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材料帝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功课的,虽然有可能这些话都是陈贺千临时教他的,但他能够如此流畅地说出来,也十分不易了,起码不像是一个有钱无脑的土大款。

看到孙玉智的表情,秦海心中有些不忿,他索性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全说出来了:

“孙老师,我给您几个观点。要解决我刚才说的第三代稀土永磁合金存在的缺陷,应当有两条思路,一是进行材料的表面处理,以达到抗腐蚀的作用,我觉得,可以尝试使用镍、铬、铜、锌这些元素在磁体材料的表面做一个涂层或者镀层。第二个思路是改变磁材料的化学成分,通过粉末冶金的方法,在材料中加入铝、镓、钕、铜等元素,能够有效地提高其在潮湿环境下的抗腐蚀能力。”

孙玉智听到这里,完全呆住了。秦海说的这些,与他正在考虑的一些想法完全吻合,而且即便是他自己,对于这些想法也仅仅停留在猜想阶段,无法如此清晰地表述出来。他深信,陈贺千也不可能知道这些东西,虽然都是做金属材料的,但术业有专攻,永磁材料这个领域,陈贺千并没有涉猎,更谈不上有这样深刻的见解。

他不知道,秦海说的内容,恰恰是他在几年或者十几年后发表的论文上的内容,有一些已经被编入了材料学的教科书。人家拿着他若干年后的成就来忽悠他,他还能不中招?

“小秦,你说的思路,跟我完全一致啊!如果有条件,这些实验我都可以做,实验设计我早就成形了!”孙玉智结结巴巴地说道。

“那孙老师就跟我走吧,到安河去,所有这些实验所需要的条件,包括经费,我全部提供。唯一的要求嘛……最后的学术成果归你,经济成果归我。”秦海笑呵呵地说道。永磁材料的应用范围实在是太广了,小到各种仪器仪表,大到电动机、起重机,这东西随便划一个技术门槛,各家厂商就得乖乖地送钱,绝对是一本万利的项目。

“这成果的归属倒无所谓……其实论文的署名也不止一个人的。”孙玉智红着脸说道,他还没有大方到说自己不要学术成果的程度。知识分子能够装得对钱不屑一顾,但对于名是无法淡定的。

“不可否认,秦董事长说的这些,对我很有吸引力。不过,这些事情还容我考虑一下,毕竟……事关重大。”孙玉智的声音低了几度,生怕这样一种给脸不要脸的态度苦恼了财大气粗的秦海,使到手的鸭子又飞走了。

ps:还有点低烧,不过暂时还不影响码字,为人品再发一章。求推荐票,有月票当然更好。

90年,橙子还在读本科,去筒子楼拜访一位副教授(如今他已经是国内知名经济学家了,还是巨有钱的那种),他对橙子说的话就是:能出国尽量出国吧,先超越初级阶段。

无语啊。

第三百一十一章需要一个挂靠单位

孙玉智的犹豫,秦海是非常理解的。高校的教职可是一个铁饭碗,虽然里面装的饭菜不怎么样,好歹也是旱涝保收。要凭着一个素不相识的大款几句话就抛弃一切跟着走,孙玉智可真的没有这样的勇气。

三个人接下来便聊了一些其他的闲话,包括说起了另外一些搞材料的学者的境遇,照孙玉智的说法,秦海开出的条件对于这些人没准是更有吸引力的。

等到把陈贺千和秦海送下楼,孙玉智再回到房间的时候,看到妻子王瑾正守在门口等着他。

“孩子睡了?”孙玉智小声问道。

“睡了。”王瑾道。

“我和他们说的话,你都听到了?”孙玉智又问道。

王瑾点点头,夫妻之间有足够的默契,孙玉智知道她在想什么,她也知道孙玉智在想什么。

“瑾,你觉得我应该去吗?”孙玉智拉着妻子坐在床上,对她问道。

王瑾道:“你觉得这个秦董事长,可信吗?”

“我了解过他的一些事迹,他才20多岁,却是热喷涂机的专利所有人,把全世界的材料学家都给震了。另外,看陈老师和他的关系,非同一般。陈老师的为人我是百分之百相信的,如果这个秦海人品不端,就算他有再多的钱,陈老师也不会和他如此亲近。”孙玉智低声地说着自己的分析。

“可是……他说他们那里没有编制,你这不就相当于下海了吗?”王瑾有些担心地说道。

“是啊,这一步踏出去,可就回不来了。”孙玉智点头道,“不过,你听听他说的条件。不低于1000块钱的月薪,1万块钱的安家费,还有两室一厅的住房。你想想,小泽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我们连一斤活虾都买不起。咱们委屈点没事,委屈了孩子。我实在觉得有愧啊。”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里略略带上了一些哽咽。他想起前两天骑着车接孩子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个卖活虾的摊子。孩子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个摊子,那副眼馋的样子,让他至今心痛难耐。可是一斤活虾要十几块钱,这岂是他的收入能够承担的。孩子很懂事,没有向他哭闹,但越是如此,他就越是伤心。

王瑾理解丈夫的心情。她把头靠在丈夫的肩上,说道:“可是这样做,风险太大了。万一他们那边的事情办不成,或者他变卦了,你就啥都没有了。”

“真到那一天,我也只能出去了。”孙玉智说道,“虽然我真的不情愿。”

王瑾的心已经在动摇了,在工薪层的工资普通只有一两百块钱的年代里。一千元的月薪是有极大吸引力的。不说别的,就想到能够多给孩子买点好吃的。做身漂亮衣裳,她也忍不住心动。她想了想,说道:“要不,你明天给陈老师打个电话,再和他聊聊,听听他的意见。当着这个秦董事长的面。说不定陈老师有些话不方便说呢。”

“嗯,我也是这样打算的。”孙玉智道,说罢,他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继续说道:“瑾。你想过没有,如果秦海说的是真的,我3年时间就能够挣到将近4万块钱,这还不算他说的安家费。你想想,有4万块钱,咱们能做点什么?”

“我就想把这个破冰箱换了!”王瑾气乎乎地指着眼前正在发出巨响的冰箱说道,“一天到晚吵死个人,还三天两头坏。”

“换,咱们拿到安家费就换!”孙玉智像一个腰缠万贯的大财主一样,挥着手豪迈地说道。

“还有,要把这张床也换了,老是咯吱咯吱响……”王瑾的声音低了八度。

“咱们有了房子,就有双人床了……”孙玉智感觉得到妻子的手正在他后背游走,他不禁也有些目光迷离了……

不提孙家两口子到底是做着周公之梦还是行着周公之礼,再说陈贺千和秦海二人离开工业大学,坐上出租车之后,陈贺千鼓起眼睛对秦海问道:“小秦,你今天在小孙那里说的事情,是认真的还是一时心血来潮?”

秦海哭笑不得:“陈老师,我是这么不靠谱的人吗?这样的事情我也敢乱讲?”

“你的材料学院呢,在哪?”陈贺千用兴师问罪的口吻说道。

“半年吧,最多半年时间,就能够建起来。”秦海说道。他虽然还是刚刚开始琢磨这件事,但有关的细节他已经考虑得差不多了。以他在安河省的影响力,要弄一块地盖一个研究院不是什么难事。至于说土建之类的事情,他只要招招手,全省所有的大建筑公司都会抢着过来帮忙。原因很简单,他可是安河省的建材大亨,无论是钢材还是水泥,他手上都不缺,这年头,弄点建材容易吗?

陈贺千也知道秦海的能耐,最起码知道他不差钱。他想了想,问道:“你打算把小孙这样的人都挖过去?”

“与其让他们在这里虚耗时光,不如去我那里发光发热呢。”秦海说道。

“可是这样一来,工业大学的材料课就没人上了。”陈贺千提醒道。

秦海想了想,说道:“如果孙老师因为待遇不好而出国了,工业大学不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吗?我的想法是这样,第一,工业大学可以再找其他老师来担这些课程,只要他们水平足够差,我肯定不挖墙角。”

“凭这一句话,你就是在挖墙角!”陈贺千恶狠狠地说道。

秦海嘿嘿一笑:“那没办法,谁让他们自己不重视人才。第二,如果工业大学还打算用孙老师,那就聘孙老师为外聘教授,负责报销从安河到京城的车票,让孙老师每年回来开几周课。至于课酬嘛,那就看孙老师的意思了,我不另收钱。”

“这也不失为一个方法。”陈贺千说道,他不是一个迂腐的人,自然不会真的去追究秦海这种挖墙角的行为。他知道秦海的说法是对的,如果让孙玉智这样的人继续维持现在的生活状态,他们是随时可能离开的。现在秦海用这样的方法把他们挖走,好歹还是留在国内,真的要回去讲讲课也方便。

“还有一个问题,也是你需要考虑的。你那里是私营机构,这些人到你那里去,需要有一个挂靠单位,你想好没有?”陈贺千道。

所谓挂靠,就是一个名份的问题了。大学老师都是体制内的人员,在体制内如何流动都无所谓,但一旦离开体制,再进来就不容易了。有些人既想保留体制内的身份,又想到体制外去挣钱,就需要采取一些变通的方法。

早些年,流行过一段“停薪留职”的做法,像秦海和夏扬杰在浦江搞的海杰公司,所招聘的研究人员大多数就是以这种身份离开原单位的。这几年,停薪留职管得比过去严了,很多单位甚至不允许这样做,于是就有了另一种做法,那就是挂靠。

挂靠的作法,是从甲单位出来,把身份放到同为体制内的乙单位,而自己却到体制外的丙单位去工作。对于乙单位来说,这个人的身份依然是停薪留职,但却规避了甲单位不允许停薪留职的制度约束。由于这种作法日益普遍,在许多地方甚至专门出现了用于挂靠人员的单位,有点像后世的人才中心或者劳务派遣公司的性质。

秦海不是不知道这种方式,他只是觉得,要把这么多人都弄成挂靠,自己压力山大。他要建材料学院,需要的是成百上千的学者和研究助手,上哪找一个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