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端木玄回京听封受赏,凉仁公已位列三司太傅,又享一等爵位,如今其子建功边城,已是封无可封,赏无可赏,越是如此皇上心中越是不安。
而国公府又是端木太后的母家,这封赏怎么都要给的,不然岂不寒了功臣之心。穆奕满脸愁容的进了皇后居住的永安宫。
“臣妾给皇上请安!”
“免了!”
“臣妾见皇上近日愁眉不展,熬了些清火的莲子羹,请皇上品尝!”
“放着吧!朕没心情!”吴皇穆奕的心事自是不便说与皇后听,可皇后出身太保府,有着自己的眼线,自然知道皇上为何愁。※▲※要看书△。要1要k ̄a︿
“国公府早已位高权重,如今世子又建功边城,既然凉仁公大人封无可封不如就赏其子如何?”
“京中有大舅父,军中有其子,只怕久而久知朕在大舅父面前连皇威都难保全!”穆奕本不愿与皇后谈论这些,可不想皇后竟能猜中他心中所想,所以这才将心事吐露一二。
“皇上,世子先是臣后是亲,再强也强不过皇家威严!”当初太保与太傅同辅佐七皇子,自是站在一条站线上,可如今七皇子已登基,二人的阵线虽未瓦解,可各自有着自己的门第要守,立场早与之前大有不同。
皇后自然不愿国公府功高盖主,“突厥刚刚退兵,幽州边城尚不安稳。自古就有给功臣封王加恩赏的惯例,皇上何不封个亲王给凉仁公,而命其子镇守幽州边城!”明眼人一看即知这是明升暗降,谁不知幽州如今一片荒芜。
“这~?”穆奕有些犹豫。这么做只怕太后那里不好交代。“会不会有人说朕打压功臣苛待贤良?”
皇后见皇上并没有马上反对,就知此语正中皇上心意,“自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何况是加封恩赏。异姓亲王是何等的荣宠,就算是有些人背后会多加议论,可只要凉仁公大人心甘情愿的领旨谢恩,即便是太后也不会难为皇上的!”
皇后所想没错,这话正和了吴皇的心思,可吴皇新登基,还要依仗老臣,所以一时间并未依皇后所言,而是先请凉仁公进宫,将自己的意思言明。
“大舅父。朕初登基,虽收复幽州,可那里早已荒芜一片成了废墟,我这心里着实难安!大舅父乃三朝原老,还请给朕出个主意,这幽州灾民要如何安置?幽州城池如何兴建?”
端木漓低着头,并未马上回话,耳边回响着皇上的问话,可脑中却在想着昨晚和司徒嫣的密谈,“父亲。您让玄哥召我入府,可是有要事相商?”
“丫头,玄儿本是回京来领赏受封的,可皇上却迟迟未召其入宫。只怕正如你所料,国公府终还是被‘功高盖主’四字所累!”
“父亲位列三公,享一等爵位,再赏就是亲王位,只怕这是皇上不愿见的。而玄哥先在西北建功,如今又率东北大军收复失地。举半国兵力都在玄哥之手,如果我是皇上也会对其忌惮三分!”司徒嫣倒是看的开,可端木玄心中难免伤心,当初的表兄弟如今却无信任可言。
“玄哥,你扶七皇子登基就该想到会有这么一天,现在又何须伤心难过!”司徒嫣给了端木玄一个安慰的眼神,她在告诉端木玄,一切都有她在,只要他不离她便不弃。
端木玄回以一个安心的微笑,他是伤心,可如今他有了心爱之人,这份伤心来的快去的也快。
“父亲,这亲王封赏您是不想要也得要,眼下最紧要的,就是如何做才能让皇上安心!”
“丫头这话老夫有听,可却不甚明白,要如何做到即要了恩赏又不会引起皇上的忌惮!”
“幽州!”司徒嫣只给了两个字,而这两个字如醍醐灌顶,令端木漓眼前一亮。
“只是这样岂不委屈了玄儿和你!”
“不废不立,我想玄哥和我心意相通。宁愿在一片焦土上打拼,也不愿在京中陪着人唱戏!”
“而且您主动提出,不仅打消了皇上的猜忌,更能令其愧疚!到时我再去为太子求情,兴许会事半功倍!”司徒嫣无论出什么主意,都是一举数得。
言犹在耳,昨晚的密谈今日即已成行,没想到司徒嫣不问政事却能猜中皇上的心思。
“突厥刚刚兵败,又怎会安于现状,老臣以为还是派犬子继续驻守幽州边城为上!”
“那幽州如今一片焦土寸草不生,朕怎忍心让子恒去边城受苦!”吴皇穆奕心中暗喜,可面儿上却一片忧容,好像真的在为端木玄担心。
“老臣虽只得一嫡子,可却深知其心性。他心中最是顾念着君臣之义兄弟之情,如今身为臣子自是要为皇上分忧!”姜还是老的辣,一句话即全了君臣之义,又论了血缘亲情。
“子恒是个念旧的!”吴皇穆奕心中有愧,反而将自己的自私算到了出主意的皇后身上。觉得正是因为后宫干政挑拨在先,这才坏了他们的兄弟亲情。
听皇上这话,端木漓一阵心寒,他也是看着七皇子长大的,可如今却和他论起了君臣,这种感觉又怎叫人能不心寒。
次日早朝,凉仁公即被封了靖北王世袭罔替。而封地竟然除了之前贫瘠的凉州府,还加上了荒芜一片的幽州府,满朝文武无不吃惊,幸而靖北王早就放出风声,不然一众门生只怕就要当堂上书长跪不起了。
皇上明升暗降,其凉薄反衬托靖北王父子的大肚宽容,可穆奕也知此举做的有些过火,所以除封了其子端木玄为大将军享秩万石,并加封了三等伯爵,只是没有封地,赐府第享三等爵禄,却不能世袭。
此举总算是安扶了满朝文武百官,可因着此事,皇上甚至一个月未进中宫,皇后对靖北王府的嫉恨倒是更胜从前。不过这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老臣有旨请奏!”新受封的靖北王此时却站了出来。
“靖北王请起回话!”
“谢皇上!”端木漓起身,这才躬身请奏,“先皇在位之时曾下旨为犬子赐婚,河阳县主去年已行过及笄之礼,可因犬子一直戍守边城与突厥对战,这才耽误了婚期,如今犬子与河阳县主同在京中,老臣请旨希望能早日为犬子完婚!”
“正该如此!朕准了!钦天监太史令何在?”
“臣在!”
“你选黄道吉日送至靖王府!”
“臣遵旨!”太史令虽不是靖北王的人,可眼见功臣被贬心中多少也有些难过,这点儿小事自是上心尽力。
早朝散尽,国公府即改为靖北王府,皇上本欲为其另辟府第,却被靖北王婉拒了,只说臣已老住的习惯了不想搬离。
吴皇虽未赐府第,可却仍赏了不少的金银。这些端木漓分文未留,全给了儿子。
“太史令给靖北王请安!”
“太史令大人无须多礼,请就坐!”靖北王府外院书房中,太史令拿着钦天监算出的吉日过府相商。
“四月初六宜婚嫁,这一月只这一天大吉,只是这日子太近了些,只怕靖北王府准备不易,依下官所见,不如选在五月初十,至少可有一月的准备时间!”
“多谢太史令大人费心,府中去年初就已着手准备,日子老夫会与司徒府再行商议,还请太史令回皇上,老臣多谢皇上记挂体恤!”
“是,下官这就回宫面圣!”送走太史令,端木漓叫来儿子端木玄。
“玄儿,五月初十只怕不行,依着皇上的性子,怕是不出五月就会让你去戍守幽州边城。可是眼下已三月下旬,离四月初六不过十数日,这又太紧了些?”端木漓还从未如此为难过。
“父亲,嫣儿不在乎这些的,就四月初六吧,我这就去告诉她!”
第370章,婚期定商议嫁妆,兄嫂义小姑领情
靖北王端木漓受封领赏,其子端木玄也被封为三等伯爵,并于四月初六奉旨与河阳县主司徒嫣即刻完婚。
端木玄得胜而归,司徒谨也因政绩斐然而被皇上传旨特召回京。虽上任不足三年,可上有冀州剌史按查骇绩为其报功。下有北平县百姓送的万民伞,封其为在世青天。哪一样都足以让吴皇对其恩赏加封。
更何况吴皇对端木玄有亏,也将这份愧疚还于司徒谨和李三郎。李三郎从正六品参军,连升两级,封为正五品长史仍在大将军府任职。
而司徒谨更是连升三级,被封为从四品的中山郡郡守,治所卢奴县城。紧临幽州,且北平县仍在其治下。
京中司徒府书房中,端木玄、司徒谨和李三郎正聚在一起商议婚事,“仲贤,四月初六时间虽紧了些,可你知我已等了这些年,皇上此次又将派我驻守幽州边城,我着实不想与嫣儿分离!”
端木玄真怕司徒谨会不答应,毕竟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司徒府上无长辈长兄如父,如果司徒谨不答应,他只好一个人远赴边城。
“子恒,不是我不答应,可幽州那是个什么地方,我怎忍心让嫣儿跟着你去吃苦!”一句话将端木玄满肚子的话给堵了回去。
“兄长,我不怕吃苦!”这古代商量婚事,待嫁女子根本不该出面,可司徒嫣是何人,她得信儿从内院赶来,三个男人竟然也未觉得不妥。可毕竟于礼不合,司徒谨示意小妹就座不要多言。
“兄长,玄哥和三哥此次北去,如果没有我相陪,我留在京中心内也是难安!”司徒嫣可不管那些礼数,幽州如今一片荒芜,如果没有她,只怕端木玄和李三郎就要挨饿了。
“你呀!心里只有别人。怎么就不为自己想想!”司徒谨腹中气闷,小妹一心为着亲人,从不多为自己考虑一下。
“这里哪有别人,不都是家人吗?我为家人着想哪里有错!”司徒嫣一脸的淡然。她在意的人她就会护着。
“罢了,我说不过你。可翔儿还未过百日,你这当姑姑的总要给他过了百日宴才好离京吧!”翔儿是司徒谨和公孙语的儿子,是司徒嫣的侄儿,二月里出生如今才刚满月。眼见着就要过百日了。
“百日宴大礼我自是有所准备,可依着皇上的性子,不会等翔儿百日宴后才让玄哥去边城述职,只怕这宴席我是吃不上了!”司徒嫣知道司徒谨这是不愿看她去吃苦,想着能多留她一天也是好的。
“罢了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