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医官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恰好在这时,秘书向他汇报工作,后天正式在县委召开精神文明建设动员大会,他要出席讲话的。

“嗯,稿子放桌上,我过会再看。”廖宝根在气头上,没心情再看。

秘书稍微顿了下,道:“刚才太明的人来找过,知道我们后天开大会,愿意无偿赞助他们厂里生产的纸张。”

廖宝根想也没想就同意了:“那就用他们的纸吧。”他明白,这是太明希望县委能帮着做一做广告,以后太明成立,在机关单位跑路子会容易一些,既然决定坚决把太明定下来,适当帮助也没什么。

秘书颔首,着手去安排,这次会议县里搞得比较浓重,不仅县宣传口径齐放大炮,县委还特别从市里请过来一些市级媒体,做一做报刊媒体的宣传,争取把形象竖起来。

廖宝根无论如何没想到,自己一心想帮太明一把,却被太明坑得惨不忍睹!

两天后,全县召开精神文明建设动员大会,县媒体,以及市里一家晚报记者参加了会议,听取会议精神。

县电视、报刊媒体做了不小篇幅的宣传,而市里这家晚报也做了宣传。

但是,两天后,一篇奇怪的文章混进来了。

而且,还是南方报系搞出来的。

第六百九十三章双赢

图片还是市里那家晚报的图片,但南方报系却从别的方面作了报道。

《县委书记拿高级宣纸讲话:杜绝浪费》

江丽省国家级贫困县花罗县委书记,向全县各机关单位倡议,厉行节约,杜绝浪费,手中却拿着一块钱一张的宣纸,会议上所用纸也都是高级宣纸。

这是南方报系的大概意思,但他们只截取了一个片段。

廖宝根并不是在提倡节约,而是在开精神文明建设大会上时,就各机关单位干部精神文明建设,节约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分支,几句话就带过去了。但是却被南方报系逮住了,别有用心的放大,给外界的误判就是,花罗的县委书记开展倡廉活动,结果会议上却人人拿着高级宣纸,嗯,真高级呢,一块钱一张!

高级宣纸的主要作用是书画用品,属于贵族纸张,平常人几乎不用,但花罗居然别出心裁,用了这种高级宣纸当演讲稿,如此铺张浪费,与县委书记强调的厉行节约呈强烈的反差,相当引人眼球。

当刘羽看到这篇报道时,嘴角抽搐,他一直再想,南方报系得罪到他头上,他可不会人人拿捏,没想到,南方报系还真把目光移到了花罗的地头,不过这次瞄准的不是他,而是廖宝根!

刘羽也参加了会议,作为当事人,这篇报道怎么断章取义,他是明白的,廖宝根有多委屈,他也是清楚的。用宣纸做演讲稿。当时刘羽也注意到了。只当是廖宝根要力挺那造纸厂。才用了这种不伦不类的纸张,没有太关注。

没想到,小小一张纸却引来了轩然大波。

南方报系作为国内主要报刊,在海外也有不错的销量,上了这个,跟上了全国头条区别不大,刘羽几乎能想到廖宝根现在的处境,怕是悔得肠子都青了。当然,对南方报系恨得咬牙也是自然而然的。

且不提这事的轰动效应,单就响应省里号召,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上,廖宝根闹出了这种幺蛾子,怕是就够他喝一壶。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句话形容现在的廖宝根太合适不过了,怪只怪,他倒霉,被人盯上了。

摆明了这事有人在黑他。要么是谁嫌他碍事,想把他扫地出门。要么是谁在转移活力,须知,省里的精神文明建设查得那么严,总有那么一两个心虚的,他们制造一点戏码,转移转移注意力,也并无不可能。

至于会不会是刘羽搞鬼,显然不可能,这一点廖宝根也清楚,脚趾头都能想到的事,别看这针对的是廖宝根,事情稍微闹大一点,没准最后背黑锅的是县长刘羽,所以刘羽再笨也不会在自己的兔子窝边放火,一定是外人指示的。

事情闹大了,廖宝根心急如焚,连带把太明造纸厂也恨上了,你说你们闹什么幺蛾子?好好的县级会议,严肃的场合,怎么用宣纸这种东西?我帮你宣传,现在好了,把你们宣传到全国了,我自己被坑了。他是真的后悔,太明这厂子,纯粹是招灾的货,祸害了别地跑来花罗继续祸害,要是那天和和气气的听了刘羽建议,怎么也不会闹出这种事啊?

现在好了,廖宝根手忙脚乱往市里跑,一边向他的靠山拿意见,一边展开自我营救,也不知道他花了多少钱,做通了市里最大的晚报,霞水晚报的工作,弄了一篇洗地……哦,是澄清的文章。

霞水晚报就花罗县委书记拿宣纸当演讲稿的事,做了一个续采访,得出了另一个结果。

宣纸并非县委购置的,是当地的造纸厂赞助的,只有两刀,价值才60元,县委接受,是起到宣传本地企业的作用,平时办公用纸都是普通稿纸,绝无铺张浪费。

这篇文章算是澄清得相当不错了,很大程度上给廖宝根洗白,奈何,霞水晚报的出口仅限于本市,根本没法与南方报系相比,而且现在百姓对政府公信力缺乏信心,宁愿相信政府负面,也绝不相信其辟谣的一面。

甚至常常会出现这样偏激的人,政府越是辟谣就越是真相。

所以,廖宝根虽然使劲了,效果却很不好,这就是媒体的泼脏水的威力啊。

不管是不是真的,先给你泼一脸脏水,然后你自己去洗,这样的结果就是,往往洗干净,也会损失许多。

就像前一阵子,金龙鱼被媒体曝光,使用地沟油,这消息绝对轰动啊,食品关系到日常生活,关系到民生民计,每个人都离不开食用油,并且还是许多人经常在食用的食用油。这条消息,对金龙鱼的负面影响该有多大?一经报道,全国网民骂声一片,其中有多少人对金龙鱼产生抵触,不得而知。

紧接着,神转折,金龙鱼立刻联系当地工商等部门,对金龙鱼该分厂的油进行检测鉴定,并无任何地沟油,同时对原报道进行指责和纠正,购进地沟油的厂子是隔壁一个企业,用于进行非食用油的提炼加工。

但负面影响已经造成了,金龙鱼受到实质性的销售重创,尽管他一再解释那是误导,但依旧被抹黑了,依旧受到损失。

廖宝根也是一样,就算他解释清楚了,舆论未必肯相信他,况且,他还没解释清楚呢。

处在风口浪尖的廖宝根,有苦说不出,一周以来,几乎都在市里和县里的两点一线之间,凭借敏锐的嗅觉,他知道,自己很可能要栽跟头了,没人及时伸手,他妥妥要到大霉。可现在的廖宝根,就是茅坑里的石头,太臭了,谁碰谁倒霉,在市委没表态之前,他们哪敢贸然接?

所以,廖宝根一连吃了好几次闭门羹。他的靠山。分管科教文卫的副市长。王青山,找着理由避开他了,这段时间不太想跟他见面。

这算是让廖宝根浑身通凉,一辈子都没这么被动过。

更糟糕的是,市纪委打电话他了,询问他那两刀宣纸的情况,虽然只是电话里,以口头方式的询问。实际意义并不大,但被市纪委惦记上了,这绝对不是好兆头!

一股不妙的预感袭上心头,廖宝根现在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局面,想有个搭把手忙帮的都没有。

就在廖宝根最危急的时候,跟他很是不对眼的刘羽,却约他在锦江吃饭。

廖宝根哪有心情跟刘羽吃饭?但转念一想,莫非是刘羽怕把自己也卷进去,现在来找他商量出路?刘羽可是“有背景”的人,如果能借他的背景。是不是能躲过一劫?虽然这种可能性不太大,他廖宝根下台了。县里最大的就是刘羽,他这位老书记都镇不住他,何况是新来的书记?以后刘羽怕是要掌控县里的大局,怎么可能帮他化解掉这一劫?

带着忐忑,带着侥幸,廖宝根赴约。

两人都没带助手,自己开车来的,显得很隐秘。

“廖书记来啦,坐。”刘羽笑了笑。

廖宝根也笑着坐下:“我们还是头一回私下吃饭吧,呵呵……”

两人都在笑,好像头几天电话里撕破脸皮的事没发生过似的。

“廖书记,我就敞开天窗说亮话了,南方报系的报道,我也看到了,影响很坏,我打算找媒体做一做宣传工作,希望能纠正花罗的负面形象。”刘羽直接说道,跟廖宝根,实在没啥好绕的。

廖宝根先是一怔,随即迟疑道:“是,花罗的负面影响必须尽快消除,市里的媒体,我找过,宣传上有些成效,只是还不足。”

不足?是完全没啥用吧?

刘羽递了他一根烟,自己也点了一根,吸了一口,摇着头道:“市里我没认识的。”

廖宝根微微意外的接过了刘羽散的烟,听刘羽说市里没认识的,有点不信,你不认识,陈善学还会不认识?等等,难不成,你的意思是,你不认识市里的,但却认识省里的?

“哦,那省里的宣传会好点。”廖宝根试探道。

刘羽摇着头:“省里也没认识的……”在廖宝根傻眼,不明白刘羽到底搞什么飞机时,他接着道:“不过,我认识京里的媒体,《京华》的记者我认识,可以让他想办法写写正面文章。”

京华?廖宝根眉毛猛地一挑,《京华》这种臭名昭著的报道,他怎么会不清楚?断章取义,捏造假新闻,吸引眼球,跟南方报系那帮人完全有的一拼,名声真不太好听。

但,讨厌《京华》,那是因为《京华》没给自己带来相关利益,一旦处在《京华》同意利益阵营上,便没有厌恶一说了。

所以,廖宝根一改对《京华》的不喜,此刻热切的关心起来:“《京华》是大报,全国性质的,在那上面做文章,肯定比省里强。”

“你那朋友在哪?在不在花罗?请他过来,一起吃顿饭,具体商量下?”廖宝根隐约察觉到了,刘羽好心帮他正名,肯定有所求,但如果能不付出代价,就消除此次事件,当然更好,所以装疯卖傻,直接接受了刘羽的好意。

刘羽抬眼瞧了他一眼,一本正经道:“廖书记,我们就不兜圈子了,我想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