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军夫人养儿记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殊不知,她身边的下人虽然都忠心耿耿,也都体贴入微。但到底是在眼下这封建制度的压迫下长成的,习惯了听人命令,已经不善于自发思考。因而郑绣新奇的观点在她们听来,已经是十分新颖难得。

贵和长公主已经许多天没有出来过了,这几天她的面容恢复后,她就不想在屋里一个人闷着了。只是行动不便,由人搀扶或者拄着拐杖,对她来说都是窘态,不愿让人瞧见的。有了这轮椅倒是方便了,她只要坐在上头,由人推着,谁也瞧不出她体态的不同来。

丫鬟们又从屋里搬出了桌椅,奉上了茶水和点心,郑绣就也在贵和长公主身边坐下了。

贵和长公主心中又道,不过这么些天,她手下的人倒是对郑绣越来越尽心尽力了,她这当主子的都没张口,她们就知道服侍郑绣了。不过又想算了,看在郑绣这么尽心尽力为自己,也不那么讨人厌的份上,就当赏她的体面吧。

这一坐就一直坐到了中午。

秋蕊推着贵和长公主在院子里逛了逛,郑绣就晒着太阳,喝茶吃点心。一直到薛勉从前头回来了,发现他娘正在院子里,便笑着跑近道:“娘,你出屋啦?咦,你坐的这是什么椅子?怎么还能动?”

他问得语速飞快,贵和长公主回答不上,秋蕊便帮着解释了一番。

听说是郑绣想出来的,薛勉又啪嗒啪嗒跑到她面前,恭恭敬敬地作了个揖,“谢谢二婶,二婶费心了。”

郑绣摸了摸他的头,笑着问:“勉哥儿真乖。让二婶瞧瞧,眼睛上的伤好些了没?”

薛勉便仰起小脸,乖乖让她看了。他眼睛上已经不再高高肿起,只是青紫的痕迹仍在,倒也不会再疼痛了。大夫说等这痕迹消了,他这伤就算完全好了。

郑绣便又问起他这天在前面读了什么书,和薛劭玩了什么,有没有惹先生生气。

薛勉这段日子天天乖乖待在长风苑陪她娘,正愁没个人说话,郑绣一问,他就一股脑地都说了。还说自己这两天格外乖巧,得了先生好几次夸奖。

贵和长公主就在旁边安安静静地听着,她其实也很想问问薛勉这段时间好不好,可她仍然口齿不清,薛勉一个孩子理解能力也有限,她尝试过几次跟他交流,却总是鸡同鸭讲,便索性不问他了,而是从下人口中询问他的情况。但到底还是没有从他嘴里说出来动听。

薛勉连说带比划,眉飞色舞地说了好一会儿。说完一长串话,他猛灌了两口茶,搔了搔头不好意思道:“二婶别嫌我话多。”

郑绣笑道:“哪里会,二婶喜欢听勉哥儿说话呢。”

薛勉嘿嘿一笑,又转头问他娘:“娘,你也听到了吧,我现在好好的呢,您好好养病,别再为我操心了。”原来憋了许久没人说话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说给贵和长公主听的。

贵和长公主没想到自己这一病,倒是让这孩子成长起来,变得乖巧了许多。听薛勉这样说了,她心中格外熨帖,道:“娘、知道了。”

郑绣看着他们这母慈子孝的相处,不由脸上也带出了更多笑意。

眼看时辰就到了正午,该用午饭了。郑绣便起身准备告辞回浩夜堂去。

“你、留下,一起……”贵和长公主忽然道。

郑绣一愣,薛勉已经欢呼道:“好棒,二婶跟我们一起用饭!”

贵和长公主居然主动留自己吃饭?这实在让郑绣一时间反应不过来,直到丫鬟们把饭菜都摆上了桌,请他们一行人进屋上桌,她才反应过来这是贵和长公主对自己的示好。

也是,这件事本就是自家孩子引起,贵和长公主又是那么骄矜的性子,多半是不会同自己道谢的。能主动开口留饭,也算是非常大的进步了,这么想着,郑绣的心情也越发轻快。让人去浩夜堂通知了一声后,她就在桌前坐下了。

长风苑的饭菜的精致程度,自然不是大厨房可以比拟的。几道菜肴羹汤不论是卖相还是口味,都是无可挑剔。郑绣胃口大开,用了整整一碗饭。

那边贵和长公主才用了几口,见她已经吃完了一碗饭,凉凉地道:“你倒是好胃口。”真是没见过哪个世家大族的小姐太太这样能吃的。

郑绣不以为意地笑道:“是啊,我胃口挺好的。”反正胃口好吃得多,在她看来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能吃是福嘛!

作者有话要说: 

☆、第123章

一百二十三章

贵和长公主打小被先帝捧在手心里长大,后来等她稍长一些,先帝还破格把她带到了御书房,和皇子们一起上学。那时候讲课的是老太傅,还有就是当世大儒邹先生。

邹先生颇有风骨,祖上也是出身簪缨世族。可前朝因为族中文人一篇批判当时风气的文章惹了麻烦,整个家族被迫迁徙到了不毛之地。

先帝继位后,彻查了前朝不少冤案,也把邹先生家族这件案子给翻案了。

邹先生虽然算是半个世外之人,但感念先帝的恩德,亲自上京谢恩。

先帝一见之下,惊叹于他的风采和才华,邀请他留在宫中。

邹先生知恩图报,便答应了下来。

不过那时候在上书房的适龄孩子只有大皇子,二皇子和贵和长公主三人。他便只收了他们三个当入室弟子。

邹先生虽然当初只在皇宫里留了五年,但多年来一直对当今和贵和长公主十分挂心,多有书信来往。

听闻贵和长公主遭此大难,老先生不辞辛苦,从千里之外赶来了京城。且事先没有通知任何人,一直到他的马车到了庆国公府门口,书童拿着他的名帖递给门房,门房转送入了长风苑,贵和长公主才知道恩师已经到了门外。

她不良于行,当即便让屋里辈分最高的老嬷嬷前去迎接。

老嬷嬷和邹先生也算旧相识了。

邹先生已经下了马车,侯在门口。

老嬷嬷带着丫鬟前来迎他,道:“劳邹先生久候,公主已经在里头候着您了。”

邹先生青衣木履,一身宽大道袍,一头银发挽成发髻,用一只样式古朴的木簪簪着。看起来精神矍铄,仙风道骨。

“秦嬷嬷,多年不见,嬷嬷倒是看着依旧康健。”

老嬷嬷比她虽然年长些,但到底是下人,得他这样一句话已经十分高兴,笑道:“老先生挂怀了,先生风采也是依旧不减但年。”

说着话,便把邹先生引了进去。

邹先生如走在自家后院一般闲适悠然,但也不免感叹道:”上一回进京还是公主生下小公子之时,一别多年,物是人非。“

郑绣这天依旧在长风苑待命,听说贵和长公主的恩师特地来看她了,她也十分识趣儿地起身告辞。她和秋蕊交代了两句,出来时恰好和邹先生迎面遇上了。

老嬷嬷介绍了他们二人的身份。

郑绣对着邹先生福了福身,道:“久闻邹先生大名,今日一见,先生风采真是耳闻不如相见。”这话倒不是恭维,郑仁对邹先生就很推崇,郑绣曾多次听到他爹提起。邹先生穿着朴素,但举手投足之间的气度确实叫人见之难忘。

邹先生侧身避过,虚虚一拱手,道:“二太太多礼了。”

两人也不寒暄,就此擦身而过。

郑绣走出几步,忍不住再回头看了看。这就是当世大儒啊,眼下这时代对文人的推崇相当于现代粉丝对明星的态度了。这邹先生绝对是天王级别的了。

*

当天晚上,薛直从外头下值回来。

郑绣就拉着他说:“我今天看到邹先生了。邹先生你知道吧?当世大儒,时代隐居的那位。啊呀,这大儒的风采就是跟常人不同。”

薛直好笑道:“我虽然读书不多,但邹先生的大名还是知道的。邹先生虽然做事低调,可他一进京,他的行踪就在外头传开了,我回来前就听说了。你看着吧,明日开始咱们府上便要宾客盈门,门庭若市。”

“全是冲着邹先生来的吧?不过他不是为了来探望贵和长公主的病么?那些人就算再孺慕邹先生,也不至于一股脑儿地涌上门来吧?”

“你有所不知,邹先生每隔几年就会收一名入室弟子,带在身边悉心□□。他们看中的是这个。”

“那就难怪了。”郑绣点点头,“只是如今公主有恙在身,那些人上门未免会叨扰她的休息,这可如何是好?”敢在这时候主动上门的,家族必然是有些底气的,若是一味把他们赶出去,怕是要得罪不少人。

薛直道:“到时候让门房收了门帖就送到邹先生去,咱们府里再开辟个会客的花厅或者书房给邹先生用,见不见全看他自己。”

郑绣点点头,心道也这样也好,反正文人墨客都有些怪脾气,更别说邹先生这样的了,就算都回绝了,想来那些人心中也不会见怪。

薛直凝眉沉吟片刻,道:“你有没有想过,咱们家的孩子也可以试一试?”

“你说阿劭和阿勉?”

“不光他们,若是岳父愿意,也可以让阿誉试一试。”

郑绣心想他爹那么仰慕邹先生,肯定也是愿意的。

“你刚说邹先生收入室弟子要带在身边?那带去哪里?”

“好像是一半时间待在徽山书院,一般时间随着邹先生四处云游,毕竟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嘛。”

“那多久能回一趟家?”

“这个说不准吧,也许一年半载,也许三年五载。”

郑绣不说话了,薛直又继续道:“我知道你舍不得孩子,可你也得想想,这到底是为了孩子好。”

郑绣道:“理是这么个理儿,但是就是心理怪不舍得,怪不忍心的。咱家孩子都不大,那么小就只身在外,总教人不放心。”

薛直又笑道:“嗨,我们这瞎操什么心,就算咱们想的千好万好,人家邹先生不愿意,那也是没影儿的事儿。”

说是这么说,郑绣却认真考虑了起来。

第二天庆国公府门前果然如薛直所料——车水马龙,络绎不绝。

郑绣也让人给他爹捎了信,说了邹先生的事。

信送出去没多久,郑仁亲自就上门了。

得,这态度不用问也知道了。

郑仁想见邹先生一面,郑绣便厚着脸皮使人去问了问。

邹先生被安置在前院,但身边服侍的也都是长风苑的下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