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那我们开始了……”
一哥们回头看了看,见摄像记者示意OK,便问:“你刚才在台上说大蒜和咖啡的区别,我觉得这个挺有意思的,能不能再详细讲讲?”
“这是没有预谋的台词,完全是即兴发挥。如果我一本正经的分析南北差异和地域差异的概念,请问有谁记得住?所以我把它形象化,用咖啡和大蒜来比喻,一下子就印象清晰了。”
周力波略显疲惫,精神却亢奋的很,又补充道:“南北价值观的迥异,决定了南北审美情趣的差异,没有高低,只有品味不同。比如北方曲艺,那些喜欢吃大蒜的,他们只顾自己吃的香,不管别人闻着臭。阿拉上海人喜欢喝咖啡,是把苦自己咽下,把芳香洒向人间。”
“……”
关东天的眉毛立时一皱,但当着好些人的面,也不好公然打断。
那记者明显在挖坑,不动声色的接着问:“你刚才调侃了很多名人,会不会有些过份,或者怕观众骂你之类的?”
“哈!我可都是善意的,我调侃他们之前,都调侃我自己的,柬埔寨和越南混血的呀!”
周力波的眼睛顿时睁大,用一种特夸张的表情道:“而且我说的也没错,张艺某长得丑,但人家就是大师,冯晓刚长得丑。人家就是大导演。还有褚青,我完全没恶意的,他的成就谁也否认不了。”
呵呵哒!
一瞬间,在场的记者意识相通。齐刷刷的在心里比了根中指。
“那接下来有什么工作计划?”
“首先是《笑侃大上海》的筹备,还有跟电视台合作的一档脱口秀,正在研究阶段。”
“有去外地演出的想法么?”
“暂时没有,因为文化都有它的地域性,脱离了这个土壤。你根本就玩不转。”
如此聊了一会儿,记者便集体告辞,眨眼间,只剩周力波和关东天两个人。关东天先顿了顿,才问道:“力波,你今天改词怎么不跟我商量一下?”
“没有啊,我都是临场发挥,这怎么商量?”那货笑道。
“那你也要把握分寸,以前是打打擦边球,都在界限之内。今天可有点过火。”
“大哥,你放心,那些人成天被骂,不差我一个!”周力波毫不在意,起身拍了拍他,道:“走啊,我请你吃宵夜!”
说着,丫直奔大门而去,关东天只能摇头叹气。
俩人原本相交莫逆,周力波也一向敬重这位大哥。但随着他名气渐长,彼此之间却有了嫌隙。因为他重返舞台的时候,关东天就立过规矩:坚守剧场演出,不上电视。
不过这人嘛。出了名就膨胀,有了钱就想赚更多的,剧场的影响力哪比得过电视台?一来二去,始终没谈拢,兄弟俩已经处在崩裂边缘,只表面还维持着交情。
……
凭良心讲。周力波早期的节目还是不错的,包袱抖得巧,语言也精辟,着实圈了不少粉。但从《笑侃大上海》之后,他的节目水准就跟人品质量一样,稀里哗啦的流进了大恒河。
2009年的这个时候,正属于将发未发,一脚踏入作死圈的阶段。所以他对某些事情,还不敢那么肆无忌惮的喷,得加一些“完全没有恶意”“没有高低,只有品味不同”这些掩饰词句。
可媒体不管啊!
有相当概率的民间争吵,都是这帮操蛋媒体挑起来的,比如这次,他们故意营造一种南北对立的价值观,有话题才有新闻,有新闻才能赚钱。
于是乎,在次日大大小小的版面中,都充斥着一股莫名其妙的引导和暧昧。尤以“咖啡大蒜论”这段被大肆渲染,炒得沸沸扬扬。
至于刘焕的脖子,冯晓刚的脸,褚青的插草卖身,他是放在一起说的,属于文艺界内部的群体嘲讽,跟闹腾几千年的地域黑比起来,暂未引起公众情绪。
话说网友是无聊的,是激动的,是斩鸡头喝符水的义和团的。有热闹要上,没有热闹制造热闹也要上,天南地北的人呼啦啦堆过来,在各大网站和论坛上开始狂撕。
而当热度炒足,记者全当没事人一样,再拿着这东西去问周力波。丫也不是盖的,晓得自己言语不当,但就要趁着这股劲儿,一举打响。
好嘛!双方就是王婆见金莲啊,你赚你的钱,我挠我的逼,一拍即合。某家报纸更是全文刊载:
“很多媒体都在问我,哎呀,周力波你为什么不走出去?我就问他们,我为什么要走出去。他说中国的市场很大,你为什么只在上海?我说你不知道,上海相当于欧洲好几个国家啦!
在这儿叫用餐,出去叫要饭……别说欧洲了,前些天春晚邀请我,我都不去的呀。我要是上春晚,我就要认识9亿农民了,9亿诶!我怕难为情的,被那么多人认识干嘛?
所以我这辈子就要在上海,因为各地文化是有地缘性的……二人转诞生在东北黑土地的热炕上,相声是天桥上的草根文化,海派清口的受众却是大城市的白领阶层,适合高中文化以上的人群。
我们上海是长江流域的现代都市文明,过了长江以后,就变成黄河流域的现代农业文明。这两种文明的表达方式和受众群体是完全不同的,特别在曲艺上,我建议有文化的人演给有文化的看,没文化的演给没文化的看。对自己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否则你就会很痛苦。
所以一句话就能引起别人的争议,我至今都没想明白。我就说了一句,一个吃大蒜的怎么能跟一个喝咖啡的在一起呢?然后他们就不开心了,生气了,他们以为我周力波看不起他们。这怎么可能呢,大家都是同胞,我怎么可能看不起他们呢?
喝咖啡不一定高档,吃大蒜不一定低档,但咖啡和大蒜在表达方式上,绝对有很大不同。我说他们喜欢吃大蒜,只知道自己香,不管人家闻得臭。我们上海人喜欢喝咖啡,把苦自己咽下,把芳香撒向人间。这都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描述,没有任何揶揄和贬低的意思。
这是我对南北文化状态的准确分析,居然会让人产生不悦,只能说明你内心不强大,不自信的人通常会多疑,谁对这句话不满意,请先去修补你的心灵缺陷。”
得!
说了还不如不说,表面是解释,骨子里却透着一种浓浓的优越感和嘲讽。他现在的路子就是:以魔都人民的代表自居,然后砰砰砰的对外开地图炮。
不出所料,此番言论一发,马上被网友围殴,骂的是铺天盖地。
周力波老神在在啊,他看得很透,甭管媒体和网友怎么嚷嚷,都没有一毛钱的实际损失,反倒越骂越火。
亏得是2009年,还没有微博神器,不然他的那段贱民论就要提前出炉了:
“网上骂娘的那些非主流贱民,在现实中就是天天被人骂娘的可怜虫!我同情你们,我就是上帝为你们打开的那扇窗,向我开炮!尽情的骂吧!只要你们开心我就放心了!”
第六百七十六章组团吊打(中)
“余老师说错了,一百年出一个的不是周力波,那是王八!”
“天天喝咖啡,就觉着自己像什么了。我跟你说,雀巢速溶的,那真不叫咖啡。”
“听说还骂咱们家老大了,可惜没证据啊!妈蛋的,那LOWB连个电视都上不了!”
“哪位现场观众叛变一下,传个视频上来吧,看那些报纸总觉着不靠谱啊!”
……
在这场大吵架里,地域在前,粉丝在后。
大家嚷嚷了两天,你还别说,真有现场观众把私拍的视频发上来了。网友们这才晓得,卧槽,还有如此恶劣的一段呢!于是乎,刘焕、韩虹、褚青等人的粉丝纷纷参战,又是一番炮火连天。
其实呢,周力波掂量的没错,刘焕、张艺某、冯晓刚确实不会搭理这茬,因为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不过他惹到了范小爷,一个最不该惹到的护夫狂魔。
夜,卧室。
做爱之后,睡觉之前。褚青刚被榨取了两盅药酒的精量,只觉得全身脱力,病恹恹的缩在被窝里。旁边的范小爷却精神抖擞,敷着蕾丝面膜,抱着笔记本电脑,正劲儿劲儿的看《樱桃小丸子》。
他迷迷糊糊的躺着,约莫听完了一集,忽道:“小点声,我要睡觉了。”
“这么早就睡啊?”她瞅了眼时间,又调小音量。
“我都奔四张的人了,你得体谅体谅……”
那货翻了个身,嘴里嘟囔着:“等我五十岁了,准保得死在床上!”
“哥哥,我还是小孩子呢,咱们再做一次吧?”她学着小丸子的腔调,憨声憨气的调戏老公,见那货装睡不理,特鄙视的撇了撇嘴。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学习不怕难……”
眨眼又完了一集,她刚想把面膜揭下来,忽听手机铃响,一瞧却是程颖。
“喂……我看动画片呢。你干嘛呢?”
“嗯?谁是周力波啊……他都说啥了……”
“哎哟,咱们不跟他吵,跌份儿……他在哪儿混的……哦,你等会儿啊!”
说到这,她伸手捅了捅老公。褚青都睡着了。硬生生被戳醒,不爽道:“唔……干嘛?”
“你把上海市政府那秘书电话给我。”
“自己找!”
他胳膊一甩,PIA地扔过手机。范小爷翻了翻,又问:“总局是哪个啊?”
“姓胡那个。”
“上海广电的呢,哦,这我有……小颖你记着啊,180xxxxxx”
她一连串报了三个号码,连句叮嘱都没有,啪地就挂断电话。随后,她又摸了摸老公的狗头。哄道:“行了行了,睡吧,不吵你了。”
“以后半夜骚扰得罚款……”
那货嘀嘀咕咕的抱怨,很快就没了动静,只传来几声轻微的鼾响。
……
晨,大兴。
在一栋伪装成别墅的筒子楼里,郭德刚坐在电脑前,一条条刷着当下热点。这是他保持数年的习惯,用来提升自己的信息汲取量,以及对潮流变化的敏觉性。
然而今天。他掩键沉思,久久不语,如此肥硕的身材也遮盖不了内心的波澜:唉,正愁没法子还情。就有孙子送上门讨打!
近些天,一直有记者想采访他,问问对周力波事件的看法。自己始终回避,一是事儿忙,二是懒得搭理。可现在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