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克格勃绝密档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代日后将会了解到真实的情况。”在感情上对米特罗欣影响最大的是克格勃有关阿
富汗战争的档案。1979年12月28日,巴布拉克·卡尔迈勒一位由莫斯科选出的
阿富汗新领导人请求已经入侵阿富汗的苏联红军给予“兄弟般的援助”,并在
喀布尔电台天天播出他的前任,哈菲佐拉·阿明是“美帝国主义的特务”,经‘革
命法庭”审判,被处以死刑。米特罗欣很快就从源源不断涌人档案馆的有关此次战
争的档案中发现,实际上,在喀布尔总统府被假扮成阿富汗士兵的克格勃特种部队
袭击后,阿明是和家人及其随从一起被暗杀的。
  有关克格勃在战争期间的大量档案经政治局和苏联统治集团的其他部门传阅后,
交由档案馆中的女职员们整理归档。由于量很大,她们有时一次就要送交多达30份
的档案,让米特罗欣审核批准。这些档案中记录的恐怖事件被小心地对苏联人民隐
瞒了。苏联的媒体也对在成千上万个阿富汗村庄里进行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彻底清剿
保持缄默,这些村庄现今已荒无人烟,到处残垣断壁。四百万难民背井离乡,一百
万阿富汗人死于战乱,而事后戈尔巴乔夫对此却仅用“错误”一词来不了了之。以
往在战争中阵亡的烈士总是伴着等候在那里的仪仗队与庄严的乐曲回到祖国。而这
一回,在这场战争中阵亡的1.5万名红军士兵的灵枢只是被静静地停放在苏联空军
机场,秘密地举行了葬礼,阵亡战士的亲属仅仅被告知他们的亲人已为“履行他们
的国际义务”而殉职了。他们中的一些人被秘密埋葬在库兹明斯基公墓,正好在米
特罗欣父母坟墓的附近。他们的墓碑上不允许提及有关阿富汗的事。阿富汗战争期
间,米特罗欣第一次从他雅瑟涅沃的一位过于坦率的同事那里听到对苏联政策的公
开批评。一天,克格勃第一总局的一位上校问他,“难道战争没有令你羞于做一名
俄国人吗?”,“你的意思是说羞于做一名苏联人?”米特罗欣脱口而出。
  米特罗欣1984年退休后,仍专注于对阿富汗战争的研究。退休后的头一年半时
间,他用来整理他的记录,摘出有关阿富汗战争的材料,并用连续的叙述性语言把
这些材料汇集在了一起。戈尔巴乔夫1985年成为苏共领导人之后,号召“公开性”,
但是米特罗欣认为苏联的体制是绝不会允许公开有关这次战争的真实情况的。于是,
他想方设法要把这些档案记录转移到西方并在那里出版。
  1987年5月28日,19岁的西德人马休斯·鲁斯特驾驶单引擎塞斯纳飞机由苏芬边
境进人苏联领空,飞行了450英里竟无人察觉,最后降落在莫斯科红场上。在场的克
里姆林宫保安人员一时还以为鲁斯特是在拍摄电影,在整整一个小时的混乱之后,
他才被带走并关进了克格勃的列弗托沃监狱。这一事件使米特罗欣大受启发,他曾
设想过用克格勃运动俱乐部的微型飞机把他的档案带到属于另一个世界的芬兰,但
他随即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米特罗欣在苏联瓦解之前曾拟定了一系列计划,其中最为切实可行的就是在当
地党委找个负责签发出国旅行许可证的关系,为自己及家人搞到出境许可,然后再
从列宁格勒到黑海敖德萨之间的旅行路线上选定地点,一旦旅行途中到达某个西欧
国家的港口停靠,米特罗欣就能与当局取得联系,并安排将其档案投进莫斯科附近
的一个废弃不用的死信箱里,再由某西方情报机构将其取走。但要想在旅行途中获
得足够的时间来详述他的故事并安排档案传递细节绝非易事,因为他很难避开始终
保持警惕的旅行团负责人的监视,并设法从苏联旅行团里抽身出来。米特罗欣最终
放弃了这个计划。
  柏林墙在1989年11月轰然一声倒塌了,苏联集团也随之开始趋于崩溃,此时的
米特罗欣告诫自己一定要耐心等待机会,与此同时他在莫斯科公寓里将自己过去记
下的手写便条打印成稿,并在他的两幢乡间别墅里把文稿中有关克格勃第一总局主
要对像国家的资料整理成册,其中美国位居其首,在克格勃的术语中被称为“主要
对手”。1991年8月,苏联强硬派发动军事政变,企图罢免戈尔巴乔夫并恢复一党专
制的苏维埃国家体制,但最终以失败收场。米特罗欣和大多数莫斯科人一样对此大
感欣慰,这场未遂政变的首要头目竟是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克留契科夫,
这在他看来并不足为奇。克留契科夫在1974年至1988年期间任克格勃第一总局局长,
并从1988年至政变时担任克格勃主席。
  尽管克留契科夫的人际关系要比大多数前任克格勃主席好得多,但他在克格勃
第一总局所担任的大部分角色都是米特罗欣所深恶痛绝的。在克留契科夫还是苏联
驻布达佩俾大使馆的一位年轻外交官的时候,他就坚决反对1956年爆发的所谓的匈
牙利“反革命”暴乱,此举受到了时任大使尤里·安德罗波夫的注意。当安德罗波
夫于1967年担任克格勃主席的时候,克留契科夫成了他的私人秘书。安德罗波夫醉
心于打击各种形式的“和平演变”,克留契科夫也是这一运动的忠实支持者。米特
罗欣所看到的材料表明克留契科夫在担任克格勃第一总局局长时,曾和克格勃五局
(反和平演变局)密切合作,打击国内外持不同政见者。他曾让五局的一个资深人
员I·A·马尔克洛夫担任克格勃第一总局的副局长,负责协调与五局共同“反和平
演变”的工作。1991年的这场未遂政变恰合时宜地使克留契科夫可耻地结束了他的
克格勃生涯。这场政变并没能挽救苏联及其一党专制的政权,反而加速了它的崩溃。
  1991年10月11日,苏联时已分崩离析,其国家委员会取消了克格勃的现存体制,
以前的克格勃第一总局被重新变为俄罗斯联邦国外情报局,简称SVR,并独立于国内
安全局之外。尽管如此,国外情报局并没有完全抛弃其在苏联时期所担任的角色,
他们反而自视为前克格勃第一总局的继任者。米特罗欣曾见过国外情报局新任局长
叶夫盖尼·马克西莫维奇·普里马科夫院士的有关材料,普里马科夫以前曾是世界
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的所长,又是戈尔巴乔夫身边有影响的对外政策顾问团成员
之一。这些材料证明普里马科夫早已被吸收进克格勃,化名为马克西姆,曾被频频
派往美国和中东执行间谍任务。普里马科夫随后又在1996年担任叶利钦政府的外交
部长,继而在1998年担任总理。
  在1991年的最后几个月里,苏联的解体以及俄罗斯联邦新划边界上相当薄弱的
边防检查,终于为米特罗欣携带档案材料潜逃西方开了方便之门。1992年3月,米特
罗欣踏上了由莫斯科开往新独立的一个波罗的海共和国首都的夜行列车,他随身携
带了一个行李箱,上面放着旅行所需的面包、香肠和饮料,下面放着换洗衣服,而
箱子的最底层则藏着他精心挑选出的一些手稿。第二天,米特罗欣悄无声息地来到
了英国驻该国的大使馆,要求与使馆“负责人”对话。在此之前,英国人给他的印
像是相当刻板并“略带神秘感”,但在大使馆里他却被前来接待他的“年轻、迷人、
善解人意”,并操一口流利俄语的年轻女外交官所深深吸引。米特罗欣告诉她他带
来了有关克格勃的重要材料。当他从香肠和衣物下面拿他的材料的时候,女外交官
为他要了一杯茶。就在米特罗欣品尝着有生以来第一杯英国茶的时候,女外交官看
了他带来的部分手稿,并就此向他询问。米特罗欣告诉她这只是大量人事档案中的
一部分,这些人事档案中包括有关克格勃在英国行动的材料。他还答应一个月之后
再返回大使馆与英国秘密情报局的代表见面。
  有了3月份轻易穿越俄罗斯边境的经验,米特罗欣勇气大增,在第二次到这个波
罗的海共和国首都时,他携带了2000页打印好的文稿,这些文稿是他事先埋藏在莫
斯科郊外的那所别墅下面的。4月9日清晨,他一到英国大使馆,就向秘密情报局官
员出示了他的护照、共产党党员证和克格勃养老金领取证明以证实自己的身份,同
时递交了他的大量打印文稿,然后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就有关他本人、他的这些文
档以及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等问题进行了说明。两个月后,米特罗欣应邀再次回
到英国大使馆商讨到英国旅行的事宜。5月初,英国秘密情报局驻莫斯科站向伦敦汇
报了米特罗欣准备在6月份乘夜行列车离开莫斯科的计划。6月11日,米特罗欣随身
携带一个帆布背包来到了这个波罗的海共和国的首都,包里装着他档案中的另一部
分材料。在此以后他和英国秘密情报局官员进行了多次会谈,就其如何在该年秋季
到伦敦作进一步汇报进行了反复磋商。
  9月7日,米特罗欣在英国秘密情报局官员的护送下来到英国。在离开了苏联解
体后近乎杂乱无序的莫斯科之后,伦敦在他看来简直就是“首都城市的典范”。即
便是他以前只在照片中见过的街上长长缓行的车龙,其间点缀着黑色的出租汽车和
艳红的双层巴士的情景,也足以证明伦敦的繁华。米特罗欣在伦敦市区和郊外非常
秘密的、没有门牌号的房间里接受了盘问。在此期间,他终于拿定主意离开莫斯科
到英国定居,并和英国秘密情报局达成协议:他吐露出他所知道的一切并拿出全部
档案,英方则安排他的家人到英国。10月13日,米特罗欣潜回俄罗斯,为他的叛逃
作最后的安排。
  1992年11月7日,“十月革命”胜利75周年这一天,米特罗欣和家人来到他首次
和秘密情报局接触的该波罗的海共和国的首都,几大以后他们就来到伦敦,在英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