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平凡的清穿日子(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走几步,却正遇到伊尔根觉罗氏笑着捧着一个托盘过来,上头放着一壶酒和几样精致地小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一见淑宁,她脸上的笑容一滞,有些不自然地道:“弟妹还在啊?怎的这么巧?”然后又瞧瞧书房方向,眼光狐疑。

淑宁似笑非笑地走近她,闻了闻饭菜的香味,道:“侧福晋这么快就做好那么多菜了?真是好厨艺,好快手啊,什么时候教我几招?”伊尔根觉罗氏扯扯嘴角:“雕虫小技罢了,哪能跟弟妹相比啊?”

淑宁笑着望望天:“天色不早了,我还要跟大嫂告别呢,这就走了,回见。”说罢福了一福,便走了。伊尔根觉罗氏一个人站在那里好一会儿,才重新摆出笑脸,走进书房:“爷,你看我给你做了什么?都是你最爱吃的……”

淑宁坐着马车走在回家的路上,一遍遍地回想方才的情形,似乎没有什么疏漏的地方了。雅尔江阿听了她的话,或许会多加留意,或是不再让伊尔根觉罗氏大权独揽,或是对任何重大人事变动心存警惕,总会把伊尔根觉罗氏的影响力降低。不过雅尔江阿显然不是可以依靠的对象,瓜尔佳氏与他夫妻间的感情会变成怎样,就不知道了。

她方才说的话,也有暗示奉天简亲王府里老一辈的女眷们对简亲王可能有某种不利于雅尔江阿的影响的意思,只希望他能有所领悟,不会让瓜尔佳氏在奉天待太久,因为生性直白的她,显然不是个使父子关系更融合的理想对象。

至于在她的话里受到牵连的简亲王府仆人,她只能说抱歉了,只要伊尔根觉罗氏不把亲信提拔上来,取代瓜尔佳氏安排的人,雅尔江阿自然不会疑心他们。但从以往的情况看来,这种可能性很小。

想着想着,她又想到那个素屏,落到瓜尔佳氏手上,不知会有什么样的命运。不过,就算这个女人跟桐英真有什么关系,只要不在她面前出现,她最多只是心里不舒服,但如果真让堆房进入她家一起生活,她一定会受不了的。天知道刚才她听说那女人曾经跟桐英在一起时,心头曾闪过一丝想法,恨不得把那女人……

淑宁顿时愣住了,自己怎么会有这种念头?!难道穿越了十几年,生活习性被社会同化了,连道德观念都改变了么?因为自己身处高位,便把身为仆役的人的性命看作平常?还有,自己刚才做的是什么事?在背后算计被人?插手进那种妻妾争宠、争权夺利的事情中去?她倒吸一口凉气。

她总算明白媛宁、玉敏、瓜尔佳氏等人的想法了,以往她或许会为她们的某种作为感到心寒,但如今她所做的,跟她们又有多少差别呢?

不过,扪心自问,如果要她重新选一次,她还是会那样做。前世的母亲,一发现父亲有外遇,二话不说就提出了离婚,抛弃以往种种,重新寻找第二春。但清朝不是现代社会,她不可能与桐英离婚重新找一个。所以,为了维护与桐英的这份感情与婚姻,为了维护自己的幸福,她只能奋起战斗了。

马车走在路上,夕阳透过车窗照进来,寒意却渐渐加重了,车厢中,淑宁隐隐有了某种觉悟。

二四八、征兆

从简亲王府那边后来传来的消息来看,瓜尔佳氏与伊尔根觉罗氏虽仍有冲突,但不再象往常那么激烈了,在丈夫雅尔江阿面前也有所收敛。淑宁知道这大概跟那天自己临离开王府时劝瓜尔佳氏的话有关系。

她对对方说,世子显然更喜欢妻子从前温柔体贴的样子,如今为了赌气,硬是跟他闹,反而便宜了旁人,倒不如忍着些,毕竟世子对嫡妻还是很尊重的,好歹要为孩子们的将来考虑。另外,她还劝瓜尔佳氏,既然要回奉天,就要把握好机会,本就是为尽孝去的,德隆又是简亲王的正经嫡长孙,趁机讨好老王爷,将来地位稳固了,谁也不能抢了孩子们的位子去。

虽然瓜尔佳氏当时的反应很是不甘心,但为了孩子,她还是多少听进去了一些。一直到她离开京城北上奉天为止,都没有再为伊尔根觉罗氏的事与雅尔江阿闹不愉快,反而后者因为觉得愧疚,在她临行前多陪了妻子两夜。

淑宁自瓜尔佳氏离开,也不再往简亲王府去了,不过从两府下人之间的消息网络,她还是听到了不少信息。比如雅尔江阿命人查探王府中所有男女仆役的来历与表现,其中有不少人被查出有亏空,打的打,赶走的赶走,去了不少人。又比如王府新上任半年的总管,被人发现污了银子,侧福晋作主,要将他撤掉,另换一个她信得过的人上去,却被世子制止。问过话后,世子认为那继位者很可疑,为了上位不惜欺骗主子,陷害忠良,所以把人赶出去了,而且还让侧福晋不要再插手人事方面的变动。等等。

淑宁听到这些消息时,便知道先前在雅尔江阿那里打的预防针起作用了。看来那个伊尔根觉罗氏还真的如她所想的那样,一摆脱正室的桎梏,便要安插自己的亲信。只是她的胃口大了些,心急了些,马上被世子拦住了。不知道雅尔江阿心里。会不会因此对她产生一丝怀疑?不过,就算只让他认为这个侧室能力不足,容易上当受骗,便已足够了。

淑宁心中畅快之余,转而关心起皇帝南巡的消息。从以往两次南巡地情况来看,通常是两个月左右就会回京。如今只过了一个多月。不知桐英如今到哪里了?

南边的消息不停地传来。皇帝与太后到达淮、黄、运三河交汇的清口一带,巡视沿岸多处河工现场。并下令截漕粮十万石,运往高邮、宝应等地平粜。但漕运衙门地人报告说。因为有许多粮食改行海运,造成漕粮不足,要是运了十万石去平粜,直隶的百姓就要饿肚子了。

这话隐隐有攻击提议粮食海运的陈良本之嫌,因为陈良本回应说。高邮等地受涝,只是偶然,并不是年年如此,二海运实行以来,已经为朝廷省下大笔钱粮。何况北上的漕粮何止十万石。就算少了十万石,也不会造成恶劣影响。二海运的粮船,更是正在行向天津大沽口的途中,直隶粮食绝不会出问题。

两边争吵了几句,被皇帝制止住了,此事便不了了之。

后来圣驾一行又行径高邮、扬州等地,到达苏杭一带。淑宁听人说起圣驾到杭州时,时任杭州将军地武丹负责接待,便想起了数日不见的嫂子真珍,见明天正好是休沐日,便在次日回娘家看望兄嫂去了。

大方地女眷都不在。真珍正在教儿子认字,一见淑宁回来,很高兴地道:“你来得正好,今儿在家里吃饭吧,昨儿庄子上送来几笼极嫩的野鸡,我才叫人用香菇和姜葱去焖了,正好下饭。”淑宁听了食指大动,忙应了,又坐下来看明瑞认字,惊奇地道:“嫂子这么快就教明哥儿认字了?”

真珍笑道:“我听你哥哥说,你两岁就已经认得不少字了,不想着让孩子早些启蒙也好,虽然比不上你这个姑姑,至少不能输太多不是?”

淑宁暗道一声惭愧,忙转移了话题:“哥哥怎么不在?今天不是休沐么?”真珍道:“他们部里一个主事荣休,今日返乡,他送人去了。”

两人便坐着陪明瑞认字。明瑞虽然年纪小,但很聪明,教他十个字,只错了一个而已。淑宁听说他已经认得一两百字了,不由得高兴地夸奖他,还亲了好几次他地小脸,明瑞歪着脑袋,有些不好意思,却更让人觉得他可爱。

时间过的飞快,小宝与贤宁从杨先生那边下课回来了,见了姐姐,高兴地说了好一会儿话,便要拉着小侄儿去玩。淑宁与真珍想到明瑞认了一个上午的字,也累了,便放他们去了。

两人说起闲话,淑宁才得知,因为部分漕粮改作海运,家中的产业受了影响。

堆房那边只是利润少些,情况不算眼中,但粮行那边却因为粮食进价升高,遇到很大压力,若不是卖的粮食大半是自家产出或是禄米,只怕会有亏损。加上直隶连着几年年景不佳,真珍担心庄家方面的收入会变得很不稳定,便决定不再买田地,改而在外城买店铺及空院子,整修过后,再转租出去。

淑宁心想:这算不算是房地产业和租赁业呢?

正在这时,杨师母余桐上门来了。两人忙向她问好,寒暄几句,余桐便把先前答应帮忙做地几个络子递给了真珍。真珍再三谢过,又叫人装了一盒点心和几样果子作回礼,还关心地问起杨先生近日身体可好,余家父母的病情如何,是否需要帮忙找好大夫。待送走了余桐,她又吩咐丫环们送点心给几个男孩子,免得他们肚子饿,顺便还斥责了一个丫头整个上午都不见人影的偷懒行为。待她处理完这些,转回屋里时,见淑宁看着她笑,便有些奇怪地问:“怎么了?你在笑什么?”

淑宁抿嘴道:“我瞧你料理家务,已经很是有模有样了,称得上游刃有余,与一年前相比,真是大不一样。”真珍不由笑道:“你这话说得是,我自己也不敢相信呢。从前我在家时,只是在旁边看过二娘管家。那时还以为凭我的聪明,这些小事绝不在话下。谁知真的遇上手,才知其中地难处。我哪里经过这些?先前有额娘和你在还好。你一出阁,二嫫又跟着额娘去了保定,我一个人担起那么大地家业,有事也没处问人,真是慌了,恨不得把事情都丢开。”她低头笑了笑。道:“那时候,想到你哥哥喝明哥儿还要靠我照顾。多么辛苦都是为了这个家,我才硬着头皮撑下来的。”

淑宁听了。若有所思:“你说得不错……”

丫环送上新蒸地点心,真珍连叫几声,才让淑宁从沉思中清醒过来,两人再度聊起家常。到了快开饭时,端宁终于赶回来了。

他见妹妹来了。便很高兴地道:“回来了?正好,有极嫩的野鸡,我交代了中午焖好的,留下来吃饭吧。”淑宁低头偷笑,真珍嗔了他一眼:“早说过了。快去洗脸换衣裳吧。几个小的都饿坏了。”端宁笑着转头去了。

午饭就摆在梅院,一桌人和乐融融地。吃完饭。贤宁要再拉明瑞去玩,小宝拦住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