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酒娘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小九儿,一定是在糊弄她!

杜九妹点点头,娘啊,你可说对了,这首诗就是小孩写的。可你闺女连个小孩都不如,就是写不出来。

“我本来就不大,写不出好诗!”杜九妹梗着脖子,反正交差了。每次都抄袭神作,一会她还怎么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占得上峰了!

“哼!”杨氏道,“这首诗不好,这星期的奖励没有了。下次不作一首好的,还没有奖励。”

杜九妹急了,娘亲的惩罚太严苛了。不能出去逛,不能玩,闭门做事,太不人道了,等不及道:“娘亲啊,这首诗虽然简单,可正因为这样。才通俗易通啊。您别急。女儿好好给您解释一遍。您看啊,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鹅!鹅!鹅!“写出鹅的声响美。又通过“曲项“与“向天“、“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的对比写出鹅的线条美与色彩美,同时,“歌“、“浮“、“拨“等字又写出鹅的动态美,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完美结合。将鹅的形神活现而出,由此可见。这可是一首好得不能再好的《咏鹅》佳作!娘亲,您可要仔细品味了。不能因为诗句简单,就说它不好啊!”

“哈哈哈!”这次不光是杜大山笑了,除了杨氏。其他人也跟着哈哈大笑。

“真有这么好?”杨氏不确定了,看向夫君杜大山,毕竟自己只认得几个字。背诵几首诗句,鉴赏能力不是很高。

杜大山点点头道:“咱们的小九儿这首诗是很好。不信,你问父亲和舅舅!”

杨氏看向两人,寻求解答。

广陵王笑笑,道:“难得的佳作,可以用作启蒙诗,小九儿厉害。”

“哎呀呀,小九儿可不得了,能写出这么好的诗句。”风清扬惊叹道,摸摸稀疏花白的胡须,“这首诗很简单,但很有灵气,解释地很全面,可见小九儿是用功了。”

“看到了吧,娘亲,我的诗句很好。”杜九妹道,要求娘亲给予和七姐同等对待。

杨氏拿出一张听书票,还有一个珍宝阁的首饰收据,道:“明天跟你七姐一起去吧,下次再接再厉,还有奖励!”

杜五郎见状,见猎起意,笑道:“娘亲,您可不能偏心啊,光给七妹,小九儿奖励,我,静怡和八郎作诗,有没有奖励啊?”

孩子们爱学习很好啊,杨氏支持,道:“好,你们谁作诗,都有奖励!”

杜轩这个小屁孩正在玩积木,听到娘亲的话,插嘴道:“我也要作诗,我也要奖励。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

杜轩在一边玩闹的时候,就把杜九妹刚才背诵的那首《咏鹅》记住了。

杜轩今年快三岁了,还没有启蒙,只有平日里杜九妹教简单的字,上中下,人口手。知道他聪慧,但也没有想到杜轩居然可以听一遍就能记住的程度。

杜轩这一插嘴,让广陵王和风清扬相视一看,眼里浮现出笑意。

广陵王一把抱起杜轩道:“小满儿也喜欢背诗吗?”

“喜欢!”杜轩脆声道,脑袋点点。

大家都被杜轩逗趣的模样逗笑了,觉得这还真聪明。

“那你会被什么诗句啊?”广陵王问道,没有启蒙,他也是随便问问。

杜轩想了想,道:“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啊?”广陵王一愣,这是什么诗句啊,跟顺口溜一样。

杜大山再一次爆笑:“哈哈,这首诗写得好,没有提到写雪的,可不管谁听,都知道是写雪的。”

风清扬皱皱眉,然后恍然大悟,雪在世人眼里都是高洁的存在,没想到还可以这样描写。

广陵王也想明白了,捏捏杜轩的小肉脸,道:“小满儿真棒,这首诗是谁教你的?”

杜轩很有义气地只想杜九妹道:“九姐姐教的。”

杜九妹真想找个地洞钻进去,早知道不教这小子了!

“呵呵,顺口溜,顺口溜。”杜九妹牵强的解释,“不是我作的,是我在广陵府无意中听到一个打油的货郎说的!”

风清扬鼓掌道:“打油的货郎?顺口溜?呵呵,那这种浅显易懂,但又无比贴切顺口的诗句,就叫做打油诗吧?”

杜大山,杜九妹一愣,天哪,打油诗的命名还是原来的名字!这是巧合呢?还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风清扬见杜大山,杜九妹如此表情,还以为他们反对,疑问道:“你们觉得不行吗?”

杜大山,杜九妹相视一看,重重点头道:“行,绝对行!”

“好,稍后我也去琢磨几首有趣的打油诗。”风清扬来了兴致,对于一个新的文体,他有点迫不及待研究了。

经过这一次的考验,杜九妹的表现,大大出乎杨氏的预料,舅舅和公爹都说好,那就很好了。不过同时也坚定了要让女儿继续写诗背诗的想法,时间长了,积累多了,总会可以得到很多好处的。

第五百四十章 厌恶的人

杜九妹每次写好诗句,都去找风清扬鉴定,没有人写,她就说自己的。不过到目前位置,杜九妹就发现《春江花月夜》这一首诗和前世一样,其他的诗句,都没有在这个界面出现。

这对准备以后经常抄袭的杜九妹来说,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杜九妹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每次都被娘亲要求作诗,弄得头晕脑胀。最后自己做不出来,就做了没有骨气的抄袭者。反正现在除了杜九妹心情不太好之外,其他人都很高兴。每十天一次的作业汇报,成了家里聚会的日子。

每次杜九妹弄出来的打油诗,或者一些比较别致的诗句,风清扬,广陵王都会热烈讨论。只有杜大山,则是会抱着肚子哈哈大笑。

生活啊,就是这么无奈!但同时有那么充实!

不过相对而来,得到的奖励也很多,零用钱也比以前多了。出府更是比以前容易,只要跟杨氏上报一声,带足侍卫就好,根本就不问女儿要去哪里。

杨氏以及其他长辈给予杜七妹,杜九妹百分信任。

杜七妹没空,忙着给李瑞煲汤补身体。

杜五郎,静怡公主进宫去了,杜八郎跟着风清扬去访友了,至于小满儿,这是被广陵王抱走了,说要亲自教导调皮捣蛋的小满儿。如此算下来,整个府里也就杜九妹一个闲人。

杜九妹前几日收到阮灏君的信,这几日写了回信,便决定出去逛逛安乐玉器店。若是有好东西,就买回来。

自从上次阮灏君当面跟她表白之后,杜九妹没放在心里。可阮灏君放在心上了。以前不敢说的情话,跟不要钱似的,写了整整好几张。

杜九妹虽然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耐着心思看望。被人追求的感觉是不错,只是这写信的人年纪太小,让她心里不自在。可是反过来想想,若是一个跟她前世年纪相当的三十多岁大叔给她写信或者表白。那杜九妹更接受无能。毕竟这个身体只不过才十三岁,还是个小姑娘呢!

心理上成熟,生理上稚嫩!好矛盾!

这些矛盾。杜九妹解决不了,只有藏起来埋在心里,等以后再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好方法。

到了东市。杜九妹下了马车,沿途逛逛。大部分东西。杜九妹只是看看,并不缺,可就是觉得好玩。看到喜欢的,直接买了回去。

前面有一家糕点铺子。杜九妹经过,居然闻到了熟悉的鸡蛋糕味道。

杜九妹停下来,进了铺子。准备买点回去,可一抬头看到了糕点铺子掌柜子杜大海。顿时跟吃了苍蝇屎一样,吐又吐不出来,恶心死了。

杜大海也是一愣,旋即满脸堆笑,道:“哎呀,这不是小九儿吗?”要不是四妹拦着,不让他去王府打秋风,他早就去王府拜访了。

今日杜九妹找上门来,杜大海也不能把人往外撵,再怎么说,他们也是亲戚。

杜九妹就比以前长高一点,五官没有大变,故而一下子就被杜大海认出来了。

杜九妹在嬷嬷们的教导之下,懂得了这个时代的生存之道,这杜大海虽然讨厌,但毕竟是父亲杜大山名义上养父的长子。按道理书说,也是她的长辈。对方笑脸相迎打招呼,她若是假装不认识,或者态度不好,倒显得她没有教养一般。

“原来是大伯父啊,您是什么时候来京城的?也不给我们送个信。”杜九妹皮笑肉不笑道,“哎呀,大伯父真厉害,铺子都开到京城了。”

杜九妹从恒八叔那里得知,这杜大海一家在城南开了一家铺子,没成想在东市也开了一家。

“呵呵,我们也才来没多久,还没安顿好,也不好去王府打扰。”杜大海也没想到今天会见到杜九妹,之前女儿说了,暂时不要和广陵王府对上,免得弄巧成拙!

那徐家虽然厉害,但女儿毕竟只是徐家二老爷的宠妾。在徐家或许还能有几分脸面,可是在外面,女儿就管不着了。若是惹上了如日中天的王府,肯定会给女儿惹麻烦。

杜大海不想给女儿惹麻烦,但更不想回晋县乡下老家了。见惯了京城的繁华富贵,哪里还稀罕晋县的那点产业啊。

这次杜大海带着妻子和大儿子来到京城,至于晋县的酒楼,则是给了杜二郎经营。现在有女儿和徐家做靠山,杜大海要在京城创出一片天地。冲着他和杜大山是养兄弟的份上,在京城也没人敢欺负他。

“哦,原来如此!”杜九妹笑道,看看身边有不少人来买东西,“大伯生意好,小九儿就不打扰大伯做生意了。”

杜大海笑笑,道:“铺子没啥好东西,带些糕点回去尝尝。”说着给店小二使了个眼色,让他包点心。

就算点心没有毒,杜九妹也不会吃的,更不会拿,摆手快走道:“不用了大伯,您先忙,改日再来拜访!”

看着杜九妹快步离开,杜大海满脸笑容消失不见,哼,等着瞧,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广陵王府就能一直权势滔天吗?最好杜大山一家不出事儿,一出事儿,落到他手里,整死他们一家子。

杜大海就是这样一个势利小人,情势比人强,就欺负人;形势比人弱,就伏低做小,脊背弯到地上。说得好听点,叫能屈能伸;说得不好听的,那就死不要脸。

“掌柜子,您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