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材料帝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一直都非常崇拜中国。我知道中国有万里长城,还有中国功夫……嗨呼嗨!”

说着,他当场就摆了一个中国武术的pose,也不知道是想摆成白鹤亮翅还是黑皮掏心,反正看起来怪怪的,有点广场舞的味道。

“卡安先生,您想说什么就直接说吧,我……时间有限。”宁静扭头看了看还有珠宝柜台前磨蹭的那几个女人,心里叹了口气。其实她的时间充沛得很,如果她不得不在听这位卡安先生讲中国功夫和听那几位大妈讲珠宝之间做一个选择的话,她还是宁可选前一项。

“对不起,我不会耽误您太多的时间,我只需要五分钟时间,向您介绍一项伟大的科学设想。”卡安挥舞着双手说道。

宁静皱了皱眉毛,她可以断定,自己一定是遇上了一个“民科”,也就是传说中的“民间科学家”了。对于民科,宁静可真不陌生,在京城大学的校门外,经常会有一些民科在摆擂台,要求京城大学最牛叉的教授出去打擂。这些民科或者是发明了永动机,或者是用20行的数学推导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要不就是找到了人类存在的真实目的,总而言之,他们都觉得自己怀才不遇,诺贝尔奖不授予他们简直就是对人类的犯罪。

所有的民科都是偏执狂,有些是硬偏执,属于那种谁不信他他就跟谁刺刀见红的那种,有些则是软偏执,对于不相信他的人,他一概抱以冷笑,然后长啸一声“举世皆浊独我醒”,飘然而去,等酝酿好了情绪再来一次。

以宁静的眼光来看,眼前这位应当属于软偏执的民科,这种人只要离开自己痴迷的那个领域,在其他方面都是很正常的,甚至属于智商偏高的那类。和软偏执的民科聊聊天,还是一件颇有意思的事情。

想到此,宁静微微一笑,问道:“请问,您想跟我谈的,是哪个领域的科学项目?有些东西我可不懂哦。”

卡安眼睛一亮,激动地说道:“我发现了一种可以替代核电、火电、水电等所有传统能源的方法,用这种方法,人类将不会再遭遇能源危机,也不用担心温室气体排放,这样的项目,您有兴趣吗?”

ps:别骂我,本来是一个过渡章节,结果我自己刨了个坑,一下子爬不出来了。有人建议我写一个装叉打脸的情节,想了两天,觉得太违和了,于是转进到另一个情节里去。前两天有人问我卡文怎么办,我装叉,说卡文只要坚持写就行,结果遭报应了,自己卡了两天……你们同情我吗?

第六百六十八章拼闪电

宁静答道:“不用火电、水电的方式也有很多啊,太阳能、风能,现在都已经进入实用化了。还有潮汐电站,据我了解,也已经有成功的实验电站了,你说的是这些吗?”

“不不不,我说的不是这些。”卡安摇着头,脸上露出得意之色,“这些方法都已经算是传统手段了,我的想法比它们更先进。”

“那就只能是拼闪电了……”宁静忍不住笑出来了,秦海跟她讲过一个笑话,说某个小岛上有一批居民反核电、反水电、反火电,最后喊出一个拼闪电的口号。宁静一直认为这只是一个笑话而已,想必眼前这位仁兄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吧?

谁料想,她的话一出口,那位仁兄的眼睛就冒出了光芒,他抬起手,颇有一些想拉着宁静的手,喊一句“我可算找着组织”之类的话,幸好他还算是有理智的,知道在大庭广众之下去拉一位陌生女士的手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他掩饰性地搓了搓手,然后问道:“你是怎么猜到的?”

“我卖糕的!”宁静脱口就是一个英语的感叹词,“先生,你不会是真的想用闪电来解决能源问题吧?”

“为什么不呢?”卡安想都没想就反驳道:“全球一年要发生600亿次闪电,一次闪电的能量按100千瓦时计算,一年闪电的能量相当于6万亿千瓦时,相当于全球一年发电量的一半,能够供20个巴西使用,这么大的能量,为什么不能利用起来?”

“这……”宁静一下子被卡安给说哑了,她有心说账不是这样算的,可是又不知道从何反驳起。有关雷电收集的点子。在国内的一些中学生刊物上倒也经常见着,但真正搞科研的人,对此都是不屑一顾的,至于具体的理由嘛,宁静一时还真想不起来。

“漂亮的小姐,你听我给你介绍一下就明白了。”卡安看到宁静迟疑的样子。心花怒放,急切地指着旁边一张供顾客休息的长凳,说道:“你请坐下,我会向你出示一些材料的。”

“好吧。”宁静想想自己本来也没事可做,听听这个民间科学家讲讲倒也有趣。从对方能够准确地说出雷电的频率、能量以及全球发电量等数据,可见此人倒也不是绝对的“民科”,多少还是有一些常识的。

两个人走到长凳边,分头坐下。卡安从随身带着的一个大皮包里掏出了一叠资料,塞到宁静的手里。说道:“你看看,这是我画的雷电收集系统图纸,当然了,这不过是富兰克林做过的实验的一个翻版而已,没什么新意。在这个系统中,最关键的是两个环节,导线和储能系统,目前所有的雷电搜集系统都是因为这两个瓶颈而无法付诸应用。”

宁静身不由己地接过了卡安递过来的图纸。定睛看了一眼,便不由得对卡安又有了几分新的认识。这份图纸画得非常专业。没有一般“民科”喜欢弄的各种玄虚,而是一份能够让人一目了然的技术示意图。在这份示意图上,她意外地看到了一个自己非常熟悉的词汇:

超导!

“你是说,导线需要使用超导体?”宁静扭过头,认真地看着卡安问道。

“是的,你非常专业!”卡安欢喜地说道。“我查过有关的资料,闪电的电压最高可以达到几亿伏,电流强度达到几万安培,如果使用其他的导线,会在强电流下发出高温并且被烧毁。从而无法达到收集电能的作用。因此,雷电收集系统的第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必须使用超导体作为引雷的导线,把电能无损地传送到储能装置中去。”

宁静道:“可是超导材料只能在低温下工作,这就意味着你必须把超导导线保持在液氮中间,仅仅是维持导线低温的成本,就远远高于你收集到的电能的价值了。”

“对,你说得很对!”卡安说道,作为一名民间科学家,他向人推销自己的思想岂止上万次,可从来也没有遇到过像宁静这样认真而且专业的听众,这让他一下子兴奋起来。他伸出枯瘦的手指指点着图纸,说道:“这是建立雷电搜集系统的最大的障碍,但这个障碍的存在,完全是因为现行的超导研究完全走入了歧途,按照目前的研究思路走下去,超导研究是不会有前途的。”

一句话直接就把宁静给雷得外焦里嫩了,这位仁兄真不愧是研究雷电的,说话都带着狂雷。宁静自忖也算是超导学界顶尖的权威了,岂能容得了一个民间科学家在自己面前放出如此狂言。

“卡安先生,你说现行的超导研究走入了歧途,你能说得更清楚一点吗?”宁静问道。

“当然可以。”卡安自信地说道,“钇钡铜氧是目前最流行的超导材料,几乎所有的超导学家都在围着这种材料打转。然而,它的结构决定了这种材料是不可能突破液氮温区的,想实现常温超导更是不可能。此外,钇钡铜氧的机械属性也太差了,很难加工成自由形状的导线……”

“等等,卡安先生,我冒昧地问一句,您原来做过超导方面的研究吗?”宁静打断了卡安的话,诧异地问道。卡安刚才这段表述非常专业,这绝对不是一个外行人能够随口说出来的。

果然,卡安自豪地拍着胸脯说道:“我从事过将近30年的导电材料研究,对钇钡铜氧超导材料也有过涉足。也正因为研究了超导材料,我才把兴趣转向了雷电收集,我认为,超导是解决雷电收集难题的关键环节,只是所有学者的研究都走向了一个错误的方向而已。”

“那么,你认为正确的方向是什么呢?”宁静压着心里的震撼,向卡安问道。

“铁基材料!”卡安斩钉截铁地说道,“我认为应当抛弃铜基材料,寻找铁基超导材料,通过在铁元素中掺杂其他元素,来获得温度更高而且机械性能更好的超导体。”

宁静认真地看着卡安的眼睛,她有点怀疑卡安是在演戏。然而,她看到的是一种执着和自信的神色,如果说这是作伪,那只能说卡安的演技实在是太高了。宁静沉默了几秒钟,然后说道:“磁性物质是不可能具有高温超导性的,这是权威观点,你的思路是错误的。”

宁静这话就属于使诈了,磁性物质不可能具有高温超导性,的确曾经是一种权威观点,但随着铁基超导材料的问世,这种观点已经不攻自破了。而推翻这个观点的,恰恰就是宁静自己。她所以在卡安面前这样说,是为了测试一下卡安到底对超导研究有多少了解,明明铁基超导已经问世几年了,他还把这个当成自己的伟大预见,这就有些反常了。

“小姐,你说的权威观点,并不一定是真理。”卡安涨红了脸,摆出了一副打算论辩300合的架式,他是如此偏执,以至于都没有去琢磨一下,为什么眼前这位年轻姑娘能够说出如此专业的话来。如果他多想一点,至少也应当问问宁静的师承吧。

“超导的机制并不只有一种,通过电子在费米面上的散射,应当也能够产生出超导特性,这种特性正是传统金属导电的特性。如果能够证明这种超导性的存在,常温超导材料的研究将指日可待!”卡安滔滔不绝地说道。

宁静的眼睛都瞪圆了,卡安说的这些,恰恰是她和陈宗则等人的研究成果。从卡安的叙述来看,他并不了解最近几年超导学界的动态,甚至连铁基超导材料已经问世都浑然不知。然而,就在这种情况下,他居然能够准确地说出铁基超导的机制,可以想象,如果给他一定的实验条件,他完全能够独立地制造出铁基超导体。

这是一个水平丝毫不亚于陈宗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