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材料帝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新宇在一旁笑道:“赵厂长,我们也欢迎你们江洲机械厂多承接一些产品啊,我的原则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不敢不敢。”赵自然连声道,“我们还是先集中力量拿下这个伞齿轮的技术难关再说。等这个产品技术上定型了,我们再来向杨主任申请更多的任务。”

“随时恭候。”杨新宇说道。

宁中英、赵自然在路晓琳的带领下,办了一些相关的手续,然后一行人便带着沉甸甸的技术资料离开了国产办。看着他们走远,路晓琳回到杨新宇的办公室,对正在奋笔疾书的杨新宇问道:“主任,您刚才为什么会同意让青锋厂做这种转包的业务呢?”

杨新宇抬起头来,反问道:“你觉得有什么不妥吗?”

“当然不妥了。”路晓琳说道。杨新宇是一个擅长听取意见的领导,路晓琳在他的手下已经养成了直言不讳的习惯,她对杨新宇说道:“他们凭借技术上的垄断优势……其实也不是他们的技术优势,完全就是因为他们那个秦海认识陈教授,能够请出陈教授给他们解决技术难题,他们就利用这一点,当起了转包商,从中盘剥其他企业的利润,这种行为……”

说到这里,她停顿了一下,试图找到一个最恰当的说法,但一时又找不出来。

杨新宇放下笔,对路晓琳笑了笑,说道:“小路,你是从大学一毕业就跟着人参加浦桑引进项目的谈判,对于狼堡公司的情况也是非常了解的。你说说看,像青锋厂这种行为,在国外是什么样子?”

“国外……非常普遍啊。”路晓琳的声音低了几度,她突然发现,青锋厂这种做法是国外厂商非常习惯的做法,而在此之前,她并没有觉得国外厂商这样做有何不妥。

杨新宇道:“这就对了。既然国外可以这样做,而且非常普遍,为什么我们国内就不能这样做呢?”

“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呀。”路晓琳找到了一个说辞。

杨新宇道:“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基本社会制度,这一点是不能改变的。但是,没有理由说社会主义就不能搞转包,中央现在提出要搞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青锋厂这种做法,就是商品经济的一种表现。我们搞引进,不单要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也要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既然国外厂商都非常习惯于这种转包的模式,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尝试一下呢?”

“主任,你真的觉得他们能够一下子解决这么多技术问题吗?”路晓琳又找了另外一个反对的理由。她其实内心已经被杨新宇说服了,只是小姑娘心性,非要给自己再找个台阶不可。

杨新宇笑道:“能不能解决这些技术问题,就不是我们要关心的事情了。他们如果届时提交不出合格的样品,那我们就可以解除与他们的合作协议,这对于我们并没有什么损失。反之,如果他们真的成功了,那我们一下子就解决了7。3%的国产化任务,这不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吗?”

“是啊,那我也得求上帝保佑,让他们能够成功吧。”路晓琳说着,果真调皮地在胸前画了个十字,惹得杨新宇无奈地直摇头。现在这些年轻人,看了几部外国电影,就全盘西化了,这让他们这些老一辈如何能够接受。

宁中英一行与赵自然一行离开国产化办之后,便分道扬镳了。

赵自然他们急着赶回海东去启动伞齿轮的试生产,临行之前,马长峰与秦海约定,待前期实验有了一些成果之后就进行联系,以便请秦海进行进一步的指导。

宁中英他们在浦江又呆了一天,等来了中村俊的答复。福冈会社方面通过对秦海所写的工艺流程的分析,判断青锋厂的确有生产高质量旋耕刀片的能力,因此授权中村俊与青锋厂进行谈判,确定在价格和产品质量均令人满意的情况下,向青锋厂采购100万片以上的刀片。

带着几个意想不到的大订单,宁中英与秦海登上了返程的火车。

第七十四章亦正亦邪

在西去列车的卧铺车厢,宁中英和秦海面对面地坐在窗边,一边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物,一边低声地讨论着那一大堆订单中的技术问题。

“小秦啊,我可是把全厂的声誉和前途都押在你身上了。如果你是吹牛的话,非但我宁中英晚节不保,整个青锋厂好几百口人都要被你连累了。”宁中英用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口吻对秦海说道。

秦海笑道:“宁厂长这话夸张了吧,我们没有拿国产化办一分钱,就算最后拿不出合格的产品,也只是我们自己浪费了时间而已,何至于说影响到厂子的前途呢?”

宁中英摇摇头道:“你这就不知道了,浦桑项目可不是一个普通的项目,它是中央领导直接关心的,做好了就是政治上的成绩,做差了就是政治错误。我们一下子接了30多种配件,如果最终证明我们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能力,那就是欺骗组织,这可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呢。”

“不至于吧……”秦海哭丧着脸道,“既然是这样,宁厂长你为什么还要这么大胆,直接把30多件产品都接下来了。如果我们只接一个装饰板的项目,就算是出了差错,起码错误也小一点吧?”

宁中英瞪着眼睛训道:“还不是因为老子相信你。你拍着胸脯说这些问题都难不住你,老子就跟你赌一把了。赌赢了,咱们青锋厂就能一跃成为安河省顶尖的大厂子。赌输了,大不了让老子连调研室主任都当不成,他们还能扣了我的退休金不成?”

“呃……老爷子……威武。”秦海无语了。

与宁中英接触得越久,秦海就能感受到宁中英身上浓浓的江湖气息。宁中英绝对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老革命”,所谓坚持原则、刚正不阿之类的褒义词,用在宁中英身上都略微显得有些违和了。要让秦海去评价的话,宁中英就是一只老狐狸,亦正亦邪,大原则能够守得住,小节上却从不拘泥。

就比如说他在当厂长期间对其他企业的领导或者政府部门的官员接来送往,照着严格的说法,那就是慷国家、企业之慨,大行不正之风。然而,在中国社会,一个企业领导人如果真的油盐不浸,丝毫不肯结交这些“关系户”,最终只能是举步维艰,什么事情也办不成,最后还会把整个企业拖入泥潭。

再比如说,挤走韦宝林这件事,宁中英固然是占着一些道理,但如果不是借助了他自己与副市长柴培德之间的私交,要成功实现逆袭恐怕也是妄想。宁中英没有按照正常的组织程序向县里投诉韦宝林,而是走了柴培德的后门,这也算是一种不太光彩的做法了。

这次参加浦桑汽车的配件投标,宁中英的确是冒了天大的风险。同样的事情,换成另外的一个企业领导人,比如韦宝林这种爱惜个人羽毛的年轻干部,至少是要犹豫再三的。但宁中英不同,在这种需要冒险的时候,他敢于孤注一掷,这种光棍的劲头,让秦海这个穿越者都自叹不如。

再至于说他在一个小青工面前满口“老子如何如何”,这简直就是不值一提的小事。秦海在宁中英面前的确属于子侄辈分,宁中英自称“老子”,秦海也只能接受。

“秦海,你现在跟我说实话,这些技术你到底能不能拿下。”宁中英的眼睛盯着秦海,逼问道。

秦海耸耸肩膀,以示对宁中英这种审讯方式的不屑,答道:“老爷子,您就放100个心,我小秦虽然年轻,说话什么时候不靠谱过?”

“我就奇怪了,这么多大厂子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怎么在你看来就是简单得不得了的问题呢?难道你是一个天才不成?”宁中英把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提了出来。

秦海想了想,说道:“这个嘛,我想恐怕有几个方面吧。一来呢,那些大企业官僚作风太严重,怕技术攻关不成会给自己惹麻烦,所以稍有点难度就放弃了。宁厂长觉得对不对?”

宁中英点点头:“可能有点这样的成分吧。”

“二来,我在材料学方面的确下过一些工夫,而且还得到陈贺千教授以及其他一些教授的指点,也算是名师高徒吧。”秦海接着把陈贺千拎了出来,作为自己的挡箭牌。

宁中英此前并不知道陈贺千的地位,但见马长峰和杨新宇对此人都如此膜拜,也就能感受到他的牛气了。听秦海说曾经得到陈贺千的指点,从而有一些过人之处,宁中英又点了点头。

“第三嘛……可能是我比较有运气吧,过去读书的时候恰好看过一些这些方面的资料,有一些思路,正好拿这些配件练练手。”秦海又给自己编了一个理由,虽然这个理由其实根本就站不住脚。他一个小年轻随便看到的资料,多少大厂子的工程师、技术员都不曾看到,这样的故事有谁会相信呢?

宁中英没有再追究下去,秦海在此前表现出来的技术已经能够让人信服了,宁中英自己也不是什么技术专家,深究下去也问不出什么名堂来。他换了个话题,问道:“小秦,现在咱们拿到了这么多的订单,下一步的事情,你是怎么考虑的?”

秦海道:“赵厂长答应在海东省给咱们找10万元的订货,回去之后,您要马上派萧科长带几个人过去,接一些咱们比较熟悉的传统业务过来,至少先把厂子养活了再说。”

“这是自然的,我已经有这个打算了。”宁中英点点头说道。

秦海又道:“出口日本的旋耕刀片,涉及到几个技术环节,包括改造炼钢电炉、试验钢铁配方、改进后期热处理工艺,这几个问题我会与冷科长一起来解决,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最多一个月时间,我们就可以拿出样品,去和中村俊正式签约。不过,经费的问题要先落实,否则我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你上次告诉我说,需要两万块钱的投入,是这样吗?”宁中英问道。

“正是。”秦海道。

“这个钱,一回去我就给你批!”宁中英毫不犹豫地说道。

“老厂长圣明。”秦海再次拍了宁中英一记马屁,然后说道:“最麻烦的,是汽车配件的事情。”

“你说吧,麻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