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衙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说这次吧,柳俊轻轻一抬手,就压得韦副书记气都喘不过来。

王毅然也就多长了个心眼。

毕竟他才三十几岁,就做到了处干,是该好好为自己的前程考虑清楚。

团省委是个清水衙门,处级干部并没有配备专车,王毅然要用车的话,需要提前和小车班打招呼,如果前头已经有人排队了,那就轮不上。

说好地方之后,柳俊开车拉着白杨先走,王毅然自己打的过来。

现在柳俊请朋友吃饭,一般都在芙蓉酒店。如同尹昌辉所言,这里的本地菜做得地道,价格也比较合理。在秋水大酒店竣工之前,估计柳俊不会换地方了。

看见柳俊,郑馨莲立即满脸含笑迎了上来。见了白杨,微微愣了一下。这位好像不是以前跟柳先生一起来吃饭的那个清纯靓丽的女孩儿。不过郑馨莲是个很有眼色的人,不会随意表示惊诧。当下微笑着为他们安排好了包厢。

白杨先进去,柳俊在大堂等候王毅然到了,再一道进去。

“白部长肯赏光,真是太让人高兴了。”

王毅然进了包厢,紧着和白杨握手。

“大家都是同事,王理事长这么说就太见外了。”

白杨稳稳地答道。

王毅然哈哈一笑,递过菜谱:“请二位点菜吧。”

柳俊笑道:“两位领导点菜,我来买单。”

王毅然瞪起眼睛:“柳俊,这是怎么说的?瞧不起我啊?”

“王理事长误会了。委里上次调查清楚了,我可是团省委的第一富豪。我不请客说不过去啊!”

柳俊笑着说道。

王毅然和白杨不禁莞尔。

“第一富豪归第一富豪,请客归请客,两码事。”

王毅然不依。

柳俊也就由得他去。

当下点了些地方特色菜,几瓶啤酒,柳俊心细,特别为白杨点了两道不辣的菜,还要了个美容养颜的“木瓜炖雪蛤”。

王毅然也是个人精似的,酒桌上不谈公事,三个人天南海北的闲聊一阵,渐渐有了些气氛,王毅然望了一眼柳俊,像是很随意地问道:“柳俊,你怎么想起要写那篇文章的?”

柳俊心里一动,不明白王毅然忽然问起这个是什么意思。不过脸上自然是一点都不带出来,微笑道:“在资料上了解到了苏联改革的一些现象,觉得不大正常,就写了下来。其实就是一个党员对国外时事的一些看法和对国内改革开放的一些意见罢了。”

王毅然笑了一下:“说起来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吗?每个党员都有权力发表自己的看法嘛……不过有些人呢,老是爱把事情往别的方向上想。”

柳俊心里又是一动。

王毅然此时提起这个话题,自然是有原因的。他是韦安邦那边的人,莫非老韦吃了一瘪不甘心,又想再生点事端出来?

这个也不是不可能。

韦安邦和林明义不像那种肯轻易认输的人。

“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嘛。”

柳俊淡淡地一笑。

“我想到什么就写出来,人家想到什么也可以写出来嘛,或者说出来也行。”

“是啊,你能写,人家也能写嘛,观点不同而已。”

王毅然就点点头,然后转换了一个话题,继续闲聊。

……

八月十二日,N省召开省委常委会。

这是一次例行的省委常委会,首先研究了几个人事异动方面的问题,都是些相对来说不是很紧要位置副厅级干部的任免,没有遇到什么问题,一一举手通过,一团和气。

接下来,省长张光明提出了几个经济建设方面的议案,其中比较重要的是瀚湖市市委市政府提出来,要求拓宽加固瀚湖市到大宁市的国道线,改造标准按照大宁市到宝州市国道线的标准执行。目的是要将瀚湖市也纳入这个大经济圈中来。

大宁市到宝州市的国道线改造之后,三市一区之间的车行时间大大缩短,物质流通量明显大增,对于这四个地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巨大的作用。

瀚湖市提出这个要求,很是合理。

问题是从瀚湖市到大宁市之间,差不多有一百八十余公里距离,而且比较前两年来说,今年物价又有所上涨,所需要筹措的资金在二十二个亿以上。无论是瀚湖市、大宁市还是省财政,都感到巨大的资金压力。

“同志们都谈一谈吧?”

在张光明介绍完情况之后,廖庆开循着惯例征询班子成员的意见,目光落在常务副省长叶春林和大宁市委书记柳晋才脸上。

纯经济建设的问题,其他常委一般不会发表很深入的看法。叶春林是主管经济的常务副省长,柳晋才是与此事有关联的大宁市委书记,而且比较擅长抓经济建设,因此廖庆开主要是想听听他们的意见。

“这个是好事,虽然财政上面有一定的困难,我认为还是应该考虑立项。资金方面,可以向中央求援。”

叶春林说道。

张光明不为人察觉的皱了皱眉头。

倒不是他反对叶春林的说法,而是中央财政也很吃紧。打“上头”的主意,希望不大。

柳晋才想了想,说道:“我原则上同意春林省长的意见。资金方面,估计还是要靠我们自筹。这条路在大宁市境内有大约七十公里左右,大宁市可以筹集三到四个亿的资金。”

这位还是严谨的工作习惯,上任数月,对大宁市的家底摸得比较清楚。

张光明说道:“瀚湖市方面,对修路热情很高,也可以自筹六个亿左右的资金,省财政可以挤出四个亿左右,如果中央财政能再支持一点,我看可以先立项了。”

廖庆开点点头:“既然如此,我看可以立项。请光明同志和省政府全面筹划好这件事情。”

“好的。”

张光明点头应诺。

廖庆开便环顾会场,准备做总结。

“廖书记,我有一点意见要说说。”

这个时候,省委宣传部长孔泽原忽然说道。

“泽原同志,请讲。”

廖庆开客气地道。

孔泽原五十三四岁年纪,脸皮白净,很有读书人的气质。周先生调任政研室副主任后,从中宣部空降下来的干部,平日与胡为民走得比较近。

“廖书记,张省长,各位同志,近来各地宣传部的负责同志不断来函来电,说是目前有一种很不好的舆论导向,有人试图为当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泼冷水。同志们都很气愤,认为必须要正本清源,好好驳斥一下这种歪风邪气,正确引领舆论导向……”

孔泽原说着,眼光不经意地停留在柳晋才脸上。

柳晋才默默端起茶杯喝水。

廖庆开不动声色地说道:“你们宣传部的意见呢?”

孔泽原推了一下鼻梁上的眼镜,说道:“我们宣传部认为,既然基层大部分同志都有这个要求,那就不妨就这个问题,展开一次全省范围内的讨论。”

“其他同志的意见呢?”

胡为民咳嗽一声,缓缓开言:“我认为,泽原同志这个意见很好。舆论宣传历来都很重要。对于不正确的舆论风向,就是应该坚决驳斥。不然的话,就会把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搞混乱。”

“也不能这么说嘛,每个人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要不是故意破坏改革开放,不同的意见也是可以提的。可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少犯错误。”

张光明微笑着说道。

“省长说的很有道理。问题是已经给基层的同志造成了一定的思想混乱,我认为省委还是应该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态度,也好让基层的同志安心工作,不被错误的舆论所影响。”

孔泽原也微笑着说道,却在不经意间给柳俊那篇文章的观点定性为“错误”。

廖庆开摆了摆手,说道:“既然要进行讨论,那么谁对谁错,暂时不要轻易下结论。等讨论过后再看吧。”

“廖书记同意展开讨论了?”

孔泽原急急问道。

廖庆开笑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历来是我党所提倡的嘛。民间都有一句俗话,叫作‘话不讲不清,理不辨不明’。既然有不同的意见,当然应该允许讨论。”

第四百零四章 处分决定

省委常委会开过之后第二天,《N省日报》上头便在醒目位置刊登出一篇署名“求是”的文章,标题乃是《改革开放形势大好——越来越好》,副标题是“驳‘危险论’”。

所谓“驳‘危险论’”,毫无疑问是冲着柳俊那篇文章去的。这个倒也没什么,自从柳俊的文章发在内参上头之后,就引起了一场辩论,开始是小范围之内的,一些理论家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随后就开始撰文,引经据典,或支持或反对。但大都是就事论事。

不过今天省报上发表的这篇文章,却不仅仅是驳斥柳俊的观点,而是指责他“凭空捏造”,“危言耸听”、“杞人忧天”,给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泼冷水,还隐隐指出要“揪出”背后的主使者。

这个明眼人一看就清楚,是冲着严玉成和柳晋才来的,主要是冲着柳晋才。

谁叫柳俊是他儿子呢?

这篇文章写得花团锦簇,就文笔和理论水平而论,远在柳俊之上。可见对方是经过了很细致的准备之后,开始强力反击。

这个文章,严玉成和柳家父子自然是要拜读的,却也并不在意。现在已经不是七七年、七八年了。那个时候的严柳,就是两个基层干部,有那么点“孤立无援”的意思。如今两人都身居高位,省里还有廖庆开坐镇,在省一级层面,掀不起什么大浪来,不过是个口舌之争。要不要“应战”,都在两可之间。

关键是高层的态度。

上头暂时也没有明确的表态。

接下来几天,《N省日报》上连续发表文章,都和“求是”的论调基本一致,均是将矛头对准柳俊那篇文章的。批评的用词也越来越严厉。

严玉成和柳家父子却一直保持沉默,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八月十八日,《改革开放形势大好——越来越好》这篇文章也上了内参,送达中央大佬的案前,据说得到了一些首长的认可和称赞。

首先抵挡不住的,却是池晓波。

这位团省委排名第二副书记,能力并不突出,也没有过硬的靠山,是靠兢兢业业干工作提上来的,另外还沾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