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学霸终结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初音智能手上的技术,都是实打实可以高价抵押的专利;初音智能的产品,都是不易贬值的有形资产。

所以,至少在初音智能这个子公司的层面上,初音系已经华丽转身,可以和一个搞实业的巨头那样,靠银行贷款筹钱了。尽管还没有夏为任总那么大额度,好歹已经超过了本省的李叔福。

……

既然知道德国人有资金问题,而初音智能恰好又有钱、又有智能技术基础,后面的谈判就好说了。

4月16这天,初音智能方面正式向保时捷提出了介入股权认沽交易、深度合作智能车的合作模式。

一开始,德国人是非常震惊的。保时捷控股董事会里,幕后大老板沃尔夫冈。保时捷(也就是当年创始人费迪南保时捷的孙子)最初非常傲慢,几乎被中国人的“羞辱”激怒了。

这可是保时捷!

中国人把它当成沃尔沃了不成!

保时捷这种品牌,也是能卖给外国人的?要知道,至今为止保时捷连海外工厂都没有,连生产都不放心交给外国人,只在德国本土有一个厂子、雇佣德国本土工人制造。然后每年也不图销量,就这么精益求精地卖十几万辆高端车,就心满意足了。

人家求的,是贵精不贵多;求“多”的生意,交给大众就行了。

这样的公司,是最难缠的。

如果对年销量十几万没什么概念,可以对比一下其他巨头:

2010年,地球上头号车企巨头丰田,年销量是1000多万。紧随其后的大众有900万。第三到五名的日本日产、韩国起亚、意大利菲亚特,分别在六七百万辆。

(美系三大厂商当时正处在“底特律鬼城”前夕,几乎破产边缘,所以跌出了榜单。2014年重整后,才恢复起来。)

保时捷的10几万,在那些巨头面前只有几十分之一。(保时捷的市值也只有丰田的30分之一。)

沃尔夫冈咬着牙死挺了好几天,一开始装模作样死撑着不谈股权合作。

最后还是初音用了不少手段、一方面保证入股后不图谋保时捷汽车的经营决策权。另一方面保证不图谋使用德国工人以外的工人制造保时捷汽车、防止降低保时捷的逼格。最后还少不了拿出宝马和奔驰家的合作意向稍稍威胁一下。

沃尔夫冈这才稍微软化了一些,看在钱的份上愿意基于这个框架往下谈。

事情到了这一步,光靠费莉萝已经搞不定了。初音集团从国内同时招来了雷俊和古勇将两员大佬,加入到谈判工作中去。

雷俊历史上能够把小米智能发展得如此风生水起,在“由软入硬、以软投硬”的合作策略上,也算是后世中国第一人了。初音智能在汽车领域毫无基础,正需要雷俊这样的大牛帮忙扯旗斡旋。

而古勇将则是资本圈子里的大鳄出身,对创投和股权合作非常精深。历史上能够把优酷土豆弄得这么大,绝对不是易于之辈。

另外,初音在国内的人力资源团队,还紧急高价从李叔福那边挖了几个谈判和评估骨干——都是几个月前帮李叔福拿下沃尔沃收购战的功臣。

他们有收购欧洲高端车企的实战经验,虽然沃尔沃的逼格比保时捷差了很多,但此番顾莫杰要达成的目标也小得多——他只要入股40%,没要彻底控制保时捷。

而沃尔沃可是被吉利100%彻底干走的。

所以这么一比,此次保时捷入股战的难度,也就没比沃尔沃全资收购战难多少了。

一番激烈的搏杀,德国人渐渐认清了现实。欧债危机的融资困难、德系豪车在南欧市场近两年内可以预期的市场销量重挫,都促成了沃尔夫冈最终屈服。

经济危机的时候,对于以车代步的欧洲人来说,不买车是不可能的。但不买豪车,是绝对可能做到的。

保时捷,本来就是欧债受灾的重灾区。

一个星期后,费莉萝把辛苦拿来的框架协议,丢给了顾莫杰:

“阿杰,沃尔夫冈那边开出最后价码了,目前的框架,是保时捷汽车让出45%股权,由我们注资35亿欧元完成并购,并且我们承诺对公司的后续经营、扩张注入5亿欧元借贷性融资。

初音智能不谋求对保时捷汽车的控制权。但保时捷汽车会在目前的架构上,分出一家新的子公司,名叫‘保时捷智能’,专做未来的电动车、无人驾驶车、智能车等产品线。这家新的子公司,允许由初音智能来主导公司的技术路线。”

第一十二章全球独家

数日之后,斯图加特,保时捷汽车总部。无数财经板块的记者被喊来,镁光灯闪成一片。

初音智能出资35亿欧元、介入保时捷…大众预估案、收购保时捷汽车45%股份!

并且额外投资5亿欧元借贷性款项、用于保时捷智能电动汽车开发计划!

这颗重磅炸弹的分量,远远比几个月前李叔福拿走沃尔沃更轰动。

顾莫杰的出资,是李叔福的2倍以上。他介入的品牌,更是比沃尔沃逼格高得多,而且是德国的骄傲。

那还是传说中排斥外资、保持德意志荣耀的保时捷么?

抑或是初音智能的人工智能技术潜力,真的吸引力大到了这种程度?

外人不得而知,只能兴奋地猜想。

……

“顾先生,合作愉快。我不得不承认,你们的谈判团队,实在是太优秀了。”

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上,已经白发苍苍的沃尔夫冈。保时捷,在写下自己的名字后,与顾莫杰握了一下手。旁边有女秘书端过香槟,为两人各自倒上一杯。

“希望和初音智能的合作,能够在未来两年让保时捷的产品技术再上一层楼。”

顾莫杰和沃尔夫冈,说着一样的言语,碰杯把酒干了。这个动作,被几十路记者捕捉下来,马上就会登上各大门户的头条。

喝完酒,顾莫杰还不忘给沃尔夫冈画饼:

“会的,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我们初音智能是有实打实的智能硬件研发、生产经验的,和谷歌那种纯粹空对空的模式不一样。就算没有做出‘终极完全体’,每一个步骤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也会让保时捷这个品牌大放异彩。

或许,给我们半年的时间,到2011年年初的新款上,我们就可以为保时捷的跑车加上‘自动保持车道中心线行驶’这些功能点了。对定速巡航的稳定性改良,也会非常明显。2012年,我们就能加入‘有人驾驶状态下的半自动寻路’。到时候保时捷一定可以在高端跑车品牌里杀出一片天的。”

“但愿吧,我希望看到2年之内,保时捷能够把法拉利和玛莎拉蒂两系意大利车的份额抢过来一些。至于兰博……那也是我公司名下的,就暂时没必要了。”沃尔夫冈豪爽地说了两句指点江山的话,也不忘显摆他名下的汽车帝国究竟有多庞大。

大众名下,已经有十个品牌了。

注资和股权交换的事情还得忙活上两个月才能搞定——别嫌慢,要知道李叔福签下买沃尔沃,是2009年10月份的事情,而正式把所有权限交割清楚、吉利汽车筹备明州沃尔沃产业园区,已经是2010年3月份了。这种大型并购案,从签约到开始迁厂,半年都算是短的了。

给初音智能两个月的时间,也只是把股权问题彻底捋清,也就是卡2010年暑假的时间点。

要想在华设保时捷工厂,起码要2011年开始。这种大型产业基地花2年时间建造投产是必须的。也就是说,最快也要2013年1月,才有可能有第一辆在中国生产的保时捷下线。

而是否允许在华设厂这个问题,如今双方都还没谈妥呢。

德方对于降低保时捷逼格的事情,是极度排斥的。

很多豪车客户,一听说某豪车使用的生产工人是中国人,直接就不要了。

而且,这种心态不仅仅是白人富豪独有的,连中国本国的富豪都这样。连中国富豪都看不起被中国工人经手过的车,觉得买回去装不了逼。

这不是中国工人技术过不过关的问题,和技术压根儿就没关系。

对于这个问题,初音方面最后的折衷建议是这样的:

“即使在中国设置保时捷工厂,我们也会保证不雇佣任何一名一线的中国工人。如果要使用技术工人,将100%从德国本土高薪引进。

但初音智能不排除在中国工厂逐次招聘中国工程师,以及采用自动化程度更高的工业机器人、实现无人化作业。”

这个方案,暂时被德方留待考察。德国人的要求,是确保如果非得这么干,一定要做好宣传工作,强调中国工厂是高科技的全自动工厂、没有一名中国产业工人。

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德方就宁可中断海外设厂。

……

签约完成,顾莫杰就盘算着离开斯图加特,去慕尼黑转转,那里有他保时捷计划所需整合的另外几块资源。

然而,沃尔夫冈却留住了他,请顾莫杰最后用一顿午宴,还有一桩神秘礼物要送给他。

德国人的饭菜,那真是没什么好吃的。难吃程度堪称顾莫杰此次欧陆之行诸国之最。

不是白菜卷煎肉,就是滑蛋鞑靼牛排。

不过,对神秘礼物顾莫杰还是很感兴趣的。

因为是私人礼物,雷俊、古勇将、张拓海那些人就不出场了。顾莫杰只带了自己的几个女人,跟着沃尔夫冈去了保时捷的秘密实验基地。

那是斯图加特西郊森林里的一个幽静园区,只有几座实验室、两个车间,外加一个试车场,四周甚至还有持枪的警卫。

看得好奇的费莉萝依偎在顾莫杰身边,促狭地问:“怎么像僵尸片里的元首秘密基地。”

顾莫杰笑笑,不置可否:“瞎说啥呢。”

车子在一座看上去挺科幻的实验楼前停下。沃尔夫冈和顾莫杰一行就在这里下车,然后经过一道警卫和一道铁丝网墙、来到一个需要密码锁的电梯间门口。

沃尔夫冈刷了指纹和视网膜,电梯门就开了。里面空间非常大,像是货梯而非客梯,感觉塞一个集装箱都能塞下。

所有人进来后,电梯往下降了十几秒,速度不快,感觉有地下三层楼那么深。电梯门重新打开之后,众人眼前一片亮堂,光线非常柔和,一点炫光都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