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材料帝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海一张嘴便是滔滔不绝的一番表白,听得格默老头点头不迭,宁静则在旁边微微地皱着眉头,如果不是碍于众目睽睽,她真想把秦海手里的麦克风抢走。让他不要在这个地方丢人现眼了。

人家问的是秦海为什么对铁基超导有信心,而秦海却是答非所问,利用这个机会给他的大秦集团做起了广告。要知道,这一屋子人都是材料界的学术大师,人家到这个地方来是进行学术讨论的。谁关心你一家企业是什么经营理念呢?

宁静不知道,秦海这样说是有自己的考虑的。一来,对于铁基超导的信心是来自于秦海的先知先觉,这一点无论如何也是不能对外人透露的,所以他只能顾左右而言它。二来,秦海原本就是带着推销产品和技术的想法来到这次年会会场的,有这样一个做广告的机会,他何乐而不为?

宁静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国际学术年会,不知道其中的水深水浅。秦海前一世曾经多次参加过同类的会议,知道这个会场上不但有学术,同样也有商业。参会的学者并非全都是来自于高校和科研院所,他们中间也有不少人是商业公司的研究总监,对于商机是极为敏感的。此外,即便是高校里的学者,有一些人也兼职做着企业里的顾问,同样有商业方面的背景。

西方企业是非常看重产学研协同的,他们经常会在这种学术会议上寻找可能的商机。在很多时候,有些学者研究出来的技术是具有很大应用前景的,而这些学者自己却可能浑然不觉。这个时候,企业就会主动与学者进行联系,或者买断其研究成果,或者出资支持其进行进一步的开发。所有这些活动,都会发生在年会之上,没有人会因为年会沾染了铜臭味而感到不悦。

在学者们看来,有商业公司介入年会,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如今的科研早已不是随便找几张草稿纸就能够做出来的,而是需要大量的设备、材料作为支撑,或者干脆点说,就是需要有大金主的支持。材料学的研究尤其费钱,几百万、上千万砸进去而听不到一点响声的事情也是十分寻常的,如果没有商业公司作为后盾,许多研究根本就不可能持续下去。

秦海的这一番表白,在宁静听来是庸俗不堪,而对于全场的学者来说,却如福音一般。仅仅是因为认识到铜基超导存在的缺陷,对于铁基超导有一些期盼,这位神秘的中国商人就能够投入数千万美元的巨资,支持自己的女友进行大海捞针一般的研究,这是何等有气魄的一位金主啊。

当然,大家并不会认为秦海支持的仅仅是宁静一个人,在宁静的背后,应当还有陈宗则以及京城大学的更大的一个团队。至于说为什么最终出来做主题演讲的是宁静这样一位在校研究生,自然是因为她与秦海的特殊关系,这一点大家也都能心领神会了。

一时间,许多人的目光都盯在秦海的身上,琢磨着能够从这个年轻人那里得到一些什么有用的东西。对于那些想到年会上来找好项目的商业公司,想的是能否与大秦集团进行合作,共同经营大秦集团手里掌握的技术项目。那些徒有才华而缺乏资金来源的学者,则暗自盘算着要找时间去会会这位年轻人,向他化化缘,弄上几百万来完成自己的研究。当然,化缘不会是无条件的,等自己的研究完成之后,研究成果自然是要与资助方共享的,这也是圈里的惯例了。

“宁小姐,现在我更嫉妒你了,如果我是一位女士,我一定要和你展开竞争,我希望自己能够有一个既有实力又目光远大的男友。”格默耸着肩膀,向宁静说道。

“格默先生,请你原谅秦海,他第一次参加这种学术年会,不懂得规则,我这就去让他不要再说这些不合时宜的话了。”宁静窘迫地向格默说道。

格默笑着摆摆手,道:“不不不,宁小姐,秦先生讲得非常好,我想他说的也是场上的学者们所希望听到的话。我觉得你对你的未婚夫太不了解了,他也许的确是第一次参加国际材料年会,但他绝对不是一位不懂得规则的人,相反,他对于规则是非常熟悉的,正如他知道我喜欢喝不加冰的雪莉酒一样。”

“是吗?”宁静这才发现台下的人并没有起哄,相反,大家都在目光炯炯地盯着秦海,似乎是对他说的话非常感兴趣。联想到此前秦海在各种学术场合所表现出来的从容淡定,宁静突然觉得自己对于秦海可能真的太不了解了,这分明就是一位在学术圈子里混得风生水起的业内人士啊。

秦海并没有说得太长,他也知道格默叫自己上台的目的只是为了活跃一下气氛,不是让他在这里长时间地卖狗皮膏药的。在把想传达的信息传达出去之后,他向众人微微一笑,说道:“抱歉,我想我已经占用大家太多的时间了,各位如果对我们大秦集团感兴趣,或者希望与我们开展合作,可以在会后与我们联系,我和我的助手们住在布罗菲酒店,我随时恭候大家前往指教。”

说到这里,他双手抱着话筒,学着后世见过的歌星的样子,向众人深深鞠了一躬。全场众人顿时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听起来竟比刚才给宁静的掌声还要响亮。

这个世界终究还是用钱说话的,一位亿万富翁自然比一位在校研究生要抢眼得多。

第五百一十四章引人注目的材料学院

秦海和宁静手拉着手走下了讲台,坐在台下的陈宗则和其他一些学者纷纷向宁静表示着祝贺,还有些此前不了解他们俩关系的人则拿此事开着玩笑,弄得宁静既兴奋又羞涩,只知道不停地向众人鞠躬致意。

宁静的演讲之后,又有几位学者先后上台做了关于其他领域的主题演讲。这几位都是西方的材料界大牛,岁数最起码也比宁静要大出一倍,属于德高望重之辈。他们演讲的内容自然是极其重要的,讲述也非常精彩,不过引起的轰动就远远不及宁静了。

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主题演讲人,这就是本届材料年会上最大的噱头,足以让大家津津乐道地议论上一段时间了。

在主题演讲程序结束之后,年会进入了后续的环节,即按不同领域进行分组讨论。在分组讨论中,提交过的会议论文的学者将会宣读他们的论文,并接受同行的评议。这一次与秦海一道来到巴黎的中国学者还有20多位,他们都属于有资格宣读论文的专家,但要说起影响力,就远远不及宁静了。

安河材料学院派出了一个庞大的代表团前来参加本次年会,几乎每个分会场都有一位甚至好几位安河材料学院的学者宣读了他们的会议论文,而且每篇论文的内容都相当前沿,完全不是那种纯粹为了露个脸而拼凑出来的文章。一开始,其他国家的学者们还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但随着“安河材料学院”这个名称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在他们的耳边,所有的人都被吸引住了。

在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专门以“材料”二字命名的学院,而且这个学院的研究领域之宽、研究水平之高,足以让人惊讶。

要说起来。冠以“材料学院”几个字的机构自然是很多的,不过在这些机构的名称前面,往往都还有一个前缀,比如叫作某某大学材料学院,事实上只是大学下属的一个分支机构而已。安河材料学院与这些单位不同,它是一家完全独立的专业材料研究机构。全学院上千名职工,一多半是研究材料科学的学者,另外一小半则是为他们服务的后勤、行政人员。

“你和张教授、李教授都是来自于同一个学院的?”有外国学者私下里拉着材料学院的学者打听道。

“是啊,我们都是来自于同一个学院的。”材料学院的学者略带骄傲地回答道。以一个集体的形象露脸,其实比自己单独露脸更有面子,这是他们在这次年会上的感觉。

“我听说,在高分子材料分会场,也有两位先生是来自于安河材料学院,难道他们也是你们的同事吗?”

“我们一共来了17个人。每个分会场都有我们的同事。”

“卖糕的,这也就是说,你们学院的研究涉及到了材料的每一个领域?”

“几乎如此吧。”

“我过去怎么没有听说过你们这个学院?如果你们能够在这么多领域里都有建树,那么不应当会是默默无闻的。”

“因为我们学院是三年前才成立的。出资建立这家学院的,就是在第一天的会议上露过面的秦海先生。”

“原来是这样……”提问者这才恍然大悟了。

一家专业的材料工业集团,下属一座专业的材料学院,这是真正想在材料领域做出一番作为的架式。看起来,这个吹牛皮的秦海。还真是有几把刷子的,至少他麾下有这么多优秀的材料学家。这就是他的底气。

虽然中国的材料科研在大多数领域里还处于追赶状态,无法与世界顶尖水平相比,但拥有这样一所门类齐全的材料学院,还是让人非常羡慕的。

材料的各个门类之间,有些东西是相通的,多个门类之间的合作往往能够产生出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说。搞陶瓷研究的,也需要高分子专业的配合;磁性材料既包括了金属材料,也包括了陶瓷材料;至于说材料力学、材料制备方面的研究,更是跨越不同材料门类的,可以与许多专业开展深入的合作。

安河材料学院的优势就在于此。秦海从全国各院所挖来方方面面的材料学家。这些人平常凑在一起,聊各自的专业,经常能够碰撞出一些闪亮的点子。当一项研究需要其他专业进行协作的时候,学者们不需要千里迢迢去找人讨论,只要在实验楼的走廊里喊一句,就能找到相应的专家。这样产生出来的协同效应,是其他研究机构所无法比拟的。

从第一天开始,就有许多参加年会的代表来到秦海的住处,与他进行沟通,大家都想从他这里得到一些自己想要的东西。

“秦先生,我叫乔纳斯,是瑞典莱氏分析仪器公司的技术总监。在今天的会上,有位张女士介绍了三种新型的敏感陶瓷材料,我感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