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娜不以为意,乐颠颠地进了厨房。
他则于心不安,强忍着跟对方聊了几句,得知姑娘是法国《自由报》的驻京记者,比刘烨小两岁,两人在酒会上认识,一见钟情。
巴拉巴拉聊了一会,他终于跳起来,道:“哎哟不行,我得去看看。”
许是在家习惯了,他看女人做饭总有种负罪感,结果刚进去就被轰出门,人家说了:我就是不喜欢男人下厨。
擦!这是拯救了银河系啊!
褚青一时汹涌澎湃,指着那个懈怠货,鄙视道:“就你这孙子,你丫……”
好吧,他真没话说。
刘烨还卖乖,叹道:“哥啊,这人比人得死,您甭羡慕。”
“呵呵,我可不羡慕,做饭是我爱好。”
“那是,您二十四孝老公啊!”
不多时,饭菜上桌,两道法国菜,两道中国菜,还开了瓶红酒。安娜的中文尚可,不过跟褚青说英语,刘烨是学渣,听得挠心挠肺。
这姑娘是真不错,文化高,开朗还体贴人,配那货是亏了。所以他一转头,用东北话问:“你是光想处啊,还是来正经的?”
“正经的啊!”
刘烨加重语气,道:“我跟那谁黄了之后吧,心里就没着没落的,直到碰见她,你肯定知道那感觉,哎哟,得劲儿!”
“呵,那到时候我当伴郎。”他笑道。
“必需的啊!哥你也得加紧,这都三十多了,等哪年是个头?”
“嗨,我不着急。”他低头吃菜。
刘烨不便再提,便逗笑道:“不过有件事我得说好了,咱们两家的孩子,男孩儿就是兄弟,女孩儿就是闺密,一男一女就是娃娃亲!”
“男孩儿也不一定是兄弟。”
这话安娜听懂了,在旁边幽幽地插了一嘴。
“怎么讲?”那俩货问。
“我看过《蓝宇》。”
……
一顿饭吃得不尴不尬,他总有种古怪的插足感。
饭后已是深夜,褚青自己打车回去,一路瞧着闪过的夜色街景,默然不语。他想着刘烨的话,好吧,自己是挺羡慕的。
能看出刘烨和安娜的感情非常用心,并且有一个共同追求的目标:结婚。交往一年就在考虑婚姻大事,这说明两人没有物质或精神上的冲突点。
而他又想想自己,不禁无可奈何,范小爷的事业心太强,尤其处在娱乐圈中,这强度起码再翻一番。
当初找个圈外的或许会好点——他脑中有个念头一晃而过,随即又叹了口气。
……
八月这天,桂树飘香。
一个以前从未打过交道的女人,忽然来公司拜访。
三十六岁的年纪,瘦削,清爽,声音柔婉,却莫名的有些强势。不是咄咄逼人,也不是声势虚张,而是自然就流露出的一种,很美很大气的东西。
她叫俞飞鸿。
褚青略微惊讶,对这个人的印象只停留在《牵手》和《小李飞刀》里,范小爷还演过她的丫鬟。
老实说,他以前不觉得对方漂亮,甚至有些土。不过随着年龄增长,有天在电视中偶然一瞥,竟有惊艳之感:
好美!
而此刻,她穿着黑色短袖衫,白色长裤,柔顺的头发一撩,波动着毫不遮掩的,只属于她这个年龄的味道。
话说来找他的同行,无非就两件事,一是约戏,一是蒙钱。
俞飞鸿是前一种,非常直接地掏出一个剧本,名字叫《爱有来生》。褚青没有看,只是客气地跟对方聊天,因为这部戏的导演就是她本人。
演员转做导演,成功的几率本就很小,何况是女导演。这并非性别歧视,圈中风气便是如此。
而以他挑戏的标准,基本不会接演这么一部电影。
俞飞鸿知道自己不是很让人信服,便从故事入手,尽量挑动起他的G点。
第一句话是:“他是一个鬼。”
第二句话是:“他还是一个和尚。”
第三句话是:“他等了一个女人五十年。”
三句话,已似唯美,凄怨,人鬼痴缠,前世今生。
“……”
褚青只能笑,同时鄙视自己的节操和立场。而他正要详细询问,并打算翻开剧本时,俞飞鸿又真诚无比的来了一句:
“只有你点头了,我才能拉到四千万的投资,不然我只有一千万。”
第五百九十四章爱有来生
没错,俞飞鸿就是来坑褚青的,还特么是组团坑。
话说熟悉娱乐圈地都知道,在北京有一个老男人帮,核心人物是赵宝刚,精神领袖是王朔,演技担当是葛优,才华担当是姜文和冯小刚,颜值担当是陈道明,幕后BOSS是郑晓龙。
其实还有个叶京,就是《甲方乙方》里穿着一身破棉袄,趴在黄土窑上盼望国军解救的那位偷鸡款爷——不过后来掰了。
此外,沪派代表王志文和川派代表张国立,也跟这个团体关系很近。再加上张丰毅、尤勇、刘震云、孙红雷等边缘人物,一起组成了足以占据半壁江山的老男人帮,以一副大佬姿态傲视娱乐圈。
按照传统,任何男性圈子里都会有一位缪斯女神,俗称团宠。而老男人帮的团宠,以前是巩俐,现在是徐静蕾。
当然这是明面的,实际还有位隐藏女神,就是俞飞鸿。
《爱有来生》改编自小说《银杏银杏》,九十年代末,她就冒出了这个想法,当时王朔建议:“你倒不如自己拍!”
于是,她便开始了将近十年的筹备期,从学习写剧本、画分镜,再到导演技巧和镜头运用,就这么一点点琢磨,终在05年成稿。
然后就是找投资,俞飞鸿不会夸夸其谈,只能一遍遍地给人家讲故事,还特坦诚的提醒“票房可能不会太好”。
一年多来,吓跑了N个投资人,好容易找到金主,对方又不愿掏那么多钱。最后她把房子都押上了,仍然不够。
不过没关系,她有一个很牛逼的亲友团。王朔、姜文出谋划策,严歌苓、赵赵帮忙把关,最诧异的是,她跟徐克也有交情——《爱有来生》做后期的时候,徐克听说她压缩不了片长,还特意跑到剪辑室指导。
而姜文这帮烂货的主意特简单,就一句话:找那孙子去!
……
褚青觉得很神奇,上门约戏的人多了,还是第一次碰见“只有你点头了,我才能拉到四千万的投资,不然我只有一千万”这种大实话。
当一个剧本完成,并有意投拍时,资方是看导演咖位和演员卡司给钱的。比如拍一部喜剧片,你请邓超来,或许只有两千万,你请周星驰来,可能飙到了七千万。
并非周星驰的片酬值五千万,而是个人价值的连带作用。
所以褚青听她说完,就感觉对方挺有意思的,笑道:“我先看看剧本吧,您喝茶。”
“好,谢谢。”
俞飞鸿道了三个字,真的捧起杯子小口小口地喝。
“呵……”
他又暗笑,低头翻开了剧本:
这故事发生在清朝末年,有对兄弟是一伙马贼的首领,弟弟叫阿明,也便是男主角。某天他偶遇一女子阿九,心中喜欢,就直接抢回了寨子。
阿九似乎非常恨他,一直寡言少语,即便两人成亲也没有好转。阿明并不气馁,只想用真心化解对方的怨恨。
就这样过了一年,阿明忽然发现,无论自己怎样努力,都改变不了现状。心灰意冷,他选择剃度出家。
阿九又莫名其妙的跟随,在庙外的破屋住下,每日为他烹茶做饭。又有一日,他哥哥忽被人伏击,逃到庙中,重伤身亡。紧跟着,另一伙马贼包围了寺庙,首领正是阿九的兄长。
这对兄妹的父母被阿明哥哥所杀,忍辱计划多年,就为了今日报仇。但阿九已经爱上了阿明,执意寻死,并约定:我们来生再见。
后到了民国时期,一对夫妻搬到了这里,那妻子正是阿九的模样。而在庙里的那棵银杏树下,变成鬼魂的阿明,已等了五十年。
“……”
褚青缓缓放下本子,俞飞鸿一眨不眨地盯着。
半晌,他开口道:“故事我很喜欢,但无谓的铺垫太多,能挑起冲突或贯连剧情的地方却一笔带过,尤其阿明出家的情节,过于突兀。”
顿了顿,他又道:“简单说,读起来不通透。”
“那你的意思是……”俞飞鸿问。
“前面太平了,静美的画面感和戏剧冲突并不矛盾,阿明出家之前必须有合理的逻辑,还有那句‘茶凉了,我再去给你续上吧’,出现次数太频繁,会觉得很刻意。”
他讲得很客气,也很尊重,这年头肯用心的电影人不多了,何况是个女孩子。哦,抱歉,对面的人年龄不小了,但谁见了都会赞叹,那三十六岁的韵味和十六岁的眼神。
“……”
俞飞鸿是个特别倔的人,沉默半晌,忽撩了撩头发,笑道:“那我回去考虑考虑,我们改天再谈,谢谢你的建议。”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她直接闪人。褚青倒挺讶然的,这也忒利索了点。
过了二十天,俞飞鸿又来找他。
这女人有自己的坚持,前面的铺垫并没有删减,反而增加了一些男女主角相处的细节,显得愈加柔缓,性格刻画也鲜明了不少。
阿明出家的部分有所改动,起码逻辑上能说服观众,那句“茶凉了”也只剩第一句和最后一句,以至结尾的爆发力更强。
褚青细细地看了两遍,认为在自己接受的范围之内,便当场点头,并将片酬定在了四百八十万,简直是人文关怀。
俞飞鸿根本不掩饰自己的情绪,只是不停地说:“我希望明年初夏就能开机,因为杜鹃花开得正好。”
然后他也笑,这大概是一次很有趣的经历。
……
八月末,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开幕。
李安、贾樟柯、姜文全员到场,老姜还跟刚生完孩子的周韵秀起了恩爱。几部华语影片中,最先亮相的就是《色戒》,在丽都岛举行了两场媒体放映。
要知道,美国给这部片子的评级可是NC…17,起初还挺惊讶,可看完就懂了。片中共有六段交配戏,运镜之露骨、表演之真实,绝对超乎想象,连见多识广的老外记者也暗暗咋舌。
媒体用“Graphic”(图解式的)这个词来定义,已是对电影性描写所能使用的最高级词汇。
而李安起用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