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材料帝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废物!无能!”

在北店集团王凯华的办公室里,技术处长董林生、销售部长罗金辉正低着头站在王凯华的办公桌前,听着王凯华的咆哮:

“上个月的销售下降了40%,这个月又下降了20%,再这样降下去,咱们还能剩下什么!罗金辉,不是已经通知你把所有车型都降价5%进行促销了吗,怎么销量还在下降!”

“这个……”罗金辉一脸苦相,“王总,我们已经尽力了。各地的销售点除了按照集团统一规定降价5%以外,还推出买车送膜、送地垫、送加油卡等各种优惠,可是顾客就是不买账啊。在几个大城市,部队出面建了几百个充电站,市政府说他们也管不了。充电站的问题一解决,咱们的车根本就无人问津了。

您不知道,就连咱们集团内部的职工,现在都在谈论购买电动汽车的问题,说电动汽车省钱,加一箱油的钱能够跑四箱油的距离,谁还乐意买燃油汽车。”

“是哪些人打算买电动汽车?你去调查一下,一经发现,立刻开除!”王凯华怒道。

“呃……王总,这个恐怕……”罗金辉不知道说啥好了,王凯华的霸道,是全集团人所皆知的。可是霸道也总得有个限度吧,人家职工拿自己的钱愿意买什么汽车,集团能管得着吗?事实上,罗金辉自己都打算买辆电动汽车开,又省钱、又好开,谁不喜欢?

王凯华当然也知道自己的威胁有些过份了,他避开了这个话题,把头转向董林生,问道:“董林生,你们技术处是怎么搞的,电动汽车的几项关键技术,你们什么时候能够搞出来?”

“估计要一年时间吧。”董林生低声说道,在他心里,对自己的回答根本就不相信。如果没有外来的帮助,再给他三年甚至五年的时间,他也不敢保证能够突破这几项关键技术。其中最重要的超级电容技术,在他手里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技术储备,整个技术处连一个懂超级电容原理的人都找不出来,你让他怎么去研究这个东西?

“一年时间?绝对不行!”王凯华道,“汽车工业局给我们下了任务,要求我们适应电动汽车发展的趋势,尽快推出自有品牌的电动汽车,给我们的时间也就是一年。如果一年之后你才能解决关键技术,集团哪来得及造出成品车来?”

“可是,我们确实有困难。”董林生辩解道。

“我不是交代你和国外车企联系吗,大众、通用、丰田,实在不行现代也行,不管是哪家,只要有合适的技术,我们全盘引进,你联系的情况怎么样了?”王凯华问道。

董林生苦笑着摇摇头:“王总,我都联系过了,国外那些车企都说……”

说到这,他顿住了,后面的话他实在不敢说出来。他去和这些外国车企联系的时候,对方的反应都是先表示愕然,随后就跟他讲了一大堆道理,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你有病啊!

超级电容技术出现之后,用充电电池作为储能部件的技术就完全被放弃了,因为与超级电容相比,充电电池几乎没有任何的长处。到目前为止,唯一具有商用价值的超级电容就在中国人手里,各家国外车企都在与大秦集团洽谈引进超级电容技术的问题,这个时候一家中国车企跑到国外去要求技术合作,难道不是有病吗?

“国外车企目前都在和……那边谈合作的事情,他们说如果要等他们自己开发出超级电容技术,恐怕要过好几年了。”董林生含糊其辞地说道,说到“那边”的时候,他用手指虚点了一下,这是一个大家都懂的指代。

王凯华愣了一下,然后色厉内荏地说道:“既然是这样,你们也可以去找……那边啊!我们和他们的关系,总比外国车企和他们的关系近吧?外国人都能谈,我们为什么不能谈?”

“可是……王总,您说过不要搭理他们的。”董林生说道。他不和大秦集团谈合作,恰恰是因为王凯华的反对,现在王凯华反而在指责他,这个黑锅他可不能背。

王凯华道:“技术上的事情,我什么时候插过手了?我不是跟你们说过吗,你们只要找到技术就行,不用管是和谁合作。你是技术处长,这样的小事,还需要我亲自过问吗?”

“我明白了。”董林生只能点头称唯,谁让人家是老总呢。

第七百一十三章虎落平阳的感觉

王凯华真的有些急了,电动汽车的问题再不解决,他的帽子就有些危险了。

电动汽车的事情已经惊动了上层,大秦集团展开的宣传攻势让中央领导也开始关注到这件事情,一些大城市迟迟不肯启动充电站的建设,引发居民怨声载道,这种情况也通过各种舆情渠道反映到了中央领导的面前。

一开始,中央领导只是把这件事当成企业间的竞争炒作,本着不干预经济活动的想法,并没有特别在意。随着各方面的动静越来越大,包括冀明初、崔洪春等人都开始反映此事,上层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件事原本也是大秦集团占着理,智囊机构随便调查一下就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调查报告往中央领导面前一递,自然引来了上层的雷霆震怒。

体制内的人,对于各种狐假虎威的猫腻是一目了然的。王凯华等人的做法,包括替他们说话的那些省部级官员的做法,虽然不正当,但在程序上并没有什么过错,而且初衷可以解释为保护国企的市场竞争力,也算是一个能够上得了台面的理由了。在这种情况下,上层虽然知道事情的原委,但也不宜直接处分王凯华,毕竟他也是一个相当于正局级的企业领导,这么多年来,功劳苦劳都不少,为了与一家民营企业恶性竞争的事情就直接免掉,于情于理都不合适。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向经贸委下达了一个指示,要求包括北店、安什在内的大型国有汽车企业必须拿出自己的电动汽车研发计划,并在可接受的时间范围内推出成熟车型。中央指示的理由是非常充分的,电动汽车的所有关键技术都在国内,而且国内也已经有非常成功的应用。大型车企拥有地利、人和等各种优势,有什么理由不能拿出自己的车型呢?

这个指示既是给王凯华等人的一个最后通牒,也是给他们的一个台阶。如果他们能够及时转变官商作风,踏踏实实地向大秦等先行企业学习,在短时间内解决技术障碍并非难事。一旦北店、安什等都有了自己的电动汽车,他们给大秦汽车设置的各种障碍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这桩公案就算是结束了。

当然,如果王凯华们执迷不悟,没有决心也没有能力解决自己面临的技术问题,那么以一个不称职的名义把他们调离当前位置,大家又有何话讲呢?所谓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说的不就是这种情况吗?

得到汽车工业局转发的通知,王凯华知道自己玩砸了。他没有估计到秦海的能量有这么大,也没有想到他会用这样一些手法来对付自己。他原来以为给秦海一些颜色,秦海就会乖乖地低头。谁料想他搬起来的石头,砸中的却是他自己的脚。

这个通知,王凯华没有转给中层干部们看,只是在集团高层会议上做了传达。但高层会议上的事情,哪有能够保密的。董林生和罗金辉说起来都是王凯华的亲信,与其他高层领导的关系并不好。但这种涉及到王凯华疼脚的事情,人家岂有不讲给董林生和罗金辉听的道理。

明知王凯华是被经贸委逼得无路可走了,但董林生还不能直接说出来。只能把责任都扛到自己肩上。王凯华放话说自己不管技术上的细节,其实就是告诉董林生。该去低三下四地求秦海帮忙了。明明是王凯华牛烘烘地赶走了上门来谋求合作的秦海,现在却要让董林生去找秦海讲和,这不是上赶着送脸去给秦海打吗?可是,当下属的,就得有替领导挡耳光的精神,董林生对此是有足够自觉性的。

董林生去找的第一个人。并不是秦海,而是红原公司的张岱渭。张岱渭是从北店集团的技术处跳槽出去的,当年曾是董林生的手下。董林生把自己与张岱渭相处的过程从头到尾回忆了一遍,确信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别对不起张岱渭的地方,于是便拎着大包小包的礼品上门去了。

“哎呀。张老弟,我们好久没见了。”

在张岱渭的办公室里,董林生用极其夸张的口吻向张岱渭说道。他把带去的礼品放在一旁,走上前做出了一个想与张岱渭拥抱的姿势。

“原来是董处长,稀客,稀客。”张岱渭避开了董林生张开的双臂,只是伸出手,与董林生简单地握了一下,然后指了指沙发,说道:“董处,请坐吧……你看,我这里也没什么好茶叶,要不,我给你倒点白开水吧。”

“不用不用,在外面已经喝过了。”董林生客气道,他分明看到张岱渭的桌上放着一个颇为精致的茶叶筒,而且也记得张岱渭本人是喝茶的,办公室里不可能没有茶叶。他这样说,明摆着就是不想给自己倒茶的意思了。这真叫虎落平阳,如果不是王凯华把事情搞得一团糟,他董林生何至于到这来看张岱渭的冷脸?

“董处今天怎么有空光临我这座小庙啊?”张岱渭明知故问道。

“岱渭啊,实不相瞒,今天大哥我是来求你老弟伸手救命的,你如果不帮老哥,老哥这回可真是过不去这个槛了。”董林生一张嘴就是一副街头行乞的劲头,他已经想通了,面子这东西能值多少钱,还不如直接低调一点,求得张岱渭的同情。

董林生这样一说,倒真把张岱渭给吓了一跳。他认真地看了看面前这人,确定此人的确是曾经在自己面前趾高气扬的那个北店集团技术处长。当年他在董林生的手下,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冲突,但挨各种训斥可不是一次两次了。乍一听董林生一口一个“老哥”、“老弟”的,张岱渭不知道是该觉得感动呢,还是觉得好笑呢。

“董处,瞧你说的。”张岱渭道,“你们北店可是全国汽车行业的老大,我们红原汽车才是小兄弟。我们现在搞汽车那一套,都是跟着北店学的,你哪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