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奇门相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秦学兵逆天的运气,叶梓菁先同意了下来,说不定真能有所收获。

“好吧,那就各占一份。”欧阳战军也没意见,要是没有收获也就算了,要是有所收获,哪也不枉来一趟。

草坯房子篱笆寨是东北上世纪典型建筑,极具特色,他们用一种中间空心的羊草和泥土混合做成土砖再垒成墙,这样的墙体就具有空心砖的特点,冬暖夏凉,非常符合东北的气候特点。

房顶也不是用瓦片,而是用晒干的羊草密集多层排列,遮风挡雨效果不输给瓦片。

而且,每栋房子都是独立的存在,外面用篱笆围成院子,多少有点乡间别墅的味道。

欧阳战军走到院门外,喊道:“有人在吗?”。

很快,房子里走出一个六旬老汉,有些奇怪地看着秦学兵三人:“你们是?”

欧阳战军说道:“老伯,我们进山旅游,迷路了,同伴还脚崴了,两天才走出大山,想在您这歇歇脚,行吗?”。

“原来这样啊,那快进来。”

老汉很热情地打开院门,将众人迎了进来,欧阳战军则趁机问了一些事,了解了一些资料。

原来这里叫十三户屯,只有十三户人家,不过因为实在太过偏僻,有能力的人都从这里搬出去了,现在屯子里就只剩下七户人家。

老汉姓李,老伴因病去世,儿子和儿媳妇早些年出去打工因车祸身亡,只留下一个孙子,爷孙俩相依为命。

秦学兵一方面感慨老汉的命运,一方面四处乱瞄,很快就在角落瞄到一口小木箱,令元气产生感应的物件就在箱子里你,且不止一件。

除此之外,厨房里也有一个物件产生感应,只是秦学兵也不好贸然闯进别人的厨房。

“这到底是什么人家啊?”秦学兵暗暗嘀咕,明明是一个破落人家,竟然会有这么多古玩,真是令人意外。

攀谈了一会,走进来一个二十四五的壮小伙:“爷爷,有客人呢?”

“这是我孙子,大壮。”

李老汉给双方作了一下介绍:“大壮,骑摩托车去青山屯那边买些酒才回来。”

青山屯距离十三户屯只有五六公里,却是个大屯子,足有五六百户人家,十三户屯搬出去的,大多也是在青山屯定居。

“大壮兄弟,麻烦你了。”欧阳战军连忙拿了五百块钱递过去,他看得出来这户人家真的很不容易,更不好意思不吃白喝。

“欧阳大哥,俺有钱。”李大壮连忙摇头,难得家里来客人,再要客人的钱,那传出去不得被人取笑。

“让你拿着就拿着,记得买两瓶好久。”

欧阳战军把钱塞到李大壮口袋里,回头又问李老汉:“老伯,大壮年纪不小了,处对象没?”

“现在哪还有姑娘愿意嫁到这旮旯角啊。”

农村不像城市,姑娘十七八岁就嫁人的大有人在,小伙子二十四五不结婚会让人觉得奇怪,李大壮今年都二十五了,还没处过对象,李老汉心里也跟着着急。

可这又有什么办法,十三户屯穷得叮当响,李大壮又不怎么爱说话,哪里能追得上姑娘家。

老人家也曾想让李大壮出去打工,不说能不能赚到钱,关键是娶个媳妇回家,可李大壮担心老人家的身体,死活不愿意出去,这事就一直耽搁着。

闲聊了半个多小时,李大壮就返了回来,买了不少酒菜,又要把剩下的钱还给欧阳战军,让人不得不感慨,果然是个老实孩子。

“大壮,我来帮你吧。”

秦学兵见李大壮要进厨房做菜,连忙跟了进去,顺便看看厨房里到底有什么老物件。

可是刚到厨房门口就被李大壮挡住了:“不行,你是客人,那能让你进厨房。”

李老汉也说道:“小秦,你就别忙活了,让大壮一个人做就行。”

“梓菁那丫头嘴巴刁,我怕她吃不惯东北菜,所以我想做一道北京菜。”秦学兵笑了下就钻进厨房。

厨房并不大,设施非常简陋,连煤气灶都没有,还是烧柴火的。

在厨房的西南角有一件器皿非常显然,或者说它的档次与简陋的厨房显得格格不入。

这是一件形似大罐的瓷瓶,外表用青花料绘制图案,不过因为长期放在厨房里,烟熏火燎的,外表显得很脏很旧,只能模模糊糊地看到一条龙。

秦学兵走上前,说道:“大壮,这个罐子挺漂亮的,做什么用的啊?”

“装米酒的,我们农家自己酿造的米酒。”李大壮一边忙活着,一边回答。

“这东西这么精美,用来装酒就太可惜了,拿出去卖的话,应该能换不少钱。”

“前几年也有人想买,出了一千块钱。”

李大壮憨厚地笑了下:“不过这是老一辈留下的东西,哪能就这么卖了,还不如留着做个纪念。”

秦学兵能够听得出来,李家人虽然拿这东西装酒,不过还是挺重视的,不会轻易卖掉。

另外,李大壮的话里也传达出一则消息,如果价钱合适的话,他也是愿意卖掉的,于是说道:“大壮,这玩意要是卖掉的话,能让你娶上媳妇哦。”

PS:感谢藏友“天—堂主”的再次打赏,努力明天周一了,藏友们把明天得推荐票留给俺啊,先谢谢了。

白天上班,晚上赶稿,难得碰上周末,出去采购,回来比较晚,更新也晚了些,大家见谅下。

第二十九章:掏老宅子(上)

第二十九章:掏老宅子(上

—://。。

第三十章:掏老宅子(中)

更新时间:201291813:47:22本章字数:4416

第三十章:掏老宅子(中)

第三十章:掏老宅子(中)

“怎么可能呢。”李大壮憨厚地笑着,现在结婚可不像上个世纪,在城市要有房有车,在农村也要十万八万的礼金,没有一定家底,还真结不起婚。何况十三户屯又穷又偏僻,就算有十万八万,又有哪个姑娘愿意嫁进来?

“那可真不好说。”秦学兵能够判断那是一件青花瓷,但并不清楚是那个年代的,如果是元青花,那价格可就高了。

“梓菁,欧阳三哥,你们进来看看。”秦学兵喊了一声,既然决定合作掏老宅子,就要共同掌眼,所以他也不急着用玉笔推算物件的年份。

“这小子的运气不会真的那么好吧?”欧阳战军愣了一下,如果能够在这破烂老房子里找到古玩,那他也只能惊叹秦学兵出门踩狗屎。

“不会吧,这都行?”叶梓菁感觉颇为无语,她最近开始有一种感觉,秦学兵是走到哪,捡漏见到哪。

不过两人脸上都不动声色,古玩这一行最怕的就是喜怒于色,否则很容易被当成冤大头,哪怕对方是个不动古玩的。

“青花瓷?”

看到大罐之后,叶梓菁和欧阳战军心里不由狂喜,如果这是一件上了年份的青花瓷,那价值可就难以估量了。

不过两人仍不动声色,叶梓菁还刻意撇了撇嘴:“秦学兵,你脑子有坑呢,让我们看一件大罐子,我还以为有什么新奇玩意呢。”

秦学兵明白叶梓菁的心思,很配合地斗起嘴:“瓷器是咱们的国粹之一,让你多看看,提高艺术品位。”

叶梓菁横眉以对:“你的意思是我没品位了?”

“得,你们俩别吵了,我就觉得这件大罐挺有意思的,造型很奇特。”

欧阳战军制止了二人,又对李大壮说道:“大壮,有没有抹布什么的,我把大罐擦一擦,也能看清楚些。”

“怎么,你们也对这个大罐子感兴趣。”

李老汉拿着一条没用的抹布走进来,递给欧阳战军:“前些年也有人出了一千块,俺没同意,他也就没再来了。”

“老伯,这件大罐是祖传的吧?”欧阳战军一边询问,一边小心翼翼地擦拭瓶身,生怕稍一用力就会损坏瓷器。

“听俺爹说,是抢回来的。”

李老汉想了一会才说道:“听俺爹说,他年轻的时候当过土匪,后来鬼子打来了,他们就在大青山上打鬼子,抢了不少鬼子的东西。不过这个罐子应该是从地主家抢来的,一直都是装就用。”

欧阳战军不疑有假,大青山连忙数十公里,在当年又好几股土匪,抗战一打响,土匪也改头换貌,扯起抗战的大旗就跟鬼子干上了,凭借熟悉地形的优势,让鬼子吃了不少亏。

很快,欧阳战军把瓶身擦拭干净了,能够清楚看出,这是一件铺首大罐,以青花绘制腾云龙纹图。

所谓的铺首大罐,就是罐子两侧有一对兽耳,就像古代大门上那一对耳。再以青花绘制腾云龙纹图,那这件大罐就可以称之为青花云龙纹铺首罐。

“这条龙画得好,感觉很瘦,但很矫健凶狠。”秦学兵已经大致猜到这是一件元青花,元青花云龙纹铺首罐。

每一个时期瓷器的造型、绘画都会带着强烈的时代色彩,元朝的龙则要显得更加细长,少了一份大气,但要多一份凶猛,这也符合蒙古民族的色彩。

而其他时代的龙则要显得更加威严大气,与元朝的龙迥然不同,只要把其他时期的龙跟元朝的龙放在一起就非常容易区分。

“好什么啊,这条龙才三个爪子。”叶梓菁撇了撇嘴,其实是赞同秦学兵的话,因为元青花的龙都有一个特点,大多数是三抓龙,极少又四爪五爪的。

“我也觉得这条画得好,就是颜色差了些,要是蓝色就好了。”欧阳战军的意思其实是在说,是元青花没错,但并不是至正时期的元青花。

元青花大致可以分为延祐期、至正期和元末期三个阶段,至正时期用的是进口苏麻离青,颜色成蓝色,是元青花的标准色,也最为珍贵。

“老伯,我平时没什么爱好,就喜欢收藏这些物件,你能不能把这个大罐卖给我?”

既然确定是元青花,欧阳战军自然想要买下来收藏。在古玩界,每一个瓷器爱好者无不以收藏一件元青花为荣,因为元青花村适量非常稀少,记录在案的仅有三百余件,其中还有两百余件分散国外,国内仅有一百多件,且大多数还在博物馆内。

李老汉一生没见过什么世面,但前后已经有两人想要出手购买这件大罐,这让他意识到这件大罐可能不是那么简单。

可是李老汉也犯难啊,他就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