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禅宗祖师外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日上午,周庶将黑狗穿好衣服,写好书信:“黄绫传信囚飞仙,缚犬寻师欲探监,若能准见吾师面,放回生灵做门笺。”此信用黄绫写好,用针线缀在狗的衣服上,再用麻绳将犬捆牢,系上石头,以便将狗沉入潭底。几个道童将狗抬至黄龙潭边,听候周庶师兄的吩咐。午时三刻已到,周庶同唐林一起来到潭边,首先焚香祝告,然后命童子将狗丢进潭中。几个道童抬起黑狗用力向潭中抛去,只听“卟嗵”一声,黑狗入潭溅起水花,潭中一连串气泡咕噜咕噜地冒出水面……
  黑狗丢进潭中大约已过半个时辰,一直没有什么动静。周庶垂着头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无精打彩地说:“完了,完了!狗是不可能浮出水面的,还是另想良策吧!”大家正准备离潭回洞,突然有个道童喊了起来:“黑狗浮出来了,黑狗浮出来了!”大家又兴趣冲冲地像一窝蜂似的涌向潭边。黑狗果然浮出水面,它不断地挣扎着,道童迅速将狗打捞起来,发现狗的衣服全部脱光,绳索也都解了下来。唐林见状高兴地说:“好了!好了!潭底定有暗道机关,若不是有仙人在彼,狗是解不掉绳索,更不能卸下石头重现潭面。由此可见,宋益师父一定囚在潭中。”周庶完全赞成唐林的看法,便决心下潭去探望师父宋益,以尽师徒之情。
  周庶一心要下潭探监,他吩咐黄龄洞的诸位师兄弟要好好地坚守岗位,并叮嘱众位师兄弟如果他万一回不来,就不必再下潭去寻他。此时,唐林说:“还是让我先下去为宜,小生自幼在水里戏耍,水性甚好,潜在水中行走一个时辰不露出水面吐气也不打紧。依小生之见,周师父还是不下潭中为好,我为你待劳。若在潭中会见宋益仙师回来告诉你,那时你再去探望也不为迟。”众人听罢都称赞唐先生是为人解难,知难而进。都劝说师兄周庶水性不好,要好自为之。周庶起初执意不肯,后经唐林再三劝说才勉强同意。
  时间已过响午,唐林装束停当准备下水。只见他头戴钻天潜水帽,身穿贴肉分水衣,腰扎白色丝銮带,脚蹬履水穿云缎子靴。装束起来非常精神,真像一员翻江倒海的天兵神将。他来到黄龙潭边对周庶说:“请你们在潭边守候,这捆麻绳一头栓在我的腰上,另一头牵在你的手中,待我下水之后,你把麻绳往水里放,一直放到潭底再不需要为止。倘若我在潭底抖动绳索,你们就立即向上收回麻绳,那时我就随着绳子而上浮出水面;如果我未抖动绳索你们就不要收回麻绳。”唐林向周庶打了一个招呼,便来了一个鹞子翻身,“卟嗵”一下钻进水中。大家异口同声地称赞道:“好水性!好水性!”
  唐林用手分开水路,直插潭底,只见潭水清彻透底,越往底下越清,越往底下越亮。他睁开眼睛四处观察,,忽然发现潭壁有一个又宽又亮的石洞。唐林游到石洞口,看到洞里又是一个世界。他准备进去看看,此时,突然洞口跑出两个看门的仙童,一个持刀,一个持剑守住洞门。原来潭水掩着洞门口成为水帘子,只有钻过水帘才能进入洞口,真是神仙洞府又一人间。看门的仙童见洞外来了生人,便上前拦住喝道:“呔!你是何方人氏,竟敢闯进神仙洞府?”唐林见状慌忙行礼说:“小生乃黄龄洞居士唐林,只因我地多日无雨,为找宋飞仙师父作法降雨,谁知龙潭内涌出黄绫偈语,告知我们说宋益师父囚禁在龙潭,故而抖胆进潭探视,望仙童行个方便放我进去。”仙童听罢对唐林上下打量了一番,然后说:“宋益身犯天规,囚在本洞东宫,我们奉命在此看守,昨日是你们放犬侦探,今天你又下水探听,真是胆大包天,快快出去!”说罢持剑驱逐唐林出洞。唐林好不容易才进到洞来,叫他出去是坚决不从的,于是跪在仙童面前磕头求情,让他见见师父宋益一面。两位仙童见其诚心诚意深受感动,便同意让他进洞到东宫会见宋益。唐林心中大喜,立即解开腰间的绳索栓在洞门口的石墩上,跟着仙童进了后院,来到东宫。
  这座后院的东宫原是河神居住的寝宫,由于宋益来黄龄洞后,水官解危大帝已将河神调离此地,让河神只管江河不管龙潭,所以,东宫一直是闲空之所。这次玉帝动怒斩了宋益的人头,故将他无首身躯打入东宫囚禁半年,并由水官解危大帝指派仙童看守和管理。唐林在仙童带领下,见后院到处是奇花异草,假山假石,亭榭楼阁,雕龙画栋,风景宜人。他不能站着观看,只是在路过之时夺目而过。穿过后院就是东宫,唐林抬头一看,见这座殿宇又高又大,宫门上挂着金色匾额,上书“东宫”。宫门前无人守卫,门上亦无铜锁,只是半掩半开着门。仙童说:“进去吧。”唐林胆大过人,他从不惧怕什么,可是今日有些反常,一迈进宫门顿时觉得毛骨悚然,胆战心惊。他轻轻地走进宫内,见床上睡着一人,想必他就是宋益。唐林来到床前躬身深施一礼说:“弟子唐林前来探望仙师。”此时,睡在床上的宋益已经是一个无头之人,他突然翻身坐起,唐林猛然一看是个无头之人坐在他的面前,他大叫一声“啊呀!”昏倒在地……
  良久,昏倒在地上的唐林慢慢地苏醒过来,他虽然胆大过人,但是从来未有见过有能坐起来的无头之人。当他醒来后,见宋益仍然是躺在床上。仙童扶起唐林说:“起来吧,他人头虽无但心肝俱在,有什么事就大胆地对他讲吧。”唐林此时胆壮起来,站在床前观看宋益。宋益因没有头,只好用两乳代眼,以脐代口,说话的声音是由肚子里面嘀咕出来的。“这位壮士休要害怕,我宋益在黄龄洞修炼多年,现已成仙。由于在舒城山用鞭杆撑日,触犯天条,被玉帝处斩,身首分离,现在此拘禁半年,今后必成正果。你今前来探望,本仙十分感激,但是降雨之事我今无权,前天已派仙童书写黄绫回复周庶,请壮士谅解。”唐林听到宋益说出了这番话,恐惧之心慢慢缓和许多,便说:“仙师受罚仍然是仙,如果再为百姓请动降雨本章是民之万幸!”宋益回答说:“你今回去,待本仙再想办法请求解危大帝,若能准本,降雨必在最近几日。我说一偈语你听着:“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唐林听罢向宋益拜了三拜便退出了东宫。他想:宋仙师处处都为百姓着想,虽然身首离异还要为民请旨降雨,这种精神难能可贵,真是可佳!他来到洞门口辞别仙童,系好腰间绳索,来到水帘洞口,用力扯动绳索,一个鲤鱼打挺的姿式便向潭水猛烈钻去。守在潭边多时的周庶见麻绳不断地抖动,欣喜若狂,便快速地收取绳索,迫不急待地望着唐林钻出水面。
  唐林只身潜入黄龙潭中探视宋飞仙的消息不胫而走,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企盼九月十三这一天的到来。说也奇怪,到了这天大早,果然大雨漓淋,完全应验了唐林探宋益的佳话。人们在怀念宋益,也在念念不忘这首偈语:“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从此,每到重阳节时,如果天旱不雨,人们就满有信心地等待十三日天降大雨。这首偈语已经成为当地农民的彦语了,一直留传至今。
  话说唐林自从进潭探仙后,觉得宋益为民造福的事迹太感人了。他能够在身首异地的处境中,还想的是百姓的疾苦,为民排忧解难,这种精神确实是可赞可颂。唐林想:我们不能让宋益就这样无头躺在床上,要为他再塑一个头。他的想法得到了乡亲们的支持和赞允。一天,唐林来到黄龄洞找到周庶等人,说出了乡亲们要为宋益重塑人头的事,周庶也正有此意。他们不谋而合,众口一词,决定请来名师巧匠,用檀香木为材料,为宋益雕塑一个木质人头。
  翌年上春,宋益的雕像已经完工,这个雕像与宋益真身一模一样,栩栩如生。于是,由黄龄洞宋飞仙的门徒周庶下潭去为宋飞仙安装头颅。这一天,黄龄洞前人流如潮,男女老少都到黄龙潭前看热闹。黄龙潭边的崖石上摆好了香案,用黄绫包好的雕像供奉在香案之上。周庶全身装束,准备祭祀天地后便抱头入潭。正当周庶跪下礼拜之际,突然空中一道霞光直射供桌上。瞬间,这裹有木头的包袱随着霞光腾空而起,好像是系在闪光的彩带上直奔云霄。刹时,一朵祥云高罩在黄龙潭的上空,山上的树木发出浸人肺腑的芳香,周庶等道徒跪在地上不断地礼拜。
  祥云慢慢地升高,只见宋益身着道袍站在云端上不断地点头微笑。他大声说道:“多谢诸位乡亲、师兄弟们,借给贫道这颗人头,贫道囚禁期满,有了这颗木制人头就可以还魂了,哈哈……”众人看他与往日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是颈项上多围了一条黄色绫巾。宋益高兴地摇动着手中的拂尘,驾着祥云向东方缓缓飘去……
  黄龄洞再也没有看见宋飞仙回来,留下了“真身假头”的传说传于后世。宋飞仙还魂后又做了很多善事:曾经显圣为知县李彪全家治病,为全县百姓治好了瘟疫,有一次还带领一支奇形异面之人马,杀退围城贼寇,解救了县城之危。这些神奇的故事惊动了当时的皇帝,因此,皇上曾诏封宋益为“灵济侯”,后又封“昭德侯”,俗称“梅山福主”,即“福主菩萨”。《中国人名大辞典》曾载:“宋益(晋)青州人。为番禺令,弃官隐黄梅之黄龄洞。有道术,后人立祠洞前祀之。”这些都是后话,在此就不赘述了。要知释道后来如何,且看下回传奇。
  第二十一回
  小沙弥谒拜三祖  求解缚道信得衣
  话说蕲州永宁县(今湖北武穴)有位县令姓司马,原籍是河南沁阳县人。周静帝大象二年(公元580 年)三月初三日生下一子,又白又胖,喜坏了这位司马大人。小儿年过十岁,司马县令出任蕲州永宁县令,他将全家老小迁徙到永宁县居住。司马公子自从同父徙迁永宁后,苦读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