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材料帝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了,崔部长,咱们部里是不是太偏心眼了?听说,青锋厂的那种热喷涂设备,全国只有一台,怎么我们这种部属企业都没有,先给省属企业配上了?”周宏文压低了声音,向崔洪春发着牢骚。他这样说话当然不是要指责崔洪春,只是一种下级对上级的习惯性卖萌,在计划体制下,不会向上级卖萌的企业是永远捞不到好处的。

崔洪春笑了笑,说道:“老周,我如果告诉你说,这种设备全世界也只有一台,你信不信?”

“当然不信。”周宏文下意识地答道。话说出口,他才隐隐觉得有些不对,他知道崔洪春不是一个喜欢信口开河的人,照理说是不会开这种玩笑的。其次,大把大把的国外厂商在看到这些经过热喷涂处理的农具时,脸上表现出来的那份惊讶绝对不是装出来的,莫非他们真的从未见过这种工艺?

“崔部长,难道青锋厂的设备不是从国外进口的?怎么可能全世界只有一台呢?”周宏文问道。

崔洪春用手指了指周宏文的脑袋,说道:“老周,你的观念该变一变了。凭什么咱们的先进设备就必须是从国外进口的?难道咱们就不可能有点世界领先的东西?”

“我不信。”周宏文嘟囔道,“要说咱们能搞点小革新,我还相信。热喷涂这玩艺,我听我们厂的技术员说,技术可高档了,怎么可能是咱们中国人搞出来的?”

“信不信由你。不过,如果你们山农想买这种设备,你只能找小秦,找其他人都不管用。他是不是愿意卖设备给你,那就看你们的表现了。”崔洪春笑道。

有关热喷涂工艺的事情,秦海自然是向崔洪春做过汇报的。不得不说,在秦海汇报时,崔洪春也被吓了一跳,他当时的想法是,要么这是秦海在吹牛,要么就是热喷涂这种工艺没什么了不起的,属于外国人不屑于玩的东西。

为此,他专门让秘书李阳去了解了一下这项技术的情况,李阳翻了半天书也没找到一个完整的解释,后来跑到科学院去找了几个材料方面的大牛问了一下,这才知道热喷涂是何其高端的一种技术。虽然细说起来,这项技术也是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但西方国家到目前为止也未能实现热喷涂工艺的普及,至于用在农机加工上,那就更是前所未闻了。

这一次来巴西的路上,秦海郑重其事地把李林广和岳昆二人介绍给了崔洪春,告诉崔洪春,说这项技术正是出自于这两位专家之手。看到这两个人,崔洪春心里算是踏实了一点,毕竟人家的岁数和资历在那放着,不像秦海那样年轻得让人起疑。

听说采购热喷涂设备要找秦海,周宏文又是一愣,他终于感觉到,崔洪春应当不是在说笑,这种神奇的技术,看来的确是与秦海以及青锋厂息息相关的。他扭头看到秦海正在自己身后不远处走着,连忙停下脚步,等着秦海走上前来,这才笑呵呵地搭讪道:

“小秦,今天可多亏你了。对了,咱们那个热喷涂设备,什么时候能给我们山农弄一套?外商找我们订货,我们没有加工设备可不行啊。”

秦海也笑着说道:“周厂长别急,设备肯定是会满足你们的。只不过亲兄弟、明算账,咱们有些丑话得提前说一下,热喷涂的设备可不便宜,到时候,周厂长别说我小秦太黑心哦。”

周宏文连连摆手道:“这怎么可能?一分钱一分货嘛,该多少钱就是多少钱,就算是十万八万,我也绝不会眨一下眼睛。”

第二百七十章秦海的心计

听周宏文把“十万八万”说得这样大义凛然,秦海哭笑不得。岳昆他们最终设计定型的热喷涂机,光成本就要40多万一台。未来交由工厂进行小批量生产,成本可以稍微压缩一点,但30万以上是最起码的。热喷涂机使用的材料价值不菲,加工精度要求也很高,所以成本十分高昂。

“周厂长,如果你们厂只能拿出十万八万的,我建议你们以后还是把产品送到青锋厂来,我们替你们加工就好了。加工费可以给你们算便宜一点,一片犁铧10块钱就行了。”秦海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

“10块钱一片?你可真黑啊。我们如果真的打开了国际市场,一年怎么不得卖出去一两百万片,这不就要送给你们一两千万?”周宏文的数学显然是跟数学老师学的,计算结果非常正确。

秦海道:“周厂长既然知道这样,那还觉得我们的热喷涂机一台只需要十万八万?您想想,采用热喷涂工艺加工出来的犁铧,使用寿命比常规犁铧能够提高三倍,你们就算是两倍定价,一片犁铧也能多挣到三四十块钱,一百万片,就能够挣到三四千万,你想想,花200万买一台设备,还算贵吗?”

“200万?你不会是说真的吧?”周宏文头脑冷静下来了,他开始意识到,这种能够让外国人都感觉到惊奇的设备,应该不会是那么便宜的。

崔洪春也凑了过来,说道:“小秦,我还没来得及问你呢,你们搞的这个热喷涂技术,设备方面能不能保证?现在咱们可是已经把产品宣传出去了,如果到时候你们提供不出相应的设备。那就麻烦了,总不能大家都把产品拿到青锋厂去做加工吧?”

秦海道:“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考虑到了。我们联系了两家机械厂在帮助做加工,未来两个月之内,大概可以拿出30至40台设备,不过,我们可以只能留下10台设备在国内市场销售。余下的要投放到国际市场上去。”

“投放国际市场?”崔洪春皱了皱眉头,“出口创汇当然是一件好事,可是你们把设备往国外一卖,咱们自己的技术优势不就没有了吗?那咱们到巴西来参加这个博览会,还有什么意义呢?”

“对呀,现在国外厂商就看中我们这批经过喷涂加工的配件了,如果他们有了同样的设备,那我们岂不就没有市场了?”周宏文也赶紧说道。他刚才还在做着犁铧出口创汇的美梦呢,如果秦海把热喷涂机卖到国外去。那他们的犁铧还能有竞争力吗?

秦海道:“周厂长不必担心,只要你们能够控制好成本,就不会失去竞争力。靠热喷涂这个技术门槛来占有市场,是守不了多久的。你想想看,西方国家的技术水平比我们高,他们如果认识到热喷涂工艺的重要性,还能克服不了其中的技术难关吗?就算我们不卖设备给他们,他们也同样能造出设备来。与其如此,我们还不如抢先赚一笔卖设备的外汇呢。你说是不是?”

“能拖一会算一会嘛……好歹,给我们留出一年半载的时间也好啊。”周宏文郁闷地说道。

话是这样说,但周宏文也不得不承认,秦海的道理是站得住脚的。人家外国人的技术水平肯定比中国人高,中国人能够造出热喷涂机,人家难道造不出来?过去人家没有造。是因为人家没想到而已。现在自己的产品已经摆出来了,人家一看就明白,估计回去就开始研究了,说不定人家研究出来的设备,比秦海他们的设备还要高级呢。

至于说能拖一会算一会。这种话也就是发发牢骚。安河省也需要出口创汇,有这样好的设备,如果能够在国外卖出去,人家凭什么不卖?所谓全国一盘棋,在面对地方利益的时候,就是脆弱不堪的,秦海完全没义务为了山南农机厂而放弃出口热喷涂机的机会。

周宏文不知道,其实秦海说的这一套,都是托辞,秦海真实的想法根本不在于此。

热喷涂工艺的确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关键在于,现在捅破窗户纸的人是秦海,他在让李林广和岳昆研发出这项技术的同时,就已经在国内和欧洲、美国、日本等地都申请了技术专利。这些专利会形成一道坚实的门槛,把后续的研究者堵在门外,或者不得不绕路而走。所谓人家能够很快造出同样设备的说法,基本上就是欺负周宏文不懂专利法规了。

秦海急于要向国外出口热喷涂设备的原因,一方面当然是抓紧时间挣钱,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用这种方法来迟缓国外研究热喷涂技术的步伐。他知道,这次博览会过后,热喷涂这个概念绝对会成为业内最热的概念,不单是农机厂商,其他领域的厂商也会关注到这项技术。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秦海不向他们提供热喷涂设备,他们就会被迫自己去开发相应的技术,虽然难度比较大,但只要有足够多的真金白银砸下去,还没什么跨不过的技术障碍。

反过来,如果秦海及时地在国际市场上推出热喷涂设备,这些企业能够以几十万或者几百万美元的价格买到设备,就不会有动力去自主研发了。外国厂商做事是很讲究经济效益的,能够买到手的技术,他们有什么必要非要花大价钱自己搞呢?

这一手,是许多外国公司对中国人做过的,用相对比较廉价的设备,诱使你放弃自主研发。秦海现在要做的,不过是以彼之道,还治彼身而已。

这个想法,秦海不会对周宏文说,甚至也不会对崔洪春说。热喷涂技术到底有多难,除了李林广、岳昆他们之外,其他人是搞不清楚的。秦海这一次在博览会上推出经过热喷涂处理的基础配件,最主要的目的是销售热喷涂技术和设备,农机基础件的销售。不过是一个添头罢了。

对于秦海的话,崔洪春也找不出什么反驳的理由。不过,他的心态要比周宏文更淡定一些,对他来说,只要这一次能够在博览会上拿到一些荣誉,他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至于未来各企业出口基础件的问题。总是有办法来解决的。秦海说得对,中国企业不还有成本上的优势吗?

“小秦,出口创汇和为咱们自己的企业提供装备,两边都不能荒废。”崔洪春用领导的口气叮嘱道,“像周厂长他们山农这样的大企业,部里也是非常支持的。所以,你们如果生产出了新的热喷涂设备,要尽量先提供给他们。”

“那是一定的。”秦海笑得很无辜,“我们的考虑也是优先为部里的重点企业提供一批装备。我们估算了一下,改进后的热喷涂机,一台大概准备定价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