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电力强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张总也在滇南啊!他可比我贱!”

“瞧你们用的这词汇……”

张逸夫大老远跑滇南去,可绝不是仅仅为了萧咏这等小鱼小虾,水电站的事情酝酿了多年,现在终于有些苗头了。

滇南水电开发,规划了也有很多年,地质水文早在80年代末就勘测透了,然后就是规划规划再规划,希望水电部,水利部,电力部尽快开发。多年努力,也确实开发了一些,但还是太慢了,现在三溪上马,全国的精力都集中在那边,滇南水电的步伐自然又落下了。

水电的建设周期是比火电要长很多的,火电难在机组,水电则难在大坝,从勘测论证到设计施工,每一步都旷日良久。现在滇南政府已经无法忍受水电部门的开发力度和速度,新任的班子决定自己搞,可自己人是搞政治的,不是搞工程的,因此说到底还是要合作搞。其实合作也只是个说法,他们既不打算出钱也不打算出力,只出个流程,美其名曰,招商引资。

这事儿刚有苗头,恒电的人就开始上门联络了,几乎就在恒电大厦在蓟京建成的同时,孙博又回到了滇南,回到了老江湖,去见见老朋友。

而这次,张逸夫也亲自来了。

几年的时间,博哥鼓捣的恒电工建在本地已经小有名气,在恒电强大的资本支持下彻底甩下了那些毛队伍和分包公司。

工程这东西,谁都知道关键看质量和安全,可时代索然,渐渐变成看关系了,可又物极必反,关系户多了胡乱包,安全和质量问题又暴露了出来,关于这一点南森就是活样板。恒电的定位就是刀尖上的舞者,有点关系,更有质量,谁都知道把工程给恒电是绝对靠谱的,只是落在自己口袋里的会少一些。

至于恒电本部与张逸夫的个人名声,也早已传到了滇南,更何况他曾经是这里省局的副局长。只是,这位现在突然要搞水电,让人拿捏不定。

不过张逸夫目标明确,就是当年全省调研中盯上的那个地方,必须早下手,水电真起来就没他的份儿了,电改完成后也没他的份儿了。

平心而论,电力改革将发电单位企业化,确实有诸多优势,竞争让市场更完善么,几大发电集团那么一分,大家必然都努力经营……

或者说,是努力圈地。

从前的电力部时代,电力开发有条不紊,大好河山都是我电力部的,着什么急。

可变成一堆企业可就不同了,这可是诸侯割据。

这个阶段的市场竞争其实也很扯,不可能说比谁电价便宜,也不可能说你经营不好我收购你,电价都是政府定的,科学严谨的,你要收购国资委就先揍你了,说到底还是有体制的影子。

那怎么竞争?

抢地,抢项目,抢建!

山河就这么大这么多,几乎就在割据成型的那一刻,电力史上最大规模的抢建电厂风暴开始了,不管你哪个省哪个山哪条河,别人抢了就没你的份儿了!发电集团跨越了地域的阻隔,冲破了资本的瓶颈开始圈地,建不建单说,先把地拿下进入计划阶段。

与此同时,各地政府也逐渐醒过味来,电力不是改制了么,我自己也可以干啊!当然还不只他们,一些能源煤炭企业也发现了机会,火电最重要的就是煤啊!我挖煤的也可以搞一搞!

发电集团,政府资本外加行业巨头,纷纷涌入了这个市场,开始一阵电建狂潮,最神奇的是这刚好与高速发展的经济相契合,还真的需要这些电。

这个局面下,可怜的民营资本怎么可能干得过这些体制大佬?

因此从结局上来看,虽然有过民资办电外资办电的口号与政策,但真正属于这部分的市场,东拼西凑也就个位数的百分比了。

其实张逸夫也知道,水电虽然号称水利印钞机,但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多,政策严。可没办法,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这也几乎是唯一的切入口,一旦挺过去,让若干座水利印钞机落成,资本问题将永远不会困扰恒电。

如果有机会的话,甚至可以真做到一些历史性的壮举,但前提是,要抓住眼前的机会。

政府这边,也确实配合,但唯有一点为难,那就是恒电没有水电站建设经验,也没有运营经验,只有恒电工建有限的工程施工经验,缺乏说服力。

可话说回来,天下有几个有这方面经验的?!有经验的都跑三溪去了。(未完待续。)

809初探

酒店包间中,规划局的领导抿了几口小酒,幽幽叹道:“张总,这次你亲自来了,我们当然能体会到诚意,就我个人而言,也很愿意把机会给恒电,也很愿意合作。”

孙博笑着举杯道:“鲁局,你直接说困难吧,我们最善于克服困难。”

“也谈不上困难,就是现在这件事吧……在做工作的,也不止你们……”

“那能比我们靠谱了?”孙博笑道。

“这很难说。”局长放下酒杯道,“一个台商,决心也很大,还有一个粤东人,也很突出。”

“那能比我们强了?”

“业务上,我们肯定信任恒电,可关键点其实不在我们的选择。”局长比划道,“一,计委要批,二,电网要建,这两点,谁能先搞通了,谁的机会就大了。”

“哎呀鲁局说的每个字,都比金子还珍贵啊”博哥立刻举杯,“这两方面,你最该信任我们,来来,我们张总给你这边汇报一下。”

三人碰过杯后,局长冲张逸夫道:“这两方面,张总都做过工作了?”

“不止这两方面,能做的我们都提前做了。”张逸夫开始吹牛逼,“首先计委那边,请放心,文件一到,核准流程就通”

局长持怀疑态度:“怎么这么有把握?”

博哥立马跟上:“嗨贾峦松,你听过么?”

“这个自然……”

“跟我们张总是过命的交情,没我们张总忙里忙外,北漠就没今天”

“我倒也听过一些……”局长将信将疑,“但计委……恐怕没那么单纯。”

“支持改革的那边,显然是支持我们的么,难点是对民资抗拒的一边,说白了不就是贾……”博哥一吹更没边儿。

“点到为止,点到为止。”局长抬手制止,继而问道,“电网的事。我也不问了,毕竟张总原来是滇南局的副局长,我想问题不大。至于其他难点,张总还有什么计划?”

“首先是整个水电工程。我已经联系了德国的咨询公司,他们会全程把控,这件事至少会提升我们3的成本,但为了安全,为了质量。为了绝对顺利竣工,我们扛得起。”

局长听过之后就乐了:“有德国人咨询,确实稳重许多。”

“另外就是各方面的资格和证件,鲁局这边一点头,我们立刻去落实,短时间内没法落实,我们就去联系收购,用资本去落实。”

“张总真是坚决。”局长泯然一笑,“那就剩最后一个问题了资本构成,这方面。咱们还差一个统一意见。”

博哥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说白了,谁都知道,发电是块肥肉,政府想搞又不想出钱,但亲手把肥肉送给你,终究心理上有个砍儿,于是一种神奇的解决方案应运而生合资。

政府下属会成立一个xx水利发电公司,你民资想建水电厂可以,跟我们政府的企业合资来办,合作来办。至于真正的建设与运营阶段,这帮政企的大爷们自然谈笑风生一下,着力于帮倒忙,可分账的时候可着实不含糊。

这也就是对于恒电而言的最大问题。

恒电不希望这种合资。希望独资,或者说这只是张逸夫的个人意愿。

博哥劝过张逸夫很多次,真要搞,总要合资的。

现在矛盾终于上了桌子,鲁局明确表达了态度,各方面你都可以。就一点,咱得合资。

鲁局见张逸夫纠结了几秒,随即笑道:“其实跟其它两家谈的时候,恰恰是反过来,都是很痛快地确定了资本构成后,才谈的前面的问题。”

美酒没让这位局长犯晕,言语还是很清晰的别人可都老老实实的啊,再谈,你们掂量着点儿。

“嗨鲁局,你就别卖关子了,省里的意思是?”博哥直接问道。

“初步意见是,各占50,也不一定必须是50,大概是这个意思。”

博哥愣了一下后问道:“投资呢?是各出50的投资成本么?”

“这你就说笑了。”局长微笑道,“这山,这水,这人,这还不够么?”

博哥咽了口吐沫,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当然,具体投资额度上,也会适当考虑的,这些只是初步意见。”

“鲁局,具体的再谈,行得通,我们就先做。”张逸夫举杯道,“下次,我带更大的队伍来,咱们好好研讨一下。”

“随时欢迎。”

席罢,张逸夫与孙博目送车子远去,博哥这才叹道:“黑啊,太黑了。”

“别慌,真按他说的搞的话,没人跟他们搞。”张逸夫不紧不慢道,“再说了,他就是一个规划方面的领导,重要的还是省里。他今天说的80都是妄言。”

“这我知道,可省里搞不好胃口更大。”博哥点了支烟,正色问道,“我说逸夫啊,打你当年聊水电的时候,我就觉得不靠谱,现在已经到节骨眼儿上了,我最后再劝一次,现在刹车,还没陷进去。”

“走得通。”张逸夫不假思索答道,“陷进去,也出得来。照着这个方向来吧,你多跑跑省里,我回京把重组的事情搞利落了,就带队来滇南搞这件事。”

“这队伍你又去哪找去?”

“有办法。”

“那我先不管这个了。”博哥摇了摇头,“你要还这么坚决,我就约省电力局的人了,其实都不用我约,侯丰一直说你什么时候过来,一定得聚一聚。”

“侯丰啊……”张逸夫回忆起来,对他印象还不错,毕竟是自己在滇南时候的三陪,照顾得当,“他没跟着调到蓟京?”

“跟他喝过几次酒,他自己不想去,觉得在滇南混混挺舒服,蓟京不是什么人都能去的。”

“其实也挺明智。”

“哦?”博哥心思极快,“有什么小道消息?又要变天?”

“瞎扯什么。”张逸夫无奈摆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