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返大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聚集了大量的弟子,常年有千余人来此听课,原来的那个易风就曾经多次南下河东来听课。易风上次入京前,时间匆忙,并没有去龙门拜访,只是派人送了一万贯钱前去,资助办学。

而这次,皇帝授王通太孙洗马之官,易风也是早想好要将他请去幽州。在易风心中,王通可比李纲等人更为重要,不仅因为他听过他的课,有师生关系,也不仅因为名望极高,更因为如今易风的麾下,已经有了许多王通的门生弟子,如魏征、如杜淹、王珪、温彦博等,此外房玄龄、窦威、贾琼、姚义甚至陈叔达、李靖等也都算是他半个学生,易风可是很期望借助王通的关系,把他的那些优秀的弟子们一网打尽,尤其是其中的房玄龄、李靖等。

派出六学士八舍人前往,只是做为他的代表,先送上礼物和手书,实际上易风今天还会亲自赶到河汾书院这所他出钱资助的学院,亲自拜访王通,请他出山。

“文中子一代大儒,一定得礼仪相加,这次我接掌幽州,还得借助这些大儒和他们的弟子助我好好治理地方。对了,其它诸位大儒有何反应,对于我的邀约,他们可有回复?”

“殿下如今身为国之储君,如此礼仪下士,各方大儒都颇为赞赏,送给各地儒者们的邀请,也有不少得到了回复,其中殿下一直较为关注的河北二刘的同意回复也于今天早上刚刚送到。他们对于于殿下的推广教育,发扬儒学的计划大感兴趣,都愿意出山助殿下一臂之力。”

“那是,殿下的计划一抛出来,天下还有哪个大儒坐的住?河北大学规模计划如此之大,一经办成,立即将成为天下士人的瞩目中心。要知道,加入河北大学可不光有名还有大大的利,不但有各种资金相助,尤其是殿下临行前向陛下请到的那道旨意,对于诸儒者士子们更加充满诱惑啊。”李密也在一边说道。他说的那道旨意是易风向杨坚奏请在幽州办河北大学通过后,又特为河北大学请来一道特旨,就是河北大学每年可以向朝廷举荐一百名优秀学子参与大隋的科举考试,同时北方大学还可以向朝廷举荐优秀的学员吏部待选。只这两条,足以让任何一名学子动心,也足以让那些儒者们动心。

大隋立国之后就开始推行科举制度,开皇七年定制,每年各州荐举贡士三人入京考试,成绩优异者称秀才。开皇十八年,也就是去年,又下旨分科考试,设立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由京官五品以上和地方总管、刺史荐举考生。这时的科举还只是初创,连后世最重要的进士和明经两科都还没有,有的只是志行修谨、清平干济这两个有些莫名其妙的科。但对于许多学子们来说,这条窄小的道路也已经是他们唯一能够入仕为官的途径了。

学而优则仕,这属于太过普遍的观念。大儒们虽然很多人一心教书不愿出仕,可并不表示他们不愿意自己的学生当官。他们的主张,得由学生们传承奉行。

一个州不过举荐三个名额参考,易风的北方大学却拥有一百个名额。更何况,北方大学还拥有直接向朝廷推荐优秀学子为官的资格。这一下子就使得北方大学的含金量激增,再加上易风先前提出的北方大学对老师和学子们的诸多优惠待遇,想不动心都难。

“现在不光是河东文中子,河北二刘,京师的包恺、萧该等名儒响应,就是这关内关东诸士族子弟们闻得此讯,也无不跳跃,据闻,已经有许多士人正要前往幽州报名入学呢。咱们的队伍,这些天里已经接到不下数百学子请求跟随同往。”

“一石激起千层浪,好啊,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易风心喜,虽然说读书人里也不全是人才,也有许多迂腐的家伙,死读书的,但毕竟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太少,每一个都很宝贵,尤其是笼络了读书了,就笼络了士族,甚至也等于笼络了大批的地主阶层。

“嗯,对于赶来的士子们,不管来自哪里,先给他们登记起来,然后好生安排,提供帐篷食物,这些人都宝贵的很啊,不能慢怠了。”易风道。

李密有些犹豫的道:“会不会太过了,那些人我也去看了看,真正算是能学问的没几个,大多只是乡下读了点书的地主农夫儿子,我随意的跟他们谈了谈,发现大多连论语都没读熟,能算什么人才啊。”

“千金买马骨听说过吗,士子咱们就得优待,读书人优待,咱们得做出榜样来,让天下读书人信服,如此那些真正的读书人才会前来,为我所用。”易风不在意做个姿态,花点钱,这些都是值得的,毕竟不管怎么说,读书人这个阶级,在古代,不管什么朝代,都是能享受到一些特权待遇的。

第391章迟暮的王者

“何况,就算他们论语也没读熟,可对我们也一样很有用啊。又不是所有读书人都能当官,咱们幽州如今各地方都需要读书人啊。不能当官,还可以为吏嘛,此外,商铺里的帐房、银行里的会计,甚至是各地小学堂里的启蒙先生,工坊里的记录员、军中的书办,如此总总,读书人总是需求很大的。”

李密愣了愣,“让那些人去当书吏还好说,若是让他们去做帐房做私熟先生甚至是工坊里做事,只怕这些人不会愿意。”

“不试试怎么知道呢,再说了,我觉得只要条件给的合适,总会有人愿意的嘛。并不是每个读书人都是大地主出身,家时有千顷万亩良田的,你刚才不就说了,有许多只是乡下小地主子弟,甚至干脆就是耕读的农夫吗。如果在怀荒做事,待遇不错,想必总有愿意的。”刘文静倒是很赞同易风的话,又不是每个读书人都是所谓的才子,名士。只有那些家学渊源的世族子弟,才在这方面有天生的优势,许多普通的读书人,其实真的只是读过一点书识的些字的读书人而已。

将手中那团捏成冰球的雪扔向远处,易风拍了拍手,在身上胡乱擦了几下,开始往回走去,车队又要启动了。

走到路上,队伍还在休息,远处杨雄却正在指挥着一支骑兵在进行演习。随着他的号令声,令旗翻飞,那支队伍匆匆行动起来。

“是宗团重骑。”李密面带着些兴奋的望着那里,自在蒲阪汇集这支队伍以来。军中许多人都对这支宗团重装骑兵很是好奇,每天成群结队的过去围观。好像看猴一样。就连易风身边的程咬金、尉迟恭等人也都去过了,甚至如程咬金还去过不止一次。每次回来。这些家伙都是惊叹连连。

这个时候的重装骑兵,确实是相当威武的,完全就是人形坦克。

“殿下,咱们回头是不是也组建一只重装骑兵啊?”正在官道上的秦琼看到易风过来,连忙说道。做为一名骑将,见识过重装骑兵后,还能不为其所震憾心动的很少。秦琼也不例外,一见到那些武装到牙齿的重装骑兵,他真是心动不已。巴不得自己也能指挥这样的一支兵马。

“具装甲骑其实是个必定要淘汰的兵种。”易风却说了一句泼了所有人一盆冷水的话。

“这怎么可能。”秦琼立即反驳,重装骑兵可是他心目中最强的兵种,没有之一。如果说怀荒因为重装骑兵装备贵重等问题无法组建这样一支兵马的话,还能理解。可易风一句重装骑兵是个要淘汰的兵种,这就惹的他不乐意了。

易风对于秦琼的反应倒觉得正常,这个时代的人太迷信重装骑兵了。虽然如今朝廷的重装骑兵只存有三支,但许多人也都认为不过是因为这些年天下统一,承平日久的原因而已。而事实上,在历史上。在十六国时期流行起来的重装骑兵,虽然在隋初经过短暂的低潮后,可随后又在隋末唐初时大大一度兴起。

不过在易风心里,还真没有太把重装骑兵放在心里。

重装骑兵的兴起与落幕。都有特定的历史背景的,每一个兵种的兴起,甚至是一样武器的兴起。都与特定的历史相关,并与战术观念发展相关。

他笑了笑。问秦琼,“秦二哥你说。骑兵最重要的是什么?”

秦琼想了想,“冲击力。”

易风摇了摇头,“不,骑兵虽然比起步兵更具冲击力,但从来冲击力都不是骑兵的追求。应当说,骑兵最大优势在于机动性,因此历来骑兵的使用也正是着重于机动性。可以总结的说,机动性、突然性、翼侧突击、冲锋猛烈是骑兵战术的基础。骑兵的王牌,是速度和时间而不是打击力。把骑兵发展成重装骑兵,其实是错误的发展方向,因为这使得骑兵最重要的优势…机动性荡然无存。”

秦琼一时有些难以接受这种观念,他反驳道:“可自十六国以来,重装骑兵大兴其道,一度都是战场上的主宰,难道有错吗?”

“骑兵重装化,乃至于在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的兴起,当然也并非只是一个孤立而偶然的事件。总的来说,以如今的眼光来看,重装骑兵兴起,乃是在五胡乱华后,由于中原地区的民族、军事、政治,乃至于骑兵马具改良等诸多因此纠葛下的历史产物,自有其历史必然性。在当时,重骑兵运用的区域十分广泛,既有淮河以北辽阔开旷的华北平原,也包括河网密布的南朝传统统治的江东地区,这是由于当时重骑兵风起后的军备竞赛,相互影响的结果。然后从重装骑兵的运用状况和规模来看,其最初还是源自好骑射之风的胡人北朝,重骑兵真正发扬光大的是北朝。

重装骑兵虽然在东汉晚期就已经出现,那时已经拥有了结构完备的铁马铠,但是当时重骑数量稀少,从来不是战场上左右胜负的决定性力量。这与当时马铠的昂贵以及马镫尚未出现有莫大的关系。当时最有名的骑兵,还是白马义从和虎豹骑等精锐轻骑代表,他们更擅长的是弓马骑射和轻装侧击。

然后到了五胡乱华,十六国时期,重装骑兵却突飞迅猛的发展,成千上万装备着马镫的铁骑被扔入战场,重装骑兵对战的规模越来越大,相应的战术战法也层出不穷,重装骑兵开始成为战场主宰。这一切,都源为马镫的横空出世。马镫虽然只是件细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