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亚里士多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外,没有也不可能有任何物体。结论是“在宇宙或天空之外,既没有空间,也
没有虚空,没有时间”。(《论天》)
    时空问题是古代科学家和哲学家争论不休的问题。更多人的观点是错误的,
亚里士多德尽管也有不正确之处,但正确之点是较多的,特别是对芝诺运动观的
批判,对辩证法的发展有重要贡献。芝诺的错误是夸大时间和空间的可分性(间
断性),抹煞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性(不间断性),并加以绝对化,从而否认了
运动的真实性。亚里士多德从总体上接触到了时间和空间的间断性和不间断性问
题,认识到了运动的本质。列宁说:“运动是(时间和空间的)不间断性与(时
间和空间的)
    间断性的统一。“①二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多少认识到这一原理,在当时
是了不起的,对启发和推动人们的认识是有积极意义的,在人类认识史上的作用
是我们必须肯定的①。
    ①列宁:《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一书摘要》,《列宁全集》第38卷,人
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83 页。
    ①参见杨寿堪:《亚里士多德范畴学说简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第85—95页。
    第十一章生物学说里士多德可称得上是科学巨匠。如果说他在哲学研究上是
令人叹服的,那么在自然科学研究上同样使人崇敬。研究亚里士多德的学者们都
说他兴趣广泛,几乎涉及到他所处时代的一切领域,每门科学都有独到的见解,
并且是许多门学科的创始人,但我们不能到他的著作中去找今天科学的内容。应
该说,随着科学的飞快发展,他的大部分观点都已过时,现在只具有科学史的价
值。不过作为科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其成就是不容抹煞的。他的自然科学学说,
与今天的说法大不一样,如物理学,远不是现在的力学、声学、电学、光学等内
容,而是更接近哲学理论,或者说就是哲学问题。对亚里士多德科学著作和学说
与今日科学之间的关系,罗素有意味深长的见解:亚里士多德的一些著作,“以
近代科学的眼光看来,其中几乎没有一句话是可以接受的”,但人们还必须研究
它们,因为它们“极其有影响”,有些名词就是从这些著作“所表达的理论里得
来的”,要理解他的观点,就必须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①。亚里士多德时代是
科学发展的童年时期,学科分化不那么明显,当年的论述反映了当时的科学水平,
而不是他理论混杂、观点不清。从这点来说,他的自然科学学说的确值得研究。
    亚里士多德在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等领域都作
过深入的探讨,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并收集到许多资料,相比起来,在生物学方面
成就更突出。他的声望除了是建立在哲学研究上之外,还建立在动物学和生物学
研究上。策勒尔说,亚里士多德用了相当的精力“对有机界的研究,虽然为了这
一目的,他无疑利用过许多自然科学家和医学家的研究成果,比方说德谟克利特
的那些研究成果,但从各种迹象看来,他自己的成就大大超过了他的前辈,以致
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在希腊人中,他不仅仅是比较动物学和系统动物学的杰
出代表,甚至还是主要奠基者。”②他的生物学理论后来由林耐①的植物分类说
和达尔文②的进化论所发展,直到他死后二千多年其学说才被取代。
    虽然他的生物学仍有一定的价值,也许是由于内容简单、陈旧,只有生物史
才去研究,而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的在中国不是很多,一些文章只是点到即止,
未作进一步的分析。国外有些学者在他们的著作中作了一些论述,如德国学者E。
策勒尔,英国学者乔纳逊。伯内斯都是这样①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商
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61 —262 页。
    ②(德)E。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
197 页。
    ①林耐(1707—1778),瑞典博物学家,双名命名法的创立者。壮年游学欧
洲各国,访问名植物学家,搜集大量植物标本。归国后任乌普萨拉大学教授。著
作以《自然系统》为最重要,在1758年所印第10版中和1753年出版的《植物种志
》中,初步建立了“双名命名法”,即二名法,把过去紊乱的植物名称归于统一,
对植物分类研究的进度,影响很大。
    ②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以博物学家
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作历时5 年(1831—1836)的环球旅行。在动
植物和地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经过综合探讨,形成生物进化的概
念。于1859年出版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
础的生物进化学说,不仅说明物种是变的,对生物适应性也作出了正确的解说,
从而摧毁了神造说、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并给宗教以沉重的打击。以后出版的
其他著作,进一步充实了进化论学说的内容。
    做的。
    既然亚里士多德的生物学研究成就突出,介绍他的思想的本书就不能不列专
章介绍。下面我们就根据策勒尔和伯内斯的论述简介亚里士多德的生物学说。
    1 理论探讨亚里士多德的一贯思想是运动取决于两个条件,一个是主动的形
式,另一个是被动的质料。质料是基础,在生物中就是肉体,而形式是灵魂。如
没有肉体,灵魂则无以存在,灵魂不是某种有形体之物。灵魂与肉体的结合和形
式与质料的结合是一样的,它是肉体的形式,也是肉体的最终目的。肉体是灵魂
的工具,灵魂是肉体的实现,灵魂离开肉体便不能存在,正如技艺离开技工便不
能存在一样。柏拉图主张灵魂在它们赋予生气的肉体出生前已经存在并在肉体死
后继续存在。亚里士多德反对这种观点,他说灵魂根本不是那种可以继续存在的
东西,一个人死了,他的技艺、脾气、性格怎么能够继续存在?
    如果灵魂被看成是一个有机体的实现,就意味着它是生命的本原,是推动生
命并把它作为自己的工具来构造的力量。因此,自然的有目的的活动就自然地显
现在生物之中。生物是怎样开始具有生命的?当时流行的观点是认为灵魂一旦进
入肉体,生物就具有了生命。亚里士多德批驳道:“很清楚,其现实化是肉体的
原则,如果没有肉体便不能存在。
    例如,没有脚便不能散步;因而它们不能从外面进入肉体——因为它们既不
能独立地进入(它们是不可分离的),也不能在某个肉体中进入(因为精液是正
在进行变化的食物的残渣)。“(《动物的产生》)灵魂不是进入肉体,两者又
是怎样结合的呢?他认为灵魂不是生物的部分,不是放入生物中的精神材料,而
是一组力量、能力或官能。拥有灵魂就像是拥有一种技艺。技工的技艺并不是他
的某一部分,而是使他能够做有技艺活动的能力。同样,生物的生命并不是它的
一部分,而是使它能够进行有机活动的能力。
    亚里士多德认为生物是分等级的,有些生物有生命,有些生物无生命,它们
的区别在于有无灵魂。“有些生物拥有灵魂的全部能力,有些拥有部分,有些只
拥有一种力量。我们所指的能力包括营养、知觉、欲望、地点变换、思想。植物
只具有一种营养能力。另一些生物既拥有营养能力,也拥有知觉能力。如果有知
觉的能力,也就有了欲望的能力。
    欲望是由情欲、嗜好和愿望组成的。所有生物至少具有一种感觉即触觉。
    有感官知觉的动物也会体验到快乐和痛苦、舒适和惨痛。能体验到这些的动
物就拥有情欲(因为情欲是对快乐的欲望)。……除此而外,有些动物还具有位
移的能力;另一些生物拥有思想和理智的能力“。(《论灵魂》)这说明灵魂的
各种能力或官能构成了一个有等级的系统。
    从亚里士多德的论述看,有机物都有灵魂,只是高低不等,植物有的是营养
和繁殖,动物还有知觉及行动能力。而人,是这几种能力与思想的结合,就是说,
灵魂分为三种,它们相互关连,以致较高的部分没有较低的部分就不能存在,较
低的部分也不能没有较高的部分。这三种就是:营养的部分,或称植物的灵魂;
感觉的部分,或称动物的灵魂;
    理智的部分,或称人类的灵魂。
    显然,在这不同的等级中,植物是最低等的,它的功能只限于营养和繁殖。
它们没有始终如一的生命中心点,因而也没有感觉或知觉的能力。在其著作中,
对此不过是提及一下,他更为详细地是论述动物。动物的肉体由包含着相等的部
分的质料所构成,这些部分是元素的一种混合物。灵魂的直接载体是作为生命热
量基础的“元气”,这是与以太有关的一种要素,灵魂就借助于它在种子里从父
体传到子体。生命热量的主要所在地是中心器官,有血动物的中心器官是心脏。
在心脏中,用血管输送来的营养物质制备血液(亚里士多德当时还不知道静脉血
管与动脉血管的区别)。血液一方面用以维持身体的营养,一方面用以传递各种
特定的感觉。他又仔细地研究了动物发生的不同形式。他认为除了有性生殖外,
还假定在某些昆虫和兽类中有自然发生。不过,他把有性繁殖方式看作是最完美
的。在这里,雄性与雌性相对而存在,就像形式与质料的相对而存在一样。雄性
给其子以灵魂,雌性给其子以肉体。他认为其生理学的理由在于:雌性由于较冷
的本性而不能完全使血液沸腾,而这是构成生殖物质所必需的。有机体在其发展
过程中,是从一种蠕虫的形式变成一个卵,而最后达到它的有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