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板着面孔向布置任务。
“有件事,我想向县长反映。”科长的脸比他还冷。
主任很不屑地一笑,问:“你向县长反映什么?”
“反映有人包庇自己的女婿,搞裙带关系。”
“你回去向你们常委反映,这是你们组织部门的事。”
“如果,有效果,我还会找县长吗?”
县长刚好直走近,问:“找我什么事?”
严格意义上说,他并不认识科长,只是都在县府大院门口出入,时不时照面脸熟,知道他是大院里的人。
“我是组织部的。”科长也清楚县长未必知道他是哪个部门的,先自报门户。
县长递给他一支烟,他想接又不好意思。
“吸烟吧?吸烟就接着。”
科长只好接过来,忙从口袋里摸打火机,没摸着,县长已经打着火,把打火机送到他面前,科长慌忙凑过去,点火的一刹那,感动不已,心里便想,其实,当大官的都很和蔼,只是那些中间人,比如主任这样的人狐假虎威,把这种上下级之间的融洽隔离开了。
“我也刚下乡回来。”
“噢。去哪?”
“边陲镇。搞调查。不知县长有没有听说张建中传闻?”
主任插了进来,说:“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县长不时间管。”
科长回敬了一句:“如果只是乱七八糟的事,我也不会找县长!”
这句话够有力的。如果是一个小年青这么说,未必能引起县长的重视,但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科长,又是组织部的科长说出口,县长并不能留点意了。
县长说:“说说吧!”
主任补充一句:“简单点。”
科长很不满地看了主任一眼,说:“我只用两分钟的时间。”
怎么向领导汇报还用你提醒吗?领导忙,总要求下面用最简短的语言说清楚要反映的问题。
“我们去边陲镇调查关于张建中的谣传,镇主要领导,镇干部普遍对他都有看法,可以说,调查结果让某位领导很不满意。这位领导希望我拿出一个符合他心意的调查报告,因为,张建中是他女婿。我坚持原则,一定要反映真实情况。现在,投诉无门,只好来找县长。”
县长笑着说:“你说得太严重了吧?怎么是投诉无门呢?领导的大门总是敞开的嘛!”
“我知道不该给你添麻烦,想过找县委书记,毕竟,这是党务工作。但我还是更相信你。”
县长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什么乱七八糟的?党务的事我就不能过问吗?我也是县委副书记嘛!亏你还是组织部的。”又说,“到我办公室谈吧!”
对张建中,县长没有任何异议,这个年青人还是有冲劲的,但心里还是觉得当镇委书记快了点,老李也太心急了,当县委书记提出联系边陲镇,他就发现这事有点儿蹊跷,你县委书记凑什么热闹?
难道边陲镇是一块风水宝地?
张建中是你的女婿?
风言风语一传开,县长就有些儿幸灾乐祸,想你县委书记这是自找晦气,一联系边陲镇就闹这么一出。
开始,只是抱着看热闹的心理,却没想到,事情似乎越闹越大,篡改调查结果也搞出来了。表面看是老李所为,但也可以说,你县委书记为开脱责任,幕后主使。
科长离开后,县长问主任:“这事怎么处理?”
主任本以为这事与己无关,不了了之,没想到县长却感兴趣了,忙说:“当然,要实事求是,不能让歪风邪气占上风。”
“我们是先下手为强,趁他们没篡改前把情况弄清楚,还是后发制人,拿到篡改报告再出击?”
“这个,这个……”主任在拖延时间,希望县长打断他的话,说出自己的看法。然而,县长很耐心地等着他表态。
“如果在前,李副书记会不承认,如果在后,下了结论,我们再推翻,难度就大了。”
“同步进行呢?”
“你是说,他们篡改时,我们也进行调查,同时拿出两个不同的结果。”
“明天,老李就会着手这事,或者,今天晚上已经着手这事了,明天下午召开常委会,我想,老李会争取县委书记在会上宣布调查结果,毕竟,这事传得满城风雨,不澄清不行,当然是在常委会上澄清最理想,这时候,我们也拿出我们的结果,效果会怎么样?”
主任的心儿跳了跳,这可不是针对李副书记,而是直指县委书记啊!
“如果,科长再在会上说出真相,我保证就像投下一颗原子弹。”县长说,“把县委那班人炸翻,看他们以后还好不好意思插手我们县政府这边的事!”
主任这才如梦初醒,县长的真正目的在这里啊!
近段,县长总埋怨县委的手太长,伸到县政府这边来了,成天嚷嚷县委决策,县委决策是假,县委书记武断才是真,屁点大的事,县长也没有话语权,他县长还不成摆设?他要趁这个机会,杀杀书记的锐气,你们县委选人不准,你书记的联系点竟然出这么大的问题。
看你还不收敛,还不夹起尾巴?
580你还穿开档裤
陆副书记接到通知就知道没有什么好事,打电话问镇长,有没有接到这方面的通知?镇长说没有,他便想,叫他去应该是了解配合调查过程中有什么不当之处。调查结果对张建中不利,老李肯定不同意,但要推翻这个结果,唯一的办法就是找出调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或许是心虚,调查组离开边陲镇,陆副书记才意识到会有这个麻烦。如果事先就想到,他就不会那么笨拙了,至少,他要掩饰自己,说张建中的好话。调查结果对张建中不利,谁也不会想到是一个他说好话的人捣鬼。你说了张建中那么坏话,摆明了立场,调查结果又如出一辙,组织部那些人精还不一眼就识穿你的阴谋?
“打死你都不能承认,如果承认,你就完蛋了。”镇长说,“你也知道‘坦白从严,抗拒从宽’硬顶下去,还有得一搏。至少,他们找不到否定调查的理由,不可能硬要搞第二次调查。”
陆副书记也觉得只有硬扛下去了。妈的,一个不慎竟把自己摆上桌了,搬掉张建中,你能得什么好处?为了一个主任科员的编制把自己B上悬崖太不值了。
镇长说:“如果有那么一天,我当了书记,一定提出让你当镇长。”
这种话,你还是骗三岁小孩吧!你能不能当书记还不一定呢!没当上书记,你敢向组织提那么多要求?
摆开谈话的架势,老李居中,常委部长和副部长居左右,陆副书记心更虚了。
“你也清楚为什么叫你上来,你对张建中与外甥女事件的态度,我们也很清楚,今天要谈的话题只有一个。谈谈你是怎么配合调查的,分几个层次,物色谈话对象的理由,当时,你自己有什么想法?”
老李直奔主题,让他意识到所有的一切猫腻都逃过他们的眼睛。
陆副书记一直低着头,不敢正视任何人的目光。
——接到这个通知后,张书记就要我全权负责这件事,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张书记对我是非常信任的。有时候,我也觉得,有愧于他。向组织反映了一些不利于他的情况。
——每次组织部下来谈话都有一个较固定的层次,我也是按老习惯安排的,主要领导一个层次,中层干部一个层次,普遍干部一个层次。主要领导这个层次基本上还是由调查组来定的,我主要提供后两个层次的名单。这个名单里有各站所的领导,镇各办公室的主任,也有个别干部,主要还是以中层干部为主。
——我当时定的原则是,比较熟悉和了解张书记的干部为主,比如,文化站的站长,这次搞春节活动,他与张书记接触得比较多,对张书记印象也比较好,还有发展总公司的永强,他跟张书记搭档多年,他们肯定会说好话。
幸亏当时多想了一招,也掺和进了一些帮张建中说话的人。
老李说:“我有两点不明白。第一,既然你这么精心安排,为什么会出现现在这样的结果?第二,从你与调查组谈话记录和调查组反映的情况看,你应该是认同谣传的,那么,你在考虑人选的时候,为什么还为张建中想了那么多办法呢?”
陆副书记还是只瞪着地板说:“第一个问题,我很难解释清楚,以前,他们一直在发展总公司,又不是边陲镇的人,上班在一起,下班也经常在一起,张书记没当书记之前,前那几年,好多人都以为他们是一对儿。边陲镇那种边远地方,群众的思想都很封闭,一男一女在街上走那么三两回,大家就都会这么认为。”
——第二个问题,我只能说,希望能有一个公平的结论,说高了是党性意识,说低了,我个人还是不希望他出问题。
“这么说,我倒觉得有一个矛盾的地方。”还是老李将他的军,很显然,常委部长、副部长都不想说丑话,“你不希望他出问题,为什么你说的又是不利于他的话呢?”
陆副书记叹了一口气,说:“我多少还是有一种患得患失,明则保身的思想。这种男女之间的事,很难说得清楚,所以,我不想把话说死。”
这是他想了一个晚上才想到的最好解释,毕竟,他的谈话里多少还渗有模棱两可的成分。
以上都是常规性的谈话,也可以说,是陆副书记事先做了充分准备的谈话,如果,不出奇招,不打乱他的思路,很难突破他的防线。
老李从桌上拿起烟盒,先抛了一支烟给对面的陆,又左右各递了一支,都点燃了,办公室里刹时烟雾腾腾。
“你们都有什么看法啊?”老李问部长和副部长。
这时候,傻瓜都不会帮陆说话。
部长问:“有一个问题,陆副书记好像没提到。跟那些老板谈话是怎么安排的?”
陆副书记摇头说:“那不是我安排的。”
老李和部长的目光都聚集上副部长脸上。
副部长干咳了两声,说:“那是科长提出来的,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谣言的源头是从那些老板闹事开始的,所以,找了几个老板谈话。可以说,是节外生枝吧!”
“人选也是你定的?”部长又把话题转到陆副书记身上。
陆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