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禅宗祖师外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父听净元说达摩大师已开始吃饭了,感到非常高兴,立即同净元来洞中观看。刚一进洞时,看见一群叼老鼠在钵里偷吃斋饭,它们见有人进来,吓得四处乱窜,明善知道达摩大师还是没有吃饭,送来的斋饭虽然少了许多,都是被叼老鼠偷吃了。他看看达摩仍然在那里简直是一尊佛像,心中感到非常惊奇。明善对徒弟净元说:“从今以后,你每天来山洞里给达摩大师点灯添油,他不吃饭就不再送了,等他要吃的时候再送吧!”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年复一年月复一月,达摩就这样在山洞里已坐了三年了。少林寺周围的老百姓闻讯赶来争先恐后地看稀奇,都说少林寺后山来了圣僧活佛,一坐三年不吃不喝。因此,前来少林寺烧香施舍的香客日益俱增,络绎不绝,善男信女成天排着长队,依次进洞朝拜。少林寺香火旺盛起来,每天收入银钱财宝不在少数,都要用斗量车载。明善大师将银钱除去本寺开支外,剩余的钱财分别资助给其它香火不盛的寺庙。有一天,净元对小和尚净德说:“今天我带你到山洞里去看达摩。”小和尚净德非常高兴,他想:达摩和尚三年不吃饭还是活的吗?依我看可能是死的,既然师兄答应带我进洞去看,我就要好好地看个究竟。净元手提油壶,走在前面,净德跟在后面,到了山洞口,净德心中有些害怕,净元说:“不要怕,今后我没有来,你就不要来了,现在我俩一起进洞。”净元走在前面,进去将油灯拨亮,准备上油;净德摄手摄脚地来到洞中,他走到达摩跟前,用手摸摸达摩的肩膀,然后用手抚摸他的脸,摸着摸着,干脆在达摩的脸上拍打几下,毫无反应,如同死人一般。净德壮了壮胆子,转到达摩的背后,从自己的腰间取出早已准备好的一根有筷子长的大银针,他趁净元师兄加完油走出洞的机会,将针尖刺进达摩的左肩,他见达摩不动,再刺进一寸深,达摩仍然不动,于是他用力猛刺,直到将银针全部刺进为止,达摩还是不动。净德放心了,他以为达摩真的死了,便想再观察一下动静。突然“唰—”地一声!达摩肩膀上的银针一下子飞了出来,“砰”地一声将洞壁上的油灯射灭。净德吓得屁滚尿流,双手抱头连滚带爬地跑出洞来,他大声喊道:“师兄等等我,师兄等等我!……”此后,净德再也不敢进洞看达摩了。
  一天,梁武帝来到寺里行香,由宝志禅师陪同前往,他拜佛完毕,便问志公:“据说少林寺有一位圣僧,不吃不喝,是个不倒翁,你知道吗?”“知道了,他就是被您召见宫来,并且与您席地而坐谈论佛法的天竺高僧呀!”“是他!?”皇上有些不信。志公大师说:“就是他,不吃不喝,一坐三年的不倒翁。”皇上说:“他对佛理一窍不通,朕平生以来为佛做了许多善事,他竟说朕无功无德。”志公说:“他说得对—恕贫僧直言相告皇上,皇上本来做了很多善事,但是常挂在口中,要人称赞,岂不是功过两抵,这不就无功无德吗?”皇上说:“朕问世上到底有没有佛,他说没有。”志公说:“佛并无实物,只存心中,皇上既问他世上有无佛,就是您皇上心中无佛,所以他说没有。”“朕问他自己是谁,他说不知道。”志公说:“可见达摩大师已达忘我的境地了,连自己也不知道是谁,他是名副其实的得道高僧。”皇上听了觉得有理,不断地点头微笑说:“朕多少年来,一直信佛,今被你指点大有省悟,嗯!他果然是名副其实的得道高僧。”他立即传彭将军进见。
  彭将军来到寺里,参见皇上,皇上说:“少林寺有一圣僧达摩,请彭将军前去将他请来。”彭将军说:“少林寺乃归北魏属地,我们前去有些不妥,弄不好会有纠纷。”“你就不能想些办法吗?”皇上不高兴地说。“是!遵命。”彭将军立即出寺点动人马往少林寺而去。皇上见彭将军出了寺门,对志公大师说:“这次把达摩大师请到宫中,就不让他走了,让他每日陪朕研究佛理。”“若是无缘,何必强求呢?”志公大师笑着对皇上说。
  彭将军姓彭名文海,乃是一个武夫,他为人忠厚,秉性刚強,不善言辞,自幼习武,练得一身好武艺,由于作战勇敢,屡战屡胜,深受梁武帝信赖,封他为殿前护卫将军,不管皇上是上朝理政,还是外出郊游或行香,彭文海都要点动人马,紧跟皇上,寸步不离,保驾护銮是他的职责。
  彭将军一路晓行夜宿,路过关驿便递交国书,获准通过,他翻山越岭,历经月余,才达到北魏之地的嵩山少林寺。彭文海到达少林寺后,迅速将少林寺通往山上的要道分兵把守,不许任何人出进,他自己带领一支人马来到后山。到了山洞门口,彭文海命人在洞外守候,自己走入洞中,向达摩打躬施礼。礼毕,彭文海说:“末将彭文海,奉皇上的圣旨,前来恭请圣僧回我大梁京都。”达摩坐在那里毫无动静,彭文海见达摩不理睬他,便说:“恕末将无礼了。”遂命两个士兵上前挽住达摩的手腕,想抬他出洞。谁知两个士兵使尽全身力气,还是抬不起来,连一动都不动。彭文海见状遂命人扛来两根木杠,分别挿在达摩的胁下让四个士兵来抬。四人齐声用力还是抬不起来,又上来四人,八个士兵抬达摩,达摩如生铁浇铸在那里一样丝毫不动,只听“吱—”地一声响,木杠抬断了。彭文海一看,心中非常吃惊:难道他是长在这里了吗?我就不信搬他不动!他命人拿来粗大的绳索,栓在达摩的腰上,挑选一匹好马,把绳索套在马的肩上,让马往外拉。
  战马前蹄扬起嘶叫几声,士兵加鞭喝令“拉—”还是拉不动。士兵们拉马牵索一起用力拖,只听“唰喳”地一声响,粗大的绳索折成两段。彭文海说:“真是天下奇事,我彭文海请不动这个和尚,可能是我无缘吧!既然无缘就不必强求了。”他命人将木杠和绳索一起带回建康,让皇上过目检验,以防皇上说他无能,连请一个和尚都无法请动。
  走了一月有余,彭将军回到了建康,他迅速进宫面见皇上,皇上问:“达摩大师请来了吗?”彭文海跪地答道:“启奏陛下:微臣未能请到,”便将详细情况一一告知,并对梁武帝说:“若是无缘,何必强求呢?”梁武帝说:“难道朕确实与圣僧无缘吗?”“有缘无缘却是一念之想,”志公答道。“也好!朕就在这宫中修行,同样研究佛法,朕与志公大师神交不也是一样吗?”梁武帝只好自己为自己请不来达摩而搭梯下台了。志公大师说:“无缘却有缘。”梁武帝说:“一切随缘吧!”
  第五回
  游舒州选址建寺  斗法术宝志卓锡
  话说梁武帝派人请不来达摩,是因为“机缘不契,”只好一切随缘。宝志大师总是好言相劝梁武帝,不断地对这位“佛心天子”进行开导。宝志说:“皇上不要恢心,弥勒身中自有,何须别处思量?请皇上不要盲目地去追求遥远的西方极乐园,依我看,西方的净土即在人们的心中。”梁武帝还没有开窍,宝志又说:“欲觅如来理,常在一念中,一念之中即是,何须别处寻思。”梁武帝对宝志开导他的“破除外执,指向心源”的佛理无法理会,只不过是机械地奉佛教为国教而不解其义罢了。
  宝志大师向来喜欢外出化缘讲学,游览名山大川,生活没有什么规律,吃住很不讲究,过着“居址无定,饮食无时”的浪漫生活。在南朝刘宋未灭之前,他曾多次常来常往于九华山和舒州皖公山之间,一住就是几年。特别是对舒州的皖公山和潜山更是十分留恋。宝志大师自从被捕入狱后,长期未能外游,幸得梁武帝登极后,将他赦免并尊为国师,朝夕相处,伴君研学佛法,因而未能外出化斋游方。自从那天伴驾召见达摩,见皇上不解佛理,机缘不契而撵走了达摩高僧,后来派人去请,达摩又不愿南来之后,便想辞别皇上外出游方。他想渡过长江,漫游舒州,重游皖山潜水,度过晚年。
  宝志主意已定,上朝拜见梁武帝,武帝说:“大师有何要事,今日来朝?”宝志说:“贫僧承蒙圣上恩典,杀身难以报答,今老衲虽年将八旬,还想广结佛缘,渡江北上,如有佛缘就地驻锡,恳乞皇上恩准。”梁武帝听了点头微笑说:“大师功德无量,年迈还要离开京都广结佛缘,弘扬佛法,精神可佳!你就随缘而去吧!”宝志叩头谢恩,辞别梁武帝走出了建康城。
  宝志大师身着袈裟,手拄锡杖,离开了建康城后,渡江北上,沿途化斋充饥,有时一两天都未进食,鞋袜破了就光着脚行走,有时遇到狂风暴雨就躲在大树底下或山洞里。天监四年,宝志沿着潜河逆水而上。
  一天,宝志来到潜河上游,见河边高山重叠,树木荫翳,鸟语花香,山鸣谷应,他被这锦绣河山所吸引住了,就信步来到山中。这座山名叫“凤凰山”,乃属皖山山麓,潜水沿山而过,山上奇峰异石,松林滴翠,景色迷人。他翻山越岭,攀崖跳涧,四处观看,真是心旷神怡。在皖山之巅,宝志露宿山林采果当食,饮泉解渴,他越看越认为此地胜似仙境,越看越想在此山建寺驻锡。宝志主意已定,他决心就在这凤凰山谷开辟道场,建寺讲经。正在这时,天突然下起大雨,宝志便在一大石下面暂避雨淋,等待雨过后又携杖行进。刚刚走不到几步远,发现前面翠竹林中有一石洞,宝志心中大喜:“真是天助我也!”他迈步来到洞中,脱下被雨淋透了袈裟,放下锡杖,搬来一块石头,坐在上面闭目养神……
  宝志在洞里呆了几天后,见天气晴和,便想出洞化点斋饭,刚刚走下山来,在河边遇见一位道人。这位道人身穿白色道袍,脚蹬道靴,手执白色拂尘,白面白发白须,满面春风地站在河边,向凤凰山观望。道人见从山上下来一位和尚,便主动上前问话:“敢问大师是从山上而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