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材料帝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太可惜了。我们公司倒是有钢铁这方面的业务,本来是可以和汉屏县合作一下的。如果钢铁厂已经关闭了,那就算了。”宁默随口应道。他可没兴趣在汉屏投入太多的资金,如果钢铁厂还在,他不妨拿出钱来入一股,但既然钢铁厂已经关门了。要重新恢复生产,而且还涉及到改变钢种,就不是10万块能够打住的了。他的本意是拍许昕群的马屁,花太多钱可不值得。

许昕群看到宁默有投资的意向,却找不到合适的项目。于是小心翼翼地问道:“小宁,除了钢铁,你们公司就不做其他业务了吗?我们这里的烤烟还是很有名气的,县里一直都把烤烟当成招商引资的重点的呢。”

宁默摇摇头道:“许叔叔,我们集团是一家材料工业集团,我们投资的方向都是和材料有关的。烤烟这种东西,我们不太熟悉,所以不太可能进行投资。”

“材料?”马亦平像抓着一根稻草一样,急切地问道:“宁经理,你看玻璃算不算材料呢?”

“玻璃?”宁默想了想,“玻璃应当算是材料吧,不过……”

大秦集团旗下有钢铁厂、陶瓷厂、水泥厂和诸多生产高分子材料的化工厂,唯独没有玻璃厂。按照秦海的设想,大秦集团的业务要涵盖所有的材料门类,玻璃自然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宁默知道秦海一直在寻找机会进入玻璃产业,只是不知道这个小小的汉屏县是不是足以作为秦海的切入点。

“我们县的玻璃厂原来效益还是蛮好的呢。”看到宁默的态度有些松动,马亦平赶紧开始忽悠,“宁经理,我们县有生产玻璃的天然优势。我们这里有无烟煤,还有长石、石英石、石灰石,这都是生产玻璃的主要原料。早些年,我们生产的玻璃可以卖到周围七八个县,那时候农村人要盖房子,想买我们汉屏玻璃厂生产的玻璃,都要走后门的。”

“是啊是啊,那时候我们玻璃厂是很有钱的单位呢。”许昕群也跟着附和道。

宁默是何许人也,从两个人的话中马上就听出了其他的内容,他微微一笑,问道:“那现在玻璃厂为什么效益不好了呢?”

“这个……”马亦平一下子就被噎住了,他和许昕群说的话,的确是透露出了这样的意思,那就是玻璃厂早已今非昔比,他们说的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这个主要还是质量问题吧。”许昕群迟疑了一下,替马亦平把话说出来了,“我们这个琉璃厂毕竟是县里的企业,技术上不太过关。这几年大家生活水平高了,对玻璃的质量要求也高了。像我们县里的单位盖房子,一般都不愿意用我们县里自己生产的玻璃,喜欢用那些大牌子的玻璃。”

汉屏玻璃厂面临的这种情况,正是工业化过程中常见的情况。在早些年,国家的工业水平低,诸如钢铁、水泥、玻璃之类的产品,都是依托于地方的小企业来提供,大家没什么选择的余地,只能接受。随着国家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各种产品的生产都逐渐走向规模化,这种县城里的小企业由于技术水平低、生产效率差,产品完全没有竞争力,最终只能是走向倒闭。

汉屏早先的钢铁厂,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而关了门。汉屏玻璃厂的情况稍微好一些,但也已经开始萎缩,破产只是时间问题。

“我能去看看玻璃厂吗?”宁默问道。他知道汉屏县也找不出什么其他值得投资的领域了,唯一能够找到一个投资借口的,也就是这家玻璃厂。他想好了,只要这家厂子还能够有些希望,他就拿出自己的钱在玻璃厂参一股,这也就算是许昕群引来的投资了。

听到宁默提出的要求,马亦平点头不迭:“完全可以,宁经理,你看咱们什么时候去?我马上给他们打电话,让他们准备准备。”

宁默站起身道:“那就现在吧,马科长如果还有什么没来得及介绍的内容,我们可以在路上边走边聊。”

“好的好的,我马上安排车子。”马亦平像是脚底下装了弹簧一样,蹦跳着就跑出门去了。

看到马亦平走开,许昕群轻轻拉了一下宁默的衣角,小声说道:“小宁,我可提醒你一下,我们那个玻璃厂,现在效益真的很差。你们公司如果要投资,十有八九怕是会打水漂的,你可千万要慎重。”

宁默笑了,他深深感到,许昕群的确是一个厚道人,而且也是站在他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的。虽然许昕群背着一个招商引资的任务,甚至可能因为完不成这个任务而丢掉现有的职位,但他还是不愿意为了自己的事情而坑了眼前这个初次谋面的年轻人。至于说理由嘛,那自然就是因为宁默是许晓琪的朋友。

“许叔叔,你放心,我有分寸的。”宁默说道。

许昕群却不能放心,他再次叮嘱道:“那就好。小宁,等会不管看到什么情况,你千万不要马上表态,就算你觉得可以投资,也不要马上答应马科长,等我们商量好了再说,知道吗?”

宁默点点头道:“好的,我听许叔叔的。”

许昕群对于宁默的态度十分满意,他摆出长辈的姿态说道:“呵呵,难怪小宁这么年轻就能够独当一面,不错不错。”

汉屏玻璃厂就建在汉屏县城的南边,离县城只有两里路,从招商局过去,也就是三四里路的样子。不过,马亦平还是调来了一辆尾气排放明显超标的老吉普车,载着宁默和许昕群前往玻璃厂。招商局的另外两名科员没有往吉普车上挤,而是蹬着自行车过去了。等宁默他们到达玻璃厂门口的时候,两个骑自行车的科员也同时赶到了。

“马科长,今天怎么有空到我们这个破厂子来啊?”早已在电话里得到通知的玻璃厂厂长庞正雄带着几名手下,从厂里走了出来,笑呵呵地向马亦平打着招呼。这一干人中,他也就把马亦平当成了领导,许昕群这种冷门委局的科长,在庞正雄眼里是不值得关注的。

“庞厂长,我今天可是带着财神爷来的。”马亦平和庞正雄握了一下手之后,郑重地指着宁默说道:“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山南省来的投资商,宁经理。你还不知道吧,宁经理是许科长的女儿的同学,他是专程到咱们汉屏县来投资的。”

这话怎么就传成这样了?宁默只觉得脊背上都是热汗了。

ps:元旦至7日,都是双倍月票期。大家手里如果有保底月票,就赶紧投了吧,让咱们的书能够在月票榜上多呆几天。

第四百一十九章只有不会挣钱的人

听到马亦平的介绍,庞正雄哈哈笑着,向宁默伸出两只手,说道:“欢迎欢迎,欢迎宁经理前来视察工作。”

“庞厂长不用客气。”

宁默也伸出手,与庞正雄握在一起。正等着庞正雄再说几句客气话,对方却迅速地把手抽出来,转向了许昕群,说道:“许科长,感谢你给我们介绍来的财神爷啊……对了,下个月县里山歌节的决赛,你要给我留几票哦。”

“……”许昕群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眼前这位庞厂长的思维,是不是跳得太快了一点呢?

宁默不了解这些人相互之间的关系,但从庞正雄的举止中,他能够感觉得到对方的冷漠。他声称要来考察玻璃厂,马亦平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这一点不像作伪。而这个庞正雄虽然嘴里说得热乎,握手的时候也用了挺大的劲,但宁默还是能够察觉出来,对方并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至于说庞正雄的内心是不愿意别人来投资,还是不相信宁默能够投资,这就看不出来了。

寒暄过后,庞正雄引着众人向厂里走去。他有意无意地贴着马亦平,话里话外也都是在接马亦平的话茬,对于宁默却只是随口应付。马亦平也感觉到了这一点,不得不时时扭转头来,照顾着宁默。

“宁经理,你看咱们是不是先到会议室去听一下庞厂长的汇报?”马亦平向宁默征询道。

宁默有些被庞正雄的态度激怒了,不过却没有表现出来。这些年,他一直都在努力地模仿秦海待人接物的方式,他想到,如果是秦海遇到这样的场景,肯定不会暴跳如雷。而是会表现得从容淡定,然后再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狠狠地给对方几个耳光。

嗯,好吧,那我就先蛋定吧,至于抽耳光的事情。现在还没有机会,就先不考虑了。

这样想着,宁默向马亦平呵呵一笑,说道:“马科长,咱们不必浪费时间了,还是请庞厂长带我们到车间去看看吧,我主要是想了解一下咱们厂子的生产情况。”

“这样也好。”马亦平道,他转向庞正雄,说道:“庞厂长。要不我们就照宁经理说的,到车间去看看?”

“听领导的,我这个人最好说话了。”庞正雄嘻嘻哈哈地说道。

汉屏玻璃厂是一家设计年产20万重量箱的小型玻璃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庞正雄带着宁默一行,依次参观了原料工段、熔制工段、引上工段、切制工段等等,给他们介绍着粉磨机、料斗、池窑、引上机、切桌等一系列设备。宁默对于玻璃生产没什么了解,多少有些看热闹的意思。一圈走下来。他所形成的唯一印象就是这家企业的生产流程是比较完整的,在设备上操作的工人看起来也都像是熟练工。

“我看你们厂的生产还挺红火嘛。怎么马科长还说你们不太景气呢?”走出生产车间,宁默向庞正雄问道。

庞正雄笑道:“宁经理说笑了,我们厂的生产能力是20万标箱,现在一年连5万标箱都销售不出去,还谈得上什么红火?”

标准箱是玻璃原先的计量单位,指厚度为2毫米、面积为10平方米的玻璃。从86年开始。国家经委和建材工业局已经废除了这个计量单位,改为“重量箱”。不过,像庞正雄这样的老人,还是习惯于用标准箱来作为生产能力的衡量标准,行业里的人对于这种说法也都是能够接受的。

宁默不清楚20万标箱意味着什么。但他知道,以20万箱的能力,一年只能销售5万箱,这样的企业肯定是有经营压力的。他问道:“为什么咱们的玻璃卖不出去呢,是质量问题吗?”

庞正雄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