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公卿-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笑呵呵的说道:“下官知道上宪心里憋着火气要整治我呢 大可不必如此。下安虽然官职卑微,却是现任府台大人的亲卫出身。从现任府台大人年轻时候开始,我就是他的侍卫官了。现任的府台大人眼看着就要走,我也会跟着府台大人去军中的。这一次来迎上宪,乃是现任张府台的意思

张国忠和现任的府台大人同姓,又都是军中出身,而且曾是现任府台的亲卫,想来关系不浅,很有可能是同族同宗。而且有要跟着现任府台一起调离扬州,根本就不怕林三洪以后给他穿鞋。“还未请教张老大人,如何才算是对百姓好呢?”

“林上宪的事情我也听过一些,杀死桌台逼死藩台,在湖广轰轰烈烈的大干了一场,确删下实吾要实事的架年纪也大了,看的车情也多,本多嘴在这里絮叨,可又恐林上宪上任的三把火烧错了地方,所以就斗胆直言了。”

越是这种人,林三洪就反感。也不能说是反感,而是极其厌恶。天底下的贪官多如恒河沙数,只要没有鱼肉乡里没有压榨百姓,自己享乐一点也不是不能接受。想大贪官包慕正那样的就是贪官中的精明者。偷偷摸摸一点一点挖朝廷的墙角。妨碍并不是很大,要不是包慕正的运气不好赶上政治整顿,永远也不会查出来。

你要是花公家的钱,偷偷摸摸的花一点也就算了,还敢大张旗鼓的说出来。难道你当贪官还有理了不成?天底下的贪官要有一十是这个德性,老百姓干脆造反算了。

林三洪把后槽牙都咬紧了,脸上却是不动声色,第三次拱手行礼:“还请张老大人指教!”

“指教不敢,见的多了想的也就多了,随便说说,有什么对于不对的。上宪大人是人中龙凤,难得的大才。自然有个分晓。”张国忠嘿嘿一笑,随手拿过林三洪面前的筷子拨拉着桌上特大号四凤盘子的香辣猪头,不紧不慢的说道:  “听说林上宪也是贫寒出身,老百姓养一口猪能赚多少想必大人也知道吧?。

关于这个问题,林三洪早就问过春桃。

春桃家里可是专业杀猪的,很久以前嚣,和林三洪说过:老百姓养猪。根本就赚不了钱。因为猪肉的销量并不大,卖的贵了买的人就会少。卖的贱了屠户就赚不到钱,所以只能拼命压低生猪行格,要不然屠户就得喝西北风。

“养一口活猪,需要年对年,一年辛苦也赚不了几个

“然,看来林上宪果然深知民间疾苦。

。张国忠放下筷子,起身对林三洪行了个礼:“下官是管内务的,府衙上下的采办都要经手,无论柴米油盐无论桌椅板凳,每一样都装在心里,一口猪三百二十个。钱没有亏了老百姓吧?”

“没有,百姓不亏

春桃曾经不止一次的说过,一口生猪的价钱绝对不能过三百个钱。否则就屠户就没有赚头。

府衙内外以及各个衙门,都是统一采购统一分配,要不然大明朝给官员的那点俸禄,根本就不管吃的。

这种形式有点像现代的政府采购。因为中间少了很多环节,所以可以做到统一。

掌管内务的官员不可能像屠户那样走街串巷的收购生猪,只能给出比较给的价格来统一收购。要是和屠户一样的价格,老百姓自然会就近把活猪卖掉,谁会辛辛苦苦的走几十里路卖到衙门里?

所以掌管内务的衙门必须把价格提高,否则就收不上来。

“上宪大人。可知扬州各个衙门一天日要消耗多少生猪?”不等林三洪回答,张国忠就伸出两个手指晃了晃:“两百头,至少也要两百头。若是到了年节。还要多的多

寻常的百姓家中,多是以务农为主,虽然也有许多打短工的,可最主要的收入还是来自于田地。家里养一口猪,基本就是女人和娃娃的事情。每日割青草喂谷糠,本钱不算大,至少牛苦的很。可这种辛苦的是值得的,娃娃嘴里的糖果、女人期盼已久的几尺花布,都指望着一口大肥猪呢。

多卖出来的那几十个铜钱,对于官宦之家来说。都不够老爷喝一盏茶的,可对于老百姓而言,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可以稍微改善一下的机会。

就是为了这几十个铜钱,百姓们不辞辛劳大老远把活猪送过来而不愿意卖给屠户,

“上宪大人,扬州一府素来富庶,消耗也大,所以收购的生猪越来越多,带动生猪价格一路走高。现如今市井之间三百钱都收不到了,下官也准备把采办生猪的价格再提一提,要是和民间的价格太过接近的话。恐怕就收不到了。”

如果官府采办的价格和私人交易的价格差不多,老百姓就不会大老远的送过来卖给官府,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

“老百姓也吃肉张国忠很无奈的笑了笑,继续说道:“只不过是很少吃到罢了,大部分的肉食还是到官宦或者的豪富者口中,价格高一些也不是承受不起

一头猪的价格高几十个钱,每斤猪肉都上涨不了一个铜板,能吃的起肉的不是富裕人家就是象在做到这些人一样的官宦,根本就不在乎这点。甚至无法察觉,但是带给老百姓的实惠却是实实在在。

“还有上宪面前的这些虾蟹鸡鸭,也是同理。”张国忠说道:“大人提倡清廉,这绝对是不会有错的。或许在坐的诸位大人不在意上限的话语

这些当官的当然不会因为林三洪一句话就清廉起来,该吃的还是照样吃,该喝的也一点不会减少。只不过官府的采购数量肯定要降下来。官府采办的减少必然带动价格的降低,当官的和有钱的不在乎这点微不足道的小钱,可老百姓却受损了!这不光是生猪的问题,推而广之。牵扯面大的无法想象!

安员是贪还是廉,根本就不在这个方面上!

看似不起眼的举动,很可能会引起莫大的关联,

娘的,高人呀。这可不光是吃饭的问题。而是民生大计。

这个老家伙说的道理虽然粗浅,可眼光看的远,最先想到的还是民生。要是放在几百年后,肯定是一个草根经济学专家的料子。

老家伙说的是猪肉,林三洪却想的更 扬州知府,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林三洪伸手把张国忠按在座椅上。微微后退半步,躬身行礼道:“张大人当头棒喝,若不是老大人指点。险些成了大错。听君一席胜读十年,林三洪受益匪浅,受我一礼。”

张国忠急忙起身闪在一旁,还礼道:“下官也没有读过几天理?只是深知爱民不是光凭嘴皮子上说就可以做到的。要事事都把老百姓装

林三洪哈哈一笑,把袖子高高挽起。举筷说道:“林三洪不知扬州地情,一上来就信口开河讲大道理。实是孟浪了,列位大人不必在意。该吃的咱们还得吃,该用的也还得用,大伙都别拿捏着,好好的吃喝一场”

原来拿着公家的钱享受果然是有道理的,这些个官员顿时以十分钦佩的目光投向张国忠:老家伙行啊,几句话就把上宪给忽悠住了,能耐!以后大家的日子可就过的舒坦了,哈哈“

这一席酒宴,真可以算是宾主共乐。大明朝的官员上下和气,杯筹往来,十分开心。

用完了酒宴,又是细细的茶水点心。

正在林三洪和扬州地方官员闲聊的时候,张国强靠上前来:“林上宪。张府台那里急着赶往军前,还是衙门里等着和上宪交割呢?”

现任的府台张大人是要去军中效力的,还有很正式的拜耳仪式和很多繁杂的交割卓宜没有处理……

这种事情,是现任府台和新任府台两个人之间的事情。除非是两个人在交割过程中出现了什么争执,否则也不需要别的官吏。林三洪笑呵呵的起身,拱拱手说道:“如此就于诸位大人做别了,林三洪十分感激诸位大人的款待之谊。这就要去和府台大人交割,以后咱们来日方才,到时候还要拜托诸位多多关照,”

一上来就把大家教的象个孙子一样,这样的府台自然不为众人所喜。好在林三洪终于开了窍,所有人也乐得有个这样的上司,纷纷行礼祝贺,连官号都提前喊出来了:“林府台客气了,协助府台大人乃是我等分内之事,还要林府台多多关照才是!”

“这个,,内人

早有眼光乖巧的官吏站出来:“林府台交割事大,贵眷安顿之事交给我等办理,若是府台大人感觉不够安稳,可遣一长随,”

“什么话?”林三洪佯做生气状:“我的家眷交给诸位大人代为安置。我还能有什么不放心的?等我先去交割完了,回头再和诸位大人絮谊”

如此这般,扬州官场和和气气其乐融融!且说林三洪随着张国忠到了府台衙门,现任的张府台早就在衙门里头等了。

张府台是行伍出身,大字不识几个。当初也是因为军功才临时安置在扬州,早就想着回到军前了。眼看着朝廷已经有了用兵的架势,在军前效力绝对比窝在地方上有更多立功的机会。何况这一次是还是升迁!

现任的张府台人高马大。足足比林三洪高出半个头去。脸色黝黑言语粗俗,脸上还带着一道从额至鬓的刀疤。虽然被头遮掩住了一些。还是可以见到紫红色的疤痕。

官印、文书、各色积压下来的官文都摆放的整整齐齐,在这些东西旁边还摆放着一套黑黝黝的铁甲。过不了多少时间。现任的府台大人就要脱下官服穿上盔甲,从文转武了。

很正式的按照规矩拜了官印。交割了文书和一应事宜,林三洪就已经集是正式的扬州知府了。

心急的张府台就当着林三洪的面脱下官服,定盔贯甲穿戴整齐。故意把腰刀弄的当当作响,哈哈大笑着说道:“我说林老弟,本府,我早就盼着有人来换班了。你说我一个军前厮杀惯了粗汉,做的哪门子知府?府台衙门里的事情多的数不清,我又不识字,忙的焦头烂额也落不下好,憋都能憋个半死了。

如今好了,你来换班,我去厮杀,和军中的孩儿们打交道可比整天见这个大人那个大人要爽快的多。管他这个那个,只管依照军法形势,谁要不听话,老子一顿军棍打出去,哈哈

这个张府台”现在应该说是张将军了。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