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材料帝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以诚道:“这个问题,我问过他了。他说,我们出人、出设备参与研究,是能够分享研究成果的条件。但我们对研究成果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这些成果是归他所有的。也就是说,这些技术我们可以随便用,但如果其他家要用,就得向他交钱。”

“凭什么呀!”黎庆脱口而出一句评论,“他这个账也算得太精明了。低温钢材可不是咱们一家要用,化工部那边的那些大企业,也经常要用到低温钢材。如果人家要用的时候都得向他交钱,他可赚狠了。”

周以诚道:“他的条件还不止这一点呢。他还说,如果他委托我们生产石化设备,我们应当在合理的价格范围内再给他至少5%的折扣,因为我们用的技术是他们提供的,我们不能收技术上的钱。”

“这简直就是不平等条约嘛!”黎庆真的恼了,“如果我们不答应他的条件呢?”

“那就意味着咱们只能自己开发这些钢材,或者从他的手上买。他说了,一旦他们独立开发的低温钢材通过了国家鉴定,计委就会发布禁令,禁止国内企业再进口同类钢材。到时候,钢材卖多少钱就全由他说了算了。”周以诚说道。

“这不是强盗吗!”黎庆道,“不行,不管他有多大的来头,我都得向计委说道说道,哪有这样干事的。”

“人家有技术啊,计委要这样规定,也是合情合理的。咱们不也这样要求过计委吗?”周以诚说道。

听周以诚这样一提醒,黎庆也反应过来了。在国家外汇严重短缺的条件下,企业从国外进口设备和原材料,是有规定的。国内能够生产的产品,原则上就不能从国外进口,除非国内的生产能力不足,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正由于有这样的规定,京石机开发出来的一些石化设备才能够垄断国内市场,为京石机创造了丰厚的利润。现在秦海如果声称自己已经开发出了达到进口同类产品水平的低温钢材,计委的确会禁止各家企业进口,而要求其从秦海手里采购。

“难道离开他们,咱们自己就搞不出来?”黎庆打消了去找计委说理的念头,转而提出了另外一个方案。

周以诚摇头道:“咱们自己搞,成本太大了,而且也是一种浪费。其实,就算咱们付出一些人力、物力,再加上给秦海的设备打上5%的折扣,也比自己去开发这些钢材要合算。秦海把他们目前的研究进展已经向我们介绍过了,我们需要的各种钢材,他们都已经有了技术储备,有一些甚至已经达到了合格的水平,我们花不了多少精力,就能够吃现成的呢。”

“5%的折扣,倒不算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计委真的发了话,就算没有这件事,我们也得让出这么大的折扣的。”黎庆开始给自己找台阶下了,“我觉得生气的,就是这个年轻人太嚣张了,敢于这样狮子大开口,真是不知进退。”

“唉,估计是嚣张惯了吧,谁让人家有个好爹呢?”周以诚随口地安慰着黎庆道。他自然听不到在遥远的安河省秦明华正在狂打喷嚏,黎庆和周以诚想象中的秦海的什么背景,其实不过就是白河乡的一个农民而已。

周以诚的这种安慰,还是给足了黎庆理由,让他能够把自己的狠话收回去了。他笑着摆摆手道:“你说得对,咱们犯不着跟这种人一般见识。这样吧,老周,你去做个方案,就照这个秦海的意思写,5%折扣的事情,也可以答应他。话又说回来,能够解决掉材料和工艺这两只拦路虎,还是很不错的。”

第四百五十二章重要的是教育领导

黎庆和周以诚如何猜测秦海,秦海并不知情。从京石机回来后,他迅速地把所见所闻向王鸿生做了汇报,询问王鸿生自己的做法是否恰当。

“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王鸿生听完秦海的讲述之后,对他问道。

“评价机制的问题。”秦海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关于这个问题,他已经思考过很长时间了,此时自然能够脱口而出。

王鸿生笑了笑,说道:“你详细说说,怎么个评价机制的问题。”

秦海没有直接回答,而反向王鸿生问道:“王主任,这一次的重大成套设备攻关是由您来指挥的,我想问一下,等这个行动结束之后,您是否要向中央领导汇报这一次攻关的成果?”

“当然,我们的工作是要向中央领导负责的。”王鸿生答道。

“那么,您希望最终的成果是什么样子呢?”秦海又问道。

王鸿生知道秦海不是信口开河的人,提出这些问题自然是有深意的,因此也不在意秦海这种问法,而是认真地回答道:“按照以往的惯例,我们会向中央领导介绍我们这一次攻关解决了多少个技术难题,形成了多少项成果,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还能够有成果的照片,这是最有说服力的。”

秦海笑着递上几张图片,问道:“王主任,如果我们最终提交的照片是这个样子,您觉得领导会满意吗?”

王鸿生接过照片,看了看,皱着眉头问道:“这是什么东西的照片?怎么完全看不出名堂啊?”

秦海道:“这就是我们新开发的低温钢材的断面电镜照片,从这上面可以清晰地看到晶格结构,这种结构充分说明这种低温钢材在零下196摄氏度的低温下能够保持良好的抗冲击韧性。完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王鸿生听得满头雾水,他苦着脸说道:“小秦,你这个说法,太专业了吧?别说中央领导听不懂,我这个常年搞工业的人,都听不懂。拿这样的照片向领导汇报……”

说到这。他摇了摇头,表示根本就不可行。作为一名老计委干部,他深知向领导汇报成绩的套路。在以往的汇报里,照片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些照片拍的都是什么几十米高的精馏塔、一人多高的大齿轮、烤蓝锃亮的机械等等,怎么有玄幻效果就怎么来。

据他的经验,领导对于这样的东西是最感兴趣的,看了之后能够一目了然,进而龙颜大悦。如果有谁弄几张什么材料断面之类的照片送到领导面前。那就是脑子进水的表现了。

秦海自然知道王鸿生会是这样的态度,他把手一摊,说道:“王主任,你也看到了,材料研究就是这样,不管它在实际上有多重要,光是卖相就不招人喜欢。京石机的技术人员们所以不愿意搞材料、搞工艺,一心只想做大机器。就是这个原因。不改变这种外行看热闹的评价机制,我们的科研就永远都只能浮于表面。无法深入到实质。”

类似这样的话,秦海几年前在农业部向崔洪春已经讲过一次了,在那个时候,他就已经认识到中国行政体系中这种好大喜功的弊病。当时,崔洪春接受了他的建议,提出了以新材料、新工艺作为全面提升国产农机水平的关键环节。这一回。他想利用计委这个平台,把这个观念推广到整个工业体系里去。

“你说得对。”王鸿生听懂了秦海的意思,他点了点头,说道,“我们以往的工作。的确有这种凑热闹的心理,不管是主观上的有意,还是无意识的行为,都有这样的倾向。中央领导到我们这里来调研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态度。比如说,看到别人有200吨的自卸车,领导就要问:我们能造吗?如果听说我们也能造,他们就满意了。至于说工作效率、使用寿命、噪音等等因素,他们是不太会关注的。”

“所以我们就造了许多世界第一的大型设备,却往往是华而不实,连人家一半的效率都达不到。”秦海毫不客气地评价道。

“这个……也算是部委做事情的规则吧。”王鸿生笑着承认了,他既然愿意和秦海讨论这个话题,也就不在意秦海直言不讳。其实,在他自己的心里,也觉得这种规则问题很大,到了改变的时候了。

“这种规则害死人啊,京石机所以会这样避实就虚,就是被这种规则所引导的结果。哲人说得好啊,要把一件事情做好,最重要的就是教育领导。”秦海发着不着边际的牢骚。

“小秦,你对于改变这种状况,有什么想法?”王鸿生接受了秦海的批评,诚恳地向秦海请教道。他知道秦海的思维活跃,既然看出了问题,应当也能想出解决方案吧。

秦海献计道:“我们能不能在舆论上造一造势呢,多宣传一下材料和工艺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性,让领导能够转变他们的观念。”

王鸿生道:“舆论造势肯定是要做的,你考虑一下,组织陈教授、李教授他们写一些科普文章,我要安排媒体刊登出来。不过,这种舆论造势,对于普通群众以及基层干部的影响效果更明显,对于高层领导,就不见得管用了。你知道,中央领导工作很忙,时间紧张,没那么多时间去看这样的文章。”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给领导递一份专门的内参呢?”秦海又问道。

王鸿生摇头道:“这样专业的内容,领导不一定能够看明白。材料这东西,毕竟不是两弹一星那样的战略性技术,领导都是考虑宏观问题的,不会在这种具体的技术细节上浪费时间。”

“材料也是战略问题吧?”秦海不愤地说道,“航母用的甲板钢,全世界也只有美国一家能够做得好,连苏联在这方面都赶不上,咱们就更别说了。这样的技术,怎么就不是战略性技术了?”

王鸿生道:“你说的没错,但领导有领导看问题的方法。甲板钢是怎么回事,要达到什么技术性能指标,目前有什么难度,这些都是很具体的技术问题,领导怎么会有时间去详细研究呢?”

“咱们的领导也太……浅薄了吧。”秦海半开玩笑半无奈地评论道。

王鸿生瞪了秦海一眼,说道:“你可别一天到晚这样说话口无遮拦的,你现在也算是计委的工作人员了,虽然是临时聘用的,但也代表着计委的形象。这样评价中央领导,影响是很不好的,知道吗?”

秦海顽皮地吐了一下舌头,说道:“王主任,你知道我就是这样一个人,以后有领导在场的时候,我尽量回避就是了。还是说正事吧,王主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