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清尘在广陵府住了十天,正准备走,李大地主来了,并且极其迅速地在广陵府买了三进的小院,花了八百两银子。
若是以前,或许李大地主舍不得买宅子,可自从听书茶阁开张以来,谈不上日进斗金,但每个月能赚三百两银子,一年多下来,就有好几千两银子,加上家里的积蓄和收益,这次他带了上万两银子过来,准备和儿子大干一场。
既然要留在广陵府,总不好整日住在王府了,李大地主毫不犹豫买了宅子。
李大地主不光自己来了,戚氏也跟着来了。丈夫,儿子都在广陵府,她一个人自家里无聊。更为重要的是,她担心李大地主来到广陵府,身边没有人跟着,万一跟哪个狐狸精勾搭在一起,到时候她哭都没地方哭!
现在买了院子之后,戚氏很快就把院子管理的井井有条。
李大地主,戚氏带着礼品,亲自来王府拜访,杨氏得知他们在广陵府买了宅子,也让人送去了一份丰厚的乔迁之礼。
李瑞的入学手续已经办好了,可以去青山书院读书。家里的生意,由父母操持,李瑞就不用担心了。
第四百零三章 开业大吉大利
李大地主则是忙着购买茶楼,受到声音大小的限制,这听书茶阁必能太大,太高,只能有两层。这样的茶楼,即使在寸土寸金的广陵府也不是很贵,大约有两千两银子。之后按照在晋县的摆设装修,重新整改。
说书的舞台,是个半圆形的,半丈高,后面的一堵墙,则是画上清雅的梅兰竹菊四君子。
三尺长的红木案上,一把折扇,一块惊堂木。
茶楼的座位,不是方方正正的八仙桌,而是一片片的椅子,围着台子呈圆形摆放,椅子和椅子之间,是一尺半的长宽的小桌,用来放置茶水和点心。每一排间隔大约三尺的距离,这样可以供人来回进出。
期间,李瑞经常过来查看,时不时给点意见。
“爹爹,二楼上的座位,是很好,但也要准备一些屏风。有人要求的话,自家拿上来,和边上的客人隔开。”李瑞提醒说道,毕竟在广陵府有钱人多,规矩也多。若是有女子过来听书,这样做就更加妥当了。
李大地主现在对儿子的话,言听计从,道:“好,好,这就准备,保证弄得好好的。等这边弄好,我就开始弄城南的那个茶馆。”
“父亲,还是等咱们这边生意好点之后再说吧。”李瑞觉得父亲太过冒进了,便劝解道,觉得最好还是一步步来,欲速而不达!
李大地主呵呵笑道:“没事儿,咱们家的生意一定会很好的。这段时间,我没事儿的时候,回到外面转转,没有听书茶馆。趁现在我们现弄。必须要占尽先机。等到别人也学去了,但我们这里已经深入人心了,生意才能一直很好。”
“那好吧,不过父亲,咱们这里,茶水和点心,您要多费心了。”李瑞道。门票虽然是一项收入。但这些茶水和点心,也是一项大收入!
“点心茶水,都拟定好了。有广陵府这边的点心,也有咱们晋县的特产。我把晋县的厨娘带过来了,又去买了几个婆子和小丫鬟跟着打下手,茶叶也有好几种。种类很多。”李大地主呵呵笑道,这次准备大干一场。把晋县的掌柜子,两个有经验的小伙计也带过来了,准备非常充分。
杜大山也曾经过来查看,对这听书茶阁。很感兴趣。
因为用的都是木材等天然装修材料,故而装修完成,通风三日。就可以迎客做生意了。
李大地主担心雇佣的人不忠心,故而十个伙计都是买来的清秀小伙子。长工和短工都不用,经过十天的培训,勉强可以上工了。
明日就是休沐日,李瑞拿着请帖,给了夫子和同学,请他们开业的时候,过来听听,也可以涨涨人气啊!
戚氏亲自送帖子去广陵王府,杨氏很是高兴,表示一定去看看。
“对了,还有没有帖子啊?我还有个姐妹,关系不错,送了帖子,她去了,咱们也热闹。”杨氏笑道,其实也想为他们拉拢生意。
戚氏初来广陵府,人生地不熟,也不认识夫人小姐。由杨氏引荐,那自然很好!
“多谢杨家妹妹了!我这边帖子还有很多,给七妹,小九儿也留下一些,送给她们的夫子,休沐日一起过来,乐呵乐呵。”戚氏笑道,“不是我自夸啊,我们听书茶阁的吴师傅,特别厉害,讲得故事特别好听。”
“行,你留下,等她们回来,我拿给她们。”杨氏应下。
杜七妹,杜九妹拿了几十张帖子,去了贤德苑。
周夫子,兰姑娘,春嬷嬷,骑射和剑舞课的夫子,秦山长。至于同窗,貌似不多啊,和她比较熟的,吴碧莲,陈玉琼,柳如眉,闫翠儿,但这些人要么对她有企图,要么对她有敌意,所以姐妹姐妹两个决定,不请同窗,只请夫子。
周夫子得到请帖,很是高兴,她平时就喜欢新奇的东西,否则也不会动不动就去云游。接到杜九妹的请帖,保证一定会到场。
那边的连夫子得到周夫子也要去,非常激动,前几日送去了一个如意簪子,周夫子收下了了,没有退回来,这次去听书茶阁,更是激动不已,早早收拾妥当,去了城东的听书茶阁。
一听这名字,就有几分雅趣。
接到请帖的人,机会都来了。女眷上二楼,男眷在一楼。
见统计的人数和送出的请帖数量差不多,这才放其他凑热闹的人过来听书喝茶。
前三天,听书喝茶全免费。
广陵府的有钱人,闲人就是多,纷纷来凑热闹。
原本杜大山想叫广陵王一起出来的,但广陵王一听说杨氏也出来听戏,那他要去的话,只剩下杜轩一个人在家,便拒绝了。让杨氏出去之前,把孩子送到他这边来。
可能是杜大山的失踪,已经成为广陵王心里的阴影,绝对不放心把孩子放在家里。
至于听书,什么时候都可以去,无所谓。
这一日,大家都去听书,广陵王在家里抱着杜轩,在院子里晃悠悠,逗弄着孩子,而且非常走运,一连被浇了三泡童子尿。
这广陵王不光不生气,反而眉开眼笑,童子尿辟邪啊!
若是让那些奉他为偶像的将士们看到,定会目瞪口呆,惭愧悲愤地无语凝噎!
此时,听书茶阁门外放了一串长长的爆竹,噼里啪啦的,很是热闹。
等到里面坐满了人,这才关上大门。
这时候吴师傅从后面走上台,一身青衣,花白头发,颇有几分儒雅。
长案桌子上一把扇子,一把惊堂木,以及一个支撑起来的黄铜喇叭,根据吴师傅的身高调好高度。
大家一看,上台的是个老头,有点失望,还以为能跟到俊男靓女呢。
大家没有看错,是的,这里的人,也喜欢美女,小鲜肉等等。下面有小声议论的声音,但好在都是请帖请来的,留几分颜面。
吴师傅,也没有自我介绍,上来之后,一拍惊堂木。
众人吓了一跳,正要发话,突然听到一阵轰隆隆的声音,从台子上传来。
第四百零四章 给李瑞好的建议
原来是吴师傅制作出来的惊雷声音,不光有雷声,还有雨点声。这些声音,不全是吴师傅制作出来的,后面还有两个徒弟配合。
今天为了保险起见,选择了姻缘类的书。这样的故事,男女老少,都喜欢,而且没啥忌讳!
等到大家安静下来,后面的两个徒弟,发出空山新雨后,鸟鸣山涧中的鸟叫声。微风吹过树林,山泉汩汩,小溪哗啦,瞬间就把大家带入了刚下过雨的山林中。随着声音,甚至可以闻到山林里带着泥土芬芳的空气……
吴师傅见下面安静了,这才说道:“诗曰:每说婚姻是宿缘,定睛月老把绳牵,非徒配偶难差错,时日犹染不先后。话说姻缘都是前定,都是月老定下的。虽然千里之外,到底相合;若是没有姻缘,就是在眼前也是强求不得的。就算有姻缘,时辰未到,要早一日,不能勾;时辰已到,要迟一日,也不能勾。都是上天安排,非人力可以安排也。”
下面的人更加安静了,配合着后面的泉水哗啦啦的声音,鸟叫的声音,很是有趣。
“前朝时有个弘农县尹,姓李,生一女,年已及笄,许配卢生……”吴师傅口齿清晰,妙趣横生,讲了一段阴差阳错,姻缘天定而成的两件婚事。
期间男主人公为了救女子,打跑老虎,这一段更是精彩。不光有人喘息打斗声,还有老虎咆哮声,攻击声音等等。惟妙惟肖,就好像有人和老虎拼死打斗一样。
一个故事,整整说了一个时辰。
大家虽然主人公高兴而高兴。随着主人公失落而失落。喝着茶,吃着点心,听得很入神。
吴师傅的声音本就很清亮,加上有原始的铜话筒扩音,只要安安静静,都能听听清楚说故事的声音。
杨氏听得很入神,听到结为皆大欢喜。很是高兴。对身边的郑嬷嬷道:“赏十两银子!”
难得出来,杨氏这次大方一回,更何况这是为亲家架势。
“是。夫人!”郑嬷嬷下去,把十两银子放到台下的几个精致的筐子里。
边上的一个小伙计,大声喊道:“谢世子妃赏!”
给人打赏,很正常。家里的仆人干活认真,也会得到打赏。去听戏。若是听得高兴,也会打赏。现在说书的,自然可以接受打赏。
那文夫人也很高兴,见杨氏给了十两银子。她总不能超过杨氏,便也给了十两。
“谢文夫人赏!”
“谢秦山长赏!”
今天有请帖的,都不是差钱的主儿。所以纷纷赏赐。原本那些免费进来听书喝茶的,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淘了几十文,上百文钱赏赐。
李瑞之前交代了,感谢别人赏赐就好,至于多少,没必要念出来,都是一片心意。
“哎呦,听书比看唱戏还好听。”文夫人赞叹道,“李夫人,一天只有一场吗?”
“一天三场,三个故事。早上一个时辰,下午一个时辰,晚上一个时辰。”戚氏笑呵呵道,都是有钱人啊,“已经在醉仙楼定了酒席,咱们吃完午饭,继续听下午的,可好?”
杨氏一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