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我顶你个肺啊!”
“哇,他粤语讲的好标准!”
“当然了,人家在香港呆过两年呢。”
“不过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
“呃……我操吧!”
全场迎来了第一波情绪高潮,而到此刻,大家也完完全全地被这部片子所吸引。
话说原版的石头,成本才三百万出头,画面糙的一逼。如今有将近一千万的资金,宁浩在保证视觉效果的基础上,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创造性。
重庆这座城市在他的镜头中,彰显着一种神奇的立体感,古老与现代,高耸与低仄,奔波的都是金钱众生。再配上那犀利的剪辑和打破常规的音乐,使整部电影都散发着浓烈的酒精味道,不觉自醉。
观众们不傻,哪个导演是真诚相待,哪个导演是存心糊弄,心里门儿清。
“我这是牌子货,班尼路!”
“耐克,这还出相机呢?”
“小孩,来,给你爹地打个电话。”
“你先侮辱了我的人格,现在还来侮辱我的智商!”
“哈哈哈哈!”
影厅的气氛早已沸腾,节奏紧凑,包袱充实,全程无尿点。
宁浩将语言的魅力玩到了极致,那票实力派丑星也一等一的出色,甚至到最后,大家只要看到刘桦或黄渤出场,便会条件反射般的情绪狂飙。
“服了!”
陆川在底下暗暗摇头,从哪儿划拉的这帮人,简直八个字:歪瓜裂枣,人神共愤。
片尾处,黄渤咬着面包被店主骑着小摩托车狂追,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响起,影片结束。
“哗哗哗!”
几乎一瞬间,观众自发的拍起巴掌,向这部电影,向全体主创,向里面的诚意与热情致敬。
“哎,别愣着了!”
褚青捅了捅还在发呆的宁浩,那货才回过神,颤巍巍的走到台前。两口子没摆老板的资格,把位置让给了演员,自己躲到边上。
郭涛、黄渤、刘桦、彭波、王迅……在台上一字排开,记者团也噼里啪啦的拍照。刘仪伟全程观看,表示五体投地,当然对郭涛的重庆话挑了点刺。
交流的环节非常热闹,观众疯了似的抢话题,演员更是有问必答。到后来,连陆川都忍不住跑上台,一本正经道:“《疯狂的石头》是部非常自由的电影,宁浩,你再这么坚持下去,冯小刚就该紧张了。”
第五百三十四章毛愣的同行
“哈哈,那个黑皮太有意思了!”
“道哥更逗,还有郭涛也挺好的,以前怎么不出名呢?”
“褚青没多少戏啊,就吊起来那段挺搞笑的。”
“人家明摆着就是捧新人,不然一发飙谁能压住?”
“哎,他跑到冯董办公室撬保险箱,是不是《两杆大烟枪》里的段子?”
“有点那意思,不过人家是同归于尽,这就死了个冯董。”
散场时,观众三三两两的往出走,谈论的仍然是《疯狂的石头》,甚至有些人约定,明天再来二刷。
他们的心态很简单,并不想追求什么高级喜剧,只是希望能看到一部用心的,又不算太差的国产电影。
如果观众们的满意度,还多多少少带了些消费因素,那么几位导演的评价,则将这部电影整整拔高了一级。
陈可辛没有跑上台,但也接受了媒体采访,说这不像是一部内地电影,宁浩对幽默元素的把握,在香港电影中都极少出现。
黄建新要严谨些,称石头是一部聪明的影片,宁浩有非常出色的驾驭细节的能力,法国新浪潮、意大利新写实主义和昆汀的黑色幽默都在里面有所体现。
王小帅没赶上首映式,自己看了下午场,更是不吝赞美:最好的商业片就应该是这样!
……
《疯狂的石头》首日票房为420万,远远比不上《天下无贼》的810万。
褚青没怎么在意,宁浩却兴奋得发狂,要知道,整个上半年国产片的成绩单:第一,《血战到底》,200万;第二,《看上去很美》,157万。
活脱脱的四个大字:惨不忍睹!
所以他有资格牛逼,虽然7月1日是周六,但石头以单日成绩就干掉了一切对手,成为单周的票房冠军,这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公司签的那26家院线,除了冯勇按照约定,给出了15场的排片,其他多是9场到11场。不过第二日,这个数字便通通保持在了15。
不得不说,有些佳作确实是时代造就的。比如《武林外传》,比如《疯狂的石头》。如果网络没有普及,如果年轻人的思想没有被后现代结构,那这部电影绝不会如此爆红。
网上早就出现了经典台词集合,尤其“我顶你个肺”和“素质,注意你的素质”这两句,被网友和媒体炒得万众皆知。
公司投入的宣传费是一千万,不多也不少,之前给了观众一个硬性概念。究竟质量如何,还得等他们自己去检验。
而任何广告都比不过口碑相传,凡是看过电影的人,无不向身边的朋友同事推荐。于是乎,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影院,再推荐,又有了二次,三次,四次传播。
“看完球,马上来看石头!”
“我已经笑抽了!”
“艾玛,国内终于有人会拍商业片了!”
“齐达内:我顶你个肺啊!”
除了影迷,影评人也是一片赞誉:
“中国的低成本电影市场并非漆黑无光,只是你不会拍而已。在我看来,石头最出色的不是故事架构,而是里面的语感氛围,完全是生活化、视听化的。但长期以来,中国电影擅长的是小说、散文甚至诗歌式的对白,美感有了,看多了却审美疲劳。”
“石头对中国电影的意义,绝对大于这部影片本身。它有真诚,有态度,有才气,有运气,还有一个完美的投资方。因为电影归根结底是给观众看的,而非官员用金钱、名气堆砌出来的政绩工程。”
“不要以为商业片好拍,你拍部烂片容易,但拍一部受观众喜欢的商业片才是大本事。石头便是如此,并未表达什么深刻的主题,仅仅为了娱乐大众。近二十年,中国电影只有一个冯小刚能真正的为人民服务,如今又多了个宁浩。当然这个年轻人能走多远,还要看他的心性和素质。”
……
10日晚,酒店。
片子大卖,褚青反而更忙,重庆、长沙、武汉、南京、广州、深圳、成都——这是他最近四天的行程。
所有主创重新分组,他带着黄渤、王迅、彭波三人,范小爷领着宁浩、郭涛、刘桦、岳小军四人,开始了愈加丧心病狂的宣传工作。
今天是成都,早晨的飞机,下了机便马不停蹄的跑两三个影院跟观众交流,然后接受媒体采访。等全部结束,已是夜里十点半。
褚青非常非常的累,但不能睡,只能靠着一壶浓茶苦熬。
“滴!”
套房里的传真机忽然响了一声,他瞬间跳下床,按了接收。
“吭哧吭哧!”
那台有点旧的机器费劲地往外吐纸,他皱眉等了几秒钟,刷地扯下来,拿到灯光处细看:
“中影星美院线:694万,位居第一。
北京新影联院线:681万,第二。
上海联合院线:678万,第三。
四川太平洋院线:675万,第四。
广东珠江院线:593万,第五。
中影南方新干线:570万,第六。
……
《疯狂的石头》前九天的总票房,刚好超过了7000万。”
一般来讲,第二周票房通常会比第一周跌30%到60%,而石头不降反升,每日票房都有升幅。
中影院线和北京是票房重地,有此成绩并不意外,联合院线是冯勇的地盘,表现不俗。稍微惊讶的是广东,因为冯小刚的喜剧基本过不了粤语地区,石头竟然能轰下五百来万的票房,足以证明它的风格兼容。
此外,另有同期最大的两个对手《海神号》和《冰河世纪2》,也被甩开了一条街。
“呼……”
褚青靠在床头,慢悠悠地吐出一口长气。
他从演员到投资人,这算一次转变,从投资文艺片到投资商业片,这又是一次转变。石头给了自己莫大的信心,只要拍得好,不靠海外市场照样吃得开。
这份成就感,将他前阵子遇到的那些尴尬,瞬间清空了大半。
“啧,差点忘了!”
丫抽完了一根烟,才猛然回神,赶紧拿起手机群发了一条短信:7000万,后天回家庆功!
“卧槽!”
“牛逼!”
下一刻,无论是在隔壁的黄渤,还是在其他城市的宁浩等人,都狠狠挥了挥拳头,然后冲出房门找到小伙伴,一起大呼小叫。
……
褚青打不死,这是所有同行的认识。
他拍禁片,被封杀,避走香港;他又拿金马,拿银熊,官方解禁。他投资独立电影,戛纳称帝回国遇冷,与圈子格格不入;他又力捧新导演,不声不响地刷速3,眼瞅着石头破亿。
没辙!
每当大家以为他会消停一段时间,或者与自己同流合污的时候,诶,说不准就从哪个地方钻出来了。
石头的成本是九百万左右,上映十二天,妥妥刷到了八千多万,虽然上座率明显下滑,但还能坚持一段时间。如果运气好,那分分钟就破亿了。
所有人都毛愣了,这什么概念?
02年,张艺谋凭借《英雄》,成为了“亿元导演俱乐部”的第一名成员。04年,他的《十面埋伏》也卖出了1。53亿的票房。
同年,冯小刚的《天下无贼》卖出1。6亿,成为俱乐部的第二位成员。之后,便是周星驰的《功夫》、陈凯歌的《无极》、和于仁泰在年初上映的《霍元甲》。
一共就六部。
宁浩才多大,29岁啊,居然有希望跟这一票前辈并列。更别提黄渤、刘桦这些人,以前有几个知道的?
所以说,甭管当红的,不红的,半红不黑的导演和演员,那叫个羡慕嫉妒恨!
“砰!”
“哗啦!”
褚青、范小爷、宁浩每人拎着把锤子,一顿乱凿,那带着“八千万”字样的大冰块转眼就变得稀巴烂。
随即,三人倒酒,底下的几十号人也手捧酒杯,齐刷刷地向前高举。
“干杯!”
不知是酒精作用,还是太过兴奋,大家的脸上都泛着层红光。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