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头一晚跟林立正和两位专家商讨得比较晚,第二天张逸夫迟了一个小时到办公室。刚坐定,阮湄便拎着热水壶进来:“张总,有个部里的人等你好久了,在贵宾室。”
“哪个?”
“国际合作司的,一位女同志,跟您约了么?”
“没约。”张逸夫叹了口气,心道指定还是这屁事儿,摆手道,“让她进来吧。”
片刻,一位穿着米色工作装的女孩敲门进来,张逸夫见了她眼熟,想了几秒钟,一敲脑袋:“小邱对吧?”
来者正是国际合作司的邱蔷,当年去日本考察就是她负责一些联络安排的。
“张总还记得我,不易啊。”女孩虽在开玩笑,神色可不轻松,不多废话,从包里掏出了一沓英文报纸,送到张逸夫桌前,“今早……或者说是昨晚的《华盛顿邮报》,头版头条。”
张逸夫眉色一紧,立刻低头拿起报纸,头版上就有一张巨大的图片,他太清楚了,这正是北漠公司的大楼,图片下面做了两面国旗的效果,隐喻中日之间的矛盾。
虽然英语水平有限,但张逸夫在标题上清楚地看见了“beimo”这个拼写。
张逸夫茫然抬头,望向邱蔷。
邱蔷坐在他面前解释道:“翻译版还没出,我是工作之便可以先看到,这个工作不是我负责的,所以我也没理由跟我的领导汇报。但想了想,可能会帮到你。”
“多谢。”张逸夫又扫了眼密密麻麻的英文报纸,实在水平有限再次抬头道,“这什么意思?”
“就是说这次的北漠工程招标,中方极力排斥日本企业,在三菱报价明显低很多的情况下选择了其它企业,三菱也不甘示弱,提出澄清,要求废标。”
“废标??”张逸夫恍惚听见了自己脑仁开裂的声音,“这个是臆测吧?三菱没跟我表达的这么严重。”
“不不,不是臆测。”邱蔷拿过报纸,很快找到了文中的一个点,而后起身绕了一圈到张逸夫旁边,俯身指给他看,“这里,世界银行北漠项目负责人shy透露,三菱已经将情况说明书面提交给世行,希望世行作为投资方主持公道,严肃国际商务的公平,废除这个评标结果。这个世行官员也表示,在很快到来的澄清会上,如果中方拿不出适当的事实依据,他们不会通过贷款审批,平等是联合国的重要主旨,他们有责任……”
“他。妈的!!!”张逸夫听到这里,一脚踹在桌上,踹得自己的椅子向后猛然划动,砸在墙上,“他。妈的……”
张逸夫这次是真的愤怒了。
口口声声低头道歉,暗地里玩这个???怎么着,还要先麻痹我一下?
第638起哄的
邱蔷显然被吓到了,半天没敢吱声,旁边几个办公室也感觉到了张逸夫的震怒,林立正阮湄等人纷纷出屋,面面相觑,也不敢进来。
“脏我……”张逸夫靠在椅背上,靠在墙上良久,这才想起邱蔷还在办公室里,自己这样太失态了,连忙起身长舒了口气说道,“多谢你及时告诉我这件事,看来我手腕还是太软了。”
“不是这个问题……”邱蔷咽了口吐沫,“领导很快也会得到这份报道的翻译文本……职责所在,我还是把这个报道告诉了相关负责的同事。”
“应该的。”张逸夫拿起了刚刚放下的公文包,“我主动去吧,跟领导报告清楚这次澄清会的内容。”
“现在?”
“现在。一起回去吧。”张逸夫冲门外呼喝道,“叫小钱准备车。”
“好。”隔着门,阮湄的呼应声传来。
张逸夫跟邱蔷出了办公室,见林立正也守在自己办公室门口,不安地看着他。
“立正。”张逸夫做了一个狠的表情,“还不够,再狠一点,再做准确一些。”
“好的……”
其实从这里到电力部,步行也就二十分钟,但张逸夫还是坐车了,走路的时候很多事想不清楚。
几乎全程张逸夫都在思考,邱蔷不时偷看一下,见他沉思,也不好说话。
直到车子停稳,二人下车,张逸夫才忽然想起来邱蔷,笑着握手:“你有心,我记住了,谢谢。”
“举手之劳……”邱蔷也算是个场面人。但这会儿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后面会去abb调研,需要北漠公司邀请你么?”张逸夫直接问道。
“啊……这……”邱蔷有点儿慌,她自然一万个想,可又不好意思就这么应了。
“好,那到时候会有人找你,你得负责我们的签证和一些跑使馆的工作。”张逸夫笑着拍了拍邱蔷。“再次谢谢。”
“可……要先度过这次的危机吧?世行的人可没那么好说话。”
“这是我的工作,你的工作就是将来保证全团过签。”张逸夫大笑一声,跟司机吩咐了两句,这便整理好西装进了电力部的新大楼。
邱蔷看着张逸夫,远远叹了口气,那时张逸夫还是那样的,现在已经这样了,该有的气场和魅力都有,但就有一点说不清楚。或者说是格格不入。
他更像个老板,不像个政府的官儿。
这会儿司机小钱已经不知从哪里接了桶水过来,见缝插针擦起车子,见邱蔷还发呆,在旁笑道:“我们张总是不是惜字如金?”
“有点吧……”邱蔷勉强一笑。
“张总想的事太多了,没那么多时间说客套的话,你别介意,不是轻视你的意思。”小钱还帮张逸夫打起圆场了。“非说的话,这次跟你说的话。已经很多,很客气了,平常我开车跟他跑一天,都不见得说这么多。”
“我肯定不介意。”邱蔷也释然一笑,“就是太急了,有件事没来得及提。有一件事特别巧。那个世行的负责人shy,曾经是我的师姐,你转告一下,需要的话,再找我。我可以介绍一些情况。”
“成,我记住了。”小钱琢磨了一下,有点儿奇怪,“您是海归?”
“不不,shy是华裔。”
“啊?”小钱瞪大眼睛道,“华裔?自己人?那还有什么不能聊的?”
“你不懂,她那个人比100%的美国人还难搞定。”邱蔷笑着摇了摇头,心下嘲笑自己怎么跟一个司机说这么多。
一直到邱蔷走了,小钱都无法回过味来。
“自己人何苦为难自己人……”他摇了摇头,还是别想了,专心擦车,一会儿老总出来心情可能不好,看见一辆干干净净油光锃亮的轿车,心里总会舒服那么一点点,自己没什么本事,也只能做到这些了。
黄正辉刚刚开完早会,回到办公室,老秘书已经将今天要看的文件放在桌上,他还特意交代了一句,最上面的报纸翻译稿比较重要,有时间最好先看。
部长喝着刚泡好的茶,一低头扫到了翻译过来的标题,险些呛到。
【北漠之战,中国最大电厂的争夺】
黄正辉赶紧放下茶杯看了一眼来源——《华盛顿邮报》。
“美国佬添什么乱!”黄正辉骂了一句,立刻坐定,仔细扫了一圈报道。
正所谓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美国人最喜欢大老远起个哄了,凡是中国人不高兴的,他们就高兴,更何况这次是帮他们的亚太重要盟友。
简而言之,报道在把事情交代清楚后,主要评论都集中在了攻击中国人做事不透明,不公正上面,最后来了一个小升华,上升到了“狭隘的民族主义”,讽刺、攻击中国这边的做法违背无数个国际原则,是在与国际化唱反调,顺带扯了一些对于三溪工程的消极看法。
黄正辉看得已经牙痒痒了,美国人乱起哄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也不是三次四次了,只是这回,扯到了自己头上,甚至于扯到了贾老爷头上。虽然北漠是火电的里程碑,但三溪对于贾老姥爷来说,重要程度是明显在北漠之上的,现在做个北漠,反而影响到三溪的舆论,报道中甚至还呼吁世界银行对于中国的工程要更加严格一些,作为联合国组织,与其不断地支援发展中国家资金,不如教会、纠正他们如何用钱!
北漠先于三溪,也俨然成为了三溪的试验田,积累大型国际合作工程经验的地方,现在倒好,还没开始,美国佬直接就开始人身攻击了,搞不好也会对三溪的招标搞不良影响。
这简直就是在拆贾老爷的台啊!
黄正辉放下翻译文稿,沉住气。在桌前思索片刻。
他倒也十分清楚,这件事可能谁都有责任,但就张逸夫,几乎没什么责任,招标他几乎就没怎么参与,任何小动作和大精神都没有经过他。完全是交给林立正,交给成套局他们去做的。
但这关头,解决这件事的责任,却瓷瓷实实地扣在了张逸夫身上,对张逸夫来说,也算是飞来横祸了吧。
现在,想必贾老爷也拿到了这篇报道,只是还没说话。
就外国报刊攻击中国的传统来看,这次算不上严重。也就是挠挠痒,可因为扯到三溪,也许会影响到未来的国际合作,可就没这么简单了。
更何况,三菱这次也耍手腕了,自己得到的消息是,他们也不希望事情闹大,把跟中国政府的关系搞僵。但世行的负责人亲口说了,日本人希望废标。这一点困难是远超预期的。
在黄正辉眼里,路更宽一些,换他做的话,会考虑更多的公关手段,润物细无声,大事化小。先化解跟三菱的矛盾,许些小工程,给点儿油水,而后再慢慢跟世行扯皮,公关。拖着拖着就混过去了。
可张逸夫……
黄正辉突然又是一阵头晕目眩,没记错的话,澄清会就是这两天了,时间不够啊!
你安排那么紧干嘛!
事情都是慢慢聊出来的,不是硬碰硬刚出来的啊!
黄正辉拿起电话,刚要跟秘书开口叫张逸夫,秘书那边就直接说道,张逸夫已经到门口了。
黄正辉也纳闷,这小子消息怎么比自己还快?
不是考虑这些事的时候了,张逸夫进了办公室,二人都是满面愁容。
“黄部长,我过来跟你汇报一下澄清会的策略和说辞。”
“先不提那个,这个事情你知道了吧?三菱态度坚决,希望废标。”黄正辉沉了口气。
“我也是刚知道的。”
“你们北漠之前给出的消息,不是说他们也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