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76年软妹子宠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想学西洋画?”

叶秋摇头,“不,我想学的是中国画。”顿了顿,“我妈妈琴棋书画皆会,但我却只是在画画上学了个皮毛,如今都快还给我妈妈了。只是每次看到六六时,就忍不住想起她。所以,想进学校再学学。”

“那就报考吧。”

叶秋点头,心里一时又想起让唐桂芝陪读的事情。抿了抿嘴,看了眼唐伟山,有些犹豫。

“你想说什么?”

“我若考上了,我想带着六六一起去上学。”叶秋放下筷子,郑重地说。

唐伟山看着叶秋,皱眉,“你能兼顾得过来么?家里娘和爸虽然年纪大了,可照顾一个孩子也不会出问题的。”

叶秋摇头,“我想叫幺妹跟我一起,到时会她带带六六。”孩子还是留在自己身边的。

唐伟山想了想,说,“幺妹年纪小,带六六可以么?”

听到这话,叶秋笑,“幺妹虽然年纪小,可却懂事得早的。照顾六六是完全没问题的。只是,娘那里我不知道怎么说。”唐桂芝毕竟是唐传河和周菊的老来女,会不会让她跟着自己出去,还难说呢。

“娘那里我去说吧。”

“好。”叶秋心情好,下炕收拾碗筷。

“我去洗。等会就要回队里了。大年三十日前,我再回来。”

叶秋一时没心理准备,顿时满脸失望。“这么快就回去?”眼里也是不舍纠结。

“嗯。”他提前请假出来的,可租房子收拾屋子劈柴等等事情占据了几天。

见叶秋有些失望,唐伟山安慰说,“夜里若能回来,我就回来看你。”

“别。”叶秋拒绝,“你队里到镇子也要大半个小时的,夜路不安全的。等放假了再回来吧,我在这里等着你。”

“好。”唐伟山答应了,“你填写报考志愿时间是什么时候?”

“成绩现在应该出来了,等十五过了我就回去。填了志愿后,我就打算去未来的学校了。”

唐伟山点点头。

然后让叶秋在屋子里陪着六六,自己端着碗筷去了厨房。

叶秋见六六睡得香甜,估计一时半会也不会醒来的。于是跟着唐伟山一起去了厨房。两人一边洗着碗,一边聊着家常。

“厨房旁边的棚子是我搭的,里面放着的都是些干柴。木头碳我也准备了些,在堂屋放着。夜里可以在肯灶里放些,晚上就不冷了。”唐伟山缓缓地说。

叶秋点点头,心里却有些酸涩的感觉。

“坑头的柜子里下,我给你留了钱,不要舍不得吃。”

“我有个空间的,里面种什么都长得快。吃的方面不要担心了。”

“恩,不要太辛苦了。”

后面唐伟山就不再说了。二人在厨房忙完后进了屋子。

唐伟山要离开时,叶秋把从家里带的东西全部给了唐伟山,“娘说分些给战友。”

唐伟山没有拒绝,接过包跨在肩膀上,大步流星地离开。只是眉眼皱着,上面纠缠着浓浓的愁绪。

叶秋看到唐伟山消失在白茫茫的天地见才回了屋子。

屋里的六六已经醒来了,自己正转悠着自己的手,不知道在琢磨什么。

叶秋看着小丫头,笑了笑,然后开始计划过年的事情。唐伟山留下了近五百多块钱,心里一时愣住后就开始规划起要采买的东西。

也因此叶秋接下来的日子,叶秋又忙碌了起来。

唐伟山离开的第三天,是齐云镇赶集的日子。如今虽然山路难行,可还是有些村民从深山赶来,买些东西回去。只是这些村落大多处于山林,所以这里的野物买卖倒是很多。因这里的地理位置,这里野肉倒是便宜。家养的猪肉和面食却很贵的。

叶秋没有打空间里面粮食的注意,挣钱不愁这一时的。如今最主要的是好好置办年货。

镇上好多国营店都缺货了。叶秋也没有买太多年货。于是,叶秋主要在吃食上弄起来花样来。

第66章 连载

唐伟山是在大年二十九那夜回了镇上。

叶秋自从唐伟山离开后就开始准备过年的东西。

镇上买东西的不多,叶秋也想着两人吃不了多少,于是东西花样多点,但量却不多的。有些还是叶秋用面粉换的。

可唐伟山回来却告诉叶秋,明日大年三十有人会到家里来跟他们一起过节,一起守岁。

叶秋忍不住有些埋怨唐伟山,“你怎么不早说,这东西都没准备好呢!”

唐伟山看着厨房碗柜满满的东西,脸上有些错愕,“这么多,怎么还说没准备?”

柜子里不仅有北方的年糕,饺子,还有南方的汤圆,丸子和油炸酥骨。还另外准备了糖果,瓜子等等。而刚才唐伟山从外面进来,还看到厨房窗户上用雪冻了羊腿,野猪肉和两个猪腿和一个猪脑袋。

这些还少了?

唐伟山忍不住想,自己留下的钱是不是全用完了?心里顿时压力倍增。

这么会花销的媳妇,他得多多努力挣钱吧!

叶秋闻言看着唐伟山,说,“你看着种类多的,可你没看看数量么,我是按照两人的份量来准备的。”

“没事,没事。这些就够了。”话落,唐伟山连忙从衣服口袋里,把剩下的三百块钱拿出来给叶秋。

“你怎么又有钱了?”

“春节的补贴,你拿着用。”

叶秋接了过来。

唐伟山心里却暗暗下定决心,过年后得做出几趟任务了。

第二日。

镇子上很热闹。

因今年上面粉碎了引起这场浩劫的四人组织,并通过大会决定要改正四人在这十年来错误的引导路线。

所以,今年镇上在春节期间干革命事业被取消了。大伙儿可以高高兴兴地过春节。

春节期间不再干革命事业了!那能做什么?十年的时间,好多人都忘记了。

可还有些老人记得。说起了以前春节的传统。

于是,有人在下午就上山看祖宗了。

这有一就会有二,镇上的人陆陆续续地上了山。

叶秋和唐伟山是外地人,这样的习俗对他们来说却没有意义。

可叶秋却喜欢这些传统,感觉很有意思又有意义。

于是,抱着六六到镇上看稀奇。

唐伟山则在家里做个火盆,准备晚上守岁用。

一个下午的时间,叶秋听一些大妈大叔聊着,也追问了一番。了解了春节的全部习俗后,就回了屋子。跟唐伟山唠叨起来。

齐云镇的春节跟跟乌渡镇建设村的有些类似又有些不同。

过江县乌渡镇一带在十年运动未掀起前,讲究的是大年初一最先拜年的应该是山上的祖宗。于是,每年的大年初一,大家都会一早晨带着冥纸,坟飘和鞭炮,贡品香烛上山见祖宗。

可越山县齐云镇这一带却是讲究三十的火,十五的灯。

所谓三十的火,就是过世的亲人。无论是早已经离开,也可能投胎转世的祖宗,又或者是新近离开人世的亲人。在他们的坟墓面前,大年三十晚上都要有一燃着结辫的草把子。

草把子不能出火光,只能是燃着烟雾,缥缈在坟墓上空。

烟雾要从黄昏一直飘荡至深夜,幽幽的,淡淡的,就那么一缕青烟,陪伴着坟墓里躺着的亲人。伴随着地下的人度过一年中最后的夜晚。

而送草把子上坟的人,家里有男性的,一定是男人上坟。女人上坟表示家里不兴旺。但家里只有独女时,那人只好顶上。这时,这女人当作男人看待。

在山上的坟地忙碌一番后,大家回家,已是黑夜。

这时,家家户户点灯燃烧树根,或烧栗碳。每个房间必需点灯,堂屋里,燃烧的树根,火光冲天,取暖的家人围坐在火炉边,吃花生嗑瓜子,听老人讲遥远的亲历故事。中年妇女这个时候往往在灶房里独自忙碌,制酥糖做年羔炸薯条,每做好一样年货,就会兴奋地喊家人品尝她的成果。

最后,一家人围着火炉守到天亮,这就是守年岁。

火,就是从墓地点燃草把子,家里亮光。两两相呼应,让逝去的亲人知道,活着的人们还惦记着,与他们同在。

这就是大尧山留传中年三十的火。

而叶秋和唐伟山家里,在日落时分,一个爽朗响起在院门外。

“木头。”

叶秋随声望去,一个穿着绿色军装的年轻人和一个穿着中山服儒雅的青年站在门外。

“你们来了?”唐伟山迎了上去,然后想起抱着六六的叶秋,连忙介绍道,“这是我爱人叶秋,这两位分别是部队的领导吕营长和徐政委。”

“吕营长,徐政委,你们好。”叶秋笑着问好。

“山子,你这小子可真是有福气。”徐政委徐前进立刻道,话落后,又说,“从没看到你这么尊敬过了,所以别装了。咱们如今可没有师长和政委了。”说着还拍了穿着军装的年轻人吕营长,同时斜看着他说,“你说是不是?”

年轻军装男子只是面无表情地站着,没有回话。

而唐伟山却嘴角勾了勾,对着叶秋介绍,“这位是徐前进同志,战友称之复兴。另外一位则是吕建文同志……”

叶秋后来才知道,徐政委的名字竟然是从《走向复兴》里的歌词得来的:前进前进,向前进……

“你怎么不说他在部队的称呼?”

“忘了。”唐伟山道,然后把二人迎接了屋子。

“怎么会玩呢,那么好记的名字。文子,文子,也是贴切。”徐政委说得一本正经。

吕营长却是满脸黑线,正想一拳打在那张假正经的脸上。

叶秋不着痕迹地打量着两人。

徐政委大概三十岁左右,可能因文职的关系,整个人有些书卷气息,而说话间却是爽朗大方,嘴角更是带着一丝丝笑意。一看就让人觉得是个好相处的人。而吕建文同志则跟他名字完全不符合的。整张脸面无表情,眼眶微微凸出让他的视线给人一种压迫感。

四人进屋后,叶秋连忙端茶倒水。想着天色也不早了,于是把六六给唐伟山抱着,自己则去厨房弄点饭菜。

叶秋准备的这些东西虽然少,可花样却是多的。

空间还有点花生,叶秋先用油酥了花生,然后再去隔壁打了二两高粱酒后,一起端到了桌子上。叶秋还把昨夜卤的猪头肉切成薄片下酒喝。还做了一锅粥,炒两个菜,以及全部的饺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