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电力强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不想影响评标专家。”

“你已经影响了。”施罗德激动地说道,“pro在德国一些工业企业已经展开应用,效果十分喜人,现在也逐渐进入成熟阶段,我们完全跟上,甚至引导了ios和iec的标准。采用pro是个大胆的想法,而且是现实的,可实现的。”

“谢谢……”

“张逸夫,我现在需要问你一件事,你一定如实回答。”施罗德随即认真问道,“你们这次送来的软件系统,是否真的兼顾了热工与电气双方面的采集、控制与计算功能?或者说是仅有小部分功能。”

“中枢系统,几大服务器,数据库,工作站,这些都已经完成了。”张逸夫比划道,“我实话实说,底层的网络、采集,dpu、plc这些东西还都没有设计,如果e1是一个人的话,现在只有大脑、眼睛和嘴。”

“这就够了。”施罗德握拳道,“张逸夫,我选择相信你,希望e1在试验中不负众望,如果你说的是空话,就没人能帮你了。”

施罗德很快又追问道:“你与西门子负责这个标准的部门有过联系么?”

“没有,我不希望走漏任何设计方面的消息。这次我的对手是个战术专家,就连我们研发团队中的人都不确认用的是何种总线标准,只做自己的部分,只有不超过三个人清楚pro的事情,连产品说明都是我自己去印刷的。”张逸夫摇头道,“不过你放心,一切的设计实际上就是基于pro进行的,完全吻合。”

施罗德有些迫不及待地搓着手。

如果说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领域是微软一家独大,只有linux捣捣乱的话,现在的总线标准战场则是诸侯纷争,西门子的pro确实是看起来最强的那一家,不过已经有更多企业和组织在这方面下功夫,最后谁占有多少,还是要看推广实力。

如果恒电真的运用pro做成了,于全行业的自动化技术,是一次巨大变革,于他个人与所在的公司,更是收益巨大。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比西门子自己夺了北漠的标效果更要明显,这将拥有中国市场总线标准的未来。于情于理于公于私,施罗德实在找不到任何理由不站在恒电这边。

这样的产品,是绝对可以击败三菱的。

第二次击败。

会议室中,半小时的休会缓和了之前激烈的气氛,大家重回产品展开分析与讨论。就基于现场总线的全新自动化系统可行性进行论证,这其实是恒电内部该做的事情,但由于突破太大,评委们不得不先论证一下可行性。

激烈的讨论中,十几位委员也自然而然地分为三派。

施罗德与托马斯成为了支持派的代表,施罗德支持的原因自不必多提,对于托马斯来说,他主要是来搞关系的,产品好坏不干他事,但如果这样的系统真的做成了,这个技术突破达成,对于电厂管理者的他而言,长线看来是受益的,至少总比让该死的三菱渔翁得利要受益。

反对派中,比尔立场鲜明,咬死认为恒电不具有这个技术实力,其他人虽然没这么坚决,但也不太相信恒电能做成,他们找到了招标书中的一些措辞,认为中国希望得到一个稳定可靠的系统,现在稳定可靠的系统就在眼前,难道非要追求一个大胆创新,实用性未知的东西么?

除此之外的两三个人,以拉尔森为代表成为了中立派,只在谈到技术细节与可实现程度上参与一下,其他时候不发表有立场的言论。

谁都没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日落西山,依然没个结果,第一天的评标流程完全滞后了。

第693千呼万唤始出来

中国方面的专业人员,集中住在招待所中,封闭评标,禁止与外界联系,这也是应该的。但对于外宾来说,却不方便做这么限制人权的要求,他们依然可以自由通讯。

深夜,施罗德拨通了公司的电话,报告今天的事情,他的报告被一层层地向上传,最后甚至到达了集团那里。西门子对于pro标准在中国推广的信息表示出巨大的兴趣,考虑到施罗德是一位技术性的资深工程师,在交涉公关与商业谈判中并无经验,他们决定立刻调来专员协助施罗德工作。

这会儿才派人,才想起pro的事情,也完全不能怪西门子反应慢,只因中国的自动化领域实在太贫瘠了,连个人计算机都数量有限,更别提工业用的现场总线了,就算他们提供这个标准技术,中国也压根没有企业能实现,谈何推广?因此他们的推广主要还是集中在发达国家,对那些相对成熟的企业,以及it方面进行推广,完全不可能考虑到中国有个恒电。

如今一块大蛋糕从天而降砸下来,精明的德国佬自然立刻伸手去接。这个蛋糕的意义,真的是不亚于北漠两台成套的超临界机组了。

第二天,也在质疑、争论、探讨中过去了,三个投标方的工程师一整天都在招待所等待召唤,然而并没有什么召唤,非试验性的评标进程比预想中进行的还要慢,张逸夫也想不到,这么重要的时候,竟然会玩一天斗地主……

第三天下午的时候,院涂频绲墓こ淌Χ急唤腥ィ沼诮胧匝榻锥巍5蓖硎阕笥艺饬奖叩娜瞬呕乩矗薪先ヌ谆埃悦嫒缭ち习愕夭淮蛩愣嗨凳裁础=艚幼啪褪堑谒奶烀娑哉饬椒降娜炱辣辏戆说惆胱笥夜こ淌槔矗梢钥闯隼幢砬楹芊潘桑Ω檬墙崾恕3杉ㄒ残聿淮恚薪奶谆耙苍俅伪惶氯ィ故谴砜频缋创蚪从偷墓こ淌岸嘁恍但|自表现不错,至于科电如今四不像的产品,应该机会已经不大了。

第五日清晨,被雪藏了四天的张逸夫终于得以出马。恒电三人早早吃过饭来到试验室,搭建恒电e1系统的环境,其实这也并不比网吧复杂多少。复杂的是评测设备,而恒电提供试验的工作站和服务器只需要组网连通就够了,这个过程他们早已演练无数次,也正是通过关系得以在这间屋子里演练的,如今驾轻就熟,轻松地赶在专家评委到场之前完成搭建。

九时许,拉尔森、胡海涛、贾峦松等人悉数到场,见恒电的工程师们已经悉听尊便了。拉尔森惊道:“你们昨晚就来了?”

“今天早上,天没亮就来了。”张逸夫笑答。

“那也很快了。”拉尔森笑道。“看来我们也要加快进度了。”

谁也没问之前的评标情况,自然谁也不会提,一切恍然未知,只有从施罗德等人的眼色里,张逸夫能捕捉到一些东西。

如果施罗德实践了他的诺言的话,现在轮到张逸夫了。

见识一下吧。十年后水平的自动化系统。

考虑到硬件水平和操作系统门槛,人机交互方面简陋一些,只尽量满足了“清爽”,毕竟现在的微机没有那么多资源给界面和图形来吃,重点必须是快速与实用。

系统启动。e1的大标牌在屏幕上停留片刻,这个过程中最吸引人的还是角落上那个不大的恒电的logo,做成了印章样式的古体字,作为外国人,必定一眼就能认出这是中国的产品,在这个界面嵌入这样的图形对系统没有任何意义,甚至还会耽误零点几秒的系统启动,但这种厚重感是张逸夫特别要求的,绝不能几个宋体字就糊弄过去。

“很漂亮啊。”比尔随口赞叹道,“论精致,算是三家最好的了。”

他说着翻出了手上的评标表格:“不过这部分不算分数,真希望加上几分。”

“启动时间有些长。”旁边一人看着计时器问道,“平均需要多久?”

“一分钟至一分半。”常江很快答道。

“有这么大偏差?”

“是这样的,现在是全功能启用,需要加载很多东西,所以大概需要1分三十秒,如果关闭部分不常用功能,以及使用方不需要功能的话,最短可以57秒。”常江抬了抬眼镜,充满了自信。

“已经做到这么开放了?”拉尔森又有些惊讶。现在的自动化系统通常比较笨重,毕竟是工业用而非民用,有实力做的公司也不多,稳定性与安全性要求是完全碾压用户体验和扩展性的,对于刚刚温饱的人来说,还没到享受生活的阶段。

常江闻言,略显兴奋地解释道:“不仅可以方便地开启关闭,将来在功能扩展的时候也很方便,但可能需要更多的启动时间。”

“扩展性确实在评分之列,我们后面再看。”拉尔森笑道。

正说着,e1主系统成功载入,十几台服务器和工作站开始运作,很快进入了清爽的人机交互界面,从试验设备上实时采集的基本数据也出现在主界面上,几乎每分每秒都在变化。

恒电这次提供了三种类型的工作站,分别为工程师、值长和操作员,三者在界面和操作权限上均有一些区别,综合在一起,全面地展示了电厂的实时运行参数。

评委们开始认真考量记录三台工作站上显示的信息。

“数据刷新时间应该小于五秒吧?”

“是的,这个可以设定,范围在4…15秒内可选。”

“设定的意义在于?”

“数据刷新频率会影响……”常江想说设备寿命,可一时间想不起该用什么单词了。

张逸夫连忙补充道:“影响系统的开放性和可配置性,其实关于这一点的影响我们也不确定,只是在每个细节,用户可以配置的内容,我们都会开放,当然每个参数我们都控制了开放的范围,不会对系统稳定性有任何影响。”

话罢张逸夫冲欲言又止的常江递了个眼色。

第694优等生与天才

在满足要求和标准的情况下,任何负面的东西都不要提,可以跟未来的实操工程师值班员去提,方便他们工作,但不要现在提,一方面没意义,另一方面即便不是瑕疵的瑕疵,只要被人使劲盯着看,都会成为巨大的瑕疵,压根儿不能给人聊的机会。

常江的思维自然无法理解张逸夫,他认为张逸夫过于敏感和保守了,这类事情无伤大雅的。

后面的问题张逸夫又将主动权让给了常江。

接下来的时间是对e1技术说明上的参数进行常规试验,电科院专业的评测员操作记录模拟试验设备上的参数,与工作站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