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斗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奔到了大都督军前,就是为了摆脱中军的控制。现在,中军那边应该已经发现不对了——恳请大都督体恤末将等的为难,从速决断,罪将和麾下全体将士皆感大都督再生盛德。”

史文庭退下了,孟聚望向文先生:“文先生,你怎么看?这位史将军,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呢?”

文先生沉吟着,望着远处那一片灿烂的营火,久久没有说话。

良久,他回转了身子,肃容道:“主公,史旅帅突然到访,此事太过突兀。但若按学生的看法,史将军说的该是真话,他不是诈降。”

“何以见得?”

“其一,学生昔日在元帅帐中,也听过史将军的名字。史将军是沃野的将领,并非元帅的嫡系和亲信。边军大势已去,史将军为寻出路来归降我军,此是合情合理的。”

孟聚微微颌首,没有出声,但王虎却是忍不住插口道:“说不定这是拓跋雄故意在使诈呢?他知道派嫡系将领来归降,咱们肯定是信不过的,于是就故意派一个外系的将军过来诈降,骗得我军的信任后再里应外合,偷袭我军?”

文先生望望王虎,笑道:“王将军此说倒也有些道理,但学生觉得,元帅此刻已没有施展计谋的余地了。”

“为何?”

“现在,边军末日已近,分崩之势已现,将领离心,士气低迷,士卒逃散——短短半月,单是咱们楚南府就抓获了三千多逃兵,甚至有管领一级的军官也当了逃兵,这就是边军人心不稳的明证了。

这种情形下,元帅怎么还敢派那些本就动摇不稳的外系将领来诈降咱们?即使他真的派人过来——那些外系将来本来就心怀二意了,得此机会脱离控制,只怕诈降也会变成真降了。元帅这样做,什么效果也没有,只会白白损折了兵马,这是原因其二了。”

文先生剖析得条理分明,孟聚不禁出声赞同:“先生言之甚是,王虎你不要吵,让先生好好说——先生,敢问还有其三吗?”

文先生捋着长须,微笑着说:“其三就是,这事太过仓促,太不合理,所以学生倒以为,这是真的。”

“这又是怎么说呢?”

“学生在元帅帐下多年,也揣摩到一点元帅的用谋风格。倘若元帅真要有心使人诈降,他会做得很周全,会事先设好伏笔,会显得非常合情合理。

比方说,元帅真要诈降的话,他会事先遣人来跟大都督您多次接触,双方经历多次谈判,约好归降各项事宜,显得非常有诚意的样子。

但象史将军这样,事先没有约定,也没打过招呼,这样直愣愣冲过来忽然就说要投降了,太突兀,太出人意料,令人没法接受——元帅以己度人,他觉得自己不可能相信的事,大都督您也不可能相信的。所以,先生觉得,这不会是元帅的诈降之计。”

孟聚一愣,拊掌大笑:“说得好!”(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q
三百零四异心(上)

孟聚决定接纳史文庭的投降。

文先生分析得很有道理,但这并不是孟聚下定决心的原因,只是孟聚觉得,这位来投的边军武将说的是真话——孟聚都说不清楚为什么,反正他就是觉得对方没有骗他。

孟聚把史文庭唤上来,直截跟他说:“史帅,你的心意,本座已经知晓了。你要弃暗投明,那也不是不行,但有两件事,我们需你做到。”

听到孟聚答应纳降,史文庭如释重负。他认真地抱拳说:“但请大都督吩咐便是,罪将一定做到!”

“史帅,我孟某人做事,丑话都是说在前面。第一:你要过来,还想继续带兵,这可以,但将来你的兵马肯定要经过我们的整编,军官也要经我们调整和任命。第二:你部兵马将斗铠现在暂交我军保管——这么两件事,你能办到吗?”

史文庭松了口气:他还以为孟聚要派他做什么凶险的事呢——比如回边军去弄几个大人物人头回来当投名状之类,没想到只是要整编兵马和交出斗铠。

史文庭也知道,按照当时的惯例,新投降的兵马是不可能立即得到信任的,肯定要经过“掺沙子”的人员调整和一段时间的考验才能放心任用,只是别人不会这么明白地说出来罢了。孟大都督这样当面直说,倒也可见其坦诚,还真不愧他自称的“丑话说在前头”。

“大都督放心,末将确实是诚意来投,您的吩咐,末将一定办到!”

约定了归降的各项事宜,史文庭才告辞离去。仅仅过了半个时辰,他重又过来了,但这次,他不是一个人来的,还带上了七、八个同伴,其中有飞鹤旅旅帅黄旻。还有两个副帅、旅司马和几个营官。

黄旻旅帅又高又瘦,他的表情有些冷,很少开口说话。他那狐疑的眼神总让孟聚想起在洞穴里躲藏的老鼠。大家都看出来了,对投诚这事,黄旻还是存有顾虑的,不像史文庭这么积极。

孟聚跟他说:“黄帅。归降寻找出路,这是你们一辈子的大事,你们慎重考虑也是应该的。关于归降后诸位的待遇,还有贵部兵马的军饷和安排,方才本座已跟史帅商议好了。对这个。你可是有什么不满意的吗?有的话,不妨说出来大家再商量。”

“大都督宽宏,给罪将等待遇已经很优厚了,末将代弟兄们感谢大都督恩情。”

“既然如此,你是否还有其他的顾虑?本座一向开诚布公。你有什么疑惑,大可放胆直言。我可以给你千金一诺,这事无论成不成,我都保证你们的安全。大家来去自由。这点,黄帅尽可放心。”

孟聚一再保证安全,黄旻犹豫再三,终于说了:“大都督信誉卓著,仁厚宽宏,您保证既往不咎。罪将等自然是信得过的。但这个。。。大都督,您毕竟还是朝廷的武将。将来朝廷倘若命令您交出吾等罪将等来,那时可怎么办啊?”

史文庭叱道:“黄帅。你可是糊涂了!大都督是何等英雄,自然答应了庇护吾等,自然就不会食言,你问这个事,那简直是多余!”一边说着,他一边偷眼瞄着孟聚,紧张地看着他的表情——不止是他,所有归降将军们都在注视着孟聚,惴惴不安。

知道这帮归降军官们在担心什么,孟聚顿时笑了——这种事放在别的武官身上说不定还真有点为难,但放在自己这个对北魏朝廷毫无忠诚度可言的异类身上,这都根本不算事。

孟聚撇撇嘴:“朝廷,哪个朝廷?那帮鲜卑人?”他撇嘴一笑,笑容间,那轻蔑之意已是表露无遗。

看到孟聚如此,降将们顿时心中有数了:这位大都督,看来也是个跋扈强势的主啊!将来,他会不会跟前任拓跋雄一样对朝廷举起反旗,这个暂还未得而知,但起码现在看来,他肯定是不会把朝廷放眼里的。

降将们唯一担心的只是慕容家朝廷不肯放过他们,既然孟聚不惧朝廷,那他将来也就没了屈服朝廷压力交人的可能,众人顿时放下心来了。当下,由黄旻和史文庭领头,众将齐齐跪倒磕头:“参见主公!末将从前罪孽深重,闯下滔天大祸,承蒙主公宽宏收留,今后敢不为主公效死用命?”

“好好,都起来,都起来!诸位将军,今后,大家都是自己人了!”

孟聚微笑地扶起众人,把那番“既往不咎、安心做事”的老生常谈又说了一遍,以安众将之心——轻轻松松就收编了两旅边军强兵,这一刻,他都感觉自己真是王霸之气四射。

当晚,东平军诸将和归降的边军将领们留在城楼上商议投降的各项事宜,一直商议到东方天际发白,直到东方出现鱼肚白的时候,边军众将这才告辞而去。

天色发亮时分,边军的两位旅帅第三次造访,这次,他们带来了雷霆和飞鹤两旅的官兵名册,还把所有的斗铠统统都摆在城前的空地上,请东平军接收。

按照预先的约定,东平军的徐浩杰旅帅率一旅兵马出城,接管雷霆和飞鹤两旅兵马。因为拓跋雄大军在后,随时可能杀到,所以整编行动进行得很仓促,接收军官只能按名册把各营人数匆匆给清点了一遍,然后从东平军中抽调一批老兵来担任各部的军官,将他们带往楚南府方向,而边军原先的各级军官则随东平军进城“歇息”——大家都知道,这其实就是软禁的同义词了。

把军官和士兵分离后,没了领头的军官,也没了强力的斗铠,在东平兵马的监视下,只剩一盘散沙的边军士兵们即使作乱也掀不起什么浪头来。

这种明显是不相信的歧视做法,边军方面也没人出来抗议,都是默然接受了——边军军官们都知道,他们已是走投无路了。大魏铁律,谋逆者诛灭九族。天下虽大,但除北疆大都督孟聚以外,还真没几个人敢收留庇护他们这帮叛贼的。只要能得庇护,哪怕东平军的条件再苛刻十倍,他们也只能忍了——何况东平军的做法也谈不上什么苛刻。自己匆匆来投,对方心中存疑,这也是很正常的事。

整编行动持续了整整一个白天,直到黄昏,边军中军的反应才姗姗来到。一队骑兵护卫着一名边军将领从南边奔来,直奔边军前锋的大营。但他们来得迟了,东平军此时已经全面接管了营地,这群边军人马压根没能进入营地,在外围就被警戒的东平军斥候拦截了。

一通厮杀后,眼见四面八方围过来的东平军越来越多,这群边军骑兵见势不好,掉头就走了,当王虎领人赶来增援时候,这帮人已经跑得无影无踪了。

孟聚得到消息后,连呼“可惜”——这时候能被派来军中坐镇挽回军心的,肯定是很有威信和分量的重要大员了,甚至搞不好就是拓跋雄本人。放走了这条大鱼,他深感可惜,对王虎说:“虎子啊,你们怎么就不能聪明一点呢?你们就不能把他放进来再动手吗?”

王虎垂头丧气:“末将也知错了,下次,末将一定。。。”

孟聚打断他:“一万年也不可能再有这样的好事了!你还真以为拓跋雄是笨蛋,天天往你的口袋里钻吗?”

第三天午后,拓跋雄的主力抵达安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