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朱自清散文全集 1078-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断的,有时竟是先期预备好的。只有闲谈,可以上下古今, 来一个杂拌儿;说是杂拌儿,自然零零碎碎,成片段的是例外。闲谈说不上预备,满是将话 搭话,随机应变。说预备好了再去“闲”谈,那岂不是个大笑话?这种种说话,大约都有一 些公式,就是闲谈也有——“天气”常是闲谈的发端,就是一例。但是公式是死的,不够用 的,神而明之还在乎人。会说的教你眉飞色舞,不会说的教你昏头搭脑,即使是同一个意 思,甚至同一句话。
  中国人很早就讲究说话。《左传》,《国策》,《世说》是我们的三部说话的经典。一 是外交辞令,一是纵横家言,一是清谈。你看他们的话多么婉转如意,句句字字打进人心坎 里。还有一部《红楼梦》,里面的对话也极轻松,漂亮。此外汉代贾君房号为“语妙天 下”,可惜留给我们的只有这一句赞词;明代柳敬亭的说书极有大名,可惜我们也无从领 略。近年来的新文学,将白话文欧化,从外国文中借用了许多活泼的,精细的表现,同时暗 示我们将旧来有些表现重新咬嚼一番。这却给我们的语言一种新风味,新力量。加以这些年 说话的艰难,使一般报纸都变乖巧了,他们知道用侧面的,反面的,夹缝里的表现了。这对 于读者是一种不容避免的好训练;他们渐渐敏感起来了,只有敏感的人,才能体会那微妙的 咬嚼的味儿。这时期说话的艺术确有了相当的进步。论说话艺术的文字,从前著名的似乎只 有韩非的《说难》,那是一篇剖析入微的文字。现在我们却已有了不少的精警之作,鲁迅先 生的《立论》就是的。这可以证明我所说的相当的进步了。
  中国人对于说话的态度,最高的是忘言,但如禅宗“教”人“将嘴挂在墙上”,也还是 免不了说话。其次是慎言,寡言,讷于言。这三样又有分别:慎言是小心说话,小心说话自 然就少说话,少说话少出错儿。寡言是说话少,是一种深沉或贞静的性格或品德。讷于言是 说不出话,是一种浑厚诚实的性格或品德。这两种多半是生成的。第三是修辞或辞令。至诚 的君子,人格的力量照彻一切的阴暗,用不着多说话,说话也无须乎修饰。只知讲究修饰, 嘴边天花乱坠,腹中矛戟森然,那是所谓小人;他太会修饰了,倒教人不信了。他的戏法总 有让人揭穿的一日。我们是介在两者之间的平凡的人,没有那伟大的魄力,可也不至于忘掉 自己。只是不能无视世故人情,我们看时候,看地方,看人,在礼貌与趣味两个条件之下, 修饰我们的说话。这儿没有力,只有机智;真正的力不是修饰所可得的。我们所能希望的只 是:说得少,说得好。
  (原载1929年6月10日《小说月报》)
       黄金书屋Youth校对||goldbook。yeah/

  朱自清散文全编  沉默
  沉默是一种处世哲学,用得好时,又是一种艺术。
  谁都知道口是用来吃饭的,有人却说是用来接吻的。我说满没有错儿;但是若统计起 来,口的最多的(也许不是最大的)用处,还应该是说话,我相信。按照时下流行的议论, 说话大约也算是一种“宣传”,自我的宣传。所以说话彻头彻尾是为自己的事。若有人一口 咬定是为别人,凭了种种神圣的名字;我却也愿意让步,请许我这样说:说话有时的确只是 间接地为自己,而直接的算是为别人!
  自己以外有别人,所以要说话;别人也有别人的自己,所以又要少说话或不说话。于是 乎我们要懂得沉默。你若念过鲁迅先生的《祝福》,一定会立刻明白我的意思。
  一般人见生人时,大抵会沉默的,但也有不少例外。常在火车轮船里,看见有些人迫不 及待似地到处向人问讯,攀谈,无论那是搭客或茶房,我只有羡慕这些人的健康;因为在中 国这样旅行中,竟会不感觉一点儿疲倦!见生人的沉默,大约由于原始的恐惧,但是似乎也 还有别的。假如这个生人的名字,你全然不熟悉,你所能做的工作,自然只是有意或无意的 防御——像防御一个敌人。沉默便是最安全的防御战略。你不一定要他知道你,更不想让他 发现你的可笑的地方——一个人总有些可笑的地方不是?——;你只让他尽量说他所要说 的,若他是个爱说的人。末了你恭恭敬敬和他分别。假如这个生人,你愿意和他做朋友,你 也还是得沉默。但是得留心听他的话,选出几处,加以简短的,相当的赞词;至少也得表示 相当的同意。这就是知己的开场,或说起码的知己也可。假如这个人是你所敬仰的或未必敬 仰的“大人物”,你记住,更不可不沉默!大人物的言语,乃至脸色眼光,都有异样的地 方;你最好远远地坐着,让那些勇敢的同伴上前线去。——自然,我说的只是你偶然地遇着 或随众访问大人物的时候。若你愿意专诚拜谒,你得另想办法;在我,那却是一件可怕的 事。——你看看大人物与非大人物或大人物与大人物间谈话的情形,准可以满足,而不用从 牙缝里迸出一个字。说话是一件费神的事,能少说或不说以及应少说或不说的时候,沉默实 在是长寿之一道。至于自我宣传,诚哉重要——谁能不承认这是重要呢?——,但对于生 人,这是白费的;他不会领略你宣传的旨趣,只暗笑你的宣传热;他会忘记得干干净净,在 和你一鞠躬或一握手以后。
  朋友和生人不同,就在他们能听也肯听你的说话——宣传。这不用说是交换的,但是就 是交换的也好。他们在不同的程度下了解你,谅解你;他们对于你有了相当的趣味和礼貌。 你的话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他们就趣味地听着;你的话严重或悲哀,他们因为礼貌的缘故, 也能暂时跟着你严重或悲哀。在后一种情形里,满足的是你;他们所真感到的怕倒是矜持的 气氛。他们知道“应该”怎样做;这其实是一种牺牲,“应该”也“值得”感谢的。但是即 使在知己的朋友面前,你的话也还不应该说得太多;同样的故事,情感,和警句,隽语,也 不宜重复的说。《祝福》就是一个好榜样。你应该相当的节制自己,不可妄想你的话占领朋 友们整个的心——你自己的心,也不会让别人完全占领呀。你更应该知道怎样藏匿你自己。 只有不可知,不可得的,才有人去追求;你若将所有的尽给了别人,你对于别人,对于世 界,将没有丝毫意义,正和医学生实习解剖时用过的尸体一样。那时是不可思议的孤独,你 将不能支持自己,而倾仆到无底的黑暗里去。一个情人常喜欢说:“我愿意将所有的都献给 你!”谁真知道他或她所有的是些什么呢?第一个说这句话的人,只是表示自己的慷慨,至 多也只是表示一种理想;以后跟着说的,更只是“口头禅”而已。所以朋友间,甚至恋人 间,沉默还是不可少的。你的话应该像黑夜的星星,不应该像除夕的爆竹——谁稀罕那彻宵 的爆竹呢?而沉默有时更有诗意。譬如在下午,在黄昏,在深夜,在大而静的屋子里,短时 的沉默,也许远胜于连续不断的倦怠了的谈话。有人称这种境界为“无言之美”,你瞧,多 漂亮的名字!——至于所谓“拈花微笑”,那更了不起了!
  可是沉默也有不行的时候。人多时你容易沉默下去,一主一客时,就不准行。你的过分 沉默,也许把你的生客惹恼了,赶跑了!倘使你愿意赶他,当然很好;倘使你不愿意呢,你 就得不时的让他喝茶,抽烟,看画片,读报,听话匣子,偶然也和他谈烫天气,时局——只 是复述报纸的记载,加上几个不能解决的疑问——,总以引他说话为度。于是你点沣头,哼 哼鼻子,时而叹叹气,听着。他说完了,你再给起个头,照样的听着。但是我的朋友遇见过 一个生客,他是一位准大人物,因某种礼貌关系去看我的朋友。他坐下时,将两手笼起,搁 在桌上。说了几句话,就止住了,两眼炯炯地直看着我的朋友。我的朋友窘极,好容易陆陆 续续地找出一句半句话来敷衍。这自然也是沉默的一种用法,是上司对属僚保持威严用的。 用在一般交际里,未免太露骨了;而在上述的情形中,不为主人留一些余地,更属无礼。大 人物以及准大人物之可怕,正在此等处。至于应付的方法,其实倒也有,那还是沉默;只消 照样笼了手,和他对看起来,他大约也就无可奈何了罢?
  (原载1932年11月7日《清华周刊》第38卷第6期)
       黄金书屋Youth校对||goldbook。yeah/

  朱自清散文全编  撩天儿
  《世说新语·品藻》篇有这么一段儿:王黄门兄弟三人俱诣谢公。子猷,子重多说俗事,子敬寒温而已。既出,坐客问谢 公,“向三肾熟愈?”谢公曰,“小者最胜。”客曰,“何以知之?”谢公曰,“‘吉人之 辞寡,躁人之辞多,’推此知之”。
  王子敬只谈烫天气,谢安引《易系辞传》的句子称赞他话少的好。《世说》的作者记他 的两位哥哥“多说俗事”,那么,“寒温”就是雅事了。“寡言”向来认为美德,原无雅俗 可说;谢安所赞美的似乎是“寒温‘而已’”,刘义庆所着眼的却似乎是“‘寒温’而 已”,他们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寡言”虽是美德,可是“健谈”,“谈笑风生”,自来也 不失为称赞人的语句。这些可以说是美才,和美德是两回事,却并不互相矛盾,只是从另一 角度看人罢了。只有“花言巧语”才真是要不得的。古人教人寡言,原来似乎是给执政者和 外交官说的。这些人的言语关系往往很大,自然是谨慎的好,少说的好。后来渐渐成为明哲 保身的处世哲学,却也有它的缘故。说话不免陈述自己,评论别人。这些都容易落把柄在听 话人的手里。旧小说里常见的“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就是教人少陈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