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材料帝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来来回回一折腾,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过去了。不得不说,对于部委系统来说。这已经算是极其高效率的一次调研了。

王长松被折腾得疲于奔命的时候,这件事的始作俑者秦海也没闲着,他正在浦江帮助杨新宇组织“汽车材料技术与工艺协作洽谈会”。这个会的名字说起来很拗口,但事情却很简单,那就是要把这一段时间里国产化办委托各研究机构开发出来的技术,以有偿的方式转让给生产厂商。

“杨主任,有什么生产任务,你们直接发个文件下达就可以了嘛,何必还搞这么一个什么洽谈。上级领导布置的任务,我们还需要洽谈什么呢?”

得到通知从山南省率队前来的金塘市经委主任王松安走进国产化办的办公楼,一边与前来迎接的杨新宇握着手,一边笑呵呵地卖着萌。

杨新宇也同样打着哈哈:“呵呵,我们国产化办是为企业和地方提供服务的,哪敢称什么上级领导啊。王主任大老远跑来给我们捧场,我们非常感谢啊。”

王松安道:“杨主任太客气了,浦桑汽车是国家重点项目,我们配合国产化办的工作,那是责无旁贷啊。杨主任请看,我把我们金塘化工系统的八大金刚都带来了,今天是他们唱主角。”

说到这,他把自己带来的几家重点企业厂长挨个介绍给杨新宇:“这是金南化工厂的厂长于克岫,这是红光玻璃钢厂的厂长刘杰,这……”

杨新宇与厂长们握着手,说着一些客套话,同时也观察着对方的表情。他可以看出,这些厂长们的表情是十分复杂的,其中有不少期待,也有少许沮丧,还有不自觉流露出来的警惕。

期待很好解释,那是因为国产化办的订单都是香饽饽,利润是极其丰厚的。警惕也能理解,毕竟这是一个洽谈会,大家都不愿意自己被人忽悠着吃了亏。至于为什么沮丧,杨新宇就有些想不通了,难道是因为自己没有去搞技术开发,看到别人搞出来了,有些不甘心吗?

前来参加洽谈会的于克岫心里的确是有几分不甘心。

去年秦海他们去金南化工厂调研的时候,曾经与他讨论过开发聚氯乙烯新产品的问题,但他出于谨慎的心理,拒绝了秦海的要求。没想到,仅半年时间,国产化办就组织若干家单位完成了改性聚氯乙烯以及其他一些树脂技术的研发,而且申请了多项国家专利。

由于取得了专利保护,国产化办并不怕公开这些树脂产品的配方和生产工艺,在邀请金塘市的企业前来参加洽谈会的时候,这些专利资料也都一并附上了,以便各家企业对于生产成本能够有一些预估。

在拿到国产化办提供的有关改性聚氯乙烯的资料之后,于克岫让技术科长禹惠国看了一下。禹惠国表示,这些技术并没有什么特别高的难度,如果当初金南厂敢于自己花钱进行研发,估计只要投入三四十万元,就能够解决。当然,禹惠国这个判断多少也有些事后诸葛亮的味道,看到别人的研究思路之后,再来评估自己的投入,往往是会倾向于低估的。

根据国产化办列出的采购清单,改性聚氯乙烯的价格每吨比普通聚氯乙烯高出了几千元,按1000吨的产量计算,足足就是几百万元的差价。以几十万的投入,获得每年几百万的额外收入,这笔账怎么算都是大赚特赚的。可是,由于专利技术并不在自己手上,要从事生产,就必须从国产化办委托的研发机构手里购买专利使用权,而这个利用权的价格却是非常昂贵的,远远超出了研发所需要的投入。

如果当初自己没有犹豫,那么会是如何呢?在前来浦江的火车上,于克岫一遍又一遍地问着自己这个问题。一年几百万的利润只是一个方面,手上拥有若干项专利技术,这本身就是资本,也是政绩。能够生产聚氯乙烯的企业不少,但拥有自己的专利技术的企业,能有几家呢?如果自己的企业能够具有这样的实力,对于未来的发展也是非常有用的。

可惜,后悔是没用的,现在别人已经申请了专利,自己就算能够研究出来,也是步人后尘,不能算数的。要想进行这类产品的生产,只有向国产化办交纳专利费这一个办法。

同行的其他企业的厂长们也与于克岫有着相同的想法,他们原本觉得技术开发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都不愿意贸然投入。但看到别人把技术开发出来了,他们又觉得自己吃亏了,明明就是一层窗户纸,自己捅一下就能捅破的东西,现在却要花大价钱才能获得了。

“咱们得沉住气,不要被国产化办吓唬住,必须咬住咱们的价格不放,绝不能白白替别人做嫁衣。”

这是在路上的时候,王松安反复对众人交代过的话。王松安的意思非常明白:既然国产化办已经拥有了技术,而且申请了专利,那咱们就交纳一些专利费,把技术拿过来用。但是,专利费的标准,不能让国产化办说了算,尤其是不能像当初秦海狮子大开口所说的那样,要占到超额利润的50%,如果是那样,金塘就亏大了。

王松安敢于这样给厂长们打气,也是因为他有足够的底气。这几年,随着国内塑料制品的使用量不断上升,树脂材料的供应越来越紧张,价格也不断攀升,可以说正是化工行业最吃香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金塘的化工企业即使不参与浦桑国产化工作,也不愁无米下锅。换句话说,现在不是王松安要求杨新宇,而是杨新宇要求王松安。作为被求的一方,王松安当然可以理直气壮地开出自己的价码。

推本书《工业霸主》

上班没法码字,推本书吧。

是的,你没看错,推的书叫作《工业霸主》,作者齐橙。

不是橙子卖萌,实在是前几天有人跑来说:《材料帝国》想模仿《工业霸主》,又没有人家的文笔,建议你blahblah……

我估计,本书的读者里,没有看过《工业霸主》的,恐怕有三成以上。

……………………………………………………

《工业霸主》是啥?

华青大学机械系研究生林振华穿越到1979年,成为一名工厂青工。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和对历史的些许预见,林振华带领工人师傅们挥洒汗水,打造出一个横跨欧亚的重型工业集团,成就了一段工业霸主的传奇故事。

焊弧飞溅,锻锤轰鸣,为您书写一曲中国工业人的雄浑赞歌。

……………………………………………………

作者自己的评价是:

1。这是一部改革开放30余年的经济史,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说,能够从中了解到改革开放前期我们走过的许多历程;

2。这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爱国主义作品,很多读者在看到“中国力量”一章的时候,都热血沸腾了;

3。这是一部劳动者的群像作品:沈佳乐(为什么排第一呢?)、刘向海、杨文勇、安雁、孙长远、韦东齐、冯茂乔,甚至还有亦正亦邪的杜向阳、金建波,都栩栩如生,有血有肉;

4。这也是一部老少咸宜的通俗读物,你可以放心地拿给自己12岁的孩子看,不必担心有儿童不宜的内容;同样也可以打印出来给70岁的长辈看,相信他们会痴迷其中。

《工业霸主》,工业党不可错过的力作。

第二百三十四章英雄所见略同

国产化办这一次拿出来参与洽谈的技术,一共有30多项。其中一半是来自于东耀塑料厂和海杰公司,这两家都是与秦海有关的企业,研发资金也是由秦海提供的。另外一半来自于浦江的几家高校和科研机构,有些是这些机构从前已经研究出来,尚未应用于生产实践的,还有一些则是国产化办咬牙拿出钱委托这些机构新近研究出来的。

与秦海的大手笔相比,国产化办在科研投入方面实在有些畏手畏脚。没办法,秦海花的是自己的钱,只要他自己看好了,就敢于投入。杨新宇花的是国家的钱,打报告递申请等着机械部给他批钱,花费的精力比研究一项技术还多。

科研都是风险投资,谁也不敢说钱扔进去了就一定能够有产出。这种有风险的事情,于克岫他们不敢干,杨新宇其实也为难。就算他思想开放,有冒险精神,架不住上头还有管钱的部门,还有其他监督部门,他不在乎,别人还不想和他一起去淌浑水呢。

不过,费了半年的时间,国产化办投入的资金总算是取得了一些成果,可以与秦海这边拿出来的成果一起参与交易洽谈了。如果没有这些“国家队”的成果,全都是秦海这边的私营企业拿出来的成果,杨新宇甚至机械部的脸上都不太好看。

技术交易的方式是十分简单的,国产化办把30多项成果挂出来,说明利用这些成果可以生产出哪些新材料,与此同时,又列出了国内汽车行业对这些新材料的需求量和采购价。剩下的事情,就是应邀前来的各家生产企业权衡利弊,提出购买这些技术成果的意向价格。与技术的拥有方进行协商。

关于技术交易的价格,秦海曾经划出过一个道道,那就是按材料成品的增值部分,在生产方与技术方之间按比例进行分成。比如说普通聚氯乙烯的价格是3000元每吨,改性聚氯乙烯是5000元每吨,扣除改性剂的成本和必要的工时耗费。每吨的增值是1500元,那么就以这1500元来进行分配。秦海提出的分配比例是五五分,也就每家各占增值部分的50%。

秦海提出这个方案,也是有所考虑的。80年代末期正是国内市场价格改革的攻坚阶段,从86年开始,无论是消费资料还是生产资料,价格都有明显的上涨。以普通聚氯乙烯为例,85年之前每吨的价格是1900元,而到87年就涨到了3000元每吨。88年之后更是达到了4000元以上的价位。在这种价格不断变化的时期,按单一价格出让技术无疑是不合适的。

杨新宇对于秦海提出的方案十分赞同,在征得机械部的批准之后,这次技术交易洽谈会就如期召开了。在这一次洽谈会中,主要交易的都是高分子材料的技术。以杨新宇的想法,如果这次洽谈会能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