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资上给予了无数政策跟资源的倾斜。我们不否认我们的付出获得了不少朋友的友谊,但也不能无视某些奸诈的商人,利用大陆法律不完整等各种缺陷,大钻法律漏洞的同时,给予大陆同胞带来沉重的伤害。根据过去一周里的种种调查都显示了,于品海先生在与我们大陆合作,合资经营组建湖北电视网络有限公司的问题上存在重大商业诚信问题,为此我们在愤怒跟遗憾的同时,不得不暂时中止与他之前的全部合作。同时,我们也请香港政府这边,尽快配合我们追讨回那些被骗走的大陆银行贷款!”
大陆为了宣誓其对香港的主权,自新中国成立之后就一直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在香港建立领事馆,仍遵循战争时期的做法,设立新华社香港分社代表大陆在刚的声音。因此周社长的话,也被公认为是大陆的意志。这无疑给了本就焦头烂额的于品海一记重击,将他打得不轻。
此时,经过林孝智近月的吸纳,市面上已经基本上看不到还有明报的股份在流通了。除了少部分股民看到了林孝智入股明报的机会,决定持股观望等待更高出价外,九成以上的流通股份已经全部落入了林孝智的手中。在他申请召开明报股东大会没有得到回应后,他以大股东的身份向港交所递交停盘一日申请,同时又借口流通股份不足,要求增发一亿股明报股票。
港交所很快对此作出了回应,批准明报停盘。但他要求增发一亿股明报股份的要求,却没有得到金、沈、于三大股东的回应,因为三人都很清楚,增发股票就意味着他们手上的股份要被摊薄,若搁在平时也就罢了,可如今林孝智正手握资金对明报虎视眈眈呢,一旦股票增发,三人势必争不过他,必将被他夺去明报经营权。
但明报流通股份不足也是不争的事实,一日停盘结束后,再次开盘明报仍旧面临着没有股票可以交易、买卖的一幕。若长时间不改变这种情况,港交所势必将对其发出警告甚至停牌威胁。
在希望与林孝智面见会谈无果后,金、沈二人不得不站出来,各自拿出一千万跟五百万股明报股票进入市场流通,以期避免明报遭摘牌。
可惜,这股票在进入市场后,仅用去两天时间就被林孝智吸纳一空,反而助他将所控明报股份增持到了23。7%。
明报在市场上没有股票可以买卖的一幕再一次出现了,同时林孝智再一次申请召开董事会,并在会议上强势要求罢免于品海的明报董事会副主席之位。在他的积极公关之下,港交所很快通过了他的再一次停盘申请,而这一次明报停盘就不再只是一天了,而是令人尴尬的三天。
在香港,除了一只股票沦落为壳,被其他集团注资收购准备再上市,从而需要停盘一段时间进行资产核实跟股票信息更改,会停盘一段时间外,很少有哪家上市公司,会面临停盘三日、而且还是接连停盘的情况。
面对他的咄咄逼人的强势,骄傲如金庸也不得不在跟老友倪狂闲聊时苦笑承认:“当初选择于品海是我看走了眼,原本以为他能带着明报走向更强,现在再来看明报却是被他连累了!”
他是个正人君子,很少在人背后闲话。然而现在却在老友面前直言此话,可见心中对于品海的不满已经极深了。
面对大敌林孝智的步步紧逼,于品海既愤怒又尴尬。被曝光了他深陷商业诈骗后,除非他选择放弃在香港的一切离开,日后再也不回香港发展,否则他都不能不还债而一跑了之。面对各路实力的追债,于品海这时候也终于品尝到了自己资本极限运作的苦果了。靠着空手套白狼跟资本左右手互换的手段,他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出了一个偌大的商业帝国版图来。但也因此令他的资金链十分紧张,稍稍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有可能遭遇崩盘之危。
如今的他名声已经被搞臭了,以前那些围在他身边想借钱给他的银行跟富豪们变成了凶恶的讨债人。失去了融资渠道之后,他如今唯一在短时间内获得大笔资金补上各种漏洞,不至于自己被送进监狱里去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变卖自己手上的产业。他如今持有接近35%的明报股份无疑是最值钱的资产之一,但这时候面对林孝智的不断紧逼,他还不得不从已经没有多少的口袋里掏出钱来跟他拼资本收购已防止自己失去对明报的控股权,又哪里弄够卖它。
可是不卖吧,已经没钱了的他很可能要被那些讨债者们送进监狱里去。
在经历了明报第三次停盘后外界铺天盖地而来的指责跟压力后,他不得不对外宣布辞去明报报业集团董事会副主席兼总裁的职务。
做出了这个选择之后,尽管对把他害地这么惨的林孝智满心尽是愤怒跟怨恨,但聪明如他也知道,如今能够改变他当前这一不利局面的就是林孝智了。在被港府暂时扣押了护照限制出境后,他终于做出了抉择,主动拨通了林孝智的电话……
第491章民族英雄黄飞鸿(上)
时间已经过了晌午时分,林孝智看了一眼手表上的时间,这才带着高森慢慢的步入餐厅里。
这只是一家普通的西餐厅,不过无论是他林孝智,还是正在等待他到来的那个人,显然都没有什么心情去关注餐厅的好坏。
“先生,请问你们几位?”看到有人进入了餐厅内,一个服务员很快走了过来。
“我找人,c17座在哪里?”
“请这边走,先生。一直走到过道快尽头的地方,靠左边一排倒数第二个位置就是了!”
“谢谢!”
因为临时遇到了一点事,林孝智他们比约定的时间晚了一些才赶到。不过无论是他这个被邀请者又或者是在等待他到来的那位邀请者,都显然没有在意这个问题。
事实上,当两人出现在邀请者的面前时,尽管他已经迟到了几十分钟,但那人脸上却完全看不到多少不耐跟恼怒,那怕他的脸色晦暗一片,却仍旧主动跟林孝智打了一声招呼,“多谢林生今天赏脸……”
不用林孝智交代,高森在看到对方只有一人后,就主动在附近的一处无人座位上坐下,给他们两人腾出了交流的空间。
他一走,林孝智便立刻落座开了口,语气有些玩味:“真是出乎意料之外,于生竟然会主动给我电话!”
话中多少带着一点讽刺的味道,因为今天主动给他打电话邀请他出来‘有事要谈’的不是别人,正是之前与他闹得十分不对路的明报新东家于品海。
于品海自然听出了他话里的讽刺,说来也确实讽刺,因为月前正是他在接到了林孝智的聚餐邀请后毫不领情的驳了他的面子,结果谁也没想到他会冲冠一怒,两人宛若有着血海深仇的死敌一般,一番激烈的恶斗下来,他于品海输人又输阵,被他面前这个比自己还要年轻的男人几乎毁了自己数年苦心经营的商业**。
一想到此,他便感觉心头有一股怒火直往脑门上冲,令他的脸色也跟着愈发阴沉起来。于品海从来都不是个愿意忍气吞声的主,年纪轻轻便赚下了数亿身家,在资本界纵横无阻令无数所谓前辈、巨擘折腰,自有一股桀骜在胸,若搁在一个月前的他,谁敢这么不给他面子话带嘲讽,只怕就是华人首富李超人之流,他也敢拿话反击回去毫不买账。
可是现在吗……
深吸一口气,好不容易才将胸中沸腾起来的不甘、愤怒压下。他早年留学加拿大,作风十分西化,因此寻常请人多在西餐厅里。这会倒是给了他台阶下,只见于品海假装端起自己面前的咖啡喝上一口,平息了激愤地心情后,才开口道:“我与林生之间确实有些误解,这事说来也是怪我。方才接手明报不久,对下面的报纸、杂志关注差了一些,接过引起了一些矛盾,还请林生多多谅解……”
嘴角微微一弯,林孝智眯着他打量着情绪平复下来的于品海,暗道一声好笑。
之前召开第二次文华会时,想他林孝智本着以德服人的态度,想要多交几个朋友。那时虽然已经很气恼明报找他的茬,还是稍稍抱了一些和平解决的念想邀请他于品海赴宴。
可结果呢?
他于品海是根本不领情,反而出言不逊、主动挑衅与他。结果被他狠狠‘修理’了一番后,总算有了低头的想法了,但还是把责任一推,全怪罪到明报下面的人身上去了。果然是性格决定命运,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历史上的于品海就没能保住他跟大陆合营的那家电视台,听说也没几年就把明报丢了还把金庸得罪惨了,甚至他自己创香港互联网之先河成立的香港第一家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hk公司,也输给了香港电讯等企业。
想来就算没有他出手,这人这种性子早晚也是会吃亏的。
但是现在吗……
他微微一笑,目光炯炯地看着于品海,只是笑容有些冷,“于生,套用一句电影台词‘如果道歉有用的话,还需要警察吗’(最早出现在石班瑜国语配音版的《百变星君》里,并非台版《流星花园》首创)。我们都是成年人,既然于生你主动找上门来求和,也应该清楚我不可能轻易收手的。”
确实,四大传媒之中壹传媒把他得罪的最惨,但是黎志英的亲英立场加上他跟不少反大陆政客走近,所持有的产业也多跟林孝智经营的挂不上边,最多封杀警告,给他一场官司纠纷让他手忙脚乱一阵,以他现在的财势很难把黎志英彻底打垮。东方报业也是如此,马家立场亲近台湾,家族在台湾跟英国也有不少其他产业,拥有这些海湾资本的反哺,林孝智最多在狠狠打着收购东方报业的大旗让马家失些财,相让他们伤筋动骨却很难。
星岛报业看似因为报业女王胡仙进军地产的错误多元化经营战略导致问题重重,但作为昔日香港最大的报业集团,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能从它身上吃到多少好处还得看他如何运作了。这三者身上都有太多不稳定因素了,反倒是看似影响力不小的明报,却没有多少复杂的背景跟资本,新业主于品海现在被他抓住了小辫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