回桐城,不要再耽误了。”

扶摇道:“可是……”

慕容抬手阻止她:“你返回桐城之后,务必说服你父亲,请他支持大皇子。”

扶摇是聪明人,立刻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夺位之争,京城内的角逐是关键,但朝堂以外的力量之争,亦是十分关键。慕容的意思,就是慕弘武在京中周旋,请苏北岳在京外造势,内外兼攻,方能成事。

慕弘武掏出一封书信,递给扶摇,说道:“这是我的亲笔书信,请交给你父亲。”

扶摇将书信接在手里,直觉轻飘飘的几张纸,重逾千斤。

她用力地点头:“你们放心,我一定会完成托付。”

慕弘武道:“青宁亦同你一道出京。”

这是早就商量好的事情,扶摇自然没有异议。

三日之后,靖王出殡,岳京城十里缟素,万人送行。

出殡的第二天,扶摇便和青宁一道,离开了岳京城,踏上返回桐城的道路。青宁如今是大皇子妃的身份,出行自然不可能轻装简行,而两党之争难免祸及家人,慕弘武亦不敢轻率,所以她们这一行,有一队二十人的羽林军护卫。

而岳京城中,亦是变化不断。

慕扬新封康王,靖王府的牌匾已经摘下,换上了簇新的康王府匾额。夏侯月晖从靖王妃变成了康太妃,然而人们仍旧按照习惯,多称呼其夏侯王妃。

慕扬小腹的伤势,亦在不断地就医调养中,可是不论是宫中御医还是京中名医,都表示伤势过于凶险,将来多半要影响子嗣,好在倒没有影响他的男人功能。

因此,夏侯月晖对于苏雪华也重视起来,不仅让她搬到更奢华舒适的院落,而且增加了服侍的人手,同时还对苏雪华许诺,如果她生下儿子,就将她扶正做康王妃。

苏雪华只知这是怀孕后得到的地位提升,却不知道是因为慕扬有可能变成假太监,所以一心只顾欣喜雀跃,不免有些得意忘形了。

她却忘了夏侯月晖心思之深沉。

所谓扶正,不过是哄她的话。夏侯月晖老早便已做好打算,若是苏雪华生下儿子,她便接过来亲自抚养,苏雪华若是识相,仍旧可以做她的侧室夫人,若是不识相,她大可以为慕扬另娶一名正妻,以如今慕扬的地位,哪怕生理上有缺陷,亦会有许多人上杆子结亲的。

这是康王府内的变故。

而至于慕容,则已经搬出康王府,搬到了两条大街之隔的武威侯府。这是皇上赐给他的府邸,宅子是老宅子,但占地广大,比康王府亦小不了多少,而且年前刚刚翻修过,只添置了一些家具便可入住了。

除了慕容、慕扬两兄弟之外,朝堂之上,亦是变故不断。

皇帝病危、靖王去世,朝中无主,两党纷争愈发激烈,支持大皇子持政和支持二皇子持政的呼声同样高昂,双方明争暗斗不断,幸而朝中亦有不少老臣,朝政体系亦健全,因此短时间内,朝政尚未出现混乱停滞。

这些京中的变故,对于正行走在路上的扶摇和青宁来说,自然是不会知道得这般详尽了。

走了半个多月,进入东南地界,地形气候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京中此时已经开始变凉,东南却依旧炎热,不过比起京中,有多了一些湿润之气。

这一日,队伍终于抵达了桐城。

尚未到达城门的时候,最前面的护卫就已经看到了在城门口迎接的人群。

苏家出了一个大皇子妃,回乡省亲,自然是衣锦还乡,桐城县出城相迎,亦是大皇子妃应享有的级别和礼数。

马车上的扶摇和青宁,轻轻挑起了窗帘,望着熟悉的城门,两人心中都是心潮起伏。

桐城,我们回来了

245、衣锦还乡

桐城已经很久没这么热闹了。~

平海侯府出了一个皇子妃。

桐城内不乏名门望族,其中亦有出达官显贵之人,但能入朝堂中枢的却还没有一个,女子之中,能够嫁入皇室的更是数十年来从未有过。如今苏家三小姐做了大皇子妃,奉旨省亲,荣归故里,桐城县自然要大张旗鼓迎接,以显示恭敬之心。

青宁的马车队伍到了城门口,便停住了。

“卑职桐城县,拜见大皇子妃!”

桐城县率领县衙一应官吏、衙役,轰然下拜。

城门附近亦有小摊商户,再加上出入的行人,均都让在道路两旁,好奇地看着这只仪表壮观的队伍,不少人都是窃窃私语。

苏家在桐城自然是声名显赫,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苏家有三位小姐,然而大部分人关注的也不过是号称桐城双明珠的大小姐苏扶摇和二小姐苏雪华。

而如今,二小姐苏雪华嫁入靖王府为二公子侧室,大小姐苏扶摇据说是皇帝赐婚,指给了靖王府大公子为正室。桐城离岳京十分遥远,慕扬袭爵封康王和慕容赐封武威侯的消息还不曾传到这里,大家只知道,两位小姐不过是嫁入王侯之家。而名不见经传的三小姐苏青宁,却意外地是三人中最荣耀的,居然嫁入皇室,成了大皇子妃。若是命中有福,说不定还是将来的国母。

人们自然对此津津乐道。

今日大皇子妃省亲,很多人也都知道,因此城门附近的人群,远比平日更多,场面十分热闹。

青宁坐在马车之中,隔着薄薄的帘子,也能望见外面的人群,不过她如今身份不同,回乡省亲亦是代表皇室风范,不能随意下车与民众相见。

桐城县拜见之后,她也只是在车中说道:“本宫回乡省亲,只为探视父母,大人无需多礼。请起。”

桐城县率众起身。

青宁也不过勉励几句,并不与他多讲话。桐城县也十分知趣,知道人家急着回家,不敢过多谈话,一面早早地派人去平海侯府报讯,一面安排人手护送车队前行。

一路上仪仗开道,人群围观不止,热热闹闹地向平海侯府行进。

扶摇与青宁同坐一车,看了外面的景象,感叹道:“这才是真正的衣锦还乡呢。”

青宁却似乎对这样的热闹一点也不在意,神情之间有点恍惚。

扶摇知道她的心事,握住了她的手,轻声道:“放心吧,你如今身份尊贵,那林春桥绝不敢再耀武扬威,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