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说的是“你们”,但她的表情和语气,无不清楚的表达出单单一个“你”字。
这种程度的调笑话对任何一个党政干部都是毛毛雨了,温怀明以前在政研室最常混的就是各个单位的饭局,什么样的场面没有经历过?有些看似端庄秀美的女同志活跃起气氛来很能放的下身段,荤素不忌,有进有退,虽然嘴上功夫都是一流,却也不会真的让人占了便宜,算是国内官场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
这个唐叶,一听就是个中老手。
温怀明哈哈大笑,却没有接唐叶的话头。刘天来看似粗犷,心思细腻之处却不下于人,扭过头接了这一记绣球,笑道:“唐记者你这话可错了,温秘书长不吃人,不过俺老刘胃口好,吃人从不吐骨头。”
唐叶咯咯一笑,道:“刘局最爱开玩笑了。”说罢正襟危坐,脸上透出几分清冷。
温怀明暗暗好笑,恶人还需恶人磨,不得不说,刘天来这个人做脏活很拿手啊。这副心事要是让温谅听了,肯定要大喊一声:父子连心,英雄所见略同。
车队在尧山粮库大门口停下,粮库主任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早早侯在一旁,不等桑塔纳停稳,忙小跑着过来拉开了车门。温怀明等人前后下了车,才发现粮库周围不知何时已经聚集了许多群众,里里外外人头攒动,但凡树梢、土堆、碾石等能踮脚的高处全都是人,甚至连粮站的围墙上都骑有一些年轻人。
虽然此来不可能完全保密,国人又多有围观的习惯,但在这么段的时间内来了这么多人,怎么看都觉得不正常。温怀明对刘天来使个眼色,刘天来会意,分了一半人手建了一个隔离带。他今天之所以带了这么多人,就是防止出现某些不可控的群体性事件,这也表明了专案组的决心:无论怎样,今天,这个粮库非验不可。
尧山粮库一共有14人,其中在编6人,除了一人在外,其他一个不拉全都在岗。六个大型储备粮仓一字排开,厚重的铁门隔断了风雨和潮湿,却也隔断了阳光和清明。温怀明没搭理一边擦汗一边凑过来套近乎的乡书记,只盯着粮库主任,道:“开门!”
粮库主任连连称是,却并不移动脚步,一个劲的看书记的脸色。书记汗落的更多,陪笑道:“温秘书长,要不先让下面人查一查账,这个粮库太大,一时半会怕也搞不清楚。您大老远跑过来,不如到办公室休息会,听听我们的工作汇报……”
温怀明冷着脸,看都不看他一眼,还是那两个字,道:“开门!”
郑平吃了个憋,见温怀明态度强硬至此,侥幸之心彻底破灭,脸色苍白不敢再说话。粮库主任手都在发颤,道:“仓管员今天请假,没……没在……”
温怀明心中大定,单看这人表现,就知道蔡红秀没有说假话,今天不会白走一趟,扭头对刘天来大喝道:“派几个人,把门锁砸了!”
“明白!”
刘天来精神一振,他没想到温怀明做事如此雷厉风行,干脆利落,根本看不到一点机关老油条的风采。不过想一想温谅,他释然了,有其子,必有其父啊!
粮库里最不缺的就是工具,几名公安拿了铁锤正准备砸锁,十几个粮库的工作人员挡在了前面,一个三十多岁的肥胖女人扑在门上,尖叫道:“这是国家储备粮库,我看你们谁敢砸?”
几名公安犹豫的回望过来,刘天来狞笑一声,恶狠狠的道:“砸!”
围观的群众中不知谁喊了一句“你们凭什么砸粮库?”,立刻有散落在不同角落的人附和道:
“就是,公安了不起啊,说砸门就砸门?”
“这粮库是咱老百姓的依仗,让你们搞坏了可怎么活!”
“土坷垃长出的粮食,你们也想炸出点金油花,真不要脸!”
“查查查,整天就会欺负老实人,真正贪污的大官你们敢管吗,我日你八辈祖宗。”
……
舆论成功的从粮库问题转移到贪官问题上来,又有一些人加入进来,什么“生儿子没屁眼”“单位骨干,老婆偷汉;单位领导,没儿养老”等等俚语脏话满天飞,一些本来只是看热闹的群众也被挑起了火,人多势众,就跟着骂了起来。
刘天来见势不妙,往温怀明身边靠了靠,打定主意一旦有意外,无论如何也得保住这位副秘书长的人身安全。
不为他这个职务,只为他有温谅这个儿子。
温怀明事先曾想过可能会有这种局面,兔子急了还咬人,何况一帮即将走向绝路的硕鼠?所以一接到任务就马不停蹄的往这边赶,连乡政府门前也一刻不停,为的就是防止对方有了准备。可看这局面,还是没能避免一场风波。
不过,他也明白,这番伎俩只是对方最后的顽抗,只要扛过去,一切都会顺利起来。刚要布置应对,突然有人大喊:“公安打人了,公安打人了!”
肥胖女人跟着哎哟一声,捂着脸躺到了地上,站她跟前的年轻公安顿时无语,我双手握着锤子,哪还有地方打你脸?
不等那公安反驳,又有人喊:“大家一起上,今天谁敢查粮库,叫他竖着进去横着出来。”
数十人突然从人群中呼啦涌出,直接冲开了十几名公安构成的隔离线,将温怀明等人团团围住。刘天来眼看局面即将失控,伸手就要去腰间摸枪,这样的事他见的太多,对天放一下空枪,比说一百句话都管用。
温怀明抬手阻止了他,一旦动枪性质就变了,哪怕有功也是过。先让刘天来调动同来的四十多名警力将这些人挡在外围,然后对一边的郑平道:“郑书记,躲过了今天躲不过明天,不管你涉不涉案,今天这一闹帽子是肯定保不住了。是一条路走到黑,还是将功折罪,你自己看着办!”
说完也不理脸色阴晴不定的郑平,踩着车前盖上了桑塔纳的车顶,一眼望去,黑压压的人头蔓延远处。
亮光一闪!
第二百八十五章锋芒毕露
跟八十年代摄影记者手中流行的莱卡不同,唐叶的相机是90年代初开始大行其道的尼康,不过皇帝轮流坐,到了90年代末佳能的单反就成为绝对的主流,并一直延续到新世纪。
相机的闪光让温怀明微微皱了下眉头,但这个时候也顾不得搭理唐叶。他站在车顶上,身形稳健,表情坚毅,并不高大的身躯在此刻显得十分的醒目,不仅给了身边同仁们充足的信心,也让躁动的人潮有了一个短暂的平复,不少心怀鬼胎的人惊疑不定,不知这个当官的想干什么,一时面面相觑,往前拱动的声势随之弱了几分。
温怀明站在高处,立刻察觉到这种微妙的变化,知道挑事闹事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目光扫过人群,声音沉重又不失诚恳,大声道:“乡亲们,市委市政府派我们来尧山,不是要腐败,而是要反腐败,不是要当贪官,而是要抓贪官,更不是妨碍尧山经济的发展,而是要让尧山发展的更好……”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进入90年代中后期,随着经济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群体性事件频发,到了新世纪前十年,更是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地步,单官方记录在档并对外公布的数字就高达一年87000多起,因此被问责的党政干部更是多不胜数。所以在以稳定为大局的前提下,为了保住红顶子金椅子,针对群体性事件,某些地方政府往往采取的手段都比较严厉,言语恐吓,暴力驱散,事后追责,力求在最短时间压制下来,不要造成恶劣的舆论影响。青州历来民风彪悍,按照以往的经验,一旦有了群体冲突,动嘴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官方必定会出动大批武警和公安,第一时间控制局面,老百姓就算没亲眼见过,也亲耳听过,对这种事轻车熟路。当温怀明站出来时,大家还以为又是那老一套,什么冲击政府人员是违法行为,妨碍公务罪加一等,打公安最轻十年等等,不想这个市里来的人一开口没什么官话套话,简简单单三四句话,就全说到老百姓心里去了,一些被煽动的不明真相群众停住了身子,想听一听他还要说什么。
一个人停下,两个人停下,从众心理向来是群体性事件爆发的根源和推动力,反之亦然。中间和外围的人仿佛感染般全都停了下来,只有开始打头的一二十人还在起劲,却被刘天来带着人很轻松的堵了下来。
“乡亲们,相信你们也听说顺义最近发生的事!这里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不错,市里确实正在对顺义的粮食系统进行调查!而我和市公安局的同志今天来尧山,正是要证明,咱们老百姓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是不是进了某些人的腰包?咱们老百姓勒紧腰带给国家贡献的战略储备,是不是变成了某些人享受腐化的资本?”
温怀明看着车前身下一张张朴实无华的脸,他们中有老者,身形枯瘦,脸上皱纹纵横;他们中有壮汉,五大三粗,肤色焦黑如碳;他们中有妇人,体态臃肿,眉目黯淡深黄;他们中有孩童,涕泪垂鼻,顾盼天真烂漫,在全国各地,都有这样平凡的一群人,从古至今,用双手和辛劳滋养着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他们付出的最多,得到的最少,只要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就能忍受任何加之其上的枷锁和屈辱。
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哀,也是一个民族的伟大!
而正因此,但凡将手伸进粮食之中的硕鼠才更加的惹人憎恶,温怀明大手一挥,指向后方远处,道:“所以,支持我们查清真相的群众请往后面退出三步!我,温怀明向各位乡亲父老保证,如果今天库中有粮,账目无错,我会辞去公职,为此事负责;如果库中无粮,账目不清,也请大家监督我们的工作,确保不放过一个坏人,也不冤枉一个好人!大家说,这样行不行?”
“好!”
“我们听您的!”
“我们明白,政府是为我们好,大家都退后,退后。”
温怀明双手下压,人群立刻安静下来,由此可见,短短几分钟,他已经在村民心里有了威望。
“谢谢大家,现在听我口令,往后退!”
数百人齐齐后退的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