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腕崛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时候该回家了,第二天,何沐坐火车离开北。京,POLO留给李文化用,他在北。京干事业,比较需要用车。

算算时间,从04年高考之后,何沐出来已经一年半了,只是在去年过年的时候回家住了几天,那时候他正踌躇满志的准备自己的第二次艺考。

想想自己现在的境况,和一年半前比较,简直是梦境和现实的差距。就算当初考上了北影,那也要等差不多四年才有出头的机会,哪比得上现在,正拍着一部戏,另外还准备拍一部戏,和那些表演科班出身的学生相比,他似乎还要幸运得多。

火车要五个多小时到家,何沐幸运的在chūn运期间得到了一个宝贵的座位。旅途无聊,何沐从背包里拿出一本《鹿鼎记》翻看,昨天大唐萧放双双告知他张继中接下来要拍的是《鹿鼎记》,叫他做好准备,这让超爱赵敏的何沐略感失望。

其实《鹿鼎记》这部书何沐早在小学期间就看过,至今看过不下三遍,相关影视剧也都有涉猎,对于《鹿鼎记》的故事他耳熟能详,不过以前看的时候都是站在韦小宝的立场来看,于是整部书从头爽到尾,不过韦小宝肯定是轮不上他演的,何沐只好把注意点放在其他配角身上,细细体味他们的心理和xìng格。

这次何沐并不是回恒水市里,而是直接回爷爷家,位于恒水北部的一个农村。

爷爷年纪大了,虽然不愿离开故乡,不过每年还是有很长一段时间会被老爸接到城里住,但是过年一定要回老家过,基本上进了腊月之后爷爷他老人家就会回到老家准备过年,而父母还有何沐也会在年前回老家陪爷爷一起吃年夜饭,这些年几乎都是这样过的,唯一的变数就是老哥能不能回来。

所以就算何沐回了父母家过不了几天还是要回爷爷家,他索xìng一步到位。

眼看火车就要到县城了,何沐的手机响了,一个陌生的号。

“喂,谁啊?”

“是我,萧宪伦。”

“哦。”何沐不咸不淡的应了一声,心道:这家伙打电话来干嘛?何沐和他的这位高中班长并不是很聊得来。

“喂,大明星,现在拍什么戏呢?”萧宪伦故意将“大明星”三字说得很重,语气中的嘲笑和调侃已经明显的不能再明显了。

当初何沐执意去考北影,连最后一学期的复习也不顾了,在他们这些同学眼里简直不可理喻,甚至有人以“白rì做梦”来嘲讽他。在何沐回学校参加高考的那些天里,以萧宪伦为首的部分人直呼何沐为“大明星”,配上那挤眉弄眼的表情,傻子也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就为这,好哥们儿李文化差点在考试当天和萧宪伦干起来。

“我拍什么戏你不知道啊,有时间看看新闻好不好。”何沐反击道,他估计萧宪伦还不知道他的近况,不然他也不会说出这么讥讽的话,毕竟何沐只是小范围的出了点小名,在电视剧播出之前不会有太大知名度,他的高中同学里了解他现状的也只有李胖而已。

萧宪伦哼哼两声,“不瞒你说,我现在还真的在看娱乐新闻,从早上看到晚上,可就是看不到你,哈”

坐在沙发上抠脚丫的萧宪伦得意的把电视调到东方卫视的《娱乐现场》,声音放得很大,此刻主持人正在播报一条新闻:近rì有关《少年杨家将》剧组胡鸽、何沐不和的传闻不绝于耳,唐人影业发言人表示六郎七郎亲如兄弟,还经常一起打球,下面请看本台记者偷拍两大帅哥打篮球的视频片段

(这章少了点,大家见谅,改了很多次总是不满意,实在不擅长写脑残配角~放心,这种生物不会很多~)

第三十六章和睦的一家人

(不好意思,刚回到家,更新晚了,抱歉~)

萧宪伦万万没想到,他竟然会亲眼看到何沐和大明星胡鸽在一起打篮球,何沐还嚣张地盖了胡鸽的帽!现在胡鸽到底有多红,没人说得清,但是一部《仙剑奇侠传》让逍遥哥哥胡鸽的名字传遍大江南北是毋庸置疑的,而胡鸽也成了既赵薇之后又一个一夜成名天下知的典范,就算那些只看肥皂剧的阿姨大婶们都知道这个名字。

“吧嗒”一声,萧宪伦手上的遥控器掉落在地,还好掉的不是手机,何沐“喂喂”几声把他的魂儿叫了回来。

火车上的何沐隐约能听到电视里的声音,没想到这么巧,竟然真让萧宪伦看到了有关他的新闻,不过何沐还是要说一句,这根本不是记者偷拍的好不好,这其实就是唐人的工作人员拍的,那次他和胡鸽打球,惊动了唐人负责宣传的高层,鉴于传闻越传越玄,已经有部分声音在指责胡鸽欺负新人了,所以高层下令派了一个摄制小组把打球的两人“偷拍”下来,然后披露给媒体,以证明两人确实亲如兄弟,绝无不和。

“耽误了我这么长时间你还没说到底有什么事呢。”何沐提醒萧宪伦快入正题。

“哦哦哦,”萧宪伦似乎还没从刚才的新闻里缓过劲儿来,有些程序化的说,“下周一我们决定举办一次同学聚会,去年你就没来,这次你还来吗?”

“我就不去了,档期排的挺满的,华仔有部戏找我,我都不敢答应,下次,下次吧。”何沐一副我很牛叉的样子,再次狠狠打击了萧宪伦的嚣张气焰。

“哦,哦,是是是,那就下次吧。”萧宪伦诚惶诚恐的挂了电话,直到晚上吃饭他才恢复过来,并以自己是名牌大学的高素质人才这一点重拾自信,心中对何沐的不屑和鄙视又找回来了,不过是个戏子而已,而且还是个没什么名气的戏子,牛什么牛,看我在聚会的时候怎么编排你,哼!

“喂,喂,靠!怎么挂了,你再劝劝没准我就去了。”何沐无奈的收起了手机,别说他还真想见见那些老同学,虽然班里有萧宪伦这种以讽刺挖苦别人为乐的傻×,但大多数人和何沐的关系还不错,尽管他们得知何沐决定考北影的时候并不支持,但那也是为了他好,毕竟以他的成绩考个一本几乎没问题,到时候再找个好工作,娶个好老婆,一辈子就能顺风顺水的过完。

但那不是何沐想要的生活,他喜欢新鲜事物,喜欢追求刺激和辉煌,他不甘和别人过相同轨迹的生活,他认为只有不断的追求,不断的尝试,不断地改变,这才是真正的“活着”。只能说他和别人的人生观是有差异的,能理解他的也只有李文化等少数几个人,不能理解他的也完全可以是朋友,他希望能在现在小有成就的时候和他的这类朋友聊聊,不求他们接受自己的观念,但求互相理解。

现在看来是不成了,萧宪伦这厮只要多说两句他肯定就答应去了,唉!

不知不觉间,火车已经到了县火车站,总算到了。

行走在县城的街道上,何沐不由感慨,每年都回来,每年都是老样子,国家经济在飞速发展,但在这里却仿佛看不到,贫困县的称号果然不是盖的。

叫了一辆黑车,司机直接把何沐送到了村口,再走几步路就到家了。

因为之前下过雪,地上有些泥泞,何沐倒也毫不在乎溅在裤子靴子上的泥点,大跨步走着。

虽然何沐只是小时候住在这里,初中之后就不怎么回来了,但见到他的人都主动和他打招呼。

“二叔回来了。”一个中年人热情的对何沐挥挥手。

“二爷,你又帅了!”这是村子里的年轻人,比何沐还大点,但是小何沐两辈。

“二舅爷,回来过年啦!”这是一个某个抱着孩子的小媳妇,她nǎinǎi和何沐同辈。

“”

总之乡亲们都热情的招呼何沐,而且几乎都是何沐的晚辈,仅有一些老叟才能仗着年纪大喊何沐一声“二兄弟!”

可是为什么都是“二”呢?

因为他是他爷爷的第二个孙子,他们家打他爷爷那起就辈大,再加上何沐老爸是爷爷最小的孩子,两人差着四十多岁,这也就造成了何沐的辈分大的没谱,同龄人中鲜有敌手。

这里就要介绍一下何沐他爷爷,何老爷子。

何老爷子大名何奎寿,今年八十有八,仍然身体倍棒,吃嘛嘛香,没灾没病,走起路来虎虎生风。他老人家生于动荡的民国时期,儿时曾拜有“仓州小霸王”之称的武术家刘云樵为师,学习八极拳,而刘云樵的师傅是清末民初赫赫有名的武术大家,八极拳宗师“神枪李书文”,所以爷爷也算师出名门,在恒水仓州一代颇有名气。

后来rì本鬼子入侵,爷爷的师傅刘老先生投身军戎,十几岁的何老爷子也受到感召入了伍,不过他们一个是**,一个是共军,打鬼子的时候还好,打跑了鬼子,这两家又掐了起来。

那时候刘老先生在**官至团长,后又进入情报部门担任重要工作,爷爷因为和刘老先生的师徒关系被上级猜忌,老爷子脾气也倔,你信不过我,那我就不干了!于是在解放战争眼看就要胜利之际,已经身为副团长的爷爷脱掉军装,回了老家,打了十几年仗,身上大小创伤无数,最后落得一场空。

由于爷爷当过军队领导,辈分也大,再加上战斗值爆表,所以回到家乡后在村子里一直是说一不二的强势人物,也是村民的主心骨,到了现在俨然已经是老祖宗级别的人物。另外爷爷常以武林人士自居,所以壮年时在十里八乡收了不少徒弟,爷爷的师傅刘老先生除了八极拳,另外还曾研习过迷踪、螳螂、杨氏太极、八卦等数个拳种,爷爷多少也学过一些,所以爷爷的徒子徒孙学什么的都有,不过爷爷最拿手的还是八极拳,这也是何灶何沐哥俩从小苦学的,只不过老大何灶一直在坚持,老二何沐却只是学了个基础。

爷爷共育有四女一男,何沐的大姑都快七十了,身体还不如爷爷利索,最小的姑姑也五十岁了,其中大姑、二姑、四姑都嫁到了外村,只有三姑是嫁给了本村的外姓人,所以爷爷在老家的时候一般都是三姑照顾他。

何沐家门口摆着两个石狮子,高高的大铁门,院落非常宽敞,在村子里算是顶气派的,里面的布置这么多年一直没变,梅花桩、沙袋、双单杠都在,何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