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材料帝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您信任肖处长肯定是没问题的,可是您凭什么会这么相信我呢?相比你们计委内部的工作人员,我还算是个外人呢。”秦海带着几分郁闷地反驳道。

王鸿生笑了:“小秦,别说这种话,我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还看不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你小秦虽然是个民营企业家,但你对国家大事的忠诚,是经受过考验的,完全值得信任。”

“多谢王主任。”秦海郑重地点了点头,说道。

肖伟浩笑道:“其实吧。对你秦董事长的信任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没有人有能力收买你。我们有些干部是经受不起金钱的诱惑而下水的,你秦董事长视金钱如粪土,谁又能够买得动你呢?”

“这个理由好像更合理一些。”秦海笑着挠了挠头,然后对王鸿生说道:“王主任,既然我和肖处长都是可以信任的人,那么下一步您有什么计划,是不是可以向我和肖处长透露一下,以便于我们最好地给您提供配合。”

王鸿生道:“我把你们二位请过来,就是为了和你们商量一下下一步的行动。小秦,关于你们大秦集团的潜力,我留了一个心眼,没有向计委的其他同志说得太清楚。目前,价格司那边知道的情况,就是你们能够提供出500万吨左右的储备,用于平衡供求。现在没有其他人在场,你能不能给我透个底,你们的最大能力是多少?”

秦海想了想,说道:“我们原来准备的是1000万吨,相当于在答应计委的500万吨之外,又留出了500万吨的余地。不过,鉴于现在出现的新情况,我打算再扩大一些供应能力,如果形势真的非常紧张,我最多能够拿出1500万吨钢材用于满足供应。”

“1500万吨?”王鸿生咂了咂舌头,“真看不出你秦董事长竟然有这么大的能量,比我这个计委副主任底气还足呢。1500万吨钢材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这个就不足为外人道了。”秦海呵呵笑了一下,没有给出回答。他说的1500万吨钢材,有一些是需要通过他自己的特殊渠道去获得的,即使是对王鸿生,他也不愿意把这些渠道说得太清楚,更何况旁边还有一个肖伟浩。秦海倒不是不相信肖伟浩的忠诚,他只是不相信此人的人品。对于秘密战线的人来说,只要抓住一点机会,就会充分利用起来的,秦海可不想自己被肖伟浩利用。

王鸿生猜出了秦海的想法,他笑了笑,不再追问,而是点了点头,说道:“好,如果你们这边能够额外地提供出1000万吨钢材,那么我们就有充分的腾挪空间了。小秦,关于你们能够提供钢材的数量,在你们集团里有多少人知道?”

“这些情况仅限于宁厂长和小宋掌握,其他人都不太清楚。”秦海答道。

王鸿生道:“嗯,这个情况一定要严格保密。对方知道大秦集团与计委的关系,所以一定会盯上大秦集团的,你们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

秦海问道:“王主任,您把保密工作做得这么严,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想法?”王鸿生愣了一下。他希望保守秘密的原因,在于不想让对方那么早就掌握自己的底牌,以便虚实结合,打乱对方的步骤,为自己赢得时间。总体来说,他到目前为止想的都是如何自保,也就是把供销体制改革的事情做好。而秦海问的“想法”,却分明是另有所指。

“怎么,小秦,你有什么想法?”王鸿生反问道。

秦海道:“如果兴风作浪的仅仅是国内的一些贸易公司,咱们只要把他们打压下去,也就行了。但现在美国人也插了一手进来,如果咱们只是着眼于破坏他们的阴谋,那就显得过于消极了。以我的想法,咱们应当给他们一些教训,让他们以后轻易不敢向中国市场伸手,这才算是有所作为。王主任,您觉得我这个想法如何?”

“这是不是有些节外生枝了?”王鸿生迟疑道。

秦海道:“市场经济就是你死我活的经济,古语说,商场如战场。在战场上,进攻是最好的防御,只要让对手认识到我们的实力,受到我们的威胁,他们才会知难而退。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消极挨打,对方就会越来越嚣张,而我们也就会越来越被动。”

“进攻是最好的防御……”王鸿生笑了,“你这个说法倒是挺有意思,你说说看,你打算怎么进攻呢?”

“思路很简单。”秦海道,“对方既然要炒货,咱们就让他们炒。不但要让他们炒,而且要帮他们把价格炒得更高,让他们陷得更深。等到他们的资金耗尽之时,咱们突然打压价格,让他们用高价囤起来的货变得一颗烫手的山芋。到那个时候,他们要么是割肉平仓,要么是被套牢,无法脱身。”

秦海说的这一套,对于后世的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无论是炒股票的也好,炒房的也好,甚至是炒大蒜、炒生姜的那些,都明白这个道理。在市场上进行炒作的关键,在于炒家的资金总量多于市场上的商品,从而能够垄断整个市场。

而秦海的底气,则在于他相信自己能够提供出的商品是那些国内和国际炒家无法消化掉的。等到他们资金不足的时候,价格就不再受他们控制了。届时只要有一大批商品投放到市场上,价格就会暴跌,所有的炒家都会被套住。

“小肖,你觉得小秦这个思路可行吗?”王鸿生看着肖伟浩,问道。

肖伟浩轻松地笑着说道:“思路可行与否,完全取决于秦董事长有多大的能力。如果秦董事长有足够的把握能够控制住市场,那么这个方案是完全可行的。”

“好,那咱们就试试看吧。”王鸿生的情绪也被秦海调动起来了,他眼睛里闪着光芒,用肯定的口吻说道。

第四百九十五章啥叫政治任务

“刚刚接到消息,计委要求北方钢铁厂向市场投放了50万吨储备钢材,其中包括30万吨线材和20万吨圆钢,用于平抑线材和圆钢的价格。”

在京郊那套别墅的客厅里,孙振江半躺在长沙发上,脸上带着调侃的笑容,对坐在一台计算机跟前忙碌着的皮茨顿说道。

“这已经是贵国的计委第6次动用储备钢材了。”皮茨顿点开一个lotus表格,在里面填上了孙振江说的数字,然后评论道:“据我们掌握的信息,计委的钢材储备总计只有不到1000万吨,可是现在时间才过了一个多月,他们就动用了400万吨,看来负责此事的官员很沉不住气啊。”

“那是当然。”孙振江道,“稳定钢材价格,是最高层提出来的要求,在中国,这叫作政治任务。老皮,你知道啥叫政治任务吗?政治任务就是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完成的任务,你说计委那帮老家伙能不上心吗?”

皮茨顿对于自己被称为“老皮”已经习惯了,他耸了耸肩膀,说道:“我喜欢你们的最高层提出的政治任务,如果不是这样,我们恐怕很难如此轻松地调动出计委的储备。”

“计委这次往市场上补货,咱们是不是该入手一部分了?”孙振江坐直身体,认真地对皮茨顿问道。

孙振江与介子基金联手准备炒作钢材市场,皮茨顿是介子基金派来的操盘手。奇怪的是,在计委不断抛出储备以求平抑钢材价格的过程中,皮茨顿并不急于囤货,而是让孙振江联系其他的贸易公司囤货,维持市场上的供求紧张局面。看着同伴们囤积了数以万吨计算的钢材。孙振江心痒难耐,对于皮茨顿的策略也越来越看不透了。

皮茨顿呵呵笑道:“不用着急,咱们囤货的时间有的是。计委手里不是还有600万吨钢材吗,你还担心不够我们囤的?”

“我不是这个意思。”孙振江道,“我是说,钢材价格在一天天上涨。早一天囤货,价钱更低,不是挣得更多吗?等人家把低价钢材都囤完了,咱们在高位上进货,这不就亏了吗?”

“表面上看,的确是有些亏。”皮茨顿卖着关子。

“这不仅仅是表面上的事情吧?”孙振江没好气地说道。皮茨顿的话实在是太拽了,如果换成一个别人,孙振江恐怕早就老拳相向了。可是对于皮茨顿,孙振江不敢动手。他知道对方的背后是一个庞大到他只能仰视的大财团,而这一次炒作钢材市场的行动能否成功,也完全取决于这个财团的努力。

“孙,你不要性急,我希望你能够从这一次的操作中学会资金运作的方法。”皮茨顿用一种语重心长的口吻说道。

“你还是叫我的名字吧。”孙振江道,美国人喜欢称呼别人的姓,而孙振江的姓如果单独拿出来叫,颇有一些吃亏的感觉。孙振江宁可对方叫自己的名字。

皮茨顿又耸了耸肩,换了一个称谓说道:“孙先生。我希望你记住,我们在这一次的操作中,是庄家,而不是普通的交易者。我们的资金必须留到最关键的时候使用,这样才能够对市场形成最有效的冲击。

现在这个价位,有大批的散户愿意囤货。那就让他们去消耗计委的储备好了。等到价格上涨到3000元以上,甚至达到3200元或者3400元,这些人就有可能会观望,甚至随时准备出货。在这个时候,必须有一笔强大的资金注入市场。继续抬高价格,才能够让市场真正陷入疯狂。你想想看,除了我们,还有谁能够调动出这样大的一笔资金?”

“这个道理我倒是懂。”孙振江无奈地说道,“可是我们到3200或者3400才进货,万一价格就停在那里了,咱们不就白干了吗?老皮,你真的相信我们能够把价格炒到4000以上?”

“我这里有最精确的计算模型,你是完全可以信赖的。”皮茨顿用手指着面前的486电脑,自信地说道,“钢材是有刚性需求的商品,厂商可以不买奔驰轿车,但必须要买钢材,而且不管钢材价格涨到多少,他们都会购买。对于下游厂商来说,他们可以把在钢材上多花的成本分摊到自己的产品上去,这叫作……嗯,对了,叫作政策性涨价,是贵国政府允许的事情。”

“我总是有点不踏实。”孙振江嘟哝着说道,不过,话归这样说,他还是决定照着皮茨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