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市灵瞳-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思,此掌乃自己所创,并未定名,情急之下乃定名为“八卦掌”。从此八卦掌开始见露头角。后来他又根据八卦学说加以整理补充,使之日臻完善,这是后话。当时,肃王又命董公与总管比武,以分高低。不到两个回合,董公一掌将对手打翻在地,对手含羞而走。后来肃王命董老先师为肃王府护院总管。从此,董老先师名声大震,授徒日多。最著名的弟子是尹福和程廷华。董老先师去世后,尹福,程廷华二人对八卦掌加以发扬光大,承先启后。遂在清末慈禧年间盛于民间。

贺老三的八卦掌就属于尹福一脉,算是后天八卦掌的正宗传人了,若非如此,他也不可能发挥出如此强横的威力。

傅清扬在旁观看,他觉得顾金山虽然落在了下风,但是招式之间,沉凝程度不减,丝毫没有败象。傅清扬那是什么眼力,他立刻看出,这顾金山恐怕是故意示弱,并没有出全力,只是装作勉力维持,寻找机会,想要给对手雷霆一击,好获得胜利。不过按照傅清扬的推测,顾金山想要采取这种方法得手实在不是一件容易事儿,毕竟,他和顾金山实力相若,留手的情况下,就可能被对手压制,被压制在下风的情况下想要发动雷霆一击,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果然,正如傅清扬的所料到的,顾金山因为留手的缘故,逐渐落在了下风。期间虽然贺老三几次露出了破绽,但是顾金山却根本就没有抓住对方弱点的能力,只能白白的错失机会。慢慢的,顾金山好像也看出,不用全力是不行了,拳法一变,立刻变得威势十足起来。

贺老三本来占据着上风,心里正洋洋自得,觉得很快就能战胜顾金山,最终获得胜利。可是他没想到,顾金山的攻势竟然一下子变得凌厉起来,就好像突然吃了什么灵丹妙药一样,攻击如同暴风骤雨一般。这一下子,贺老三还真是有点不太适应,一时间,竟然被顾金山给逼得连连后退。

“汰!”顾金山没想到骤然爆发还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猛然间暴喝一声,将浑身解数都施展出来。想要一鼓作气,把贺老三给击败,他心里还抱着希望,如果击败贺老三的话,那最后的中年人或许真的是凑数的,不堪一击。如果那样的话,顾家还有希望。

傅清扬看到顾金山一副拼命的架势,不由得暗暗摇头,他觉得,顾金山想要轻松胜过贺老三这绝无可能。

Y

—http://。。com

第六百零七章顾金山的来历

更新时间:20129189:24:18本章字数:3948

。第六百零七章顾金山的来历

就这样,顾金山和贺老三两个人你来我往,你进我退,你退我进,你攻我守,你守我攻,一个快捷如猿猴,一个稳重如泰山,一个招数快,一个招式险,双方是斗了个不亦乐乎。

从场面上看,顾金山爆发后好像是占据了上风,但是傅清扬却隐隐的感觉到,这个贺老三也不简单,他虽然暂时处于防守的状态,但是一双肉掌催动八卦掌掌力,守的是风雨不透。短时间内,顾金山想要通过这种暴风骤雨般的打击取胜,显然是有点不太现实,而一旦他不能迅速取胜,拖得时间久了,对贺老三可就有利了。毕竟,这般暴风骤雨般的攻击可是非常消耗体力的,傅清扬估计,顾金山也坚持不了多久。

虽然如此,但是傅清扬看着顾金山却又总有一种怪异的感觉,好像顾金山有什么地方有点不太对。他感觉顾金山外在虽然使得是伏虎拳、罗汉拳和达摩拳的架子,但是内功却仿佛有点并不纯正,似乎和这三种拳法不是一个套路。虽然顾金山发挥出的力量远比他的三个儿子要强横,但是内功纯正程度却不如他的三个儿子,这是傅清扬的直观感觉。

“难道顾金山真正修炼的武功并非罗汉拳、伏虎拳和达摩拳这三种拳法,他还修炼过其他的拳法不成?”傅清扬脑海里突然闪过了一个念头。

如果傅清扬的这种想法让顾金山知道的话,恐怕这个老头肯定会吓一大跳。因为傅清扬通过看他的武功,竟然就把他的情况猜出了几分。

其实顾金山虽然修习过伏虎拳、罗汉拳、达摩拳这三种拳法,但是这三种拳法却并非他真正所学。想当初,顾金山在上少林学艺之前,因为爱好武术,又因为机缘所至,曾经拜在六阳宗门下学习六阳功。顾金山天资平庸,但是却能勤学苦练,因此虽非极为出色,却也能得几分真传。

当时,顾金山所拜的师父乃是著名的六阳功传人李福禄,此人武功卓绝,修为已臻化境。说起李福禄,没有归隐之前那可是一个传奇人物。

相传,清朝时期,一名西方武士来到华夏,到处摆擂台,击败了许多的华夏武者,一时间无人能治。李福禄听闻此事之后,也去擂台观战。只见这名西方武士在擂台上耀武扬威,台下众多华夏人虽然气的牙根痒痒,但是奈何要么不懂武功,要么武功低微,纵然上台也是自取其辱。

西方武士见到无人出战,用地道的华夏语嘲讽道:“久闻华夏乃是人才辈出之地,今日亲眼所见,方知传闻不可信,华夏功夫徒有虚名耳!”

台下众人听之,当真是气冲顶梁,当即有人上台挑战。可是没用数合,就被西方武士打落台下。李福禄见此人如此嚣张,怒发冲冠,提起纵身,一跃登上擂台。不用十余合,就将西方武士打落台下。西方武士对李福禄的武功极为叹服,想要拜师,被李福禄拒绝。

除此之外,据说李福禄力量极大,曾有个青年,是方圆有名的大力士,以一人之力能抬千斤重物,远近闻名。这青年自己也很得意。青年和李福禄居住的地方不远,李福禄晚年在青年所居定县授拳。这位青年想试试李福禄的功夫。李福禄坐着便把手弯起来,要青年搬直,青年用足了全身力气,搬来搬去,李福禄的手纹丝不动,后来李福禄稍一用力,就把青年拉了过来,使这位青年心服口服。

李福禄一生中比武的事有无数次,他的名气是“比”出来的。那次他和西方武士较量时,为了让外国人看看华夏武术的真功夫,他故意让对方按住自己的手脚,处于被动地位,后发制人。但是李福禄平时与人比武时,也惯于采用先发制人的战术,往往以凌厉的攻势击敌,使人没有招架的余地。一次,曾有一名功夫不弱但生性鲁莽的武师,挑衅地向他说到:“怎么样,李师傅,咱俩交交手,好吗?”李福禄才答得一声“要交交手吗?那就交吧。”已从座上一跃而起,顺势催动六阳功向对方扑去,只听得“哗”的一声把对方身上穿着的锦衣已经从上到下全都撕开,对方吓得再也不敢动手了。李福禄这一招发的快,使人无从提防;但是他手下还是留情的,否则何止于仅仅把对方的锦衣撕裂那么简单了!

顾金山拜李福禄为师之后,李福禄让他先站三年六阳桩功。李福禄收弟子不严,但是真传弟子却非常严格,他观顾金山资质虽平庸,但是却有毅力,所以欲将全身武学倾囊相授。当时李福禄的一众弟子在宽阔的场院上个个生龙活虎一般,枪走如游龙,剑奔似飞霞,拳若流星闪电,腿似扑地旋风。唯独场院边上的枣树林中,顾金山一人在站着六阳桩功。顾金山心静气沉,双眸炯炯放光,凝神平视,对身边龙腾虎跃的火热场面竟象是无知无觉,似乎整个院落只有他一个人。

李福禄传功时曾对顾金山说过,六阳桩功乃是六阳功之要旨,只有桩功大成,方能练好六阳功。顾金山天性憨直,悟性不佳,别的师兄弟一天就能学会的拳趟,他学三天也记不住,但是他求艺心切,决心比谁都大,劲头比谁都足。李福禄先生很是喜爱他,为了让他学好六阳功,只准他每日站六阳桩功,不习拳法。开始,顾金山站不到半个时辰就腿软盘麻,股部疼如刀割。顾金山是个咬钉嚼铁,意志坚强的硬汉子,一连两年的时间,都专心致志,若练不辍。可是,站着六阳桩功的时候,顾金山也暗暗心急,他觉得落后各位师兄弟太多了。

就这样,顾金山的六阳桩功一站就是三年。这三年当中,无论是酷暑还是寒冬,他都坚持不懈的站六阳桩功。通过三年的努力,顾金山的六阳桩功已经有了一定的火候,他站桩时两腿前虚后实,似金鸡猖站之势;身体三折,如龙之盘叠曲折;顶直肩圆如熊之威严辞;两手相抱,有虎欲离穴之势。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双眸炯炯有神,头上热汗腾腾。

有一日,李福禄先生踏着半尺多厚的积雪,走到顾金山的身后。他默默地观察了好一阵,突然猛地向前,一把捋住顾金山向前推出的手掌,用力向前一拉,同时飞起一脚朝顾金山的前腿踢去,这一拉,一踢,至少有几百斤的力量,只听“扑”!地一声,毫元准备的顾金山整个身子竟腾空而起,在空中一个前翻,又稳稳落在雪地上,仍是一个六阳桩功的姿式站在那里,即使在腾空前翻的一瞬间,那六阳桩功的姿势也没有一点变样,整个身子如同铁打铜铸的一般。李福禄先生看罢,高兴得击掌大笑,连连说:“你的功夫练成了。”顾金山站起身来,憨笑说:师父,我整整三个年头,只会站个六阳桩功,哪练了什么功夫?”李福禄双眸中闪着极兴奋的光芒,说:“功到自然成,你为练形意拳打下了最难得的基础,现在你可以练拳趟了,只要你专心研练,半年后,我保你的功夫能超过所有的师兄弟。”

转眼半年过去了。这一日,场院上李福禄学子们都在用惊愕的目光望着顾金山演练六阳功。只见他神采飞扬,双眸似电。他行如龙,纵如虎,避如猿,掌如熊,气如神,快如风,纵横往来,追形随影。众人都看呆了。

随即,几个师兄上前与顾金山比武较技。顾金山站了三年六阳桩功,早已暗劲通达,能集中全身的力量,随时可以发出强烈的爆发力,与顾金山比武的师兄都被他一一击倒在地,众人简直不敢相信,他就是那个天性憨直,悟性不佳的顾金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