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娱乐教父-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每次陈朗新书发布,《东方日报》都会卖的脱销,很多人等到了最后却是空手而归,因此特别反对别人一次性买多份报纸。

更有甚者做起了黄牛党,一人买了数十上百份《东方日报》,然后高价卖出,有的读者虽然不甘心多花钱,但是想要一睹陈朗小说的人不再少数,很多人都咬牙买了下来,稍一迟疑可能就错过了机会。

很多人都有过如此的经历,所以对于一下买那么多份《东方日报》的人,大家都知道是可恶的黄牛党,因此都十分厌恶。

“对不起了,因为报纸数量有限,一个人只能买一份报纸,不能够代买,真的十分抱歉。”报亭老板摇头拒绝道。

“我又不是不给你钱,干嘛不让我多买报纸?”第三位排队者显然有些恼怒,还真没见过不让买多份报纸的,这要是其他人还不乐疯了。

“你也看到了,后面还有那么多人都在急等着这一份《东方日报》,同为朗朗的小说迷,我能够理解大家的心情,我希望你也能够理解作为小说迷对于陈朗最新小说的期待。”老板一脸认真严肃的说道。

“真是个老顽固,那我只买一份总行了吧。”第三位排队者闻言,再看身边所有人都对自己怒目而视,只能妥协。

“当然没问题,给您报纸。”老板恢复了满脸的微笑。

而后面听到或者看到老板如此作为的人,纷纷叫好。

“老板好样的。”

“老板看来也是朗朗的小说迷,同道中人啊。”

“老板威武,以后就只在你家买报纸了。”

……

报亭老板听到大家的呼喊声,眼角的皱纹更多了,那是乐的。

《东方日报》因为陈朗第六部小说开始连载,再次掀起了销售狂潮,听到电话里的催货声,东方集团知道今天《东方日报》很可能再次创造香港报纸的单日销售记录,为此所有人都喜笑颜开。

而此时的各大小说迷们在拿到了今天的《东方日报》之后都迫不及待的翻到了小说连载版面,想要一睹陈朗最新作的真容。

所有小说迷都看到了六个大字,《明朝那些事儿》,随后就是一愣。

这个名字,难道陈朗的新小说是历史小说?

所有人第一反应都是难以置信,陈朗怎么会想到写历史小说?

就算是写不出新类型的小说了,随便写一本仙侠、修真、穿越、洪荒或者盗墓的小说也总比历史小说好吧。

要知道,很多人对于历史可是恨得牙痒痒,看到那些枯燥乏味的历史就昏昏欲睡,别说看了,连听都不想听到历史这两个字,尤其是学生。

可是所有人都期待已久,可谓万众瞩目的陈朗第六部小说居然是历史小说,确定今天不是愚人节吗?

就连很多陈朗的铁杆粉丝一时都有了些动摇。

这个动摇不是说不支持陈朗,而是对于这本小说的期望值已经瞬间下降。

大家依然会支持陈朗的最新大作,但是心中期待的惊喜似乎已经快速的消退了。

第四四四章媒体关注

所有陈朗的小说迷们在看到陈朗第六部小说的书名《明朝那些事儿》之后都愣住了,因为这个名字看起来似乎是历史小说?

而在小说的名字下方就有一句引子,“其实历史本身很精彩,所有的历史都可以写得很好看!”

这句话更加证明了陈朗的第六部小说就是历史小说无疑。

一瞬间,所有人都觉得难以置信,纷纷惊呼“怎么会是这样?”

其他还没有买到报纸的人听到惊呼声,纷纷侧目,“怎么了?难道又是新类型小说?可是这个语气似乎有些不对啊。”

手中拿着《东方日报》的小说迷们现在还处于惊讶之中,根本没有心思回答其他人的疑问。

但好在有陈朗前五部经典的开山之作给了众多读者一些信心,同时大家对于“历史也可以写的很好看”这个说法有些好奇,于是小说迷们压下心中的诧异和荒谬感,耐着性子看了起来。

“朱元璋篇

我们从一份档案开始。

姓名:朱元璋

别名(外号):朱重八、朱国瑞

性别:男

民族:汉

血型:?

学历:无文凭,秀才举人进士统统的不是,后曾自学过

职业:皇帝

家庭出身:(至少三代)贫农

生卒:1328-1398

最喜欢的颜色:黄色(这个好像没得选)

社会关系:

父亲:朱五四,农民

母亲:陈氏,农民(不好意思,史书中好像没有她的名字)

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主要经历:

1328年-1344年放牛

1344年-1347年做和尚,主要工作是出去讨饭(这个……)

1347年-1352年做和尚,主要工作是撞钟

1352年-1368年造反(这个猛)

1368年-1398年主要工作是做皇帝

……”

大家在看了小说的第一章开篇之后又是一阵惊疑声,因为陈朗的这部《明朝那些事儿》显然与大家自己心目中的历史书籍有很大的不同。

不再是死板的生卒介绍,也不是一个个毫无亮点和色彩的历史事件的平铺直叙,反而有些,有些有趣。

陈朗以一篇档案开始了自己的历史小说,而且其中居然有血型、学历这些现代社会才有的东西,皇帝居然也在陈朗的笔下成为了一种职业,这种职业还真是够高端大气上档次的。

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更像是一番调侃,但是又一针见血,让人微笑的同时也记忆深刻。

另外关于朱元璋,不对,此时还是朱重八的出生,大家印象中的历史书写的绝对是严肃而教条,古板而僵化,但是在陈朗的笔下,却多了一些调侃和趣味,让人读来津津有味。

还有关于朱重八这个名字的由来与其少年时的梦想,以及当时历史背/景的介绍也都显得趣味横生并不枯燥,让大家在轻松阅读的同时对那个时代以及对朱元璋有了一定的了解。

读到这里,原本与大家相去甚远,历史中陌生、模糊的洪武大帝在大家的眼中也变得鲜活起来。

接下来的第二章灾难,让大家了解到了这个历史上威名赫赫的洪武大帝在青少年期间经历过的种种灾难和痛苦,以及因为这些不堪回首的遭遇而带来的心理上的转变。

很多小说迷们读到这里都为朱重八的经历而感到痛心和不可思议。

因为谁也没想到原来大明朝的开国皇帝居然也有如此不幸的童年和青少年,亲眼看着自己的父母兄弟饿死,最后还无法安葬,这得是多么的痛苦。

很多人不自觉的就将自己代入了朱重八,似乎感同身受。

就在大家一边阅读一边感慨的时候,今天报纸上连载的两章内容也结束了,大家看完后眨了眨眼,似乎有些意犹未尽,随后又是一阵感慨。

感慨洪武大帝朱重八的童年和青少年居然会是如此惨状,而且还当过乞丐与和尚,最后居然成为了一代/开国帝王,这可真是一幕古代励志大片。

同时大家对于陈朗的这部小说的感觉也十分复杂。

几乎所有人都不喜欢阅读历史,尤其是年轻的学生,所以大家在知道陈朗写得是历史小说之后都是心中一凉。

但是在陈朗五部小说积累下来的名声之下,大家耐住性子看了起来,看完后的感觉与自己想象的大不相同,甚至不知不觉间就将两章看完了。

陈朗果然就是陈朗,虽然这部历史小说暂时还看不出来会有多精彩,但至少不乏味,甚至趣味十足,让很多讨厌历史的学生也都一口气看完了两章的内容并且还意犹未尽。

“兄弟,朗朗的这本小说是什么类型?好看吗?你怎么一阵惊讶,一阵感慨的?”

还没有买到报纸的人看到读完小说的人似乎在表演变脸,表情变化多端,堪称表情帝,于是好奇的问道。

“朗朗的这部小说不是新类型,是历史类小说,怎么样你也很惊讶吧,等你看完了之后你就能理解我的表情了,至于好不好看,我也说不清楚,目前只有两章,内容太少,不过读起来挺有趣的。”

问话的同学闻言的确一阵惊讶,但是在听完回答之后又是一阵疑惑,陈朗的新小说是历史类小说?还很有趣?

今天很多人在看完陈朗最新火热连载的小说之后都化身表情帝,脸上的表情变幻莫测,同时读完之后对于这本小说的感觉都很复杂。

《明朝那些事儿》与以前陈朗所写的小说完全不同,前五部小说都可以说是幻想类的小说,陈朗惊人的想象力和情节描写深深的吸引了所有的读者。

但《明朝那些事儿》可是历史小说,是有历史依据的,幻想的部分显然极少,而且情节也基本早已发生过是既定事实,供陈朗发挥的地方不多。

写这种小说全靠陈朗的阅读量、历史功底以及文笔,与前五部相比的确大有不同。

但是在大家大失所望和惊诧莫名的时候,陈朗还真的将历史小说写出了趣味,让历史人物变得鲜活,目前为止也的确做到“历史可以写的好看”,但是否所有的读者都买账,还很难说。

火爆的一天过后,大年初六如期而至,作为昨天颇受关注的事件之一,不少媒体自然对于陈朗的最新小说《明朝那些事儿》给予了关注和报道。

只不过媒体报道的内容出乎了香港所有人的预料。

陈朗的小说不仅是在香港,甚至是在整个亚洲都早已成为了新奇、经典、畅销的代名词。

有前面的五部小说累计起来的威望,在大家想来,陈朗的第六部小说应该又是一部经典之作,至少称得上是佳作,媒体们今天自然少不了对于陈朗的又一阵火热吹捧。

但是大部分媒体报纸反馈过来的信息却恰恰相反。

《星岛日报》的《江郎才尽》报道如下。

“时隔五天之后,陈朗的第六部小说在所有小说迷的翘首以盼中火热出炉,本以为又是一次惊喜,但迎来的却是一片失望,或许,早早的透支了自己天赋的陈朗已经江郎才尽。

在大家的印象中陈朗最令人惊叹的就是他似乎没有尽头的创作和创新能力,前五部小说中分别诞生了修真、穿越、洪荒以及盗墓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