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时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多年了,他还是没改掉以前的饮食习惯,最喜欢北方硬菜,什么一盆红烧肉啊,一盆烧羊排啊,一盆豆角排骨啊,咔咔的各种豪放。

汤维第一次来吃饭时,差点没吓死。也就范小爷这个山东妞儿能适应,每顿都吃的杠香。

不一会,她洗好了手,往桌前一坐,看着盆里的大骨头还挺感慨:“唉,成都的东西虽然好吃,但也比不了家啊。”

艾玛!

褚青吓了一跳,问:“宝,你没病吧?”

“啧!我就多愁善感一下。吃吃吃!”范小爷操起一根骨头就开始啃,那一口下去,满嘴的汤汁肉,就叫一过瘾。

他也赶紧吃着。又问道:“这次感觉怎么样?”

“靠谱!”她点头。

“哟,那可不许赖了啊?”他眼睛一亮。

“唔……”

她嘴上不停,哼哼唧唧的道:“咱说话算话!”

不提两口子打的哑谜,反正吃的是气吞山河。转眼就消灭干净。褚青自去洗碗,范小爷懒得收拾行李,便窝在沙发上看电视。

“哗哗哗!”

他拧开热水。先烫了一遍,才挤出点洗洁精,仔仔细细的刷,正洗着,忽听媳妇儿喊道:“快过来!”

“怎么了?”

他甩了甩手,忙不迭的跑到客厅,见范小爷指着电视机,嚷嚷道:“看这个!看着个!”

褚青扭头一瞧,电视上正放着一段新闻,还是央视报的:

“上月23日,动画电影《阿童木》在国内上映,3天后,发行方光鲜传媒称:《阿童木》的票房已超过4000万,创下了动画影片首周末票房的新纪录。

而仅仅隔了数天,《中国电影报》却报出了另一组数字: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办公室从各大院线的计算机终端获取的实际数据显示,《阿童木》上映3天,票房仅为1700万。

当时便有网友质疑,《阿童木》的票房造假,但发行方并未回应。直到本周,多家媒体接连报道之后,才捅破了这一内幕。”

“噗!”

两口子都喷了,褚青一屁股坐下,随便扯了几张纸巾擦手。就见那新闻继续报道:

“据记者调查获悉,《阿童木》的票房确实大量注水。而《中国电影报》的数据显示,同期上映的几部电影中:俄罗斯反恐大片《特工008》上映12天累计票房1260万,《倔强萝卜》3天累计票房580万。但他们的发行方却声称:《特工008》上映5天,票房超过1000万;《倔强萝卜》首周3天,票房达870万元。

这一现象在电影界相当普遍,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超过8成的国产电影都存在票房注水的问题。可以说,吹嘘票房已成为电影宣传的惯用伎俩,某些影片的注水程度甚至能达到50%。

究其原因,无非是人为的制造观影热潮,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影院。通常首周票房被动手脚的可能性最大,因为这段时间电影的新鲜度和关注度最高,如果票房红火,将大大增强后续市场吸引力。

眼下,几乎所有的新片上映,都会紧跟着出现‘首周票房飘红’的新闻,有的甚至还不到一周。数据竟然提前出炉了。”

“……”

两口子面面相觑,你说它是傻逼,还是傻逼,还是傻逼呢?

新闻说的没错,这个现象非常普遍,像《画皮》上映的时候,博纳那边就建议,要不要炒一下,幸好公司拒绝。但别家就算炒,数据也都是差不多的,谁像《阿童木》这么夸张,1700万能吹成4千万,比50%还多。

这种操蛋事,不爆光就是潜规则,同行不会笑话你。可一旦摆在明面上,那就等着口诛笔伐吧,再牛逼的公关也不好使。

“……”

两口子一直没吭声,直到进广告了,范小爷蹭地坐起来,拿起手机就拨了过去。

“喂,王姐……赶紧给我发消息,这段严禁个人采访,必须统一安排……嗯嗯,你知道最好了,行,拜拜!”

挂断电话,她才呼出一口气,跟老公对视一眼,不由阵阵后怕。

果然,消息传开后,程颖、王姐、黄勃、汤维等人接到了铺天盖地的约访函,众人通通婉拒,由公司统一处理。

相反,华宜那边可能还处于一种亢奋之中,竟没及时设防。

记者:“请问《风声》票房多少了?”

某工作人员:“估计快2。5亿了,现在还没下线。”

“那票房有没有虚高呢?”

“呃,实在到底,也有2。2亿了吧。”那边马上改口。

“为什么现在电影都虚报票房呢?”

“你是说《阿童木》吗?哎,主要它报的太离谱了。因为赔得太厉害,票房不得不报,又不好意思说实数,干脆说个虚的吧,反正也没人知道。”

……

话说2004年以前,国内的票房都是人工统计,不仅耗时耗力,还不够准确。2004年开始,官方铺开了软件系统,通过互联网来计算票房,而负责统计发布的,正是总局的电影专项资金办公室。

这是国内唯一的权威票房统计机构,来源于全国影院计算机售票终端实际收到的数据,每周二出炉,每周四在《中国电影报》上发布。

但由于发布不及时,又没有合法的网络转载,认知度和影响力十分有限。讲真,大部分人连《中国电影报》长啥样都不知道。

此外,即便以这种方式统计,仍然存在统计票房比实际票房低的现象,两者间的差额大约有10%。

目前,中国的电影市场分为三级: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和农村市场。

二级市场一般不采取分账形式,而是以租片,或买断的方式放映,导致很多票房无法准确上报。至于农村市场,那简直是奇葩,很多放映室以红白喜事包场的方式取得收入,票房根本没法算。

通过上面可看出,正是因为信息的不透明和次级市场的落后,才导致发行方敢肆无忌惮的吹逼。

到了2011年以后,信息越来越公开化,多个手机软件可实时查看票房,吹逼的现象才基本消失,可又转化成新的造假方式——自产自销。

就是片方自己花钱包场,美其名曰:公益放映。严重点的还有院线帮忙,做虚假排片。这里面涉及到的,就不仅仅是电影本身,而是背后的资本。

比如《叶问3》,它的发行链条上,不仅有两家上市公司,还有1家担保公司和多家p2p公司。而在电影上映之前,两家上市公司曾以保底发行的名义,对外公告投入了总计1。6亿的资金,保底目标为10亿。

这算盘打得太明显了,简单说:高票房能刺激股价。

总之呢,以前是一套规则,以后是一套规则,玩的就是产业游戏。包括这次,光鲜传媒绝对不会后悔自己做的事,只会后悔被抓到了小辫子。

他们正打算装几天孙子,静等事件平息,结果谁也没想到,存在感近乎于零的观众群体,竟然愤怒了。

第七百零五章道歉与奇怪

“《阿童木》注水,《倔强萝卜》注水,《风声》也注水,本以为中国电影有希望了,谁知道是画饼充饥。”

“还是我们俩有良心,《画皮》就没事。”

“《画皮》只是没爆出来,天下乌鸦一般黑!”

“我刚买了华宜的股票,他们拿这种不切实的数据忽悠老百姓,我就想问问股民的权利怎么保障?”

“中国电影是做大的,不是吹大的。”

“一直有个疑问,他们虚报的票房越高,交的税不也越高么?”

“税务有自己的一套财务统计,跟这个不发生关系。”

“哈哈哈!亲眼见证了啥叫‘吹逼不上税’!”

“其实不算秘密,对这种不影响国泰民安的东西,人家都懒得揭露。再烂也有中超垫着,电影票房算什么黑暗?”

《阿童木》闹出的这档子事,迅速在网上发酵,抛开看盗版还一个劲儿逼逼的嘴炮们,那些真正喜欢电影,也肯掏钱去影院捧场的网友,深深觉得自己受到了愚弄。

观众有权看好的电影,也有权知道电影背后的真实数据。光鲜传媒搞的这一遭,不仅在挑战大家的底线,更在挑战大家的智商。

几乎一夜之间,相关人等被网友口诛笔伐,疯狂鞭笞。甚至不少人声称,打死都不会去看跟光鲜传媒有关的片子。

《阿童木》在10月23日上映,现在才11月初,本来还有一周左右的档期。结果咧,门可罗雀,惨不忍睹,各家院线也扛不住,纷纷提前下画。

眼瞅着事情越闹越大,前不久还借着《建国大业》鼓吹产业辉煌的官方被啪啪打脸。电影局坐不住了。连连给光鲜传媒施压,让他们出面交待。

光鲜苦逼啊!别人水都没事,我水了一把就被逮,简直业内杯具。但没办法,他们洗不了地,也掰不过官方,只得照办。

于是在11月19日,由电影局牵头,召开了一场通气会。

一开始,由光鲜影业的老总张钊。代表片方正式道歉:“我们根据该片上映第一天的成绩,乐观的,不慎重的推测了影片的首周票房,没有考虑到甲流造成的儿童家庭观众减少的因素。该片前三日的实际票房大大低于之前的推测,没有及时更正过失,在这里我们深刻反省,并向广大观众道歉。”

“噗!”

底下人真想喷丫一脸,半毛钱的诚意都没有好伐?水就是水,造假就是造假。还特么能扯上甲流!

甲流呵呵哒:“怪我咯?”

而随后,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会长杨布亭表示:“整个行业坚决抵制虚报票房的做法,这种行为会败坏行业的公信力,要严格制止和处理!”

诶!

听了这话。记者才有了些精神,齐刷刷等着接下来的处罚方案。

只见电影局分管市场和技术的毛副局长,先清了清嗓子,一脸严肃的开口:“这种通过夸大票房借以吸引观众的作法。主管部门坚决予以反对,但是……”

丫话音儿一转,又道:“现在最突出的问题不是注水虚高。而是统计不全面导致的统计票房低于实际票房的现象。目前国内院线有1600多家影院,能通过计算机终端定期上报票房的只有900家。有些小影院不是天天经营,可能某一段时间没有上报。另外,很多老影院加入院线时,没有安装计算机电子售票系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