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啊,来啊,让报复来到更猛烈些吧!你们不动手,我也不好意思反扑啊!
不要以为杜九妹变态,实在是闺阁女子生活太无聊啊!没有好看的网络小说,不能上网,没有电视剧。
眼看着杜九妹就要闷地发霉了,李瑞邀请杜七妹,杜九妹,杜五郎,杜八郎一起去听书。
李大地主之前不光买了宅子,还买了一个两层高的铺子。原本是个饭馆,现在被改成了茶馆,大小,装修都是按照广陵府那边照搬过来,所以根本不用李大地主在这边看着,只是派了一个管事过来便可。
这几日吴师傅带着是个徒弟来到京城,准备在京城新的听书茶阁里大展身手。
这三年,吴师傅收了二十多个徒弟,其中有十三个已经可以独当一面,分配在各个听书茶阁里当差。
京城都是贵人,什么东西都是精益求精,故而吴师傅亲自过来,带来最都有天赋最勤奋的徒弟,希望可以尽快撑起京城的听书茶阁。
现在一切准备就绪,沿用老的营销方法,免费三日听书!
李瑞早早让人留下好位置,邀请好友和心上人一起过来听书。杨氏最是喜欢听书,以前在广陵府经常带着孩子们去听书。到了京城,无聊地很,现在可以去听书,自然非常开心。
杜大山难得有空,陪着妻子孩子一起来到听书茶阁。好在李瑞留的位置很多,可以坐得下。
听书茶阁在京城,还是稀罕的玩意,半信半疑,但听说开张三日免费听书喝茶,自然想进来看看热闹。
不一会儿,里面就坐满了人。
吴师傅现在有很多故事,为了保险起见,选择了在广陵府最火的几个故事。
京城的有钱人多,好奇心强的人多,大家对站在台子上的吴师傅很不感冒,要唱戏,都是貌美的女子或者清秀的后生,一个糟老头子站在上面是什么事儿啊!
不过随着吴师傅,已经两个徒弟的配合之下,开始讲故事。第一个故事《白蛇传》,吴师傅后面的背景是一幅巨画,上面有郁郁葱葱的竹林,以及百花齐放的花海,以及两条人头蛇尾的两个美女,还有一个站在桥上打着雨伞的俊秀男子。
一开始还有人议论,可随着剧情的加深,以及配乐配音的出现,让大家耳目一新,尤其是里面的男女对唱,男女主角的感情起伏,以及法海的棒打鸳鸯,水漫金山寺的波澜壮阔,浩浩荡荡,更是让人听得津津有味!
一出《白蛇传》,整整一个半时辰!
结束之后,杜大山带头鼓掌,让人送上一百两的打赏!来的人,有很多也是有钱人,不缺这点钱,十两,二十两纷纷打赏,不收门票一天上午就赚了好几百两银子。
下午刚开场,很多人往里面挤,就为了听到精彩的故事。
杨氏舍不得走,一家人在外面吃了午饭,又听了下午场,这才恋恋不舍回府。
杨氏作为世子妃不好整日出来听书,可孩子们就没这样的拘束。再说广陵王府对孩子要求不严,想出去就出去,没那么多规矩!
最近京城里突然多了最新鲜的地方,听书茶阁,每天都会人满为患。沿用广陵府那边的制度,开始卖票,每天排队的人络绎不绝。
第五百一十一章 微服出巡
静怡公主也非常喜欢听书,听了书之后,经常跟太后讲故事。如此一来,皇太后特别憧憬外面的听书茶阁。对于一个生活在深宫里几十年的人,特别向往外面的生活。
眼看着身子骨比之前好了很多,皇太后忍不住想着出去走走,这不,皇帝今日来请安,笑道:“皇上,哀家自从进宫,将近七十年没有出去。趁着哀家现在身体好,想出去转转。”
虽然于理不合,但太后很少跟皇帝替要求。快七十年,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待了这么长时间,晋武帝拒绝不了母后的要求。毕竟母后的身体,大不如前,还不知道能活几年。对一些可以满足的要求,晋武帝想让母后如愿。
“母后,您先别急,待会让大夫来给您把把脉,若是太医允许,儿子陪你出去。”既然母后想出去走走,他就陪母后走走,不过前提是幕后的身体可以承受住。
皇太后一听,很是高兴,更觉得自己年轻了几岁一样,道:“快叫太医来,若是没事儿,咱们现在就走!”
今天是休沐日,晋武帝难得一天清闲,一起出去转转也好。不一会儿,太医过来给太后把脉,说了太后身子骨很好,可以出去逛逛。
老年人就怕的就是冬天,春天夏天多出去走走,还能多吸收一点阳气,强健身体。
“快把我早就准备好的衣服拿出来。”皇太后高兴地跟个小孩似的,前几天有这个想法之后,就吩咐人给她做了一件平常富户老太婆穿的衣服。
晋武帝看到母后要穿衣服,哑然失笑:“母后,您这是想微服私访啊?”
“是啊。咱们就像平常人逛街一样,没有仪仗,咱们也可以逛的尽兴些。”皇太后要求道,“皇帝,赶紧换衣服。你若是不去换,哀家可不等你!”
皇太后可不想弄得前呼后拥,走到哪都不自在。那还不如在宫里呢。
“那儿子这就去换。母后您等等儿子。”晋武帝摇头失笑,难得看到母后这么开心,他也乐得成全。
前半辈子母后受了很多苦。后半辈子虽然生活清闲了,但一个人也孤单。到了晚年,晋武帝一直都是顺着太后。
好在太后非常懂事明理,从不提过分的要求。不让晋武帝为难,这也是晋武帝如此心疼。孝顺太后的原因。
晋武帝去换了一身便服,除了肚子上有点肉,还是一个美髯帅大叔。
既然晋武帝和太后都换了平民的衣服,那身边的护卫自然也得跟着换。同时并没有因为微服私访,就减少了护卫人数,反而比往常更多。
皇太后坐在轿子里。路上掀开窗子,看看外面人来人往。以及生意繁忙的店铺,吆喝声,讨价还价的声音,一切都是那么新奇,距离上次出宫已经几十年前了。
虽然皇太后的身体好了很多,但毕竟年事已高,没有精力下来四处逛逛,故而直接让人抬到听书茶阁。
这是静怡公主在皇太后面前经常说的地方,皇太后平日无聊,对里面的故事非常感兴趣,尤其喜欢那个《白蛇传》。
晋武帝最近比较忙,对外面有趣的地方并不在意,故而并不知道有听书茶阁。
到了之后,晋武帝一身棕色袍子,快走两步,上前扶着皇太后下马车。
因为两人穿着虽然很好,但也只能看出是有钱的富贵人家,并不起眼。
且说皇太后,晋武帝让人买了最好的票,进了听书茶阁。
李瑞带着杜七妹,杜五郎,静怡公主,杜九妹,杜八郎,还有杜轩一起进来了。休沐日,大家都有时间,故而经常出来逛逛。
静怡公主一抬头便看到了穿着便服的皇祖母,顿时身体紧绷,很是紧张,吓得身边杜五郎连忙问道:“静怡,怎么了?”
静怡公主见皇祖母和皇上都是穿的便服,便猜到他们不想让人知道自己的身份,或者兴师动众,道:“皇祖母和皇伯父来了,就在二楼我们座位隔壁的位置。”
杜五郎一怔,抬头一看,果真是。
就在这时,皇太后,晋武帝也看到下面的孩子们,点头笑笑。静怡公主,杜五郎快走几步,后面的杜七妹,杜九妹这才看到楼上的贵人。
领着杜轩,跟在后面上楼。
李瑞诧异,一向端庄的静怡公主,沉稳的大舅兄今天这是怎么了?
杜轩被拽的磕磕碰碰,李瑞伸手抱起杜轩,道:“我来抱小满儿!”
“姐夫好!”杜轩气喘吁吁道,终于有人抱着他了,不用自己的小胖腿自己跑了。
李瑞听到这个称呼,很是高兴,道:“小满儿乖,待会姐夫给你准备好吃的。”
杜七妹瞪了李瑞一眼,道:“你小心点,楼上有贵人,千万不能出事儿!”
能被杜七妹提到的贵人,而且静怡公主反应如此大,李瑞抬头看了看皇太后和晋武帝,心里有了大概的猜测,乖乖跟在杜七妹身后上楼。
到了楼上,静怡公主刚要行礼,但被岑嬷嬷看住了,道:“今日微服出行,就是不想人打扰。”
静怡公主起身,撅着小嘴嗔道:“皇祖母,您出来,怎么样不跟静怡说一声啊!”
“我就知道今日你会来这里,所以先来了。好了,快要开场了,赶紧坐好,马上听故事了。”皇太后轻笑道,对后面的杜五郎等人点点头,免了他们行礼。
晋武帝觉得这个戏园子和其他家的戏园子不一样,随着买票进来的人越来越多,不由得对这里更加好奇了。
到了时辰,座位坐满了人。吴师傅带着两个徒弟上来跟大家行礼,之后各自准备开始讲故事。
今天讲得是《木兰从军》,后面的壁画,先是一家农家小院,几间茅草屋,郁郁葱葱,还有喇叭花盘绕在篱笆上,院子里几只鸡鸭争相吃食,马鹏里还有一匹瘦马!
一个清秀的姑娘,对着庄户,正在织布。一个老汉躺在摇摇椅上,闭目养神,好不惬意!
这一幅画描写了木兰家庭情况,虽然清贫,但却非常温馨快乐。
第五百一十二章 故事书风靡京城
吴师傅的故事也是围绕这一幅画展开,织布的声音,小鸡小鸭子叫。
可随着吴师傅开始讲到敌国来犯,国家四处征兵,木兰年迈的父亲也在征兵册里。木兰不忍老父上战场,便偷偷穿上了父亲的旧战袍,牵着那匹瘦马,带着行李,给父亲留下一封信!深夜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离开家!
后面的那副巨画,左边写的是征兵场景,右边半幅则是木兰深离家的画面……
整个故事分为五个部分,整整五幅巨画,配合着吴师傅的故事,以及各种场景之后的配音。尤其是打仗时候那种马叫嘶吼声,喊打喊杀声,中箭身亡声,疼痛呻吟声……
画面和声音完美结合在一起,不光满足了人的眼睛,同时耳朵里同样可以感受到一幅幅画面。
皇太后听到津津有味,晋武帝也觉得这个故事好,只是听书之余,皇帝的疑心病犯了,他的军队里是不是也有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