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材料帝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5元。”秦海说道。

“这……”周东屹的目光终于变得暗淡了,他摇了摇头,说道,“那我们几乎无利可图啊。”

“怎么会无利可图呢?”夏扬杰急了,“周工,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15元一套的导线套,你们的材料费、加工费,最多超不过5元钱,这相当于每套有10元的利润,你们还嫌低?实不相瞒。这是我们国产化办为了鼓励企业创新才把价格定得这样高的,过两年,这个价格肯定要降下来。”

周东屹道:“夏工说得不错,这个价格的确是够高了,可是,我们一年生产1万套,也就是10万元的毛利。要把改性工艺开发出来,我估计,可能需要二三十万元的投入,而且还不能打包票说一定能开发出来呢。”

“东屹,需要花这么多钱?”柳耀忠瞪圆了眼睛问道,在得到周东屹的确认之后,他把头转向秦海,低声说道:“秦秘书,如果真是这样,这个产品对我们来说,真的不太适合。”

柳耀忠此前没有开口,是因为不清楚研发所需要的投入,听周东屹这样一说,他也觉得这桩业务是个鸡肋了。像他们这样的小企业,是不敢做什么长线产品的,如果一项产品的投入需要花几年时间才能收回,对于小企业来说,风险太大。

秦海对柳、周二人的反应并不觉得意外,他事先已经匡算过有关的成本和收益,知道东耀厂承接这项业务肯定是不合适的,除非换一种业务模式。没到最后关头,秦海自然不会把真货都抖出来,他只是笑呵呵地问道:“为什么你们只是生产1万套呢?我们的订单可是一年10万套呢,未来随着整个汽车市场的发展,你们也可以为其他品牌的汽车提供配套,那时候一年销售100万套也不成问题呀。”

“我们的生产能力有限,1万套已经是极限了,10万套……真的不敢想了。”柳耀忠支吾着说道。人家把业务都送到门上了,自己却吃不下去,这是很郁闷的事情。这种情况下,人家如果冷笑一声、拂袖而走,他也无话可说。

秦海不以为然,依然笑着说道:“柳厂长,生产能力有限,可以想办法扩大呀。你想想看,60%以上的利润率,多好的业务,丢了太可惜了。”

柳耀忠真是无语了:“秦秘书,你不了解我们这种小企业的苦衷啊。要扩大生产,就得贷款。别说现在贷款不好弄,就算能够贷着,动辄好几十万,我们也不敢冒这个风险啊。这种事,成功了倒是一夜暴富了,可是万一失败了,我和东屹两家人,只怕就要去讨饭了。”

“原来是这样……”秦海装作恍然的样子,点了点头,然后突然问道:“柳厂长,周工,你们有没有想过,把这项技术拿出去卖钱呢?比如说,你们出技术,让别人去生产,你们从利润中抽头。这样一来,你们的利润不就有保障了吗?”

“对呀,我们国产化办正在酝酿一个政策,就是鼓励民间科研机构开发技术,交给有生产能力但没有研发能力的企业进行生产,双方共享最终的收益。周工既然有把握把改性聚氯乙烯材料的技术开发出来,完全可以采取这个模式来进行合作的。”夏扬杰热情地附和道。

周东屹沉默了一会,缓缓地摇了摇头,说道:“这样做,对我们来说,还是有风险。关于聚氯乙烯材料的改性,我只是有一些想法,还有前期的一些实验数据,具体能不能搞出来,我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前一段时间,为了给我治伤,耀忠已经把厂里的流动资金都用掉了。现在如果要搞研发,前期投入二三十万,肯定得靠贷款。万一……,说实话,我不敢让全厂老少都跟着我冒这个风险。”

柳耀忠又是长叹一声,说道:“如果在从前,我还真想这样拼一把。可是现在不行啊,我倾家荡产倒是无所谓,再拖累了东屹,我担当不起啊。”

众人把话说到这个程度,秦海知道自己揭底牌的机会到了。他看看左右,说道:“柳厂长,周工,我有一个想法,想和你们二位交流一下。如果方便的话,我想请其他各位先回避一下,这里剩下你们二位和蒋女士就好了。”

柳耀忠愣了一下,随即抬起手,对陪同进来的几位厂里的中层示意了一下,几位中层会意地退出了实验室。夏扬杰左右看看,迟疑着也打算退出,被秦海一把拉住了。

“老夏,你不用走,这件事我不瞒你。”秦海说道。

夏扬杰尴尬道:“小秦……我只是觉得……”

说到这,他也没词了,他能够预感到秦海要与柳、周二位谈的是什么,而且也觉得自己不便旁听。但秦海执意要他留下,他如果坚持要回避,倒又显得有些不合适了。

秦海让夏扬杰坐下,然后看看屋里已经没有其他的闲人,便直截了当地说道:“柳厂长,周工,如果我给你们提供这些资金,失败了算我的,成功了咱们两家平分,你们有兴趣吗?”

秦海此言一出,柳耀忠和周东屹都惊呆了,两个人面面相觑,好半天都没明白秦海的意思。柳耀忠怯怯地问道:“秦秘书,你说的,是国产化办和我们东耀厂合作吗?”

“不是,是我个人出资,与你们合作。”秦海说道。

“你个人?”柳耀忠道,“你是说,你个人出资二三十万……而且失败了也无所谓?”

这也难怪柳耀忠要吃惊了,二三十万元在当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饶是柳耀忠这种开了五年工厂的小老板,在经历事故之前也不是随随便便能够拿得出来的,更不用说现在。在他看来,秦海只是一个政府里的小职员,虽然挂个什么秘书的衔,但看起来也不像很有权力的样子,怎么就敢放言拿出资金来合作搞研发,而且不在意失败的风险呢?

在这一刹那的时间里,柳耀忠想到了无数种可能性,其中绝大多数都与欺骗、利诱等词汇相关。可是他想破脑子,也猜不透秦海能够使什么样的骗术,再说了,他们东耀厂现在已是破产边缘,秦海要行骗也犯不着找他们这样的倒霉蛋吧?

ps:今天第二更到了,啥也不说了,我继续码字,大家搜搜票仓,看看有没有漏网的月票,给本书投上三五十张的……

第二百零二章何必找我们呢

秦海知道自己的话已经把柳、周二人的胃口钓起来了,他们虽然患得患失,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猫腻,但另一方面也被这个方案所吸引,因为这个方案几乎就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

东耀厂已经没有了流动资金,再加上仪表公司的业务受挫,其实厂子已经是岌岌可危,就算能够再找到几桩业务支撑下去,自身的造血能力要恢复起来起码也需要几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愿意给他们找到一个好的发展方向,而且提供资金支持,他们是没理由拒绝的。

有了这种自信,秦海的态度便非常坦然了,他淡淡地笑着说道:“柳厂长这话说得太轻松了,我愿意投入二三十万的资金不错,但失败了怎么可能会无所谓呢?”

周东屹沉声道:“我可不敢打包票,说投入这些资金之后,一定能够开发出符合你们要求的技术。”

“你有几成把握?”秦海问道。

周东屹想了想,说到:“八成,或者九成。”

“如果我提供30万的研究资金,你打算怎么做?”秦海又问道。

周东屹道:“我的思路与秦秘书你刚才说的思路基本是一致的,都是利用氯化聚乙烯来对聚氯乙烯进行改性。我的实验步骤大致是用不同规格和不同比例的氯化聚乙烯来对聚氯乙烯进行掺混改性,摸索其规律,最终找到最好的配方和加工工艺。”

“如果是这样,那我估计你成功的概率只有五成。”秦海道。

“为什么?”周东屹不服气地问道,“我并不是漫无目标地进行实验,我有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会根据每次实验的结果来进行修正,所以我相信成功的概率会在八成以上。”

秦海道:“因为你的方向是有偏的。单纯使用氯化聚乙烯来进行改性。无法达到我们所需要的性能要求,必须在氯化改性之外,再用接枝改性的方法,利用接枝共聚物的性能来提高底材性能。你如果想不到这一点,前面的实验可能全是白费的。”

“接枝改性!”周东屹差点把眼镜都惊得掉在地上了。秦海说的接枝,是一种对高分子材料进行化学改性的方法。简单说就是在原来的高分子材料上嫁接另外的一种材料,使之具有不同的性能。周东屹当然知道这种改性方法,但他没想过要用这种方法来改善聚氯乙烯的性能,而是把注意力一味集中于氯化改性上了。

“你能不能说说看,用什么共聚物来做接枝?”周东屹问道,他想知道秦海到底是不是真的了解这项技术,或者只是搬弄几个词汇来唬人。

秦海笑道:“你这算不算是套取我的核心技术啊?”

周东屹有些脸红,他支吾道:“接枝改性这种方法,我倒是知道。但没想好用什么样的共聚物……如果再考虑共聚物的选择,整个实验就更复杂了,我担心再追加二三十万都解决不了。”

秦海道:“算了,既然要合作,我也索性表示一点诚意吧。我选择的接枝物是聚丙烯酸酯,周工是行家,可以考虑一个这个思路对不对。”

“聚丙烯酸酯?”周东屹重复了一句,然后猛地推了一下自己轮椅的轮子。一下子扑到实验台前。蒋巧云原本站在他身后扶着轮椅,轮椅这一动。让蒋巧云差点摔了个跟头。周东屹头也没抬地说了声“对不起”,然后便抄起实验台上的纸和笔刷刷刷地写起分子式来了,一大堆六边形的古怪符号迅速铺满了纸面。

“真是牛人!”夏扬杰情不自禁地赞道,他看得出周东屹是在对新型聚合材料的性能进行理论计算。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他一时也看不出来,但周东屹那份娴熟的程度。足以让化工系那些教授们汗颜了。

他不知道,周东屹为了节省实验经费,每次做实验之前都要自己先用理论算一算,然后再做实验,拿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对照。以便修正理论上的偏误。长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