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大家不必多礼。”珠帘后传来的是清脆的少女音,声如清泉,可以听出年纪不大,但语调平稳从容,该是久处上位之人。

柳音不敢抬头细看,隔着珠帘知漪却能打量他的神态姿势,片刻沉吟,“柳大家弹琴时喜欢熏白芷香,把原来的撤了。”

停顿一下,接道:“案高也不对,柳大家喜欢盘坐而弹,换了。对了,不知柳大家喜欢什么茶?”

几句沉稳有序的吩咐打消了柳音心中些许不适,那日在留香阁中虽然只是匆匆一瞥,但他已经猜出这珠帘后静坐的姑娘应该就是那日为首之人身边的小公子。想不到这位慕小姑娘如此细心,仅仅一面就看出他这几个喜好,语气不骄不纵,反而十分有礼,让算是被半强制请来的柳音多了几点好感。

“小民于茶并无偏好,随意即可。”

知漪点头,眼眸轻眨,漾出一点笑容。其实她昨日从柳音身上观察到的这些,都是因为南阳郡王。南阳郡王教她弹琴时有几个怪癖,其中就包括了熏香、屋内陈设和琴架高低,所以她才会下意识注意这几点,没想到还真的用上了。

柳音既然算得上是一方大家,肯定是有几分傲气和脾性的,只因身为留香阁之主又有爱妻在旁,便不得不顾忌颇多。如今知漪表明善意和谦虚请教的态度,他弹奏起来自然也更尽心几分。听说这位慕小姑娘也在学琴,思及此,他在拨弦时比平日节奏都慢了半拍,就更像是在变相授艺而非简单取乐了。

知漪面前也摆了一架琴,并不是断水,但也算得上难得的好琴。于珠帘后静静聆听许久,在一个泛音结束时她手不由轻轻提起,在琴弦上随意一拨,“叮”的一声惊醒了自己的思绪。

恍然回神,知漪不好意思笑道:“听得入迷了,不小心打断了柳大家。”

柳音微微一笑,“无事。”

“柳大家请继续。”

干脆将琴撤下,知漪一手托腮侧坐在案边,心中不自觉将柳音和南阳郡王作起对比。

柳音方弹了三曲,小半个时辰便过去了。趁他歇息期间,知漪想着那几个指法问题,隔着珠帘请教,后觉得这样太麻烦,干脆出了帘后,反正周围一堆的宫女内侍,又无门无窗,请教琴艺而已,也不用怕什么非议。

早就得了吩咐,对她的请教柳音自然不遗余力,同时也不免起了爱才之心,觉得面前的小姑娘确实很有灵性,且基础扎实,难得的是心性尤佳。他内心惋惜,可惜以这位姑娘的身份也不可能拜入他门下。

“琴,亦谓之‘情’,心中若无情,便也理解不了这曲中意,感触不了其情其景,技艺再好奏出来也只如干瘪木石之声,谈无从弹‘曲’。”谈到自己此生最钟爱的领域,柳音款款而谈,“慕姑娘年纪尚小,技艺上已达登堂入室之境,曲中也颇有两分意境,依柳某看来,已是难能可贵。若想再上一层楼,不若平时在练琴时多出房内,于花鸟石云,各色景致人物面前弹奏,其中感触必然不同。”

知漪点头,“先生也是如此说的。”

两人复交谈许久,柳音的指点同南阳郡王有相同之处,也有独到之点。因这半师之恩,知漪主动将姓名报上,真诚赞誉道:“柳大家果然不负盛名。”

“我宣朝能人辈出,柳某不过是其中一叶而已。”柳音谦逊道,“方才姑娘说,名为知漪,可是……生而知之、漪流二字?”

“正是。”知漪好奇道,“有何不对吗?”

柳音失笑,“倒没有,只是与柳某一老友时常惦记的小孙女同名同姓,觉得有些惊奇罢了。”

他复补充道:“柳某那老友亦为慕姓,他时常在柳某耳中念叨此名,所以才记住了。”

“哦?”知漪也觉得有些巧了,那天在留香阁碰见的季公子说有个表妹和她同名,今天柳大家口中的好友还有个孙女和她同名同姓。

咿,难道她的名字有这么寻常吗?小姑娘兀自琢磨半天。

讨论女子姓名终究有些失仪,虽然面前的小姑娘年纪不大,柳音还是觉得不大合适。匆匆将这话题接过,他歇息够了,再度弹起曲来,不过这时便换了方式,偶尔还会停下同知漪讲解某段曲调其中的含义和节奏快慢。

如此半弹半教之下,两个时辰很快便过去,不知不觉戌时已到,天色转暗,落日最后一丝余晖渐渐隐在了飞檐翘角之间。

柳音婉转拒绝了知漪留膳的好意,道家中还有人等候,就着夜色匆匆自长廊离开。

知漪两个时辰都没怎么走动,这时也终于得以起身,怜香上前给她捏着肩笑道:“姑娘今日当真是十足的主人架势。”

“是吗?”小姑娘立刻惊喜地眼眸一弯,略带狡黠道,“因为太傅和先生都常教导‘不可失礼于人前’,更何况是柳大家这样的人物。”

平日在宣帝和宜乐这些熟悉的人面前,她当然可以不顾其他,孩子气些也无妨。但在人前,知漪还是十分守礼的,也会记着不能失了该有的仪态,要知道这些可是徐嬷嬷在南巡前连着唠叨了十多日的话。

不能亲自随小主子南巡,徐嬷嬷心中自然十分担忧。不仅给知漪本人做足了功课,怜香惜玉二人更是被她耳提面命地叮嘱了许久,生怕小主子南巡一趟会被他们皇上纵容宠溺得不成样子。

小姑娘说完还是有些小担忧,前后扫视自身,“怜香,我今日真的没有不妥之处吗?”

“真的没有。”惜玉轻笑,伺候着她净手,“姑娘今日的模样若是让太后娘娘看到了,也要夸赞的。”

知漪这才展露欢颜,眸中的星光几乎将大步而来的宣帝晃住。

“皇上——”一早瞟见他的身影,知漪欢声奔去,在身前停住,仰起小脸,“皇上好准时。”

“朕何时失言过?”宣帝含笑反问,见她十指泛着微红,心中了然,“可还喜欢下午的安排?”

“喜欢。”知漪点点小脑袋,随着他步伐前行,“柳大家指点了我许多,还教了我一个小诀窍。等来日再去先生那儿学琴,说不定还可以用这招难住先生。”

宣帝最爱她这鲜活生动的模样,被小姑娘挽住臂弯,认真倾听着知漪的一言一句,偶尔点头示意,只在听到同名一事时不由挑眉。

“皇上,‘知漪’二字很普遍吗?”小姑娘仰头问他,脸上有几分郁闷。

“当然不是。”宣帝声中含笑,“是朕疏忽了一件事。”

“什么事?”知漪茫然望去。

这件事,当然就是关于今日柳音所说的慕姓老友了。若非因为今日这一着,恐怕宣帝还真的想不起来,小姑娘的祖父祖母如今正在江南一带颐养天年。

知漪祖父原先为殿阁大学士,主三届科考,同时也曾主修撰过《彤林文史》一书,桃李满天下,建树颇多。当初慕侍郎能一路升迁顺遂,且人缘颇佳,其中慕大学士的作用不小。

可惜慕大学士不恋权势,年纪一到便致仕还乡,带着慕老夫人到江南一带休养,听说慕老夫人有宿疾,唯有在这温柔水乡之中才好将养。一去多年,慕大学士一次也没回过京城,加上自知漪四岁后便没让她回过慕府,宣帝差点就要忘了她还有这么一位祖父。

今日还有大臣隐约提起过知漪的身份问题,话中有几项提议。

这些臣子好歹跟了宣帝近十年,他的心思多少看得出几分,知道自家皇上应该是有要把这位慕家的姑娘立后的想法,便各个方面都思忖了良久。从年纪上来看,确实不大配,但若有慧觉大师出面,加上他的那番“凤女”之言,还有上次芦花村解毒一事的功劳,这是不成问题的;从身份上,知漪的生父慕连秋为工部二品侍郎,这官位说出去是挺大,但在王侯多如狗的京城,着实不大够看,那么多太傅大学士府上都对后位虎视眈眈,突然降来一个二品侍郎之女,光有个批言肯定是止不住风言风语。

要身份上压得住配得上这后位,这些人的提议自然是让宣帝给慕连秋升官。可惜宣帝着实不大看得上慕连秋,此人才华是有,但从齐家一事来看心性欠佳,更何况因他的糊涂疏忽还差点让知漪没命,无论于公于私,宣帝都不想提拔此人。

宣帝心中早就将知漪同慕府分割开来,带了这么久,早就习惯将小姑娘看作自己所属,忽然因立后一事要重新牵扯上慕连秋,他也略有不适。

此次因知漪的几句话想到慕大学士,宣帝不可谓不惊喜,面上不露分毫,暗下却已经思绪暗涌。

因为最重要的是,慕大学士的祖籍好像就是在这榆城。

“皇上到底想到什么事了?”知漪鼓起腮帮,看着宣帝沉思的脸庞。

两人已经回到屋内,宣帝一拎便将人提到了腿上,眉眼闲适,“知漪可知道,自己的名字是何人所取?”

“不是……爹爹吗?”知漪有些别扭地说出这个称呼,这个称号于她来说太陌生了。

宣帝轻笑摇头,“并不是。”

知漪歪头,“那还会有谁?”

“是你的祖父。”宣帝随意往椅背一靠,任知漪把玩着自己手掌,这事还是太后说与他听的。知漪的名字确实不是慕连秋所取,是慕大学士临下江南前留下了两名,赠与嫡孙和嫡孙女。

“祖父……”知漪念着这更为陌生的称呼,她在京城中有外祖父外祖母,这几年也有点亲近,但还是比不得太后和皇上。至于这祖父母,似乎听都没听说过。

想到那模糊记忆中的爹娘,小姑娘下意识对这从未见过的祖父母生出了抵触,别过小脸,低低应了一声。

察觉到她的情绪,宣帝敛了笑意,轻轻揉了揉面前低垂的脑袋,“慕老夫人身有宿疾,行动不便,想必你祖父才多年未回过京城。”

“那也从未有过来信……”小姑娘小声不满嘀咕。

宣帝一哂,“若有来信,也是去慕府,自然不会是往皇宫。”

知漪想了想,好像的确是这样……

“那皇上为什么会突然提到知漪的祖父?”

那些立后遇到的诸多问题宣帝当然不会在此时同小姑娘说,只微笑道:“若朕说,知漪的祖父母应该便在这榆城中,知漪可想去见见他们?”

知漪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