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广陵王现在没有官职,但谁也不敢站在他前面,所以广陵王只得站在最前面。
众位大臣纷纷上朝,有那些最近两年才有上朝资格的大臣,根本就不认识广陵王。
那些认识广陵王的人,离得广陵王比较远的,则是小声给那些人解释,顺便显摆一番。
不过毕竟是在朝堂之上,众人不敢大声。
站在前面的有几个老家伙,尤其是徐阁老。也是满头白发,快七十岁的人来了,居然也是每天都来上朝!
如此兢兢业业,难怪会在朝堂上呼风唤雨三十多年,顺带着家里的人也嚣张至极,否则作为梁王妃继室的小女儿,徐嫣然也不会把先梁王妃留下的儿子阮灏君逼成那样。躲到乡下才能保命。过几日安分日子。
徐阁老自恃身份高,即使认识广陵王也没有上前。倒是于氏的大哥于世南的走了上前,拱手行礼道:“参见王爷。这次妹妹有没有跟过来?”
广陵王狭长的眼睛看了于世南一眼,还礼道:“来的匆忙,未带家眷!”
听到这话,于世南面露失望。哎,妹妹已经快七八年没有回京了。不过好在小女儿跟在妹妹身边。也能互相有个伴儿!
就在这时,几声响鞭,到了晋武帝上朝的时间了,大家一次进来。按照次序站好。
尽管每次从内侍的回话里,得到广陵王的只言片语,几次听说广陵王不见老。但并没有放在心上。
可亲眼看到广陵王这场脸,晋武帝也倒吸几口凉气。真是逆天了。若不是这知道因为广陵王因为那次中毒之后伤了身体,他都想去试试那毒药了,居然可以保持青春啊!
晋武帝今年五十六岁,保养很好,虽然也见了老态,但绝对没有蒋胖子那样的痴肥。刚才临上朝之前,还特意收拾了一番。
因为是朝堂之上,并不是私下里,晋武帝压抑着想和广陵王八卦的念头,直奔主题,沉声说道:“王弟,今日上朝,有何要事?为兄深感焦急!”
广陵王站出来,一甩长袖,跪在地上,从袖筒里掏出一个折子,举在额前道:“陛下,臣弟有后了!已经找到失散多年的儿子!”
晋武帝听了,真挚的眼神几经闪烁,连忙说道:“这是怎么回事儿?王弟快快道来!”
晋武帝身边的内侍,赶紧走下十几个台阶,接过广陵王手里的奏折,递到晋武帝手里。
“臣弟三十四年前育有一子,然当日京城大乱,奸人进入广陵王府里,抢走臣弟的孩儿。幸好臣弟身边的侍卫冒死保护孩儿,没有落入奸人之手!可三日后,只找到侍卫的尸体,臣弟的孩儿和侍卫的身份铭牌已不见,故而臣弟一直以为那孩子没有死,从来就没有停止寻找。皇天不负苦心人,臣弟终于找到失踪三十多年的儿子了。”广陵王声音虽然不大,但众人全部听见了,纷纷大吃一惊。
天哪,都说广陵王的没有子嗣,将来的爵位是要给保养的远房孩子杜良。
可万万没想到,这广陵王居然真的找到失踪这么多年的孩子!因为没有子嗣一向淡薄名利,现在有了子嗣,怎么也要为子嗣谋划一番,这广陵王想必不会像以前那样默默无闻,闭门不出了!
晋武帝打开奏折,拿的很高,正好可以遮住他的脸,此时脸上已没有了关切,欣喜,反而有几分晦暗不明。
一目十行扫完奏折,加上广陵王在下面说,晋武帝已经了解事情的梗概。借着奏折遮挡,晋武帝很快整理好惊疑不定的表情,连忙站起来,走下龙椅,扶起广陵王关切问道:“王弟,你可确定?”
广陵王被晋武帝扶了起来,沉声道:“确定以及肯定!身上不光有我那赤金侍卫的铭牌,而且还有我亲手给儿子刻得长命牌,最为重要的是,他和我长得非常相像!两个孙子也有几分像我,而我最小的孙女,则是像灵儿!”
灵儿?
听到这个名字,晋武帝抓住广陵王的胳膊的手多用了几分力度。这种反应连晋武帝自己都没有发觉,但广陵王觉察到了。
是啊,那么美好的女子,怎么可以说忘就忘!
“是!”广陵王沉声道,“身份和时间地点都能对得上,没有可疑的,所以臣弟这才连夜赶路,给我儿一个身份!”
晋武帝站好,声音微微起伏,道:“好,朕立即下旨,让侄儿尽快认祖归宗!”
于世南在后面听到皇上和广陵王的对话,早就目瞪口呆了!若这广陵王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子嗣,那……那他身份尊贵的小女儿嫁给杜良岂不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几次想说话,都被徐阁老眼神制止住了。于世南跳出来又如何,广陵王和其他人都会认为,于家不希望广陵王认儿子。
别说世家大族不允许骨肉流落在外,就算平民百姓也是如此。广陵王没有子嗣,而且身有隐疾,一辈子只有那个孩子一个血脉。不让广陵王认儿子,到哪说都说不过去!
第三百零一章 君臣想见总相宜
原本还有大臣有事起奏,但见晋武帝和广陵王一副哥俩好,有很多话要叙,又不是着急的事情,众人有自知之明,不准备拿这些事情耽搁皇上的时间,便准备明日再启奏。
就这样,朝堂之上,无人说话。晋武帝大手一挥,准备退朝,身边的内侍最后来一句:“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众人一看,十分庆幸没有刚才没有上走,扰了皇帝和广陵王的叙旧。
内书房的大臣们得了圣谕,也不顾于世南的黑脸,根据广陵王呈上来的条陈,赶紧拟了圣旨,尽快呈给皇上批复,盖上玉玺大印,就会以最快地速度发送出去。
退朝之后,晋武帝要用膳,难得见广陵王,便教广陵王一起用早膳。广陵王也没吃早膳,欣然接受!
“你啊,终于舍得从京城回来了。朕不能出京城,你也不来京城,咱们可是有十年没见了吧!”晋武帝沉声道,见到好友很是高兴。
广陵王笑笑,道:“陛下日理万机,管理大晋万里江山。我是个闲人,只要封地风调雨顺,总不会饿着我。若不是心里放不下我那可怜的孩子,想必我早就隐居山林了。”
晋武帝听了,唏嘘不已,道:“还好,还好,找到了你和灵儿的血脉。等圣旨拟好,朕即刻下令,让侄儿们立即回京!让朕也好好看看!”
“多谢陛下!”广陵王感谢,不过连忙起身给晋武帝行礼,“只是他们一家长在乡间,没有学规矩,没有见过贵人。臣弟有个不情之请。请陛下成全!”
晋武帝诧异,赶紧起来亲自扶起广陵王,道:“王弟,有事,但说便是!”
当年他还是个无权无势苦逼皇子的时候,多次得到广陵王的帮助,成为好友;长大后。更是辅佐他争夺王位。南征北战,东征西讨,几次救了他性命。开疆拓土,是大晋朝立下不世之功!
然而妻死子散,英武神勇的广陵王,倍受打击。了无生念!
这辈子他欠广陵王太多,只要不是过分的要求。他都会答应。
“臣弟想带孩子们在广陵府生活三年学习规矩以及世家礼仪,然后再带他们来京城,给陛下请安!”广陵王沉声道,这是他能够争取到最多的时间了。
晋武帝一愣。不过旋即点头道:“虽然朕也很想见贤侄,但念你一片苦心,朕也不能拦着。好好教导贤侄。早日来京城。”
广陵王见晋武帝如此说,便的指导同意了。笑道:“多谢陛下!我那儿子长于乡野,机缘巧合被征入西北大营,现在是西北的把总,名叫杜大山!”
听到这话,晋武帝微微皱眉,仔细思索了一下,好像在哪里听到过,只是一时想不起来!
一边晋武帝的心腹太监夏总管,连忙上前,轻声道:“启禀陛下,那杜大山正是出现在霍大将军呈上来的折子上,提到杜大山呈上一种要求,可以预防和治疗化脓的伤口,陛下已在三日前命太医令检验,想必几日后就有定论。”
晋武帝一听,顿时一愣,看向广陵王问道:“这可是真的?你那儿子还有这样的本事?”
广陵王苦笑,笑道:“在来京城之前,臣弟见了儿子一面,臣弟也没想到他能有这样的本事,家里的酒坊,居然有这样的妙用。本来臣弟要带那小子过来给陛下请安的,可谁想,小子,居然以有军务在身,押着五千坛药酒赶往西北大营!根本就不同意留下来!也不跟我来京城!”
晋武帝一听,呵呵笑道:“这小子不错!跟你的脾气一样,只要军令在身,天王老子的话都不停,现在也有三十四了,虚岁该三十五了!”
“是这么大了。皮糙肉厚,邋里邋遢的,不成体统,该好好教导。”广陵王虽然嘴里这么说,但神情却非常自豪。
这也就是广陵王自己说,要是换成其他人,他这个做老子的,第一个冲上去比划比划,看谁还敢看不上他儿子。
晋武帝看到广陵王的笑容,一阵恍惚,多少年没有看到杜啸这么轻松愉快地爽朗大笑了。
“你是从晋县过来的,好好给朕说说,那药酒真的有用吗?”虽然好友找到了失踪多年的儿子,晋武帝很高兴,但现在那个便宜侄子跟药酒有关系,涉及到军国大事,他更加关心。
若是那药酒真有大用,每年就可以救活好几万的兵士。这些兵士都是青壮年,上有老,下有小,只一个家庭的顶梁柱。
广陵王笑笑道:“的确有很大作用,边关将士有福气了,有了这个,死亡人数可以减少很多。都是陛下治国有方,天佑大晋!”
“外面这么说,也就罢了,臣弟你也这么说!”晋武帝佯装怒道,不过能让高冷的广陵王说这话,真是难得!
广陵王浅笑,并未说话。
“好了,臣弟你莫要担心,等到事情定论下来,朕立即给西北下旨,继续购买杜家的药酒,顺便给我那侄子升升官!”晋武帝笑道,给了广陵王一个恩典。
广陵王也是只识趣的,顺着晋武帝的话,接了句:“多谢陛下,不过臣弟还有一件小事劳烦陛下!”
“一次性说完吧,别藏着掖着!”晋武帝道,满脸期待,不知道广陵王会提什么要求!
广陵王当年有那么多功劳,赏无可赏的滋味可不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