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学霸终结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国人不来申请,自然有许多空白留了下来。所以那阵子,国内懂得刷专利的人,很多都会专门检索米国专利数据库和国内专利数据库的差别,然后把那些在米国注册过了、国内还没注册、将来也不太会有正主上门申诉的专利,给抢注了。

这种“翻译专利”的效率,当然比顾莫杰此前用的“功能创新点排列组合”更加简便,只是顾莫杰上辈子是08年金融危机之后才踏上社会工作的,在他工作的时候,这种更原始的跑马圈地时代已经过去了,海量“翻译专利”的狂潮已经结束了,所以他才没有学到这一手学术造假的窍门而已。

直到此刻,花了几天时间,旁征博引地查询,自己反复思考对比,他才得出了这个结论。

同时,这个结论也让他收获了一个意外之喜。

这个意外之喜,倒不是说他发现了另一条“刷”的捷径——他发展到如今,已经不屑于再去做刷的事情了——而是让他找到了一片真正实打实创新的蓝海空白。

那就是,找中国人独有的需求、找只有中国人需求,而外国人不需求的领域,去发掘隐痛点,解决实际问题,找出创业方向。

比如他灵光一闪想到的蓑衣刀,为什么03年国内其他人就没想到呢?因为大家都被跟着洋人屁股后面走的快感给蒙蔽了,那阵子连电视上的学术新闻都是一水儿的“XXX研究院的XXX教授又填补了国内空白”。这种快钱,快荣誉来得太方便,真正自主的思维就萎缩了,既然躺着都来成果,谁还肯跑着追成果?

那阵子的学术环境,和数年后“国内空白”被填补得差不多之后,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但是对于顾莫杰这种不打算造假,准备靠真本事的人,这一现状,可就是机遇所在了。

因为洋人不会做中餐,他们不需要切蓑衣黄瓜,所以他们想不到去发明蓑衣刀;同理因为洋人不会炒菜的时候颠锅,所以他们也不会去想到发明可以自动颠锅翻炒的炒菜锅;

推而广之,虽然谷歌比百度强大太多,技术研发也很全面,后世“谷歌翻译”的能力远超百度翻译,但是在“中翻英”这个细分门类上,谷歌就会因为“学兼众门”,要同时兼顾法德俄日诸国语言和英语的对译,而不如百度做得专精。

再推而广之,因为电脑的键盘一直都是英文字母的,所以英语文明国家的人脑子里根本不需要有“输入法”这根弦,而这个领域,就是中国人发展优势的所在——顾莫杰那个万能输入法,不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么?

谁让这是一些洋人压根都不需要去面对的问题呢?在这些微小的领域,洋人自然不如中国人专业。跟在洋人屁股后面“翻译国内空白”的体制内囤积型学阀,也自然竞争不过坦然面对自由竞争腥风血雨的民间力量。

这就是顾莫杰不借助体制,不借助官场,以纯商之路崛起的捷径所在。

彻悟了这番道理之后,顾莫杰整个人都轻松了下来。后面几天,他搜索如飞,撰写神速,触类旁通,思如泉涌。

不仅把蓑衣刀具这项发明的技术论证文档写得滴水不漏,甚至还因此受到启发,把好几种他根据中餐和西餐差异化需求而总结出来的、外国人不可能想到的、而他偏偏想到了的小实用技术论证扎实,然后排列组合,编织出了一张技术网络,隐然形成了一道微小的壁垒。

随着时间的拖延,这道壁垒会变得越来越缜密,越来越严谨。

虽然样品还没做出来,但是他已经对即将到来的和苏泊尔的谈判充满了信心。

第三章源于生活

八月骄阳,烁石流金。

这种一边学车,一边检索查新、撰写技术文档的日子,持续了约莫半个月。

相比于年初时候一边读书、每天只能抽出最多三小时用于专利撰写的日子,如今的顾莫杰时间上自由了不少。只要他干劲儿起来了,一天弄十二个小时都不成问题,因此效率自然远非当初可比。

这一日,眼看就是科目三考试的日子了,顾莫杰起了个大早,赶去下沙排队。因为自动档考的人少,约莫上午十点光景他就考完了,毫无障碍满分通过。随后把压轴的理论也过了,终于是拿到了驾照。

离开考场,眼看将近中午,他职业习惯似地找了下沙一间挺有特色的馆子,点了一些花哨的菜色,开始勤奋地吃喝起来。

“呲溜儿~呲溜儿~”

“吧唧~吧唧~”

“咔嚓~咔嚓~”

之所以用“职业习惯”这个词来形容他吃喝的样子,是因为他吃菜的时候绝对不是闷头光吃。而是每一个雕花摆盘的萝卜花儿、改了花刀的鱿鱼片、猪腰子片儿都会用筷子拈起来细细端详一番,然后用牙齿试试看材质的弹性,如同做科学研究一样钻研一下,再吃下肚去。

每次吃到新奇的东西,他都会扪心自问:能不能发明一种厨房刀具,把切菜工的手艺解放出来?能不能让刚刚第一天到餐馆帮工的学徒,也切出这个样子的菜来?

创新来源于感知,感知来源于生活,有时候并不需要多少天才的闭门造车、坐禅顿悟。创意的点点滴滴,靠的都是刻苦用心的观察,只要你的触觉够灵敏,有时候创新就在手边。

吃喝正酣,手机又响了,是费莉萝打来的。顾莫杰刚摁接听键,费莉萝火急火燎的声音就从话筒里传出来了。

“上回你说你今天考科目三?本儿拿到了么?”

“拿了。”

“我也拿了,手动档,也是今天。”费莉萝在电话里略微洋洋得意地小显摆了一下,还不忘压低声音补充了一句,“塞了几条烟,才让教练给我插队报上这一轮的。”

顾莫杰真有一些意外了,因为他完全没料到费莉萝会和他赶同一趟的考试。费莉萝自从开春的时候过了科目二,后面可是一直排队排着,她律所里和学校里两头忙,所以档期根本凑不好。

“那你现在是……”

“刚出考场呢,你呢,回去了么?”

手动档考的人多,所以散场比自动档晚一两个钟头也是正常。顾莫杰午饭都吃得差不多了,费莉萝才刚刚考完。

“没回呢,在边上找了个地方吃饭。”

“店名告诉我,我来找你。这顿你请,一会儿姐载你回去,顺便验收验收你的成果。”

一听费莉萝说一会儿开车载他回去,顾莫杰直接不会了:“不是吧?你早上无证驾驶开来的?”

费莉萝对顾莫杰的谨小慎微颇不以为意:“迂腐!五点不到就出门了,下沙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哪来的交警。”

顾莫杰无语,报了店名,然后赶紧叫来服务员,加了两个菜。不到十分钟,费莉萝就到了。店很小,所以顾莫杰隔着玻璃门可以直接看到外头,费莉萝开来的只是一辆比亚迪,看来应该是她自己的车。

2003年,比亚迪汽车才第一年出现在市场上,给人的印象自然是很低端的,全靠便宜开拓市场,很多持重的用户都想等别人试试水再买。所以这种车,一看就不可能是费莉萝家里长辈开的;只能是她这种在校生,手头不宽裕,自己攒一点实习津贴,再从家里凑几万块买的。

天气越来越热,费莉萝的装束自然和三个月前顾莫杰见到的更为不同。

一身淡水蓝色的轻丝吊带短裙,纤腰束素,越显柔弱。以及那似乎是为了遮掩穿吊带连衣裙时裸露的白腻香肩,而罩在外头的素白薄纱坎肩。因为坎肩是半透的,颜色又比里面的衣裙浅,所以贴近了看时,吊带和蕾丝滚边都能若隐若现。

费莉萝一坐下,倒是被眼前的菜色吓了一跳,顾莫杰点的都是小份的菜,但是品种着实挺多,两个人吃饭,居然摆了六七个盘子。

“你最近都这么暴饮暴食的?我看你健身都白健了!”

“放心,我一个人吃饭不会点超过四五个菜的,而且都是挑分量小的来——尤其这种冷盘,能有多少菜。”顾莫杰把一块雕花的蓝莓山药丢进嘴里,咀嚼了一下,嘟囔着回答费莉萝的疑问,“咱这也不是暴饮暴食,只能算是体验生活,寻找灵感。要不你以为那个专利壁垒是这么好构筑的。”

费莉萝听顾莫杰这么说,也有些跃跃欲试了,用筷子各自拈了几个造型别致的冷菜,细细品尝了一番,学着顾莫杰的样子在那里揣摩,然后问道:“那就说说呗,最近有什么想法,弄出多少思路了。”

“已经完成了一个蓑衣刀具、一个鱿鱼花刀刀具,还有一个卷雕萝卜花、山药花的特种刀具,总共三个,估计可以做到发明级别。另外实用新型级别的,弄了十几个吧,都无非是弄点儿波浪刃或者花卷模具之类小改良的玩意儿。技术文档基本搞好了,下一步就差把这三个发明的样品做出来。”

费莉萝有些吃惊,一方面是对顾莫杰的高效吃惊,另一方面是对顾莫杰的“专注”吃惊:“你全部的心思,都是放在刀子上的?”

“这不也是听你透露的信息么——苏泊尔要弯道超车,引进陶瓷刀的材料技术,这个窗口期,当然是配合苏泊尔的布局,弄契合度最高的技术,才能好卖了。”

“说的也是,姐不是说你不对,实在是没想到,就几把刀,你都能弄出这么多花样。”

一边感慨着,费莉萝一边麻利地把桌上剩菜吃得七七八八,有些菜原本顾莫杰是打算一个人吃的,所以吃相不太好,盘子里剩下的都是狼藉之状。但是费莉萝也没介意,也没娇生惯养,每样都尝了几个,很快就有些撑了。

原本么,顾莫杰知道费莉萝生性爱洁,已经打算只用后面新加的那两个菜打发她了,根本没料到费莉萝会吃他吃剩的剩菜。

“那你那些弄好的材料,今天在身边么?给我先看看,法务上我帮你先把把关。”

“姐,今天是来考驾照的,怎么可能带材料来……要不回去我发邮件给你吧。”

“少废话,那就上车,我送你回去,到你家里看。”费莉萝拿湿巾擦了一下嘴,就招呼顾莫杰起身了。

第四章迟早要来的背后捅刀

只有学生党才有暑假一说。所以驾考这天,顾莫杰的父母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