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材料帝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柴培德咽回去的那句话。在岑州市自己的文件里写的是“国内领先”,但面对着几个城市的同行。柴培德当然不能这样讲。不过,大家也不是傻子,岂能听不出柴培德话里的潜台词。再结合杨新宇将其隆重推出的做法,柴培德那白森森的獠牙已经暴露无疑了。

娘的,原来老杨准备了这么一个后手,难怪会有这样的底气。几个城市的官员同时在心里暗暗地骂道。

岑州紧临长江,依托水运之利,早在50年代就建有一家炼油厂,有一定的化工业基础。与金塘等城市相比,岑州的化工业水平显得比较落后。所以王松安等人从来没有把岑州列入自己考虑的范围。然而,如果岑州市真如柴培德所说,打算以化工业作为七五、八五期间的发展重点,那么他们与国产化办的合作就非常好理解了。

作为一个后起之秀,岑州迫切需要有自己的主打产品,而刚刚起步的汽车材料恰好能够符合他们的要求。为了获得国产化办的支持,岑州应当能够接受苛刻的分成条件,因为即使是把50%的超额利润交给技术提供方,岑州所能留下来的利润依然是十分可观的。

这些可观的利润,对于王松安等人可能不太在意,但对于柴培德来说,那就是雪中送炭。凭着汽车材料这一项,岑州就能够在化工行业里找到一席之地,随后的发展,就不可限量了。

杨新宇把这样一个秘密武器一直捂到最后才拿出来,的确是有些腹黑,但王松安等人也无话可说。毕竟人家已经苦口婆心地劝说了好几天,好话赖话都说尽了,是他们自己觉得自己不可替代,一口咬住不愿意合作,能怪岑州在背后插上一刀吗?

“在各位同行面前,我也就不隐瞒什么了。岑州市委经过紧急讨论,已经于今天上午做出了一项决议。我们准备在未来三年内,通过自筹和申请国家投资相结合的方式,投入两亿元,发展多种化工材料,首先把岑州打造成国内最大的车用化工材料研发和生产中心,这一点,已经得到了浦桑汽车国产化工作办公室的认同。在此,我首先要向杨新宇主任表示我们岑州干部群众最真挚的感谢。”

柴培德大声地宣布着,语气中毫不掩饰得意之情。

ps:是我穿越了吗?帝都,五环内,居然停电四个小时了……

利用笔记本残余的电量码出一章,用手机上的热点上网上传……

如果再不来电,今天可能真的只有一更了。帝都众,以停电为借口欠更,是不是想象力匮乏的表现?问题是,现实比小说更yy啊!!!

第二百三十八章画圈圈咒你

在岑州发展化工产业的想法,是柴培德上任之后提出来的,其始作俑者,还得算到秦海的头上。在柴培德向秦海问计的时候,秦海告诉柴培德,基础工业的发展会是未来几十年的重点,谁掌握了基础工业,谁就拥有了在经济上的发言权。化工产业是基础产业的一部分,而且当前国内化工产品正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在这个时候发展化工产业,恰逢其时。

柴培德对于化工产业也有一定的兴趣,但信心却没有秦海那样足。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岑州市在化工方面的基础并不算很好,要与金塘之类的城市相竞争,还有明显的劣势。如果不能找到一些主打产品,迅速地占领一部分细分市场,那么自己就没有什么发言权,恐怕也很难争取到省里以及国家的支持。

在这个时候,秦海向柴培德提起了汽车用化工材料的问题,请柴培德予以关注。他表示,根据国产化办的预测,到1990年,国内汽车用塑料总计可以达到3万吨左右,其中包括约7500吨聚氨酯、5000吨聚氯乙烯、4000吨聚丙烯、3200吨abs以及其他数十种不同的塑料品种。

车用化工材料种类繁多,而每种产品的需求量却十分有限,因此不适合大型化工企业涉足,对于岑州这样化工业刚刚起步的城市却极其合适。随着国内汽车产量的不断提升,这些材料的需求量也会与日俱增,这样又正好能够与当地生产能力的提升相匹配。如果能够建成一个车用化工材料基地,岑州的经济将会拥有一个醒目的亮点。

柴培德被秦海描述的美好前景所打动,他说服了市委以及市政府的其他官员,将化工产业确定为岑州市在七五、八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产业。随后。他就带着担任化工局局长的徐扬,来到了浦江,请求杨新宇将汽车化工材料交给岑州市来研发和生产。

由于此前北溪汽车配件基地的事情,杨新宇对柴培德的印象很不错,但他非常抱歉地向柴培德表示:汽车化工材料的生产,将优先考虑已经有一定化工产业基础的几个城市。而不可能交给一个基础薄弱的城市去承担。

也不知道是从秦海那里得到了一些暗示,还是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道理,柴培德在得到杨新宇的拒绝后,并没有放弃,而是吩咐徐扬盯住国产化办的一举一动,寻找可能出现的机会。

这一次的协作洽谈会,对于岑州来说是最后一次机会。如果金塘、梅城等城市接受了国产化办的委托,开始生产车用材料,那么岑州就只能望洋兴叹了。因为这些城市的确比岑州更有竞争力,杨新宇也不可能为了与柴培德的私交而违背原则。但柴培德却有一种隐隐的预感,那就是金塘等城市有可能会有恃无恐地不给杨新宇面子,这时候,岑州就有机会介入了。

柴培德的预想果然在协作洽谈会上应验了,王松安等人拒绝接受50%的技术分成要求,这就意味着他们拒绝了与国产化办的合作。柴培德迅速跟进,向杨新宇表示岑州可以接受这样的条件。愿意成为汽车用化工材料的生产中心。杨新宇在对王松安等人苦劝多次未果之后,终于接受了柴培德的要求。

在这一天时间里。柴培德亲自带着徐扬与柳耀忠、夏扬杰等人签署技术转让协议,同意以超额利润的50%作为支付给各家技术提供方的技术使用费。鉴于材料生产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柴培德还让岑州化工局向几家技术提供方支付了一部分预付款,以支持他们尽早启动后续的研究工作。

对于柴培德的支持,杨新宇也是投桃报李。他与化工部取得联系,准备以机械部和化工部两家的名义。明确支持岑州建设车用化工材料基地。有了两个部委的支持,岑州就可以向银行申请到更多的贷款额度,在当时国家严格控制基建贷款规模的大背景下,这样一个政策优势对于岑州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除此之外,杨新宇还向柴培德表示。他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向石油总公司、化工部等单位做一些工作,争取让它们把拟定中的一些大型石油、化工类项目布局到岑州去。这些单位要建的大项目多得很,建在哪里都是一样,如果有人愿意为岑州说话,那么落到岑州去又有何难?

这些幕后的事情都是王松安等人所不知情的,但他们从柴培德出现在酒席上这一点,已经能够猜出无数的事情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那些事,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柴培德出手替杨新宇救场,杨新宇岂有不回报之理?他们这些人给杨新宇找了那么多麻烦,杨新宇不记恨他们才怪,届时到上头歪歪嘴,恐怕各种好处就会与他们无缘,转而落到岑州的碗里去了。

“这姓柴的太无耻了,明显是在抢我们的饭碗嘛!”王松安把嘴凑到吕康定的耳边,对他小声嘀咕道。

吕康定一脸灰色,同样小声地说道:“这才是老杨的风格啊,往往能够在关键时候突出奇兵,给人一个措手不及。唉,早知道他留了这样一手,咱们就不该把话说得太绝了。”

“怎么,吕市长,如果你事先想到这一点,难道会接受杨主任的条件?”王松安问道。

吕康定沉默了一会,苦笑道:“这是一个死局。接受老杨的条件,咱们太吃亏了。可是不接受老杨的条件,让岑州抢到了这个机会,日后就真的没咱们什么事了。汽车材料可是一块大肥肉啊,岑州把正市长都派出来了,这是志在必得的意思了。”

王松安道:“吕市长,你觉得如果咱们现在答应杨主任的条件,他会不会接受咱们?”

“晚了,他们肯定已经达成了协议,老杨肯定不会因为我们的缘故而改变协议。咱们顶了这么久,如果在这个时候认输,丢不起这个人啊。”吕康定说道。

“如果丢人能够扭转结果,那么丢丢人也无妨了。只可惜……”王松安在自己心里默默地想道。

相比这些市里的官员,于克岫等企业厂长的心里更是震惊与失望。柴培德刚开始讲话的时候,于克岫还没听明白是怎么回事。待到柴培德大谈特谈岑州发展化工产业的规划时,于克岫彻底傻了,想到自己亲手把一个未来有长足发展的项目拒之门外,他几乎想以头抢地。

“老刘,这是不是意味着,咱们彻底没机会了?”于克岫拉着刘杰问道。

刘杰道:“这不是明摆着的吗,汽车材料又没多少,一种材料也就够一家厂子做。岑州如果吃下去了,哪里还有咱们的份?”

“我印象中,岑州没有能够生产聚氯乙烯的企业啊,他们怎么可能接下改性聚氯乙烯的生产任务呢?”于克岫昏乎乎地评论道。

刘杰哼了一声,道:“我还知道他们没有搞玻纤尼龙的呢,可是如果市里想搞,大把大把的钱砸下去,弄一套设备会很难吗?你没听那个柴市长说吗,他们打算投入2个亿呢,你那个金南化工厂才值多少钱?”

于克岫在心中默算了一下,叹道:“如果他们做改性聚氯乙烯,建一套年产2000吨的设备也就是一两千万,照国产化办开出来的价格,他们干上三四年,一套设备的钱就全赚回来了。”

“咱们给自己培养了一个竞争对手啊,说不定,哪一天咱们就垮在这些对手的手里了。”刘杰悲观地说道。

“早知如此……”于克岫抬起眼看了坐在另外一桌的秦海一眼,终于没有说下去了。他明白,这样一个结果是他们自己造成的,他们以为自己拥有生产能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